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体制改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0625
Guan Tong Qi Huo· 2025-06-25 05:32
1.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实施好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 和跨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 资成本下降。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满足消费领域多样化金融需求 。 2.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6月25日(周三),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 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3.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24日下午举行全体会议,14位全国政协常委围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大会发言。易纲常委发言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对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为 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 4.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向国会提交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证词,鲍威尔指出,美联储仍然专注于实现其双重使命目标,即最大限 度地就业和稳定物价,以造福美国人民。尽管不确定性增加,但经济处于稳健地位。失业率仍然很低,劳动力市场处于或接近 最大就业水 ...
【人民日报】“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
证监会发布· 2025-06-24 05:41
金融,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的血脉。 从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到2023年10月中 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金融强国的建设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日益丰富完善。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参天之木有其根,怀山之水有其源。 1985年6月至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对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 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 重要指导。 为解决厦门机场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首 创"借外债搞基建"模式,成功争取到了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贷款;为解决厦门航空飞机短缺问 题,习近平同志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向美国波音公司租借了2架飞机用于厦门航空运营。 "运用现代金融手段筹集和配置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在那个年代几乎没人能想到,但习近平同 志就是拥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把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原人民银行福州中心 支行 ...
经济日报金观平:为硬科技企业打造专属“孵化器”
Jing Ji Ri Bao· 2025-06-23 22:00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这一增量改革举 措从基础制度上重构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互动逻辑,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打造专属的资本"孵化器", 是我国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科创成长层企业应当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对公司的影响;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 应当满足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的风险管控,好比为投资者配备了"风险说 明书",让市场在包容创新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 此外,在科创板新增6项举措,将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打开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资本通道,全 链条疏通优质科技型企业的资本循环。例如,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借助顶级风投、产业基金 的专业眼光,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既保护技术安全,又加快审核效率。扩 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将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纳入,形成硬科技的资本集聚效 应。 此次改革,探索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把握"放"与"管"的平衡,统筹推进投资端、融资端改 革举措,更好支持优质科创型企业。从短期看,科创成长层将为未盈利企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七丨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1 10:20
2025年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召开。18日上午,"主题讨论 七: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顺利举办。会议围绕《中国金融政策报告 2025》的发布,聚焦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方向,邀请金融学界、业界的重要专家学者、相关领导,共 同探讨实现金融强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本次主题讨论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原国泰君安证券股份 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主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发布《中国金融政策报告 2025》。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 员会委员王一鸣,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王永利,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全 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李瑶发表演讲并进行圆桌讨论。 《报告》回顾了2024年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 控体系。包括:稳中求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金融调控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牢牢守 住金融安全底线。二是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 ...
全球金融论坛|资本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China to accelerat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s in response to complex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and to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1][2] -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at a critical juncture, facing external pressures such as global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geopolitical risks, particularly from U.S. tariff policies [2][3] -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AI and digital currencies, is reshaping the financial competitive landscape, presenting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financial system [2][3] Group 2 -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financial reforms and promoting high-level financial openness are essential for building a strong financial nation [3][4] - The capital marke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erving as a hub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4] - The government has initiated a "1+N" policy framework to suppor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marking a new phase in its evolution [4]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正式发布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10:24
《报告》中回顾 2024 年工作,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六大核心组成部分均有所成果。丁志杰表示,金融调控体系稳中求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支撑社会融资和货币信贷增长,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守住金融安全底线;金融市场体系日趋成熟,结构更合理,债券和股票市场改 革深化,绿色债券等发行提速,科创板、创业板发展良好;金融机构体系分工协作,各类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推动长期资金入市;金融监管通过制度重构等 强化效能,监管规则完善,科技应用广泛;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 "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引领,优化结构,各领域服务不断创新;金融基础设施软硬件协同 推进,应用拓展,服务覆盖增强,全球互联互通加快。 丁志杰指出,对于未来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需从五方面推进。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保持稳定的金融环境;二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 策传导机制;三筑牢金融稳定保障,加强监管,推动监管兜底机制与早期纠偏制度的建设,强化宏微观审慎协同,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中央 和地方监管责任划分;四是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的服务质效;五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极目新闻记者 何佳仪 "党的二 ...
如何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提出5项建议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15:56
Core Viewpoint -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financial system refor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nanc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analyz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1][3]. Group 1: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The report identifies three mai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1.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form is at a critical juncture due to severe external conditions, increased global economic volatility, restructur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rder, and rising geopolitical risks [3]. 2. Financial security and regulatory challenges are present, including the impact of regulatory reforms in various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 U.S., on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as well as challenges posed by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currencies [3]. 3. The ongoing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s reshap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finance, with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of AI technology leading to a period of technological updates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3]. Group 2: Recommendations for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 The report proposes five key recommendations for deepening financial system reforms: 1.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with a focus on maintaining a stable financial environment [3]. 2.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entral bank system to enhanc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3]. 3. Strengthen financial stability guarantees by enhancing regulation, promoting a regulatory safety net, and ensuring all financial activities are subject to oversight [3]. 4. Adhere to the essence of fin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ervices [3]. 5. Promote high-level financial openness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financial nation, emphasiz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nminb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3].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在深圳发布
Xin Hua Cai Jing· 2025-05-18 15:11
新华财经深圳5月18日电(记者印朋)5月17日至18日,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 系"为主题的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18日在会上发布, 报告认为我国及时有效实施宏观金融调控和管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提高政策精准性,支持实体经 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会上说,《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以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金融体系为主题,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阐释了中国特色的金 融发展之路,全面梳理了2024年金融调控、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基 础设施等金融体系六大核心组成部分的建设情况,并从改革、监管、开放等方面对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 做了展望。总的来看,我国的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 一方面,金融调控体系稳中求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丁志杰说,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综合运 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准备金等基础货币调控工具,熨平利率短期波动,为社会融资规模和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金融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持续推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12:31
对于未来如何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报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发布《中国金融政策报 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 中心联合组织编写,主题为"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我国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丁志杰表示。《报告》详细总结 了2024年国内金融调控、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基础设施等金融体系 六大核心组成部分的建设情况,并从改革、监管、开放等方面对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做出展望。 三是筑牢金融稳定保障,加强监管。推动监管兜底机制与早期纠偏制度的建设,强化宏微观审慎协同, 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中央和地方监管责任划分。聚焦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处置,提升治 理能力和资本补充机制。 四是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的服务质效。金融机构需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提升资源配置效 率和专业能力,加强内部治理、风控与审计。防止脱实向虚,引导金融科技 ...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金融系统要继续提升体系韧性
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此外,金融安全与监管领域也面临挑战,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金融竞争格局的重塑,包括AI(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 应用使得当前全球金融体系进入技术更新迭代的周期。国内经济也面临挑战和困难。 2024年,在金融调控体系方面,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金融市场体系日趋成熟,结构更趋合理,间接融 资和直接融资协调发展,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中央提出要建立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 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报告提出金融改革五项重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是保持金融环境稳定;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 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监管,推动监管兜底机制与早期纠偏制度的建设,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恪守金融 本源,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5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举办。《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在会上发布。报告称,我国金融系统 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代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