低利率

Search documents
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运行特点与应对路径|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11 09:25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转向标志着金融市 场开始迈入低利率环境。实际上,利率下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2022年以来,一年期LPR累计下行70 个基点(BP)。2024年,央行两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年下跌超100个BP,一 度来到1.5%的关口。 低利率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9月公布的银行业数据,以 及上市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净息差达到1.53%的低点,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银 行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20%。 低利率环境对银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银行又该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面对低利率环境,既要回顾历史 汲取智慧,更要面向现实寻找答案;既要纵观国际比较认知,更要立足国内解决问题;既要学习理论尊 重规律,更要脚踏实地躬身实践;既要有应对变局的未雨绸缪,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自股份制 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尚未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尤其是没有经历过低利率环境的考验。由于我国银行 业净利息收入结构占比较高的特点,本轮低利率环境的考验也将更加严峻。 深化规律认识,理性看待经济 ...
“1时代”债市:交易员追逐0.25BP的波段收益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08:59
随着利率持续走低,朱广生发现,波段交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息差不断收窄,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债券投资部门进行 波段交易的频次明显增加。而且,需要交易员更加敏锐地捕捉 市场的短期波动,把握每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 作者:蔡越坤 封图:图虫创意 "赚0.25BP(基点)就跑!"这是朱广生在2025年以来债券交易工作日的真实工作写照。朱广生所 说的"跑",就是卖出债券。 自2025年上半年起,"AAA"级城投债收益率降至"1时代"已成常态,相比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50~ 100BP。7月10日,作为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为1.6570%,30年国债收益率在2% 之下。 随着利率持续走低,朱广生发现,波段交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息差不断收窄,为了获取更多的 收益,债券投资部门进行波段交易的频次明显增加。而且,需要交易员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短期 波动,把握每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 主要配置债市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收益率也在下行。经济观察报记者发 现,1年期(国有大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1.20%左右,3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为1.55%附近。 货币型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已下滑至1.3 ...
“1时代”债市:交易员追逐0.25BP的波段收益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1 06:45
经济观察记者 蔡越坤 姜鑫 自2025年上半年起,"AAA"级城投债收益率降至"1时代"已成常态,相比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50~ 100BP。7月10日,作为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为1.6570%,30年国债收益率在2%之 下。 随着利率持续走低,朱广生发现,波段交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息差不断收窄,为了获取更多的收 益,债券投资部门进行波段交易的频次明显增加。而且,需要交易员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短期波动, 把握每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 主要配置债市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收益率也在下行。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1 年期(国有大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1.20%左右,3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为1.55%附近。货币型基金 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已下滑至1.30%附近…… 债券是保险资管的主要配置资产之一。一位大型保险资管管理层人士与朱广生有着相似的感受——"见 到4%收益的资产,眼睛都会发亮。" 他坦言,投资机构目前面临着两大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市场上高收益的优质项目越来越少,缺乏高收 益资产的现象愈发凸显;另一方面,在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投资机构的专业度存在不足,需要尽快补 齐这块短板。 ...
打工人存款50万,什么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7-11 05:24
以下文章来源于DT商业观察 ,作者DT商业观察 DT商业观察 . 第一财经旗下年轻态财经商业媒体。关注消费、互联网、电商、文娱、科技、城市等领域,融合媒体和 研究机构的禀赋,厘清趋势和商业间的关系,用年轻化的视角认识商业世界。 2025.07. 11 本文字数:3437,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DT商业观 察 张晨阳 存钱,一直是社交媒体上被热议的话题。 今年5月,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 引起了互联网的"遍地哀嚎"。 低利率时代, 有人坚持把钱放在银行里,求得一份安全感,也有人开始寻找利率更高的"存款替代"。 现在,年轻人的存款水平到底是怎样的?在未来,大家是要继续把钱放在银行定期里,还是要转向投资 理财亦或是消费? 6月,《DT商业观察》 联合 第一财经 发布了《2025年轻人存钱小调研》,向大家征集有关存钱的那 些事儿,总共回收1825份问卷,其中,00后、95后、90后,高线级城市人群占比较高。 可以说,这 份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大城市年轻人、大城市打工人的特征和偏好。 (具体人群画像见文末附 录) 以下是我们的发现。 3成人存款超过50万元, 12.3%的00 ...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7-11 01:59
A 股收盘站上 3500 点整数关,市场风险偏好继续回升。周四 A 股继续震荡攀升,收盘站上 3500 点整数关,上证指数已经正式突破 2024 年 11 月 8 日的高点。并且本周的上涨是在美国宣布对 14 个国 家调整关税率后做出的反映,显示市场对关税事件的影响已经形成脱敏,对关税所带来的影响也已经有 充分预期。近期市场对于贸易冲突的担忧情绪进一步缓解,7 月政策窗口期愈来愈近,预计市场将在震 荡中继续维持缓慢盘升的格局。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格局出现超预期局面,关税预期的反复摇摆,关税冲击的后续影响,美联储降 息延后,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等。 后市展望:将有可能突破 2024 年 10 月以来的震荡区间。当前 A 股持续上行的两大支撑因素是 1) 低利率环境依然维持,且美联储表态降息有提前的可能性;2)进入 6 月下旬以来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诸如非银金融、传媒、军工等高风险特征板块开始上涨正是风险偏好回升的表现。6 月下旬以来,市场 开始展望增量政策,若增量政策及时有效推出落地,则 A 股将有可能迎来突破 2024 年 10 月以来横盘 震荡格局的时间窗口。 热点板块 ...
