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AI

Search documents
从Robotaxi到具身智能:宁德时代抢占“物理AI”新基建
高工锂电· 2025-06-23 11:31
——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会议时间: 2025年6月25-26日 会议地点: 常州·金坛万豪酒店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会议预告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8日-9日 会议地点: 中国 成都 邛崃 宁德时代正将其深厚的 "能源 + 制造"根基,延伸至智能化的新大陆。 近期,通过对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领域的两笔重磅投资,宁德时代释放出明确信号:它不仅要为未 来的智能机器提供动力,更要成为构建这些机器及其生态的核心参与者。 智能驾驶飞轮, 底盘、换电均成 关键支点 宁德时代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雄心,通过与哈啰、蚂蚁集团共同发起的 " 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 " 得以彰显。 这家注册资本达 12.88 亿元、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 30 亿元的新公司,将专注于 L4 级自动驾驶 出租车( Robotaxi )的研发与商业化。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 此举 或能够 破解滑板底盘在 普通 电动车市场推进缓慢的 处境 , ...
下一波AI催化剂来了?大摩详解英伟达GTC三大亮点:欧洲投资追赶、量子商业化、工业AI全面提速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12 11:30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参加英伟达在巴黎举办的GTC开发者大会后发布最新研报,报告指出, 在下半年重新强劲加速的基本预期之上,又看到三大新增长驱动因素,欧洲在AI数据中心投资的追 赶、量子计算机遇,以及工业/物理AI应用将为英伟达提供增量动力 摩根士丹利强调,他们对该股票的热情主要基于推理工作负载的明显加速。公司在3月的GTC会议上表 示,前4大云客户在2024年部署了130万个Hopper芯片,预计在2025年将部署360万个Blackwell芯片 (180万个芯片)。 昨日黄仁勋在GTC大会发表演讲,摩根士丹利力挺英伟达,称三大引擎将为其提供额外增长动力,维持 超配评级和170美元目标价,意味着还有约20%增长空间,并将其列为半导体板块首选股。 此外,英伟达在会议上提供了财务预测数据:GPU芯片的装机量将在2025年比2024年增长3倍,到2026 年比2024年增长10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假设2024年全年使用Hopper芯片,每个芯片2.2万美元,2026年全部使用Blackwell芯 片,每个芯片约1.8万美元,这意味着欧洲市场收入从2024年到2026年可以增长8倍或更多,2026年增长 率 ...
亚马逊机器人快递员要来了,所用技术涉及宇树、DeepSeek和阿里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6 11:06
因此,亚马逊近年来在自动化物流领域持续进行大规模投入,积极构建从仓储机器人到配送机器人的全 链条自动化闭环,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在去年12月举行的2024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上,亚马逊高 管透露,在其全球物流配送网络中已经部署超过75万台机器人,其中既有固定式包装拾取机器人,也有 用于仓储搬运的自主移动机器人。 随着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包裹递送功能,机器人除了应用于仓库搬运场景外,或也将进军物流配送场 景。分析认为,倘若亚马逊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测试成功并顺利投入实际应用,不仅将重塑其自身的物流 配送模式,还可能对整个快递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机器人送快递,或许很快将成为现实。 据多家外媒报道,亚马逊正在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包裹递送功能,其机器人快递员包含多家中国科技企业 的技术。硬件方面,亚马逊正在对几种不同的人形机器人进行测试,参与测试的包括中国宇树科技开发 的机器人;软件方面,亚马逊在为仿真机器人开发软件,而这些软件将基于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 VL2模型和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 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送货 据了解,亚马逊在美国旧金山打造了一个室内障碍训练场,并设置了台阶、草坪、门禁等复杂地形,测 试 ...
