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

Search documents
小米申请声浪控制方法相关专利,实现目标音源组件的自由配置
Jin Rong Jie· 2025-07-11 10:20
金融界2025年7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武汉)有 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声浪控制方法、装 置、系统及车辆"的专利,公开号CN120287975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声浪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声浪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与用户 需求对应的目标音源组件,并根据所述目标音源组件得到音频信号,根据车辆驾驶参数对所述音频信号 进行动态调制,得到目标声浪信号,输出所述目标声浪信号。本公开根据用户需求获取对应的目标音源 组件,实现目标音源组件的自由配置,实现用户按需定制化声浪播放;另外,车辆行驶过程中,基于用 户需求及车辆驾驶参数对自由组合得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动态调制,使得最终形成的目标声浪信号随车辆 驾驶状态进行动态调节,适应于驾驶过程的多样化场景,增加驾驶乐趣。 天眼查资料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 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 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0次 ...
奇瑞汽车公布陪伴机器人专利
news flash· 2025-07-11 07:55
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近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陪伴机器人"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 公开属于机器人设计技术领域。陪伴机器人包括底座、支架、功能机构、罩体、充气机构和控制单元; 支架与底座相连;功能机构位于支架远离底座的一侧,且与支架相连;罩体为柔性材料,罩体套装于支 架外,且分别与底座、功能机构相连。采用本公开,能够提升陪伴机器人的使用安全性。 ...
全国首创 江苏推广“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新模式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7-10 11:20
数据显示,近年来,江苏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已经实现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截至2024年, 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634412件和74.51件,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省区首位;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14件,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多。 此次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重点面向拥有专利成果的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 展。鼓励创新能力突出、转化机制完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效应明显的单位以及科研人员在运行模式、 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率先取得突破。 在主要任务方面,方案着重突出了探索"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模式,强化"专利产业化+认股权"管理 服务和完善"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激励机制三方面特征。 "方案"提出"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模式,明确高校院所可以将相关专利权部分赋予企业,与企业成 为共同所有权人;也可以通过独占许可的方式,赋予企业在专利权期限内的长期使用权,待满足行权条 件后,再将专利转让至企业等。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江苏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面向江苏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推进专利转化新机制,着 ...
年收入300亿美元“药王”专利临近到期,默沙东达成百亿美元收购交易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07:20
"专利悬崖"正在引发投资人担忧。过去一年来,默沙东股价累计下跌超过三分之一。默沙东急需找到填补K药"巨大缺口"的重磅药物,而且可能不止需要一 个药物。 维罗纳制药开发的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吸入性药物恩塞芬汀(Ohtuvayre)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该药物在2024年的销售额为4230万美元。投 行杰弗瑞(Jeffries)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代中期,该药物的收入峰值将有望达到30亿至40亿美元。 根据研究公司Evaluate Pharma的数据,2027年至2028年间,预计将有年销售额超过1800亿美元的药物迎来专利到期,这一规模占全球药品市场约12%。包括 百时美施贵宝(BMS)和辉瑞等巨头公司都在努力应对畅销药物专利到期的困境。 近一年半来,医药市场大手笔的收购相比过去几年要少得多。2023年是生物医药大规模交易的顶峰之年,当年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肿瘤药公司Seagen, 安进斥资280亿美元收购自免药制造商Horizon Therapeutics。但此后的18个月,医药并购市场表现平静,鲜有超过百亿美元规模的收购。 当地时间7月9日,制药巨头默沙东宣布将以约100亿美元价格收购英国 ...
多维施策提升专利质量 知识产权护航创新发展(人民网)
Ren Min Wang· 2025-07-10 03:33
日前,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正聚焦创新主体的现实需 求,持续优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全方位推动专利质量提升。 今年是专利法实施40周年,4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发明创造快速增长,截至今年5月, 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7万件,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近500万件的发明专利,体现出我国 创新主体的蓬勃创造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孕育了无限潜能。 优化专利工作机制 全方位提升专利质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介绍,为提升专利质量,国家知识产权局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优化专利申请评价指标方面,从政策引导入手,推动各地调整专利相关指标考核政 策,督促企业等创新主体完善内部专利管理制度,避免唯数量论,建立以产业化前景评价为核心的专利 申请前评估制度。 在提升专利审查质量效率上,推进"优案优审、按需审查",今年1至5月,已开展三种专利优先审查 8.4万件、快速审查11.6万件、延迟审查9300余件、集中审查13批次,还研究应用大模型技术,推动审查 智能化升级。 同时,完善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依托7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今年1至5月通过预 ...
深南电路申请一种封装基板的制造方法等专利,提高了封装基板的可靠性
Jin Rong Jie· 2025-07-10 02:45
金融界2025年7月1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封装 基板的制造方法、封装基板及电子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20280345A,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封装基板的制造方法、封装基板及电子设备,该封装基板的制造方法 包括:提供封装芯板,在封装芯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暴露出导电层的槽体;在槽体中的导电层上形成焊锡 垫;其中,焊锡垫的厚度小于槽体深度;在封装芯板的一侧面上形成阻焊桥;在焊锡垫上形成焊球,以 使焊球凸出阻焊桥背离封装芯板的一侧面设置;将焊球背离封装芯板的一侧面整平至与阻焊桥背离封装 芯板的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在设定阈值范围内;其中,设定阈值范围大于0。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封装 基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在焊球与封装芯板内部导电层之间设置焊锡垫,有效避免了对封装芯板外侧造成损 伤,并降低了压断封装芯板内部导电层的风险,提高了封装基板的可靠性。 天眼查资料显示,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位于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1287.7535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深南电 ...
