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战略

Search documents
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高效运行机制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48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 确保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凝聚起教育强基、科技赋能、人才兴国的磅礴 力量,将教育、科技、人才的"单兵优势"转化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胜势"。为此,要把党的领导贯穿 于推动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跨部门统筹机制,推动教育 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生产、应用与再生产的循环体系。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 同志就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相互关联的内在逻辑,在《摆脱贫困》中指出:"人才兴旺就 是科技兴旺,经济兴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 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递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回望历史,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就是在教 育、科技、人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大国崛起往往也与教育兴盛、科技发展、人才涌现 息息相关。 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知识生产、技术革新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核心要素,相互支撑、相互转化。教育为 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储备和知识基础,科技发展为教育内容与 ...
破题2万亿蓝海:广东立法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4 02:57
2025年5月2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广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上新广 东"建设的关键一步,这部地方性法规旨在以法治力量破解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瓶颈。《条例》有哪些亮 点?作为海洋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将如何通过立法"向海洋要动能"?6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 发布会对《条例》进行解读。 立法背景 诸多问题亟需制度性突破 广东为何要就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立法?近年来,中央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 大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 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据了解,《条例》的制定,是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一步,也 是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有力行动。 虽然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但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 题。"尽管我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突破2万亿元,但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 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短板,制约了高质量发展 ...
以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Xin Hua Ri Bao· 2025-05-27 06:45
适配新质生产力,加快创新人才培育 □ 李扬 曹晓蕾 王树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 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通 过城市与人才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新 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为推动江苏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江苏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 础,以"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为主线,从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服务多个维度共同发力,推动人才提 质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 匹配产业需求,提高人才引进精准度 作为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的制造业大省,江苏正以"1650"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聚力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 产业发展。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通过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前沿领 域,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奠定了良好基础。鉴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专业关键 领域人才和团队相对缺乏,难以对产业发展形成有效支撑。为此,相关政府部 ...
跨界融合拓展路衍经济业态
Jing Ji Ri Bao· 2025-05-24 13:44
其次,通过"交通+"模式重构产业链条。构建以高速为龙头、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交产 共融互促路网",探索"交通+文旅""交通+能源""交通+乡村全面振兴"等融合发展模式;引进供应链龙头 企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动"客货邮"融合,促进农产品销售。例如,贺州 以"路景共营互通"理念,围绕景区规划布局路网建设,做到"景点在哪里,公路就延伸到哪里",推出精 品旅游线路,极大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此外,以技术赋能创新融合路径。路衍经济不仅是资源整合的平台,更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需要加速 5G、物联网、新能源等技术深度应用,探索更多新兴产业与路衍经济的结合点。例如,推动交通与大 数据、人工智能、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路衍经济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推动 车路协同、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在物流、旅游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跨界融合是路衍经济的生命力。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纽带、政策为保障,才能让交通基础设施从"一 条路"到"产业链",从"服务区"到"经济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买新鲜蔬菜、选购碳酸钙产品,在县道驿站观光、住宿、买茶叶,"客货邮"融合打通 ...
九方智投控股(09636)旗下九方智投攒的这场高端局,回应了股权投资时代的“必答题”怎么解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05:14
Core Viewpoint - The foru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 robust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as part of the financial power strategy,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investors to adapt their investment approaches to the new normal [1][2]. Group 1: Economic and Market Context -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landscape is undergoing significant changes, necessitating a stable and active capital market, which has become a top-level design priority [1]. - The recent secondary listing of CATL in Hong Kong set a record for the largest IPO in nearly three years, indicating a critical mo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rect financing and capital markets in China [2]. Group 2: Expert Insights - Liu Jipeng argues that revitalizing the stock market is essential for reversing economic downturns and that a strong financial sector will enhance China's position in global power dynamics [2]. - Xiao Lisheng expresses optimism about the medium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noting signs of stabilization in consumer spending and the real estate sector [3]. - Hu Xianghui discusses the journey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and its importance in overcom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emphasizing sectors like AI and biotechnology as futur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3]. Group 3: Strategic Outlook - Hou Wentao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A-share market, identifying external tariffs and internal policies as key variables affecting market performance, and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many tools available to support the market [4]. - The forum collectively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encouraging investors to learn and adapt their strategies accordingly [4].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七丨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1 10:20
2025年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召开。18日上午,"主题讨论 七: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顺利举办。会议围绕《中国金融政策报告 2025》的发布,聚焦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方向,邀请金融学界、业界的重要专家学者、相关领导,共 同探讨实现金融强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本次主题讨论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原国泰君安证券股份 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主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发布《中国金融政策报告 2025》。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 员会委员王一鸣,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王永利,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全 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李瑶发表演讲并进行圆桌讨论。 《报告》回顾了2024年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 控体系。包括:稳中求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金融调控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牢牢守 住金融安全底线。二是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 ...