6月金股组合:中银证券研究部2025年6月金股
中银证券· 2025-06-04 07:48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策略研究 证券分析师:王君 (8610)66229061 jun.wang@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 S1300519060003 证券分析师:徐沛东 (8621)20328702 peidong.xu@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 S1300518020001 ■ 风险提示:大盘系统性风险;个股层面暴雷。 中银证券 策略研究 | 证券研究报告 — 总量点评 2025年6月4日 6月金股组合 中银证券研究部2025年6月金股 6月金股组合 策略核心观点:6 月市场等待破局,大市值风格或有望迎来修复。内需动能有待提升但预期边际修 复。4月工业企业利润虽延续修复趋势,但量价均有所回落,成本下行为4月利润增长主要驱动。5 月 PMI 显示国内生产需求景气指标相较 4 月有所回温。我们预计稳增长政策发力叠加外需韧性,二 季度国内外弱补库趋势大概率仍将延续。6 月来看,全球贸易政策仍将处于不确定性状态之中,叠 加美债利率上行担忧,市场短期风偏承压。国内方面,6月各项稳增长政策有望迎来加速落地阶段。 6 月市场或仍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5-23 09:42
人工智能产业丨研究报告 前言: 研究背景: 核心摘要 : 宏观环境 2024年,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科研创新与算力基础设施建 设,并因地制宜出台特色政策。尽管GDP增速放缓,AI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凭借其在提升效率和推动产业 升级方面的优势,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政府支持也为其提供了强劲动能。资本市场持续关注AI,投资重点 聚焦于语言与多模态模型应用、芯片、算力服务等领域,基础层与应用层协同发展,不断完善产业生态。社 会层面,生成式AI的普及加速了市场教育,公众接受度显著提升,但就业替代、隐私安全等问题仍引发一定 焦虑。技术方面,Transformer架构依然主导大模型发展,研发侧 通过强化学习、思维链优化提升模型推理 能力, 同时加速跨模态融合,并在 推理效率优化和新型注意力机制等方面持续探索, 推动AI产业向更高水 平迈进。 产业动态 1)市场规模增速略低于预期: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为2697亿元,增速26.2%,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为 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的表现未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且建设成本较高,较多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 2)算力需求结构性转变:2024年部分 ...
思看科技(688583):3D视觉核心优势,物理AI第一步(“智”造TMT系列之三十二暨空间智能系列之二)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5-21 11:18
上 市 公 司 机械设备 2025 年 05 月 21 日 思看科技 (688583) ——3D 视觉核心优势,物理 AI 第一步("智"造 TMT 系列之三十二暨空间智能系列之二) 报告原因:首次覆盖 买入(首次评级) |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5 月 20 日 | | --- | --- | | 收盘价(元) | 111.89 | |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 128.17/88.00 | | 市净率 | 6.6 | | 股息率%(分红/股价) | - | | 流通 A 股市值(百万元) | 1,430 |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 3,380.48/10,249.17 | | 注:"股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 | | 基础数据: | 2025 年 03 月 31 日 | | --- | --- | | 每股净资产(元) | 16.88 | | 资产负债率% | 9.59 | | 总股本/流通 A 股(百万) | 68/13 | | 流通 B 股/H 股(百万) | -/- | 一年内股价与大盘对比走势: -20% 0% 20% 40% 思看科技 沪深300指数 (收益率) 证券分 ...
黄仁勋Computex演讲:个人AI计算机已全面投产,将推出下一代GB300人工智能系统
3 6 Ke· 2025-05-19 11:04
5月19日,在Computex 2025电脑展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了主题演讲,展示了英伟达在AI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创新成果——从 超级计算到个人应用、从物理世界到虚拟世界的AI未来蓝图。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推出的个人AI计算机DGX Spark已全面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将在数周内正式上市。与此同时,英伟达还计划在今年 第三季度推出下一代GB300人工智能系统,进一步扩展其AI算力布局。 黄仁勋还透露,英伟达将联合台积电、富士康在中国台湾建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以下是其此次演讲精华内容: 01 个人AI计算机全面投产 黄仁勋透露,英伟达推出的个人AI计算机DGX Spark已全面投产,预计将在数周内上市。这款AI计算机配备了英伟达最新的GB10超级芯 片及先进的张量核心,针对企业和个人用户打造,可实现用户定制化定价,预计在圣诞节前实现大规模交付。 此外,英伟达还推出DGX Station工作站,预计华硕、戴尔、惠普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该款产品。 黄仁勋进一步透露,英伟达将联合台积电、富士康在中国台湾建立首座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它将成为台湾地区AI生态系统的核心支 柱。 黄仁勋透露,CX8 已正式进入量产阶 ...
