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
icon
Search documents
超3亿港元,朱江明继续增持零跑汽车
Di Yi Cai Jing· 2025-04-28 12:27
全域自研是零跑汽车的技术根基,截至目前已经实现占整车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今年3月3 日,一汽集团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签约内容,合作将分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双方 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通过二者的技术 融合共同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借此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针对中国车市未来的竞争格局,朱江明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就 是三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是新势力,一个是传统的中国车企,一个是海外的车企。"我觉得还要经 过三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决定格局,也就是基本可以明朗,未来的三年对每一个车企的销量都是至关重要 的。"朱江明称。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零跑汽车股价涨幅已达55.91%。截至4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涨2.73%,报 收50.75元/股。 去年第四季度,零跑汽车已实现单季度盈利目标;今年3月,零跑汽车交付量达37095台、位居造车新势 力第一名。截至4月9日,零跑累计交付已超70万台 截至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4月上市的零跑B10已实现8000台交付,智能轿车B ...
上海车展解码“中国智造”新范式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27 16:40
这场技术革命已超越单一性能的比拼,转向全场景体验的整合。长安汽车的"天衡底盘"与奔驰的"驾控 超级大脑"将机械性能与数字算法深度融合,实现毫秒级动力响应与复杂路况预判。值得关注的是,中 国品牌以"全栈自研"重塑产业话语权:华为乾崑智驾ADS4系统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5的落地,标 志着"人—车—家"生态闭环的成熟;而商汤绝影的R-UniAD技术方案则通过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推动 智驾系统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思考"进化。 汽车产业的边界正在消融。华为、地平线等科技企业与车企的深度耦合,使汽车演变为移动智能终端。 用户价值体系的重构更具深意。蔚来以"油电同质同价"策略打破能源形式藩篱;沃尔沃XC90的透明车 身展示硼钢闭环结构,将安全从技术参数强化为品牌基因。 ■刘钊 参展面积从1.5万平方米到36万平方米、参展商从73家到近1000家,历经40年的发展,上海车展目前已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行业展会。日前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 上海车展")汇聚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中国汽车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生态重 构为路径,向世界展示着从"市场跟随者"到" ...
佑驾创新首发记忆行车方案与座舱智能管家,以驾舱融合共守安全出行
IPO早知道· 2025-04-23 10:25
本次车展,佑驾创新围绕 "驾舱融合"战略,以L2全场景辅助驾驶方案的稳健落地、大模型赋能下的 智舱交互升级,及出海战略的纵深推进,展现了公司从技术研发到生态共建的全维竞争力,并以全球 化视野,助力智能汽车产业迈向更安全、更普惠的新征程。 全场景辅助驾驶 、 量产记忆行车方案 紧守安全底线 、 深耕刚需场景 打造出行新范式。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31.HK)携系列产品惊艳亮相,并推出记 忆行车量产方案与座舱大模型智能管家BamBam。 当前,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围绕 "如何走向大众、惠及大众"这一核心命题,佑驾创新依托全栈 自研能力,打造兼具技术先进性与商业可行性的产品谱系,为用户提供实用、好用、爱用的组合辅助 驾驶功能。 针对城市通勤这一用户高频刚需,佑驾创新推出记忆行车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安全与效率,让辅助智 驾的安心、高效、便捷触达每一位用户。 基于 BEV+MapTR+时空联合规划算法,系统在学习轨迹后,即可实现点到点领航辅助驾驶。通过实 时感知与动态规划,系统能灵活应对拥堵 ...
智驾下半场:有人掉队 有人渐入佳境
和讯· 2025-04-23 10:07
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讯商业 ,作者徐帅 和讯商业 . 商业世界的故事、逻辑、认知。由"和讯商业"团队出品。 多位智驾工程师对和讯商业表示, 新规虽延缓了智驾的落地节奏,却并未动摇其作为未来竞争入场券的战略地位。 "开发阶段的影响其实不大,但新规提高了测试阶段的验证成本和OTA的成本,这对于商业化落地困难、资金链薄弱的企业来说,不是好消息,可能会加速 他们的退场。" 上海车展前一周,发布会依旧密集,但曾经铺天盖地的智驾营销已经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高度同质化的安全功能展示。 用生命换来的这道紧箍咒,让曾经沉醉于智驾狂欢的车企骤然清醒,在营销层面迅速恢复克制和冷静。 但营销急刹车的表象之下,技术的军备竞赛仍在进行中。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项新规,智驾行业洗牌的征兆也早有端倪。2024年以来,裁员潮与业务收缩基本席卷了整个主机厂的自研赛道。一部分智驾供应商同 样举步维艰,持续亏损与量产难题几乎平等地折磨着这些企业,悲惨者如纵目科技,已经倒在了IPO门前。 但与此同时,也有企业靠技术实力和抓机会的能力,在残酷的竞争中继续拉开与追赶者的差距,比如"地大华魔"。 站在2025年智驾新规发布的节点上,回顾近几年智驾产业的发展曲线 ...
自研芯片,帮苹果省了大钱!
