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Search documents
承泰科技递表港交所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9:49
6月23日,港交所披露,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泰科技")提交上市申请书,准备在港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 承泰科技是一家毫米波雷达的领先供应商,毫米波雷达是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中快速崛起的智驾核心部件。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2024年,按出货量计,承 泰科技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为9.3%;按出货量计,该公司是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为4.5%。 000 0 P T 000 a O 000 山 25 a 0 u ore ar sit 公司动态 承泰科技在深圳和苏州设有生产基地,根据客户需求、产品定位和交付安排生产雷达产品,有效降低了供应链风险,确保产品质量一致,并提升营运效益。 在财务表现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5,765.1万元、1.57亿元及3.48亿元。毫米波雷达产品的销售在2022年至2024年的公司 总收益中分别为95.4%、98.5%及99.3%。尽管收入增长迅速,但公司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仍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7,917.4万元、9,659.8万元及2,176.8 万元。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高端辅助驾驶行业核心受益者,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Huajing Securities· 2025-06-23 09:27
| 目标价: HK$8.60 | 当前股价: HK$6.46 | | --- | --- | | 股价上行/下行空间 | +33% | | 52 周最高/最低价 (HK$) | 10.38/3.32 | | 市值 (US$mn) | 3,766 | | 当前发行数量(百万股) | 4,576 | | 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額 | 138 | | (US$mn) | | | 流通盘占比 (%) | 84 | | 主要股东 (%) | | | CARIAD Estonia | 18 | | Everest robotics | 13 | | SAIC QIJUN | 8 | | 按 2025 年 6 月 19 日收市数据 | | | 资料来源: FactSet | | 主要调整 | | 现值 | 原值 | 变动 | | --- | --- | --- | --- | | 评级 | 买入 | N/A | N/A | | 目标价 (HK$) | 8.60 | N/A | N/A | | 2025E EPS (RMB) | (0.07) | N/A | N/A | | 2026E EPS (RMB) | (0.02) | N ...
新股消息 | 承泰科技递表港交所 为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03:59
招股书显示,承泰科技主营开发、制造及销售雷达产品,附有标准硬件及客制化软件,量身打造配合OEM的具体集成需求、 性能标准、相容性要求。公司将软件和算法能力与雷达硬件结合,提升在不同车型上的适配性,从而精简OEM的研发、测试 及量产流程。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6月23日披露,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承泰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国泰 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公司的雷达产品作为核心感知感测器,可实现对周围车辆、行人及道路基础设施的即时检测和空间定位,这对智能驾驶系统 的定位与决策非常重要。凭借自研的雷达信号处理算法、高精度聚类与目标跟踪能力,以及如波导天线与中央计算雷达计算 等先进架构,公司的产品即使在复杂或低能见度的环境中,亦能提供可靠的位置估计。 目前,公司已开发出多代毫米波雷达产品矩阵,以满足从L0到L2+的不同智驾需求,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及商用车的智能驾 驶。截至2025年6月15日,公司已推出七款主要雷达型号,主要可分为前向雷达及后向及侧向雷达(亦称为角雷达)。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承泰科技实现收入分别约为5765.1万元、1.57亿元、3.48亿 ...
雷军放大招!小米新车王炸登场,直接让BBA变“弟弟”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3:51
小米汽车又要搞大事情啦!就在今天,雷总亲自官宣,小米YU7这款超火的先进SUV,将于6月26日正式上市!这消息一放出,车圈瞬间就炸锅了,大家都 在疯狂讨论,热度直接拉满,远超那些平常大家追捧的BBA。 从曝光的信息来看,小米YU7这颜值,简直逆天,说是堪比百万豪车一点都不夸张。开着它出门,回头率绝对爆表,妥妥的街上最靓的仔。想象一下,你开 着它行驶在马路上,路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而且,小米YU7的关注度远超想象,同期留资是小米SU7的三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开售的时候,你要是手速慢一点,可能就要等到2026年才能提到车 了。 E 646km 国产车这几年的发展势头那是相当猛,这次小米YU7的到来,更是要对特斯拉Model Y发起强有力的冲击。之前小米SU7已经在性能和口碑上证明了自己, 这次的YU7,配置高、质感好,试驾过的媒体都说超预期。Model Y这回,真的遇到强劲对手了,说不定真的要被拉下销量王座。 2025年,能拥有一辆小米YU7,那就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让我们一起期待它的正式上市,见证这款神车的诞生! 再说说配置,更是强得离谱。它搭载了700TOPS智驾芯片,这智驾体 ...
