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依赖

Search documents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数据依赖也延伸到货币政策领域以外的政策设置数据,因为国际和国内政策体制的变化与未来的通胀动态高度相关。
news flash· 2025-07-09 10:52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数据依赖也延伸到货币政策领域以外的政策设置数据,因为国际和国内政 策体制的变化与未来的通胀动态高度相关。 ...
新西兰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未来政策将采取“数据依赖”模式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9 05:15
新华财经北京7月9日电(崔凯)新西兰联储(RBNZ)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25%不变,符合市场 普遍预期。尽管联储暗示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但强调政策调整将取决于中期通胀压力及全球经济不确 定性的演变。 自2024年8月以来,新西兰联储已累计降息225个基点,面对顽固的核心通胀和外部风险,政策制定者选 择暂缓行动。联储强调,未来利率路径将取决于经济复苏速度、通胀持续性及关税影响的数据。若全球 经济增长如预期般在2025年下半年放缓,或贸易局势升级推高物价,新西兰或面临更复杂的政策抉择。 此次决定与路透调查结果一致,多数分析师此前预计新西兰联储将保持利率稳定。 从新西兰联储政策声明中可见,其未来的货币政策将采取"数据依赖"模式,未来数月的经济指标及地缘 政治变化、和关税影响等因素将成为关键。市场预计联储可能在8月会议重启降息周期,但如果外部环 境恶化,则可能会推迟这一计划。与此同时,新西兰元汇率走势及全球商品价格波动仍将是影响新西兰 通胀与经济前景的重要因素。 在政策声明中,新西兰联储指出,若中期通胀压力如预期般持续缓解,官方现金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目前,新西兰通胀率为2.5%,仍高于联储设定的1%-3%目 ...
【UNFX课堂】关键数据与政策前瞻下的外汇市场展望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8:27
当前外汇市场正处于关键数据密集发布和重要政策事件前夕。 美元走势受制于美联储的数据依赖立场与近期强劲数据之间的矛盾,以及迫近的贸易关税风险。欧元区 和英国的政策信号相对有限,市场焦点转向各自的经济数据和政治动态。 整体而言,市场对美国就业数据的反应将是短期内决定汇率走向的核心催化剂。 1. 美元:数据博弈与关税阴影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辛特拉会议上重申了其严格的数据依赖立场,并未排除7月降息的可能性,这使得 即将公布的就业和通胀数据对美元至关重要。 然而,昨天公布的5月JOLTS数据(职位空缺、辞职增加,裁员减少)和ISM制造业指数(意外上 行,"支付价格"反弹)均指向劳动力市场韧性和潜在通胀压力,与市场普遍预期的鸽派情景相悖。 这些数据虽然非决定性,但削弱了美联储立即降息的理由。我们认为市场可能过度消化了鸽派预期,随 着通胀数据可能回升,美元有望获得支撑。 财政方面,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债务法案预计将增加巨额债务,但国债市场反应平淡,显示出市场对美联 储提前宽松的预期仍在缓冲其影响。 然而,若通胀超预期上行,长期债券可能面临滞后压力。 短期内,今天的ADP就业数据和明天的非农就业数据是关键。 尽管ADP并非完美预 ...
美联储主席重申“等待观望”策略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1:38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在国会听证会上重申"等待观望"策略,明确表示美联储将继续保持政策定力,在进一步明确经济走势前不会贸然调整利率。这一表态 与美联储连续第四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区间的决策一脉相承,凸显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博弈:通胀黏性、就业韧性、关税冲击与政治压 力交织,迫使美联储在"稳物价"与"保就业"之间寻求微妙平衡。 政治压力与政策独立性的博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焦虑。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试图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关税对经济的冲 击。但鲍威尔在听证会上重申"政策不受政治干预",强调美联储将依据数据而非政治指令行事。这种对抗背后,折射出美国货币政策与财政目标的深层冲 突:宽松政策可能加剧通胀,而紧缩则可能加速经济衰退。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时点的预期仍存分歧。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3.5%,但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66.2%。部分 美联储官员如沃勒、鲍曼已释放"7月降息"信号,但鲍威尔的谨慎表态表明,除非就业市场显著恶化或通胀超预期回落,否则美联储不会轻易改变观望策 略。这种"数据依赖型"决策模式,使得未来政策路径高度依 ...
