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控核聚变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未来产业:可控核聚变发展加速,助力能源转型(附36页PPT)
材料汇· 2025-06-24 15:16
点击 最 下方 关注《材料汇》 , 点击"❤"和" "并分享 添加 小编微信 ,寻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1 为什么现在关注核聚变? 年度16分 4 1.1 国内外核聚变项目的近期进展 3 国内聚变项目开工/招标/技术进展加速 项目开工建设 "BEST" 工程总装启动 (2025.5.1) 2025年5月1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总装启动仪式举行, 根据合肥政府网, 此次总 装工作比原计划进度提前了两个月。总装工作是BEST装置建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 更将包括招 导磁体系统、磁体馈线系统、杜瓦、冷屏、包层以及偏滤器等在内的聚变堆"心脏"部件精确安装至 主机基坑内。BEST总装的开始,意味着BEST聚变堆各个系统部件已经具备了投入使用的条件,聚变 堆建设进入到了全面攻关阶段,力争在2027年完成全部建设。 2 项目招标 1 "BEST"项目陆续招标启动(2025.3 ) · 根据中科院等离子所官网招标信息显示,BEST相关的产品招标分别为:BEST CS磁体LTS Module实验线圈制造招标公告 (430万, 2025.5.12) BEST CS线圈绕制生产线招标公告 (500万, 2025 ...
中东战火未冷,全球资本抢滩“人造太阳”
财富FORTUNE· 2025-06-24 12:4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in controllable nuclear fusion technology, which is seen as a "ultimate energy" solution amid geopolitical tensions and energy security concerns in China [1][7]. Group 1: Energy Security and Nuclear Fusion - China's energy import dependency is at 20%, with oil strategic reserves only sufficient for 24 days, highlighting severe energy security issues [1]. - Controllable nuclear fusion offer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such as the energy released from 1 gram of deuterium-tritium fuel being equivalent to 8 tons of oil, and the cost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can be controlled below 0.005 yuan per kilowatt-hour [1][6].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cluded nuclear fusion in its "Top Ten Future Industries" initiative, planning over 300 billion yuan investment by 2030 [1]. Group 2: Invest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 Social capital is actively investing in nuclear fusion projects, with notable investments like the 3.275 billion yuan increase in Kunlun Capital aimed at controllable nuclear fusion [2]. - The establishment of Fusion New Energy, a core platform for commercializing nuclear fusion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investment, with registered capital reaching 14.5 billion yuan [2]. Group 3: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CRAFT project, a key system for fusion reactors, achieved full domestic production of its low-noise current drive system, marking a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milestone [3]. - The HL-3, China's largest and most advanced nuclear fusion experimental device, achieved new operational records, indicating rapid progress in fusion technology [3]. Group 4: Market Potential and Future Outlook - The global controllable nuclear fusion market is projected to reach $496.5 billion by 2030 and may exceed $1 trillion by 2050 [6]. - The article notes a decline in China's crude oil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 years, reflecting a strategic shift towards reducing oil dependency and increasing focus on nuclear fusion as a viable energy solution [6][7].
30亿大动作!中石油,引爆资本市场!
DT新材料· 2025-06-23 14:33
【DT新材料】 6月17日晚间, 中国石油集团 旗下的 中油资本 (全称"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石油集团持股77.35%)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集团旗下"中石油 股份",共同等比例增资此前的参股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 司 , 用于 投资可控核聚 变项目 。三家合计增资 32.75亿元 ,其中中油资本出资6.55亿元,中国石油集团出资16.705亿元, 中油股份出资9.495亿元。 去年开始,可控核聚变融资事件突然爆发: 去年1月,上海道禾、华控基金联合领投,锡创投、成都空港等近亿元天使轮投资 翌曦科技 。 去年6月,还是昆仑资本出资29亿元,取得 聚变新能 (安徽)有限公司(下称,聚变新能)20%股 份,认缴出资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而聚变新能六大股东中还有包括合肥科学岛控股在内的四大安 徽国资背景公司合计持股75%,剩余一位为蔚来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蔚聚科技(安徽)持股5%。 去年7月,华映资本、奇绩创坛、轻舟资本、厚实资本出资5000万元进行 瀚海聚能 天使轮投资。 去年11月,招商局创投和中科创星领投,民银国际、博将资本、银杏谷资本等跟投1亿元 星 ...