思特威20250622
2025-06-23 02:09
思特威 20250622 Q&A 思特威在半导体领域的表现如何? 思特威在半导体领域表现出色,尤其是在 CIS(CMOS 图像传感器)品类中。 去年(2024 年),思特威凭借苹果 A14 芯片的量产背景,被推荐为金股,并 连续三个季度取得显著进展。今年(2025 年),国产厂商不仅在旗舰主摄方 面取得突破,还引领了创新,接近行业标杆索尼。特别是超级大底和高货值品 类,使得国产高端 CIS 进展迅速,有望在未来几年全球排名发生重大变化。此 外,智驾领域也带来了增量机会,比亚迪等厂商的趋势让车规级芯片厂商受益, 其中思特威在 3A 车规项目上获得不少份额,对其未来推 8ME 产品量产持乐观 态度。 思特威与晶合合作深化,成为其第一大客户,占营收比例接近 18%。双 方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工艺开发、产品创新及产能供应方面加大 合作,堆叠技术突破将优化成本。 预计 2025 年安防业务营收 23.4 亿,手机业务 49.6 亿,汽车业务 9.95 亿,总计 82.5 亿。不加回激励费用预测净利润 8.5 亿至 12.1 亿, 对应 PE 约 44 倍,加回激励费用则 PE 低于 40 倍。强烈推荐配置该公司 股 ...
国内外车企智驾方案对比
2025-06-23 02:09
国内外车企智驾方案对比 20250622 摘要 多家车企加速 L3 级智能驾驶研发,特斯拉在北美已实现完全一体式端到 端方案,国内仍采用模块化方案。华为预计下半年推送一体式端到端方 案,采用多传感器融合路线,比特斯拉更复杂。 下一代视觉语言行动(VLA)模型成为发展重点,参数量预计在 100 亿 以内,旨在通过图像数据直接输出动作,并加入大语言模型解释复杂场 景,目前国内车企多处于研发阶段。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依赖 8 个摄像头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其他车企 如华为、Momenta 和小鹏采用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但长期震动可能导 致激光雷达精度下降,需要算法补偿。 理想汽车结合 VLA 与端到端模型,使用两片 ORVIS 芯片分别处理场景 理解与复杂情况反馈,但 VRM 模型推理速度较慢。小鹏汽车通过改进 阿里千问的大语言模型进行预训练和后训练。 多数车企放弃高清地图,转而采购精度介于高清地图和传统导航地图之 间的地图。特斯拉领先世界生成技术,模拟多视角镜头并主动标注语义 信息,用于后续训练。 各智驾企业具体技术方案有哪些特点? 特斯拉目前领先,实现完全一体式纯视觉的自动驾驶,但国内采用模块化以适 应交通规则。 ...
小鹏汽车20250622
2025-06-23 02:09
小鹏汽车 20250622 摘要 小鹏汽车 2025 年二季度 Model 03 和 P7+车型销量占比达 70%,其 中 Model 03 月销量稳定在 1.5 万辆以上,P7+保持在 1 万辆左右,新 款 X9 和 G9 带来增量,G7 和 G5 等新车型上市预期将推动销量增长。 小鹏汽车积极扩张线下渠道,门店数量从 2023 年底的 395 家增至 690 家,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从 24%提升至 36%,四线及以下城市门 店占比从 8%提升至 16%,同时调整直营与加盟模式,经销商模式占比 上升,促进低线城市渠道扩张。 小鹏汽车通过技术迭代、管理优化和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 优化区域布局,经济发达地区门店占比超 40%,二线城市以覆盖为主, 三线及以下城市加速布局,形成正循环,提高经销商扩张意愿,促进品 牌销量增长。 2024 年小鹏汽车出口达 2.3 万辆,G6 是主力车型。2025 年加速欧洲 市场等海外布局,预计出口将继续增长,补充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品牌 国际影响力。 Q&A 小鹏汽车在产品落地方面有哪些显著变化? 小鹏汽车在 2023 年经历了一波增长后,于 2024 年进行了较大 ...
