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

Search documents
接下来几年,如何保住我们手里的钱?
大胡子说房· 2025-07-12 04:32
最近这几年,很多人都说我们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像当年失去30年的日本。 回顾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日韩还是欧美国家,你会发现: 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经济周期。 高增长周期往往伴随着高利率,低增长周期往往和低利率配套。 而且 在高增长周期结束之后,经济增速慢下来,财富重新分配,都会出现中产返贫的现象。 其实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如今我们遇到了和当年的日本同样的情况,那就是三低: 低利率、低通Z、低增长 而在这个环境下,普通人最大的危J就是资产降价、财富流失。 日本人用失去的30年告诉我们: 在三低时代, 如果你能熬过去,那么就会有机会避免中产返贫的结局,成为这个社会里面的有钱 人。 但如果你熬不住,那就可能 失去手上的财富,一切重来。 比如 美国 是20世纪初完成的工业化,然后是在20年代末期大萧条之后开始进入衰退期。 大量中产在这个阶段失业,直到二战后老美胜利重新成为全球霸主才缓过来; 英国 是二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经过20年增长之后,进入20世纪70年代遭遇滞胀。 所以70-80年代英国的中产都过得很不好,混到只能拿报纸擦屁股; 日本 就更典型了—— 80年代昭和时期成为 ...
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运行特点与应对路径|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11 09:25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转向标志着金融市 场开始迈入低利率环境。实际上,利率下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2022年以来,一年期LPR累计下行70 个基点(BP)。2024年,央行两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年下跌超100个BP,一 度来到1.5%的关口。 低利率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9月公布的银行业数据,以 及上市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净息差达到1.53%的低点,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银 行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20%。 低利率环境对银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银行又该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面对低利率环境,既要回顾历史 汲取智慧,更要面向现实寻找答案;既要纵观国际比较认知,更要立足国内解决问题;既要学习理论尊 重规律,更要脚踏实地躬身实践;既要有应对变局的未雨绸缪,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自股份制 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尚未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尤其是没有经历过低利率环境的考验。由于我国银行 业净利息收入结构占比较高的特点,本轮低利率环境的考验也将更加严峻。 深化规律认识,理性看待经济 ...
“1时代”债市:交易员追逐0.25BP的波段收益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08:59
随着利率持续走低,朱广生发现,波段交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息差不断收窄,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债券投资部门进行 波段交易的频次明显增加。而且,需要交易员更加敏锐地捕捉 市场的短期波动,把握每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 作者:蔡越坤 封图:图虫创意 "赚0.25BP(基点)就跑!"这是朱广生在2025年以来债券交易工作日的真实工作写照。朱广生所 说的"跑",就是卖出债券。 自2025年上半年起,"AAA"级城投债收益率降至"1时代"已成常态,相比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50~ 100BP。7月10日,作为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为1.6570%,30年国债收益率在2% 之下。 随着利率持续走低,朱广生发现,波段交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息差不断收窄,为了获取更多的 收益,债券投资部门进行波段交易的频次明显增加。而且,需要交易员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短期 波动,把握每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 主要配置债市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收益率也在下行。经济观察报记者发 现,1年期(国有大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1.20%左右,3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为1.55%附近。 货币型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已下滑至1.3 ...
“1时代”债市:交易员追逐0.25BP的波段收益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1 06:45
经济观察记者 蔡越坤 姜鑫 自2025年上半年起,"AAA"级城投债收益率降至"1时代"已成常态,相比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50~ 100BP。7月10日,作为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为1.6570%,30年国债收益率在2%之 下。 随着利率持续走低,朱广生发现,波段交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息差不断收窄,为了获取更多的收 益,债券投资部门进行波段交易的频次明显增加。而且,需要交易员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短期波动, 把握每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 主要配置债市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收益率也在下行。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1 年期(国有大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1.20%左右,3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为1.55%附近。货币型基金 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已下滑至1.30%附近…… 债券是保险资管的主要配置资产之一。一位大型保险资管管理层人士与朱广生有着相似的感受——"见 到4%收益的资产,眼睛都会发亮。" 他坦言,投资机构目前面临着两大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市场上高收益的优质项目越来越少,缺乏高收 益资产的现象愈发凸显;另一方面,在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投资机构的专业度存在不足,需要尽快补 齐这块短板。 ...