鲍威尔国会山论战:顶住降息呼声,直面中东风暴与政治博弈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0:54
特朗普认为当前没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美联储应降低利率。特朗普在上一次怒骂鲍威尔时表示,美 联储的关键借贷利率至少应降低2个百分点。 上周,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4.25%-4.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在其声明中,美联储 承认经济活动仍以稳健速度扩张,失业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与上个月相比,美联储对失业率的描述进 行了细微调整,但依然强调其低位状态。同时,美联储认为虽然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较之前有所缓解, 但仍需谨慎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删除了5月声明中"失业率和通胀上升风险均已上升"的表述,转而强调"经济前景 不确定性有所降低但仍处于高位",暗示短期内不会因单一风险贸然行动。缩表计划虽继续推进,但国 债赎回上限从250亿美元降至50亿美元,显示出对市场流动性的谨慎呵护。 鲍威尔料听证会上延续此前的表态,强调需更多经济数据支撑利率决策。一些共和党议员表示愿意理解 鲍威尔的"稳健策略",例如宾夕法尼亚州众议员Dan Meuser就公开称赞鲍威尔"在现代最艰难环境中导 航有功",也有议员可能效仿特朗普的激进立场,要求鲍威尔解释为何在就业强劲、通胀降温的背景下 依然不肯降息。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 ...
延迟降息让美国经济付出代价
Jing Ji Ri Bao· 2025-06-16 22:06
在美联储的决策逻辑中,维持物价稳定的政策信誉被视为比短期经济阵痛更重要的底线。20世纪70年代 滞胀的惨痛教训提醒着政策制定者,一旦通胀预期失控,后续治理成本将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历史记 忆与现实的通胀压力叠加,似乎解释了美联储为何宁愿承受经济减速的代价,也要守住货币政策的可信 度。同时,面对美国政府要求降息刺激经济的频繁施压,美联储若积极配合降息,既可能被解读为对行 政干预的妥协,又会模糊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边界。这使得美联储在降息决策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审 慎,即便这种审慎正加剧实体经济的痛苦。 随着美国部分就业和通胀数据降温,在本周货币政策例会召开前夕,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再度抬 头。眼下,美国利率水平在高位运行日久,已在抑制通胀与推动增长间形成难以弥合的裂痕。美联储持 续延迟降息虽有助于在复杂局面中寻找平衡,却不得不以牺牲美国经济活力为代价。 6月5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的一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攀升至24.7万 人,不仅超出市场预期,更达到过去8个月来最高值,这也强化了关于"美国就业市场正在放缓"的看 法。6月12日公布的美国5月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长3.0 ...
美股宏观策略:宏观数据开始转弱:市场进入观察期
Guosen International· 2025-06-11 13:01
SDICSI 2025 年 6 月 11 日 美股宏观策略 市场进入观察期 ────宏观数据开始转弱 报告内容 美国采购经理指数跌破荣枯线。 5 月美国 ISM 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制造 业和服务业均面临明显压力,景气持续恶化。制造业 PMI 意外下滑至 48.5,连续 第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反映产业持续走弱。新订单指数虽小幅回升,但仍低于 50 荣枯线,进出口订单双双下滑,库存指数降至 46.7,显示企业提前备货结束,贸 易战与关税压力明显抑制外需。就业指数持续低迷,价格指数连续三月高于 69, 显示成本压力沉重。服务业同样不振,5 月 ISM 非制造业 PMI 降至 49.9,为近一 年来首次跌破荣枯线,新订单指数剧降至 46.4,需求动能明显萎缩,商业活动指 数降至 50,产出增长陷入停滞。虽然就业指数回升至 50.7,价格支付指数却飙升 至 68.7,反映关税推动下服务业通胀压力加剧。 劳动市场呈现「总量韧性、结构分化」的复杂特征。4 月 JOLTS 职缺总数回升至 739 万,但增长主要由专业服务、医疗等刚需领域驱动,休闲餐饮、制造业职缺则 显着缩减,反映消费与工业需求放缓。同期裁员率攀升至 ...
日本央行年内可能再度加息
Jin Tou Wang· 2025-05-19 04:24
阻力位:146.45(云图底部)、147.67(5月15日高点)、148.17(布林带上轨)。 支撑位:144.17-144.26(21日均线和基准线)、144.00(5月7日高点)。 周一(5月19日)亚洲时段,美元/日元进一步下行,最新美元兑日元汇率报145.2200,跌幅0.25%,日 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周一在国会答辩中表示,若日本经济重新加速且核心通胀稳步朝2%目标迈进, 央行将继续加息。 日本银行(BOJ)副行长内田真一周一向国会议员表示,如果未来经济增速再度抬头、且基础通胀率有 望稳定达到2%,日本央行将继续采取加息举措,以确保物价目标的实现。 内田指出,全球贸易政策走向及其衍生影响仍存在"极高不确定性"。因此,日本央行不会预设政策路 径,而是依据实际数据表现来决定下一步行动。 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日本2025年第一季度GDP数据显示,经济环比年化下滑1.8%,反映出外部需求疲 弱拖累复苏。尽管如此,日本央行在4月利率会议后仍维持观点——工资和物价的上升将支撑逐步政策 正常化。 内田真一的表态延续了日本央行"数据依赖"的政策思路。虽然近期经济出现放缓,但央行仍关注工资上 涨带来的潜在物价压力。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