【电新公用环保】持续看好风电整机、固态电池板块,关注光伏“防内卷”后续政策——电新公用环保行业周报20250622(殷中枢)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3 09:01
点击注册小程序 2、固态电池:赢合科技、先导智能、星云股份等锂电设备公司完成固态电池核心设备交付,对板块形成显著 催化。固态电池设备投资额4-5亿/GWh,显著高于传统液态锂电设备投资额,且设备要求全面提升;在材料 端,固态电池叠加AI PCB概念,使得锂电铜箔公司龙头大涨。当前,电池厂商积极推进半固态产线以及全固 态实验、中试线使得固态电池板块资本开支提升,叠加政策支持,固态电池材料端也将迎来一定催化。 3、光伏:经历24Q4行业反内卷政策及25Q1抢装后,光伏板块在25Q1期间偿债能力并未持续恶化;但25年5月 开始,光伏板块排产和价格下滑使得板块偿债、盈利能力又在进一步恶化。我们预计下一阶段行业供给或需求 端的兜底政策有望进一步强化。 4、储能:本周德业股份股价调整较多,主要系欧洲库存因素导致市场下调其业绩预期所致。但其估值已进入 合理区间,我们依然认可其具备配置价值,后续需要持续关注7-8月份户储月度数据情况。25年欧洲大储、工 商业储能景气度依然较高,核心关注点在Q2-Q3业绩或订单能够持续释放,市场也在持续关注国内136号文对 独立储能盈利能力变化的影响。 5、可控核聚变:本周调整较多,主要是市场 ...
中石油30亿入局,可控核聚变迎来爆发期?
3 6 Ke· 2025-06-23 03:38
01 6月17日,中石油集团旗下中油资本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与中石油集团及中国石油共同等比例增资参 股公司昆仑资本,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由此,昆仑资本三大股东中,中石油集团持股51%,中国石油持股29%、中油资本持股20%,本次增资 对应的额度分别为16.705亿元、9.495亿元、6.55亿元,合计32.75亿元。 公告表示,此次中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及中油资本三家股东再向昆仑资本增资,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 局,充分挖掘能源与化工产业战略转型的机遇,有利于优化业务布局、拓展成长空间等,也将提升"昆 仑资本"的行业竞争优势和潜在盈利能力。 而早在2024年,昆仑资本即已着手布局可控核聚变领域。该公司拟出资29亿元,取得聚变新能20%股 份,认缴出资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聚变新能在其官网中提到,公司按照"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首个 商业聚变堆"三步走战略,系统布局实验研究、工程示范及商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发展路径。目前,聚变 新能六大股东中,除昆仑资本外,有包括合肥科学岛控股在内的四大安徽国资背景公司合计持股75%, 剩余一位为蔚来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蔚聚科技(安 ...
中油资本总资产连续三年超1万亿 拟6.55亿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23 00:5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近年来,中油资本(000617.SZ)将支持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融入业务布局和日常经营管理中。 近日,中油资本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6.55亿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 油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股份")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 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资本")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 目。 截至2024年末,中油资本资产总额10841.72亿元,比年初增长1.01%,继续保持万亿元规模;全年实现 营业总收入390.24亿元,同比增长0.08%;净利润99亿元。 昆仑资本注册资本达100亿元,主营业务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 资基金管理服务(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等。 截至2025年5月31日,昆仑资本未经审计总资产108.79亿元,总负债7834.29万元,净资产108亿元;1—5 月营业收入579.96万元,净利润1907. ...
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稀土磁材陆续获得出口许可证,需求疲软下锑价持续调整-20250622
Hua Yuan Zheng Quan· 2025-06-22 12:30
证券研究报告 小金属 行业定期报告 hyzqdatemark 2025 年 06 月 22 日 证券分析师 板块表现: 稀土磁材陆续获得出口许可证,需求疲软下锑价持续调整 投资评级: 看好(维持) ——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2025/6/9-2025/6/20) 投资要点: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田源 SAC:S1350524030001 tianyuan@huayuanstock.com 张明磊 SAC:S1350525010001 zhangminglei@huayuanstock.com 郑嘉伟 SAC:S1350523120001 zhengjiawei@huayuanstock.com 田庆争 SAC:S1350524050001 tianqingzheng@huayuanstock.com 项祈瑞 SAC:S1350524040002 xiangqirui@huayuanstock.com 稀土:国内价格震荡,部分磁材厂拿到出口审批等待价格突破。近两周,氧化镨钕 下跌 1.11%至 44.4 万元/吨,氧化镝保持平价,为 163.00 万元/吨,氧化铽下跌 0.69% 至 7 ...