默沙东(MRK.US)斥资100亿美元收购维罗纳制药(VRNA.US) 以强化呼吸治疗业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3:28
周三的收购是默沙东今年的首次收购,也自2023年以108亿美元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以来的最大 一笔收购。 智通财经APP获悉,默沙东(MRK.US)周三表示,将以约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的维罗纳制药 (VRNA.US),以加强这家美国制药商的呼吸系统治疗业务,并减少对其重磅癌症治疗药物的依赖。 Keytruda是全球最畅销的药物,去年营收近300亿美元。该药物的专利即将在2028年到期,默沙东正加 倍努力调整其产品组合。 自2021年以来,该公司将后期研发管线增加了近两倍。公司一方面进行内部研发,另一方面还通过收购 来拓展业务,比如在2021年以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cceleron公司,从而获得了肺动脉高压药物 Winrevair。 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Evan Seigerman也认同这一观点。不过,Seigerman也谨慎地表示,需要采取 更多措施来确保公司营收在Keytruda专利到期后能够平稳过渡,而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 收购维罗纳制药使默沙东获得了Ohtuvayre,这种药物去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用于治疗慢 ...
中国力量崛起,跨国药企加速“买入”中国创新
新财富· 2025-07-09 07:5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Chines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particularly through record-break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BD) transactions, exemplified by Rongchang Biopharma's partnership with Vor Biopharma, which underscores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nnovative drugs [3][4][30]. Group 1: Record-Breaking BD Transactions - Rongchang Biopharma announced a milestone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agreement with Vor Biopharma for its innovative drug, Taitasip, with a total deal value of $4.23 billion, setting a new record for outbound licensing in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3][4]. - The deal includes a $45 million upfront payment, $80 million in warrants, and up to $4.105 billion in milestone payments, along with a royalty on future sales [3][4]. - Taitasip has shown strong commercial performance, with domestic sales exceeding 1.5 million units in 2024, representing a 95% year-on-year growth, making it a key driver of Rongchang Biopharma's revenue [5]. Group 2: 2025 as a Year of BD Growth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2025 is expected to be a significant year for innovative drug BD transactions,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in China already reaching $9.1 billion in upfront payments by June 2025, surpassing the total for 2024 [7][8]. - The urgency for MNCs to engage in BD transactions is driven by the impending patent cliff, with over $100 billion in sales from major drugs set to lose patent protection in the next five years [12][13]. Group 3: Patent Cliff and MNC Strategies - The approaching patent cliff poses a substantial challenge for MNCs, necessitating the acquisition of innovative drugs to extend product lifecycles and mitigate revenue losses [12][13]. - The article lists several key drugs facing patent expiration, including Merck's Keytruda, which generated $25 billion in sales in 2023 and will lose patent protection in 2028 [14]. Group 4: Chinese Innovative Drugs' Competitive Edge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ong Kong innovative drug sector has been impressive, with the Hong Kong Innovative Drug ETF rising over 52% in 2025, reflecting the shift from a generic-following model to a focus on developing globally competitive innovative products [21].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lies in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high-quality products, as evidenced by significant BD transactions from international firms like BMS and Pfizer, totaling over $17 billion in 2025 [24]. Group 5: Future Outlook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 The ongoing BD boom in innovative drugs is seen as a strategic move by MNCs to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patent cliff, highlighting the robust R&D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companies [26][30].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while market expectations for innovative drugs are high, only companies with solid clinical data and clear commercial prospects will sustain growth, indicating a need for investors to identify firms with genuin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28][29].
全球药企压力山大:未来几年将迎来“专利到期潮”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09 06:36
以默克为例,公司的明星抗癌药物Keytruda去年销售额达295亿美元,但其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受此担忧影响,默克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中下跌 35%。 全球制药巨头正面临十年来最严峻的"专利悬崖",价值约1800亿美元年收入的药物将在2027年和2028年专利到期,占全球市场近12%的份额。这 一轮专利到期潮将对百时美施贵宝、辉瑞和默克等行业领军企业造成重大冲击。 制药行业的专利悬崖现象反映了药物创新资金模式的内在矛盾——创新成本高昂但复制成本低廉。各国政府通过授予约20年的专利保护期来激励 私营部门承担这一风险投资,但当专利到期时,仿制药竞争者可能瞬间抹去原研药企业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史上最严重的专利悬崖来袭 分析机构Leerink的分析师Daina Graybosch表示,默克面临"巨大的收入缺口"需要填补,"他们无法用一种药物来填补这个缺口"。这一挑战迫使制 药企业加速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并购和创新来维持收入增长。 默克不是孤例。据研究机构Evaluate Pharma数据,2027年和2028年将有价值约1800亿美元年收入的药物专利到期,这一规模创下历史新高。除了 默克的Keytruda,百时美施 ...
宁夏宝丰能源申请烯烃装置丙烯保护床等损失丙烯计算方法专利,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Jin Rong Jie· 2025-07-09 05:03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 为"一种烯烃装置丙烯保护床、液相干燥器再生时损失丙烯的计算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120280008A,申请日期为2025年02月。 天眼查资料显示,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银川市,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 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733336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宁夏宝丰能 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23条, 专利信息438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774个。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烯烃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烯烃装置丙烯保护床、液相干燥器再生时损 失丙烯的计算方法,通过分别计算丙烯保护床和液相干燥器的设备总体积,确定瓷球分子筛填装设计体 积,根据丙烯保护床和液相干燥器的填装瓷球与分子筛的规格型号,计算出瓷球与分子筛填装实际体 积,根据计算得到的丙烯保护床和液相干燥器的设备总体积、瓷球分子筛填装设计体积以及瓷球与分子 筛填装实际体积进行体积差运算,计算出瓷球与分子筛间空隙体积,采用孔容计算方法,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