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产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金融助力田园生金 铜鼓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新路径
Ren Min Wang· 2025-07-07 07:24
人民网记者 邱烨 江西省铜鼓县凭借88.04%的森林覆盖率这一生态优势,创新打造了以林菌、林药、林游为核心的林下 经济体系,并延伸发展休闲农业、精深加工等多元业态。在这片生态沃土上,金融活水正悄然浇灌着乡 村振兴的产业之花。 农旅融合绽放新活力 特色产业升级进行时 在铜鼓县的乡村振兴版图中,赤松茸产业正书写着"点菌成金"的故事。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省与 山同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近期就获得了关键金融支持。"200万元贷款专项用于购置现代化加工设备,提 升了赤松茸加工能力提。"企业负责人介绍,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厂房扩建的燃眉之急,更推动了产业 链向精深加工延伸。 金融赋能生态价值转化 数据显示,农行铜鼓县支行在2024年至2025年5月末期间,已投放农户贷款超1.5亿元,惠及农户600余 户;为23家涉农企业提供授信超7000万元。这些精准的金融支持,既破解了经营主体的资金瓶颈,更激 活了山林生态价值的转化通道,见证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动蜕变。 如今,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铜鼓县正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发展道路,让广袤田 园真正成为孕育财富的沃土。 "农行的贷款就像及时雨,让我们顺利 ...
秦皇岛港湾,碧海蓝天映煤港
Xin Hua She· 2025-06-25 02:57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huangdao Port into a modern, eco-friendly industrial port,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harmonious coastal environment. Group 1: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 Qinhuangdao Port handles nearly 500,000 tons of coal daily, making it a significant energy artery while facing pollution challenges [3] - Advance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r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coal handling process, including a five-step dust suppression method that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al dust emissions [4] - Monitoring data shows a decrease in air quality indices, with PM10 down by 14.3% and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down by 10.1% in 2024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5] Group 2: Water Management - The port has transformed idle land into sedimentation ponds, capable of holding up to 90,000 cubic meters of water, which helps manage stormwater and recycle water resources [5] - All sewage outlets have been blocked since 2018, ensuring that wastewater is treated and reused for dust suppression and greening, achieving zero discharge of polluted water into the sea [5] Group 3: Renewable Energy and Infrastructure - The port has installed a shore power system to reduce emissions from auxiliary engines of docked vessels, enhancing energy efficiency [7] - A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generating approximately 3 million kWh annually, with green electricity accounting for 80% of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2024 [8] Group 4: Tourism Development - The industrial tourism area at Qinhuangdao Port saw a visitor increase of 247% during the "May Day" holiday, reaching over 254,700 visitors [10] - The port's historical and industrial elements have been repurposed into tourist attractions, blending cultural heritage with modern amenities [10][11] -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displays, tourism services, and commercial consumption enhances the port's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value, contributing to urban vitality [11]
新疆且末治沙:实现“绿进沙退” 迈向“人沙和谐”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4 07:43
站在新疆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观景台上远眺,蜿蜒二十余公里的防风固沙"锁边林"如"绿色长城"横贯沙 海,正将昔日的流动沙丘步步"逼退"。这道由胡杨、红柳、梭梭、沙拐枣组成的坚实防线,守护着仅一 条车尔臣河之隔的且末县城,也见证着这片土地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变迁。 6月13日,新疆巴州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的防沙林带。 中新社记者 马鸾宇 摄 且末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风沙频繁、极度干旱,是中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历史上, 车尔臣河因泥沙淤积三次改道,且末古城曾两度被风沙吞噬。上个世纪末,肆虐的黄沙以每年5-10米的 速度向县城逼近,最近处只不足两公里,形势岌岌可危。 1998年,饱受风沙之苦的且末县建立了全疆第一个县级防风治沙站。 库尔班·肉孜是最早加入治沙站的七名员工之一。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从修路、架桥,到割芦苇草、 扎草方格,再到挖坑种树、浇水养护……在南疆沙漠腹地恶劣的环境里,库尔班二十几年如一日。 "可不是就挖坑种树那么简单。有时候刚栽好的树苗,一阵风过去,就被刮没了,还得补种",回忆起创 业初期的艰辛,库尔班对中新社记者说,最开始大家都是拎着桶从车尔臣河挑水浇树。后来,治沙站引 进 ...