中泰资管天团 | 胡达:低利率时代,固收投资如何挖掘超额收益?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10 08:19
作为一名固收投资经理,置身近几年的债券市场,可谓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债券市场依然还是处于偏强的 走势中,债券的配置依然可以博取一定的资本利得收益;忧的是随着低利率环境的到来,债券产品未来配 置的收益显然无法达到投资者预期,投资难度越来越大了。 实际上,回顾2025年上半年乃至近几年债券市场的行情,都可以发现 中长期低利率环境的拐点还未到来 ,即使是今年2至3月因为资金收紧导致的市场回调,4月关税风云带来的利率快速重回下行轨道。因此, 这几年业内经常有"每逢回调都是买入机会"的说法,意思是债市长期牛市的格局不变,但个别时点波动率 会大幅上升。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截至今年6月,市场并没有突破之前的利率低点,其实已经反应了短 期内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的这一市场共识。 低利率环境下,所有的固收投资经理都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难题——如何获取超额收益?债券投资的三板 斧,无非就是信用债的挖掘、拉升久期、增加杠杆。回顾这几年的市场行情,2023年主要是"化债"背景下 的信用债、城投债行情,投资策略可以挖掘信用债,增加杠杆;2024年则是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 的长久期利率债行情,投资策略可以大幅增加久期,买入30年国债; ...
重大!四大银行2025年7月存款利率调整,你的钱袋子要变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7:36
活期存款: 利率被大幅削减。四大行已统一将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相较于2024年的水平,直接腰 斩50%。这意味着,如果将一万元人民币存入活期账户,一年的利息收入仅为区区5元,创造了历史新 低,也基本宣告了活期存款的"零收益"时代。 中国银行业利率改革再下一城:四大行官宣2025年存款利率调整,低利率时代正式来临 历经2024年三次降息的铺垫,中国银行业再次迎来利率改革的重要时刻。2025年7月1日起,中国工商银 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步发布公告,宣布正式调整人民币存 款利率。这意味着,在经历了数轮调整后,中国存款市场正式宣告进入"低利率常态化"时代。曾经依赖 存款利息实现财富增值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利率调整全景扫描:结构性分化日益凸显 本次四大行的利率调整,并非"一刀切"式的全面下调,而是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具体表现 为"活期利率触底,中长期利率加速下行"。这种差异化的调整策略,也反映出银行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 精细化操作思路。 让我们以一万元人民币为例,更直观地感受此次调整带来的影响: 定期存款: 短期(一年期)利率的调整则相对缓和,但依然呈现出下行趋势 ...
南财观察|大额存单“失宠”:银行压成本,财富找新“家”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8 12:52
今年5月20日,工商银行等国有六大行率先降息,随后股份行、城商行相继跟进。这是2025年以来首次 大规模利率调整,此次调整完成后,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居民投资理财格局也悄然生 变。 "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咨询大额存单业务的客户相对较少。"广州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向南方财经记者表 示,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后,大额存单的利率也跟进下调。目前,该行大额存单收益已全面降到2%之 下。从收益来看,与普通存款产品等相比,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并不明显,甚至低于一些零钱理财类产 品收益,因此有些"失宠了"。 上述城商行的情况并非个例。工商银行APP显示,7月8日,该行在售的20万元起存的个人大额存单,分 别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年利率分别为0.9%、0.9%、1.10%、1.2%、1.2%、 1.55%。总体来看,该行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且出现1个月与3个月、1年期与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 持平的情况。 与之收益形成对比的是,该行50元起存的普通定期存款产品,1年期和3年期的利率同样为1.10%和 1.55%;该行主推的"天天盈"关联货币基金七日年化分布在1.02%到1.60%间。相较之下,收益率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