半导体芯闻· 2025-04-23 10:02
上述关键驱动因素包含基带芯片、收发器和相关PMIC,至于成本节约:预期由苹果的5G解决方案 驱动,每装置可省下10美元。 iPhone 16e 内部芯片关键在处理器、Cellular network、电源管理,后二者相关芯片「内部价值比 重」:分别上升到63%和50%,并预期iPhone 17:可能会采用相同的Cellular解决方案。 法人则分析,若按照苹果iPhone 16e 出货规模今年可达到2200万支来看,至少可省下2.2亿美元。 若后续更多iPhone导入,按照一年2亿支规模来看,基带芯片初估就可省下成本达20亿美元(相当 于新台币650亿元),相当可观。但苹果和高通还有合约限制,业界预期苹果自研新款芯片将采逐 步推进导入手机。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 ,谢谢。 苹果自推动Apple silicon长期计画以来持续扩张自行研发芯片的路线,其中备受外界讨论多时耕 耘多年5G Modem芯片C1先前已正式浮上台面,一般预料持续由伙伴台积电(2330)操刀,究竟 苹果自研芯片效益如何,研究机构最新分析也解密。 counterpoint Research ...
自研基带芯片,能帮苹果省多少钱?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3 01:58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 ,谢谢。 苹果自推动Apple silicon长期计画以来持续扩张自行研发芯片的路线,其中备受外界讨论多时耕 耘多年5G Modem芯片C1先前已正式浮上台面,一般预料持续由伙伴台积电(2330)操刀,究竟 苹果自研芯片效益如何,研究机构最新分析也解密。 iPhone 调制解调器的演变 法人则分析,若按照苹果iPhone 16e 出货规模今年可达到2200万支来看,至少可省下2.2亿美元。 若后续更多iPhone导入,按照一年2亿支规模来看,基带芯片初估就可省下成本达20亿美元(相当 于新台币650亿元),相当可观。但苹果和高通还有合约限制,业界预期苹果自研新款芯片将采逐 步推进导入手机。 苹果是台积电大客户,也是台积电先进制程最大出海口。台积电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营收占比已突 破七成,达到73%,今年首季7纳米出货占15%,5纳米36%,3纳米为22%,先进制程持续扮演获 利的引擎。台积电加码美国千亿美元投资,预估专案投资到位后,估三成2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产能 将在亚利桑那厂生产,支援客户包含苹果、英伟达、超微、高通与博通等需求。 深挖 ...
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新面孔,先后完成新一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2 16:19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近日,两家具身智能赛道新面孔,"阿里系"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 影身智能 】和"清华系&优必选系"人形机器人 创企【 动易科技 】先后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接下来,小编分别对两家企业进行解读: [ 影身智能 ] (公 司全称" 杭州影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 年6月7日杭州注册成立, 致力于实现具身智能 技术平权,将L4级别具身智能普及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公司 基于其自主研发的空间大模型和工业场景机器人, —— 4月16日,[ 影身智能]宣布已连续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种子+轮融资;种子轮由卓源亚洲独投;种子+轮 由卓源亚洲、杭州西湖科创投联合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机器人右脑的开发训练、商业化落地与团队建 设; 4月17日,[ 动易科技]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天使轮累计融资额超亿元;本轮融资由清智资本领投,普超 资本跟 ...
深挖苹果首颗自研基带
半导体芯闻· 2025-04-21 10:20
来源:内容 编译自 eetjp。 如今,许多电子设备最关键的部件是无线通信芯片(和芯片组)。如果没有通信芯片,您就无法使 用社交媒体或浏览网页。越来越多的车载设备并不在设备本身上存储数据,而是通过通信来处理地 图和音乐。尤其是智能手机,它由许多无线通信设备组成。 Wi-Fi、蓝牙、NFC(近场通信)早已 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4G、5G已成为广域数据通信的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C1"调制解调器的起源 其中一个必需品是用于广域数据通信的终端调制解调器,但为其提供芯片的公司并不多,只有少数 公司将其出售给公众。这三家公司分别是美国高通、台湾联发科和中国的紫光展锐。华为和三星电 子也拥有5G调制解调器,但并不向公众出售,仅用于自己的产品中。就三星电子而言,其还为"谷 歌Pixel"系列提供芯片。苹果通过更换调制解调器芯片组供应商,从英飞凌科技(以下简称"英飞 凌")到英特尔、再到高通,继续为 iPhone 和 iPad 提供内置调制解调器。 iPhone 调制解调器的演变 从 2020 年款"iPhone 12"开始,苹果一直在使用高通芯片组,这是苹果首款配 ...
谁在理解「云鲸」?
雷峰网· 2025-04-01 09:36
"某种角度,云鲸大概就是《从优秀到卓越》中那只专心做一件事的刺猬。" 作者 | 余快 编辑 | 王亚峰 "我的投资逻辑究竟哪里错了?"腾讯投资人许明疑惑又不甘。 "我那几年每年都见俞浩,到底哪里出问题了?"红杉投资人也百思不得其解,"云鲸接下来该怎么做?" 云鲸当年凭借创新突围,市占率一度超越石头,最风光时,红杉中国合伙人特地飞到东莞和张峻彬见面, 就为了能在新一轮融资中有一个席位。 后来红杉在云鲸估值最高的时候重金入局,紧接着腾讯在C+轮投资中踏足云鲸。 3年研发,一朝高光,随后又陷入3年原地踏步的困境,2021年云鲸估值300亿元,2024年12月投后估值 120亿元,雷峰网获悉,现在降至不足100亿元。 云鲸这些年来一直被诟病"太慢",但当以短期主义的逻辑、以外界的世界观去审视云鲸,它可能有诸多失 误,太多错过。 对于一个初创公司,要在成立伊始便实现自研自产自销闭环,非常难,但云鲸依然选择这么做。 产品、品牌、供应链、渠道,云鲸是少有的有想法、有追求、有坚持的企业,但在走过诸多弯路后,云鲸 也逐渐建立起环环相扣的闭环和壁垒。 长期主义,让张峻彬时刻选择「掌握主动权」,也让张峻彬一直在以基业长青的方式,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