绿茵生态: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3 16:43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 公司相关债券 2025 年跟踪评级报 告 中鹏信评【2025】跟踪第【292】号 01 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本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构成委托关系外,本评级机构及评级从业人员与评级对象不存 在任何足以影响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本评级机构与评级从业人员已履行尽职调查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的评级报告遵循了真实、客 观、 公正原则,但不对评级对象及其相关方提供或已正式对外公布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作任何保证。 本评级机构依据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工作程序对评级结果作出独立判断,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本评级报告观点仅为本评级机构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个体意见,不作为购买、出售、持有任何证券的 建议。本评级机构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评级报告及评级结果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次评级结果自本评级报告所注明日期起生效,有效期为被评证券的存续期。同时,本评级机构已对受 评对象的跟踪评级事项做出了明确安排,并有权在被评证券存续期间变更信用评级。本评级机构提醒报 告使用者应及时登陆本公司网站关注被评证券信用评级的变化情况。 本评级报告版权归本评级机构所 ...
科学防漠治沙 增绿又增收
Guang Xi Ri Bao· 2025-06-23 01:59
今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由自治区林业局主办的2025年"6·17防治荒漠化与 干旱日"广西现场宣传活动在柳州市举行。今年广西以"科学防治荒漠 建设壮美广西"为主题,动员群 众参与土地石漠化和沙化防治,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广西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上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石漠化、沙化年度监测工作,自2024年以来 累计完成实地调查石漠化、沙化图斑约1.43万个,采集特征点照片约2.8万张。根据2024年初步调查结 果,全区石漠化、沙化土地较2021年第四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面积减少4%以上,呈现出林草面积 质量"双提升"、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的良好态势,岩溶地区、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广西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治理原则,对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实施以封山育林 育草为主的治理措施。同时,严格控制对石山林木的采伐利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破坏石 山植被行为,促进石山植被顺向演替。以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为依托,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 大工程为主要抓手,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245.2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31%。 广西创新产业发 ...
国家储备林建设促进生态共富的浙江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 根本遵循。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在浙江呈现出系统性创新特征。 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8年)》,浙江被列为国储林重点建设区域,42个区县纳入 建设范围。浙江抢抓国储林建设战略机遇,深度激活占比95%的集体林地资源潜力,以全国2%的林地 面积创造出6%的林业产值,构建起生态资本市场化、生态产业协同化、生态收益普惠化的"生态共 富"范式,探索出一条生态美、林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构建生态资本市场化配置机制,激活林业资源要素价值潜能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融合是生态产业协同化升级的核心动能,是驱动生态林业产业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浙江坚持立足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理念,以生态产业化激活生态资源价 值,以产业生态化重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一产提质、二产延链、三产增效"的现代国储林产业矩阵。 一是林下经济开辟"立体经营"新空间。浙江持续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林下道地中药 材、珍贵食用菌规模种植以及林禽、林蜂等特色化养殖,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达 ...
流程691公里,这里的出境水质为何优于入境?
Xin Hua She· 2025-06-12 11:04
这家有50多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在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其尾矿库环境问题后,投资30多亿元采用 先进环保工艺搬迁到专业化工园区。"企业脱胎换骨,绿色环保成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保护和发展双 赢。"企业负责人说。 产业结构决定生态负荷。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重庆市近年来做大做强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 息、先进材料为主导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超95万辆、增长90.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6%。 有生态好"颜值",也要有产业好"价值"。在重庆东北部,有11个区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这些区县 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河流两岸建设人工湿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河道内布置沉水植物净化水质,亲水步道为村民提供休闲好 去处……在重庆市长寿区云集镇大同村,高洞河生态修复项目即将完工验收,水清岸绿的美景已见雏 形,水质从治理前的Ⅳ类变为现在的Ⅲ类。 63岁的村民冉龙文见证了高洞河的变化,他说:"以前河两岸杂乱,水质也不好。现在水清了,两岸像 公园,晚饭后很多村民来这里散步。" 高洞河最终流入长寿湖,这个重庆市最大的人工湖是 ...