货拉拉跨界造车!赚钱利器还是割韭菜?
电动车公社· 2025-06-21 18:09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就在车企们卷生卷死的关键时刻,国内最大货运平台之一的货拉拉,居然入局造车了! 6月18日,货拉拉旗下多拉汽车的首款车型——定位纯电厢货的 多拉八方 正式亮相,不声不响地憋了个大招出来。 与此同时,货拉拉还通过自持的 经销商渠道, 给出了"官方补贴": 购买多拉八方的新司机,可享受平 台L6等级、10万元人身意外险、5万元货损险、申诉优先处理、 订单流量倾斜 等 购车权益。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造车明明是让货拉拉 统一服务标准和流程、 还能让利给司机的 好事,外界对此却存在不少担忧: 如果货拉拉在后台给多拉汽车更多的派单倾斜,从而 间接引导司机购买或租用 多拉汽车,这一举措是否合法合规?又会不会侵犯现有司机的权益? 今天,我们就来借着这个话题,和大家聊一聊货拉拉造车的那些事儿。 01. 四年磨一剑 早在2021年,货拉拉的造车梦就已经启动。 只不过当时的货拉拉并没有高调 官宣即将造车,而是先 融资15亿美元, 后 收拢了许多 整车制造方面的人才, 为造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个百度、小米、滴滴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入局造车的环境下,资本市场对此也是十分看好,直接把货 ...
上海超导科技IPO:技术光环下的财务隐忧与领导人迷雾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3:58
瞭望塔财经通过其官网了解到,上海超导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注册资本5.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马韬。公司定位为高温超导材料研发商。 一、IPO之路:首度闯关,中金护航 进程节点: 2024年11月28日:启动IPO辅导,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2025年6月18日: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2亿元,中金公司为保荐机构。 瞭望塔财经通过上交所公告了解到,6月18日,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超导")科创板IPO获受理,公司计划募资12亿元。 2、领导人背景迷雾 董事长马韬公开信息极为有限: 承销商关联性:中金公司近年主导多家硬科技企业IPO,但在超导领域尚无公开保荐案例。值得关注的是,其2023年参与撰写的《高温超导产业白皮书》 中,上海超导被列为"产业化标杆企业",存在潜在利益关联嫌疑。 二、核心问题:高增长下的业务与治理风险 1、业务模式隐忧 客户集中度畸高: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科院等前五大客户贡献超70%营收。2024年国家电网招标量下滑30%,直接导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增至287天(2022年仅180天)。 | | | | | | | 1-11 告营业收入 | | --- | --- ...
能源转型:可控核聚变发展加速,助力能源转型
Huaan Securities· 2025-06-20 13:52
证券研究报告 能源转型:可控核聚变发展加速,助力能源转型 华安证券研究所 张志邦(SAC职业证书号S0010523120004)zhangzhibang@hazq.com 王 璐(SAC职业证书号S0010525040001)wanglu1@hazq.com 2025年6月20日 目录 1.为什么现在关注核聚变? 2.国内外核聚变行业进展及格局如何? 2.1国内:科研院所引领,商业公司跟进 2.2国外:美国公司数量领先/技术多元,最早在2028实现聚变能源商业化 3.如何展望行业后续节奏? 3.1后续展望:核聚变商业化发电时间在2030年代、落地场景多样、存在供给侧约束问题 4.核聚变板块投资机会梳理 4.1核聚变制造端产业链解析 附录:可控核聚变介绍 2 1.1短期有进展:国内外聚变项目招标/融资密集落地,商业/技术进展加快 1.2中期有加速:AI/高端材料等技术创新的带动下,聚变输出功率提升超预期 1.3重要性提升:全球竞赛的重要一环,能源转型的重要导向 1 为什么现在关注核聚变? 3 1.1 国内外核聚变项目的近期进展 4 国内聚变项目开工/招标/技术进展加速 | 1 | 项目开工建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