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南沙持续“上新”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4 23:13
整理 / 南都·创享湾区见习记者 吴文伟 2025年4月至5月,广州南沙迎来了诸多新变化,持续迸发着发展动能。一系列重磅政策相继落地,为区 域发展注入活力;项目建设的"进度条"频频刷新、城市"颜值"不断焕新,让人们对"湾区之心"的未来发 展又多了一分期待。 政策更新 "南沙金融30条"发布 打造金融改革开放高地 2025年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广州南沙联合 举办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 称"南沙金融30条")。 解读:"南沙金融30条"部署涵盖六大领域共27项具体任务,成为继横琴、前海之后,国家支持大湾区重 大合作平台建设的第三份重磅金融专项政策。未来,南沙将被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 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累计最高奖励1亿元 南沙稳外资"放大招" 2025年4月——南沙区正式出台"稳外资3条",从实际使用外资、跨国公司总部投资、生产用房租金等方 面为外商投资企业量身定制重磅奖励措施,实施期内累计最高奖励1亿元。 解读:"稳外资3条"将为跨国公司总部 ...
以交通部长:以色列计划全面重新开放领空
财联社· 2025-06-24 17:40
米丽·雷格夫表示,她已指示以色列机场管理局做好准备,该计划的实施将取决于"本土守备司令部解除 限制"以及"与安全和情报机构的协调"这两个条件。她还透露,24日当天将有24个航班降落在以色列特 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9个航班降落在海法。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4日,以色列交通部长米丽·雷格夫表示,以色列正在推进一项全面开放其 领空的计划,包括增加航班数量、延长机场运营时间以及引入外国航空公司。 ...
年内32只定开基金延长开放期 债基占比超九成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4 16:41
近期,部分定期开放型基金(以下简称"定开基金")出现延长开放期的罕见操作。 定开基金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开放申购和赎回,其余时间处于封闭期的基金,其核心特征是通过设定固 定的开放期和封闭期进行投资运作。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定开基金的设计初衷是通过 对申赎时间的限制,减少资金频繁进出对基金运作的影响,让基金经理能更专注于中长期投资策略的执 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金在长期投资中的收益稳定性和策略持续性。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及投资者赎回压力上升。为缓解集中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冲击或配 合投资策略优化,已有多只定开债券型基金将开放期延长3天至14天不等。"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 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对此分析称,基金管理人通过动态调整产品开放期,在保障投资者申 赎需求与维护基金稳健运作之间寻求平衡,体现出当前市场环境下对风险管理和投资体验的重视。 在债券型基金占主导的开放期调整中,权益类定开基金延长开放期的操作引发市场关注。Wind资讯数 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平安兴鑫回报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达32.10%,信 澳博见成 ...
政策高频 | 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24 14:17
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 侯倩楠 报告正文 2.政策高频: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 2.1 国务院总理李强:把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有效结合 6月16日至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到江苏进行调研考察。李强总理指出工程机械行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聚合行业资源,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优势互补、相互赋能;要把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 有效结合,推进重大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加快产业化落地和市场应用推广。 6月17日至18日,何立峰副总理在山东调研外经贸工作。他表示,希望广大企业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迎 难而上、应变求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专注主业,深耕国际市场,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和业态创新升 级,主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地方政府商务等相关 部门要勇于担当尽责,深入一线及时了解实情,千方百计帮助外经贸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诉求,加强支持服务 保障。 2.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从这里出发——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经验
Jing Ji Ri Bao· 2025-06-24 13:50
Group 1 -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anjia boat dwellers from living on water to settling on land illustrate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China, particularly through products like housing loans and entrepreneurial loans [1][2]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redit rating system for fishermen has enabled former boat dwellers to access credit limits of up to 1.5 million yuan, facilitating their transition from mere survival to thriving businesses [1][2] Group 2 - Xi Jinping's leadership in Fujian from 1985 to 2002 was marked by a strong emphasis on financi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modern financial practices in the region [2][3] - The strategic planning during Xi's tenure in Xiamen include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strategy that anticip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posit insurance, which was realized in 2015 [4] Group 3 - The introduction of financial officers in rural areas has improved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for villagers, allowing for better align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with local needs [7][8] - The initiative to send financial personnel to rural areas has resulted in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local agricultural needs and improved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farmers [8] Group 4 -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Fujian has see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a focus on supporting the real economy through various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cluding those aimed a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12][15] - The balance of loans in the forestry sector reached 161.38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13.7% year-on-year increase, indicating a robust support system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15] Group 5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Xiamen International Bank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and facilitating foreign investment [16][17] - The financial reforms initiated in Xiamen have set a precedent for broader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cross China, enhancing the region's attractiveness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18] Group 6 - The focus on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has been a key aspect of Fujian's financial strategy, with measures implemented to maintain stability and prevent systemic risks [19][21]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inancial dispute resolution center in Xiamen has contributed to maintaining a stable financial environment by effectively addressing consumer grievances [22]
纽约时报猛文预警,中国45%制造份额改写“美国世纪”终章
"统治全球工业"非虚妄!美智库报告预警:关税战下,中国45%份额成定局?美国恐只剩"高价低质"的国内市场! 当《纽约时报》以醒目标题宣告"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时,全球商业领袖的目光正聚焦东方。 这篇引发巨大震荡的重磅文章作者——普林斯顿研究员、兰德公司智库专家Kyle Chan在《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中,以"中国产业政策专家"身份向特朗普 政府发出尖锐警告。 文章开篇即指出,长期存在于西方理论界的"中国世纪"预言,即"中国凭借经济与技术潜力重塑全球权力格局、确立北京为中心的时代"可能已成现实。 他进一步强调,特朗普第二任期初期的政策失误,正加速中美实力对比的质变:关税战削弱美国创新根基,削减科研投入迫使人才外流,美国正在错失与中 国角逐的关键窗口。 而中国通过国家主导的长期战略,在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形成技术良性循环。他援引比亚迪销量碾 压特斯拉、中国占据全球45%工业机 器人装机量等标志性事件,揭示中国以举国体制推动的"曼哈顿计划式"高科技攻坚,正在电动汽车、芯片、商用飞机等战略领域构建难以撼动的壁垒。 凤凰网财经发现,Kyle Chan大量引述的产业数据——如中国占全球制造业45 ...