黄仁勋做出最新预测:所有超级计算机都有量子计算
Di Yi Cai Jing· 2025-05-19 06:12
在整场演讲中,黄仁勋再次强调了英伟达作为AI基础设施厂商的地位。 他表示,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会一次性披露5年计划,但英伟达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还是一家 基础设施公司,英伟达的规划关乎业内公司的融资、电力和土地等规划。"就像此前的工业革命,当时西门子 在世界各地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人们开始意识到有一种叫做电力的新技术。10年后回过头看,你会发现,AI也 已经融入一切事物。"黄仁勋称。 此次黄仁勋透露了英伟达一些业务进展。"Grace Blackwell是一台会思考的机器,我们全面投产了,但(生产) 也极具挑战性。现在Blackwell在逐步上线。我们的进展是,三季度芯片将升级为Blackwell GB300,里面的芯片 升级了。"黄仁勋表示,GB300推理性能提升了1.5倍,HBM内存容量增加了1.5倍。 英伟达对量子计算的判断也在改变。今年1月,黄仁勋表示,量子计算投入使用至少还需要20年时间,但3月份 又公开表示对量子计算应用时间的预测言论是错误的。此次演讲中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在开发量子经典或量 子GPU计算平台,他预测未来所有超级计算机都有量子加速部分,超级计算机将拥有GPU、QPU(量子处理 ...
英伟达豪赌“物理AI”:下一个风口,还是又一个GE Predix?
3 6 Ke· 2025-05-14 09:45
"物理AI"进入我们的视野时间不久,但它的进展似乎比预想中的要快,可以说目前英伟达对物理AI的"大胆押注"已经初具规模。 我们都知道在2025年人工智能正在突破虚拟世界的边界,进入物理世界的深水区。 而英伟达正以一种极具野心的方式,推动这一进程:打造"物理AI"的平台级基础设施,重构从训练、仿真到部署的全链条。 从最初的概念提出,到如今的产业联动,英伟达的"物理AI"战略已开始具备现实可验证的轮廓。一批全球领先的工业巨头——西门子、宝马、富士康、施 耐德、欧姆龙、SAP、通用汽车等——正在与英伟达合作,将AI引入制造、仓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复杂的物理系统中。 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想仅仅围绕英伟达的物理AI展开,而是将探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在AI从对话模型跨越到具身智能体的转折点上,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技术的狂热,更需要系统性的战略判断与历史性的冷静思考。 物理AI、具身智能与空间智能:AI通向真实世界的路径分叉口 在英伟达相对激进而系统的推进之下,"物理AI"这一术语开始频繁出现在技术媒体、产业报告中。但这并不是一场概念的"独角戏",而是与近年来AI学界 与工业界持续探索的两个关键方向,具身智能与空间智能,形成了 ...
217亿收购Windsurf,转型“公益公司”,OpenAI更务实了
创业邦· 2025-05-09 10:01
仅2个月后,OpenAI便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凯文的预言。 「奔向AGI」 栏目聚焦AI大模型、AI agent、AI应用、芯片、机器人等前沿、热门的AI技术和商业创 新。 5月6日,据彭博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OpenAI已与AI编程工具开发商Windsurf达成收购协议,交易金额达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亿元),这将成为 OpenAI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此前,OpenAI曾数次试图收购估值已达90亿美金的Cursor,但据说双方在价格等细节上未能达成一致,OpenAI才将目光转向了市场份额第二的Windsurf。 作者丨刘杨楠 编辑丨巴里 图源丨CNN 去年,Windsurf在General Catalyst领投的一笔交易中估值为12.5亿美元。此次收购价格较 Windsurf去年12.5亿美元的估值翻倍。 2025年3月15日,OpenAI首席产品官凯文·威尔在一档播客中表示,GPT-5即将推出,并预测AI将在编程领域第一次"永远超越人类"。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指向AI是否会代替人类开发者的宏大命题,其更大的现实意义在于,让外界看到,刨除资本和舆论的附加光环后,作为一家企业,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