工信部推动L2级辅助驾驶强制国标制定,小米汽车智驾又被“黑” | 6月智驾热搜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s emphasizes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for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to ensure safety and end the era of "wild growth" in the industry [2][3]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ight other departments are soliciting opinions on the "Automobile Data Export Security Guidelines (2025 Edition)," which outlines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utomobile data processors must apply for security assessments when exporting data abroad [3][4] - The Shenzhen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ndustry has see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a 38.2% increase in added value in the year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reaching 102.37 billion yuan in 2024 [5] Group 2 - Xiaopeng Motors and Huawei jointly launched the "Chasing Light" AR-HUD solution, the world's first AR-HUD solution integrated with AI driving, which will debut in the Xiaopeng G7 [4] - Li Auto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 new robot departments, focusing on "space robots" and "wearable robots," indicating an expansion in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7] - The launch of the GAC's first mass-produced flying car, GOVY AirCab, with a price not exceeding 1.68 million yuan, marks a significant step in urban aerial transportation [11] Group 3 - Tesla's CEO Elon Musk is urging the EU to expedite the approval of Full Self-Driving (FSD) technology,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safety benefits of using Tesla's advanced Autopilot technology [10] - Waymo's autonomous vehicles were damaged during protests in Los Angeles, leading to a temporary suspension of services in the area,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safety and risk assessments for autonomous vehicle operations [11][12] - GAC Toyota announced a deepened collaboration with Huawei, Xiaomi, and Momenta to build an AI automotive ecosystem, showcasing a shift towards integrated smart electric vehicle solutions [12][13]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20250622:新车型密集催化,自主高端化向上-20250622
Minsheng Securities· 2025-06-22 05:07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 20250622 新车型密集催化 自主高端化向上 2025 年 06 月 22 日 ➢ 本周数据:2025 年 6 月第 2 周(6.9-6.15)乘用车销量 45.9 万辆,同比 +26.4%,环比+26.8%;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25.2 万辆,同比+43.4%,环比 +24.8%;新能源渗透率 54.8%,环比+0.6pct。 ➢ 本周行情:汽车板块本周表现弱于市场。本周(6 月 16 日-6 月 20 日)A 股 汽车板块下跌 2.44%,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 24 位,表现弱于沪深 300 (+0.30%)。细分板块中,商用载客车、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载货车、摩 托车及其他、汽车服务分别下跌 1.06%、2.35%、2.39%、2.71%、3.24%、3.89%。 ➢ 本周观点:本月建议关注核心组合【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 车、小米集团、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沪光股份、春风动力】。 ➢ 乘用车基本面向上 建议关注强产品周期车企。6 月第 1/2 乘用车销量 36.2/45.9 万辆,同比+12.4%/+26.4%,环比-22.3%/+26.8%;新能源渗 ...
理想汽车-W(02015):理想汽车(2015)深度报告:从产品到品牌,理想护城河是什么
Minsheng Securities· 2025-06-20 11:08
➢ 投资建议:公司三重护城河逐步形成,我们看好公司在中高端市场凭借品牌 力占据稳固的市场份额,并维持高盈利能力;逐步在纯电基础建设及智能化能力 方面加大投入强化优势,驱动销量的稳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收 入分别为 1,583.0/1,930.2/2,269.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01.2/145.7/184.1 亿 元,对应 2025 年 6 月 19 日收盘价 101.9 港元/股(港元兑人民币汇率 1:0.92), PE 分别为 20/14/11 倍,维持"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车市下行风险;新车型销量、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Table_Forcast] |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44,460 | 158,301 | 193,015 | 226,982 | | 增长率(%) | 16.6 | 9.6 | 21.9 | 17.6 |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