2025中国肠道大会圆满召开 共绘健康未来新蓝图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0 13:52
此次历时三天的论坛设置超过54个学术会场,覆盖微生物组、医药转化、肿瘤免疫、老龄化、合成生物 学、"肠X轴"、循证营养等前沿领域,吸引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肠道健康热点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奉上了一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盛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会联合学术及产业界代表推出了《促进活体生物药产业发展的10条科学建议》, 《促进粪菌移植转化应用与可持续发展的10条科学建议》以及《推动益生菌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 条科学建议》,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助力中国肠道微生态产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健康发 展。 6月6日至6月8日,2025中国肠道大会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的学 术专家、医疗健康行业领袖及创新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和产学研对接等丰富形 式,聚焦肠道微生物、营养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共探行业发展新方向,呈现了一场学术与产业深度 融合的年度盛会。 6月7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 明,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教授赵玉芬,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关定,在致辞中一致表达了 对中 ...
中印委三国“县城”比较:现代化向何处去?
Hu Xiu· 2025-06-06 23:10
按照民政部统计数据,全国共有2843个县级行政区划。至少有7.48亿常住人口在县域工作和生活,占据 了全国市场38%的消费比重。 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县城里有一个更接地气的中国,也有一个"折叠"的世界。面对"融不进的城市,回 不去的乡村",县城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避风港"。 此外,随着"县城贵妇""县城文学"到"县域旅游"的兴起,最近一两年,"县城"成为继"中产"之后,又一 个全网热议的话题。 借举办"海峡两岸城乡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契机,我们邀请到了县域经济研究、乡村乡建研究领域的三 位专家学者——著名"三农"学者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与岭南大学副教授刘健芝,一起围绕县 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开讨论。我们整理了对谈实录,略有删减,以飨读者。 一、"皇权不下县" 周立:大家好,我是周立,写了一本书叫《小县大城》。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我们国际国内都很了解乡 村和县域的两位大专家,一位是温铁军老师,一位是刘健芝老师。我们今天来一场县乡村的"锵锵三人 行",一起聊聊县城这个角色。 在中国,县城的角色其实挺复杂的,历史传统也比较悠久。我记得有一个说法叫"皇权不下县",意思是 说,皇帝的权力再大,到了县以下就很 ...
沙漠变花海 长出玫瑰“长”出新业态 生态环境改善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Yang Shi Wang· 2025-06-06 01:54
央视网消息:"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标志性工程。 自2023年6月6日"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以来,两年间,三大标志性战役已完成 各类建设任务超一亿亩。 记者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于田县采访,看到这片昔日被黄沙肆虐的土地上,竟奇迹般涌现出一片沙漠花海。这项生物治沙的探索不仅牢牢锁 住流动的沙丘,更实现了"点沙成金",成为当地百姓增收的新途径。 于田县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气候干旱少雨,可耕田地稀少。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带,如今这里已经种上了美丽的玫瑰花。 花农布买热木·依布拉衣木是这片"沙漠变花海"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依靠玫瑰产业,她家盖起了新房、添置了家具和汽车。 2020年大学毕业的如克牙木·吾加布拉回乡跟随父亲种玫瑰,并牵头成立了合作社,种植规模达3000多亩。她不仅通过网络直播带货销售鲜花,还深耕 玫瑰深加工,创立自有品牌,推出玫瑰酱、玫瑰茶、玫瑰面膜、精油等十余种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于田县15个乡镇、2个街道、1个农场共种植沙漠玫瑰、四季玫瑰等多个品种8万余亩,年产量11397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沙漠玫瑰,真正成了 当地百姓的"致富花"。 记者调研:沙漠里如何长出玫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