白钦先:金融学的年轮,刻着四十多年春风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9:46
上世纪90年代初,中美发展水平尚有显著差距。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白钦先,碰到了一个在当时被外界视为千载难逢的"良机":美国绿卡突然短 期放开,连几百美元的签证费也能免掉。不少期望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喜出望外,出生山西、自幼受晋商文化熏陶的白钦先是个例外,无论他人如 何劝说怂恿,抛下一句"人各有志",如期归国。 这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非凡抉择,事后难免被人问及"为什么"?追问的场景,也不难想象。大家熟悉的另一位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70 年代末从金门孤身泅渡至大陆,自此大展人生抱负,也在数次采访中被问到,"为什么"? 他们给出的答案并不复杂:有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国情怀,有凭真本事做番事业的壮志豪情,更有将学术研究融入时代洪流的人生自信。 历史证明了他们的选择。回到今天,87岁高龄的白钦先,早已是业内公认的中国金融学科领域的重要奠基者和引领者。5月10日,白钦先在北京发 布了他团队的新书《金融强国——新资源学派暨金融资源理论视角》。这被视为他学术生涯又一扛鼎之作,大半辈子的心血结晶。发布会上,白 钦先登台阐释创作历程,他说自己"身患两种癌,还有十三种慢性病",但有超越个人需求层面的追求,一直在坚持。台下掌声雷动,观众 ...
轻舟破浪千帆竞——九方金融研究所2025高端投资论坛揭示下半年掘金地图
第一财经· 2025-05-20 07:22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中美贸易摩擦与科技竞合交织的复杂形势,由 九方智投控股( 9636.HK)旗下九方智投主办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九方金融研究所2025高端投资论坛将于5月 23日正式举办。 论坛汇聚杰出学者与业界领袖,聚焦 "金融强国战略"、"科技自主可控""中期策略 展望"三大核心议题 ,为投资者呈现一场思想盛宴。 其中,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中国行为法学会财经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 席专家刘纪鹏,将出席论坛并作《拉动股市是金融强国的战略举动》主旨演讲。 之前,刘纪鹏就曾 指出: "股市不仅仅关乎股民的财富,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战场。"在他的眼中,股市背后 承载的是整个国家经济复苏的期望和动能。 四大智囊聚首,共论破局之道 最后登场的将是九方金融研究所联席所长侯文涛博士。他将分享《我自坚韧,任尔何风 ——中期策 略展望》, 立足上半年 A股"韧性突围"的实践经验,结合政策工具箱发力点与产业升级新动能,为 投资者们揭示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等共振下的结构性机遇。 图为参加九方金融研究所 2025高端投资论坛四位嘉宾 全媒体矩阵覆盖,打造投研风向标 本次论坛将通过九方智投 ...
一诺威:以全员质管,创建高品质全球化品牌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19 06:35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第二届淄博市质量领军企业评选结果显示,注册地位于淄博高新区的新华制药(000756)、一诺威以及 华光国瓷3家公司成功入选。体现了它们在质量管理、产品创新、市场影响力等方面成绩亮眼。 一诺威集团营销总监、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牛富刚介绍称,公司坚持聚焦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己二酸 下游衍生物三大产业链,通过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形成了以"满足顾客需求并超过顾 客期望"为核心的全员质量管理模式。 通过坚持安全、科学、高质量发展理念,一诺威提出了"零缺陷、零投诉、零退货"的质量目标,秉持顾 客满意是工作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一次把事情做对、预防重于救火,遵循"三不原则",通过管理手 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及表单记录,实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专责的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 平。 在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助力创新研发与产业升级,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质量提升方面,一诺威得到工 信部、山东省工信厅、淄博市和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等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与扶持。先后建设了博士 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并为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提供绿色通 道,并与高校、 ...
2025-2031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6:07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 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 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交通基础设施行业运行现状分析: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 用。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交通工程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关键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交通工程建设在经济 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交通基础设施是指为居民出行和社会产品运输提供交通服务的固定工程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航道以及城市轨道、城市道路及 配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高质量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快速 发展,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国家重视,我国交通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