打工人存款50万,什么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7-11 05:2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nging savings behavior of young people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low interest rates and the search for better investment alternatives. It highlights a shift towards increased savings and a preference for low to medium-risk investments among younger generations [4][5][35]. Group 1: Savings Trends - In a recent survey, approximately 30% of respondents reported savings exceeding 500,000 yuan, with 12.3% of the post-2000 generation having savings over 300,000 yuan [6][8]. - The median savings amount reported in the survey is between 200,000 to 300,000 yuan, with the post-1985 generation showing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savings over 300,000 yuan [12][10]. - The survey indicates that 38.8% of respondents save more than half of their monthly salary, with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planning to increase their savings rate in the future [19][21]. Group 2: Investment Preferences - Respondents showed a preference for bank deposits, money market funds, and bonds, with younger individuals favoring more liquid options like money market funds due to their accessibility and slightly higher returns [14][27]. - Higher income individuals tend to diversify their investments more, with those earning over 500,000 yuan selecting an average of 3.6 investment options compared to 2.6 for those earning under 100,000 yuan [17][25]. - The article notes a trend where younger generations are more inclined to increase low to medium-risk investments, while older genera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reduce consumption, particularly in discretionary spending [25][35]. Group 3: Economic Context - The article references macroeconomic data showing that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 increased by 8.3 tr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e year, with a record high of 74.29% of household deposits being time deposits [22][27]. - The current interest rates for one-year fixed deposits have dropped to 0.95%, prompting individuals to seek higher returns through alternative savings and investment methods [30][27].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cautious approach to savings and investments among young people is influenced by their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shaped by economic conditions [36][37].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7-11 01:59
A 股收盘站上 3500 点整数关,市场风险偏好继续回升。周四 A 股继续震荡攀升,收盘站上 3500 点整数关,上证指数已经正式突破 2024 年 11 月 8 日的高点。并且本周的上涨是在美国宣布对 14 个国 家调整关税率后做出的反映,显示市场对关税事件的影响已经形成脱敏,对关税所带来的影响也已经有 充分预期。近期市场对于贸易冲突的担忧情绪进一步缓解,7 月政策窗口期愈来愈近,预计市场将在震 荡中继续维持缓慢盘升的格局。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格局出现超预期局面,关税预期的反复摇摆,关税冲击的后续影响,美联储降 息延后,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等。 后市展望:将有可能突破 2024 年 10 月以来的震荡区间。当前 A 股持续上行的两大支撑因素是 1) 低利率环境依然维持,且美联储表态降息有提前的可能性;2)进入 6 月下旬以来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诸如非银金融、传媒、军工等高风险特征板块开始上涨正是风险偏好回升的表现。6 月下旬以来,市场 开始展望增量政策,若增量政策及时有效推出落地,则 A 股将有可能迎来突破 2024 年 10 月以来横盘 震荡格局的时间窗口。 热点板块 ...
中泰资管天团 | 胡达:低利率时代,固收投资如何挖掘超额收益?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10 08:19
作为一名固收投资经理,置身近几年的债券市场,可谓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债券市场依然还是处于偏强的 走势中,债券的配置依然可以博取一定的资本利得收益;忧的是随着低利率环境的到来,债券产品未来配 置的收益显然无法达到投资者预期,投资难度越来越大了。 实际上,回顾2025年上半年乃至近几年债券市场的行情,都可以发现 中长期低利率环境的拐点还未到来 ,即使是今年2至3月因为资金收紧导致的市场回调,4月关税风云带来的利率快速重回下行轨道。因此, 这几年业内经常有"每逢回调都是买入机会"的说法,意思是债市长期牛市的格局不变,但个别时点波动率 会大幅上升。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截至今年6月,市场并没有突破之前的利率低点,其实已经反应了短 期内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的这一市场共识。 低利率环境下,所有的固收投资经理都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难题——如何获取超额收益?债券投资的三板 斧,无非就是信用债的挖掘、拉升久期、增加杠杆。回顾这几年的市场行情,2023年主要是"化债"背景下 的信用债、城投债行情,投资策略可以挖掘信用债,增加杠杆;2024年则是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 的长久期利率债行情,投资策略可以大幅增加久期,买入30年国债; ...
重大!四大银行2025年7月存款利率调整,你的钱袋子要变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7:36
活期存款: 利率被大幅削减。四大行已统一将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相较于2024年的水平,直接腰 斩50%。这意味着,如果将一万元人民币存入活期账户,一年的利息收入仅为区区5元,创造了历史新 低,也基本宣告了活期存款的"零收益"时代。 中国银行业利率改革再下一城:四大行官宣2025年存款利率调整,低利率时代正式来临 历经2024年三次降息的铺垫,中国银行业再次迎来利率改革的重要时刻。2025年7月1日起,中国工商银 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步发布公告,宣布正式调整人民币存 款利率。这意味着,在经历了数轮调整后,中国存款市场正式宣告进入"低利率常态化"时代。曾经依赖 存款利息实现财富增值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利率调整全景扫描:结构性分化日益凸显 本次四大行的利率调整,并非"一刀切"式的全面下调,而是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具体表现 为"活期利率触底,中长期利率加速下行"。这种差异化的调整策略,也反映出银行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 精细化操作思路。 让我们以一万元人民币为例,更直观地感受此次调整带来的影响: 定期存款: 短期(一年期)利率的调整则相对缓和,但依然呈现出下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