《清华金融评论》 | 封面专题:“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 上海篇”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4 10:29
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 心"。 2025 年 4 月 29 日,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 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 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委 近期印发的《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加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协同联 动,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2025 年 6 月 18 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决策部署, 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 封面专题: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 上海篇 监管总局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 《行动方案》)。 主要举措包括: 屠光绍:上海科创、金融"双中心"联动发展亟须构建"无形之桥" 二是提升金融机构能级。集聚境内外 ...
政策高频 | 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24 09:53
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 侯倩楠 报告正文 2.政策高频: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 2.1 国务院总理李强:把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有效结合 6月16日至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到江苏进行调研考察。李强总理指出工程机械行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聚合行业资源,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优势互补、相互赋能;要把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 有效结合,推进重大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加快产业化落地和市场应用推广。 6月17日至18日,何立峰副总理在山东调研外经贸工作。他表示,希望广大企业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迎 难而上、应变求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专注主业,深耕国际市场,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和业态创新升 级,主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地方政府商务等相关 部门要勇于担当尽责,深入一线及时了解实情,千方百计帮助外经贸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诉求,加强支持服务 保障。 2.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 ...
浙商证券廖博解读八项重磅金融举措:不仅应对短期挑战,更是长期战略部署
中经记者 何莎莎 北京报道 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八项重磅金融举措,从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 库到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如何准确认识这些政策背后的深 层逻辑以及对未来的影响,《中国经营报》触角"零观财经"节目与浙商证券研究所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 廖博,展开了深度对话。 "在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陆家嘴论坛在金融领域从多个视角给予了决策层的指引,既着 眼于当下金融市场稳定,更致力于中长期金融体系改革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廖博指出,"'一行一局一 会'主要领导都提供了相应的增量政策信息,在这些政策组合拳的综合施策之下,无论是金融市场层 面,还是基本面层面,都将迎来更加积极的成果。" 筑牢金融防线 打开金融开放新空间 在廖博看来,八项举措出台的宏观背景呈现"双主线"特征:一方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90天缓冲期临 近结束,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关 键期,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传统动能修复需要金融政策精准发力。"本质上,八项措施是为未来可能出现 的外部冲击筑牢了金融防线,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打开金融开 ...
非银周观点:地缘风险扰动犹存,市场需外力破局-20250624
Great Wall Securities· 2025-06-24 02:25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2025 年 06 月 24 日 行业走势 -9% 1% 12% 22% 33% 43% 54% 64% 2024-06 2024-10 2025-02 2025-06 非银行金融 沪深300 非银行金融 地缘风险扰动犹存,市场需外力破局-非银周观点 受伊以冲突、经贸关系扰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公募基金新规等持续 影响,市场振幅加大,需要关注伊以冲突、后续关税谈判进展及进一步可能 出台对冲政策。从近期市场交易定价看,公募考核新规基准回补效应持续引 发市场关注,市场持续缩量,演绎两端哑铃缩圈策略,银行板块波动创新高, 保险有所跟涨,除保险外的非银金融板块相对滞涨。中外经贸关系现波动, 市场聚焦伊以冲突,市场风偏或受压制,振幅料加大。复盘 2018 年的主要 贸易摩擦时间窗口,特朗普政府或可能单方面不遵守相关协议,后续对华的 动作预计不断,贸易谈判或反复。 短期来看,市场成交缩量,或对证券板块定价形成压力。交易节奏而言,需 要有外力打破此种低迷格局,具体可能要看 7 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定调及潜在 进一步政策。并购线建议重点关注以信达证券、首创证券、浙商证券、国联 民生、中国银河等为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