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消费
icon
Search documents
“股债贷保”齐上阵 六部门打出金融促消费组合拳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简称《意 见》),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 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意见》立足国家战略与提振消费需求,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 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更好 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正式落地! 《意见》还称,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提升自主获客和自主风控能力,合理确定贷款综合利率水平。发挥汽 车金融公司专营特色功能,丰富居民购车消费信贷产品供给,做好对汽车经销商的信贷支持。规范小额 贷款公司业务发展,聚焦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群体促进扩大商品服务生产和消费。鼓励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消费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相互合作、优势互 补,开发符合各类消费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 除了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意见》还就如何支持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消费需求提出了三项举措: ...
央行等六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消费领域提供多样化、差异化金融服务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6-24 12:03
在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方面,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 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贷款,支持其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效。用好用 足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对其余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给予 相应支持。 《意见》强调,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结合消费场景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推动消费 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其中在助力培育新型消费方面,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 方式。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 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引导 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内部管理机制, 在风险可控、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期限和利率,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杨美)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6月24日消息,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更好满足消 ...
央行等六部门发文提振和扩大消费 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领域迎利好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11:53
| | 中国人民银行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 深棒深刻 | 货币政策 | 宏观审慎 | 信贷政策 | 金融市场 | 金融稳定 | 调查统计 | 银行会计 | 支付体系 | | | 全融科技 | 人民币 | 经理国库 | 国际交往 | 人员招录 | 学术交流 | 征信管理 | 反洗钱 | 党建工作 | | | 服务互动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公告信息 | 图文直播 | 央行研究 | 音頻视频 | 市场动态 | 网上展厅 | 报告下载 | 报刊年签 | | | 网送文告 | 办事大厅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我的位置:首页 > 习通交流 > 新闻 | 在线申报 | 下载中心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金融知识 | 关于我们 | | | 6月24日,为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 ...
事关消费!央行等六部门发布
Jin Rong Shi Bao· 2025-06-24 11:48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首。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 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本次《意见》共19条,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 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重点举措。 在助力培育新型消费方面,《意见》重在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 效渠道和方式,加强金融创新,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推动建设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已较为完善, 其中,信贷支持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也同步发力,为消费市场稳 定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撑。 此次《意见》进一步强调,拓展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针对信贷主渠道,《意见》强调要健全银行业金 融机构内部组织架构和专业团队,持续优化信贷产品,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 度,增强消费金融服务的便利 ...
19项举措赋能消费升级,六部门金融“组合拳”强劲发力
Di Yi Cai Jing· 2025-06-24 10:39
三个金融发力的重要方向:支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支持提高消费供应效率、加强基础金融服务。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 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围绕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 等六大方面推出19项重点举措。聚焦商品、服务、新型消费三大重点领域,通过信贷、债券、股权融资 等组合拳,为释放消费增长潜能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撑 。 业内专家认为,《意见》明确当前金融支持消费增长的方向和重点,全面构建支持提振消费的多层次金 融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各类金融资源,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经营主 体和消费者多样化融资需求,有望形成"金融赋能消费、消费拉动增长"的良性循环,为我国经济高质量 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消费提振成稳增长核心引擎 提振消费是我国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 首。 当前,外部环境剧烈变化,高度不确定性持续压制全球需求,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我国经 济正在加速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拉动国民经济 ...
促消费!央行、证监会等联合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6-24 09:44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导金融 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 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 19 项重点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近日中 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 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夯实宏观经济金融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积极培育消费需求。强化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意见》强调,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结合消费场景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推动消费领 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意见 ...
六部门: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news flash· 2025-06-24 09:25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助力培育新 型消费。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加强金融创新, 支持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 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 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内部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权责明确 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期限和利率,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
普徕仕2025年中投资展望:债券市场格局转变 企业信贷相比发达市场主权债券前景更乐观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19 02:50
普徕仕全球股票投资组合专家Rahul Ghosh指出,关税及贸易紧张局势加快了美股乃至国际股票市场机 遇扩展的趋势。虽然这一趋势在去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已经出现,但近期多国推出财政刺激措施,预计 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当前正重返一个由更多地区及行业创造回报的投资环境,这要求投资者采取分散 投资策略及灵活的部署。 普徕仕股票投资组合专家伍心钿指出,DeepSeek反映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预计未来几 年科技创新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虽然在运算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但中国在AI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 方面具有优势。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市场正在转型,"新型消费模式"为收藏品牌、鲜制饮品、休闲零食 及音乐等消费领域带来发展机遇。持续变化的消费市场也推动了创新与增长,为投资者带来受贸易不确 定性影响较低的投资良机。 普徕仕(T.Rowe Price)发布2025年中投资展望,指出2025年下半年的投资前景将受三大主题影响:股票 市场由美国大型科技股领导,扩展至更广泛的市场;债券市场格局转变,使企业信贷相比发达市场主权 债券前景更加乐观;在增长持续放缓、通胀高企的环境下,主动资产配置策略更显重要。 普徕仕美国首席经济学家Bl ...
高盛: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16 09:50
高盛测算,在股权市场中,根据分类,共有5121家民营企业上市,其中3771家在A股上市,1350家在离 岸市场上市,累计总市值达到9万亿美元,相当于MSCI中国指数总市值的71%,收益权重占比31%。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近日,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团队发布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系列研 报。刘劲津认为,因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因素驱动,中国民营企业的中期投资价值已有所提升。 高盛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在市值、交易量、盈利增长潜力和估值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值 得投资者关注。从主题来看,这十家企业横跨科技、消费、汽车等高增长领域,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新 动能",即AI、自主创新、全球化扩张、服务和新型消费、高股息回报。 高盛研究团队仿效美股"七巨头",列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即高盛特别看好的十大中国民营上市 公司,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002594)、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600276)、 携程和安踏。 高盛预计,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有望在中国股市扩大其主导地位,类似于美股"七巨头"股票,目 前"民营企业十巨头"股票均被高盛分析师评为"买入"。 据高盛测算,上述中国"民营企业 ...
政策护航资本助力 深市民企发力新型消费
本报记者 张芗逸 制度型保障稳定预期 5月20日起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毫不动 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致同审计合伙人王娟认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稳定经济大盘、促进创新、保障就业意义重大。民营 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法治屏障。该法围绕公平竞争、投融资促进、科技创 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六大维度,着力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民营经济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消除'政策周期'顾虑,确立制度型保障,稳定市场 预期,充分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潜力。"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只松鼠")有关负责人表 示,公司对民营经济促进法中"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这一提法深感振奋,并对中国民营经济及食品产 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辰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以法律 确定性消除政策波动隐忧,禁止隐性壁垒,保障产权与公平竞争,为民营经济深度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奠 定根本制度基石。它还强化权益保护,降低经营风险,激励企业专注创新与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