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减排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对废物下了狠手
3 6 Ke· 2025-06-18 06:03
2010年,导演王久良跑遍北京周边460座垃圾场,拍摄的《垃圾围城》震撼上映。镜头里,堆积如山的垃圾形成一座座"山丘式的城堡",将北京团团围 住,发出无声的警示。 同样是在2010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一篇题为《围剿地沟油》的调查报道,将"地沟油"这个名词,第一次醒目地推送到公众面前。 记者以犀利的笔触揭开了一个黑暗产业链:无数餐饮企业将饭菜中的油污倾倒在下水道中,却有不法商贩将地沟里的肮脏废油捞出,经过简单处理后再制 成食用油,重新流回百姓餐桌。 从此之后,地沟油作为一个食品安全的符号,为大众所熟知。甚至成为了某种用于否定一切的符号,深深扎根于几代人的心里。 如今十五年过去了,那些已经将垃圾堆、地沟油内化成自己认知一部分的人,却开始面临一个戏剧性的反转:曾经令人窒息的城市垃圾,竟然不够用了; 曾经让食客们谈之色变的地沟油,却成了国际航空燃油市场上争抢的"香饽饽"。 类似的案例甚至不止于生活垃圾和地沟油。近十几年来,污水、废弃塑料等以往人们心中的"环保困难户",都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的影响下,褪去了身上 的"污染物"的角色,成为了中国经济绿色转型中的资产构成,获得再次利用的价值。 阵痛 过去的20多年,是中国社 ...
丰田章男说1辆纯电车污染=3辆插混,他是对的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6 11:52
编 译 / 周 洲 设 计 / s h e l l y 来 源 / I n si d e E v s , b y S u v r a t K o t h a r i 关于电动汽车是否比内燃机汽车更有利于环境的争论,科学家们早已达成一致——答案是肯定的。 他表示,900万辆电动汽车的排放影响相当于27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据他所说,这意味着1辆电动 汽车的污染相当于3辆混合动力汽车。 丰田章男希望通过多途径方法来减少排放:采用多种不同的汽车动力系统,包括更高效的燃气发动 机、混合动力、氢动力,当然还有电动汽车。 "自1997年推出第一代普锐斯以来,我们已经售出了大约27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这些混合动力汽 车的影响相当于道路上行驶的900万辆纯电动汽车。"丰田章男说, "但如果我们在日本生产900万 辆纯电动汽车,实际上会增加碳排放,而不是减少。这是因为日本依赖火力发电厂发电。" 丰田章男似乎特指在日本生产和充电产生的排放,而日本电力历来都来自化石燃料。 不过,丰田章男重申,混合动力汽车并非唯一的解决方案,丰田也将继续研发内燃汽油和柴油发动 机、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氢燃料电池电 ...
“共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绿色交易所与环球绿色合作编制国家方法学
此次合作,环球绿色及深圳绿交所将组建专业团队,并将完成多项《国家方法学》及配套《编制说明》,此次方法学编订以四大类别为主体,类别下包括的 行业有︰汽车工业,电池工业,建筑工业,能源工业,光伏工业,BIPV,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甲烷及甲醛工业,氢工业,农地,草原等等。此次合作标 志着双方在碳信用开发与低碳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项目聚焦数据调研、模型构建及行业适配性研究,提供可复制的减排路径,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方法学是碳市场的基础规则,通过技术创新与行业协同,推动碳资产价值释放,方法学的标准化将加速行业低碳转型,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绿色收益,为全 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碳减排方法学的应用对相关行业经济拉动效应显著。以能源领域为例,全球范围内基于方法学的能效提升项目已带动超过数十万 亿元的产业增值;农业减排方法学在欧盟碳市场实施后,推动相关技术研发及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此次合作编制的建筑领域方法学,预计可激活国内绿 色建材、智能建造等产业链,潜在市场规模或达万亿元;燃料飞逸性排放方法学则有望推动油气行业减排技术投资增长,撬动超万亿元的低碳技术市场。 深圳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绿交所")与环球资 ...
“碳”路同行,创新共赢:巴斯夫携众多共创解决方案参展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第一财经· 2025-06-16 01:39
2025 年 6 月 5 — 7 日,巴斯夫以"'碳'路同行,创新共赢"为主题,再次亮相上海国际碳中和技 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简称"上海碳中和博览会")。此次参展围绕新能源、新原料、新技术三大 板块,分享巴斯夫迈向 2050 年碳净零排放的最新进展、创新低碳技术,以及与产业链伙伴共创的 解决方案。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我们全面展示巴斯夫的低碳技术与解决方案,以创新共赢携手 产业链伙伴,同赴低碳未来。"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在活动现场表示:"今年是 巴斯夫在华 140 周年;百多年来,我们始终以创新和可持续,引领产业发展,助力绿色转型。如 今,中国不仅是巴斯夫投资的聚焦点,更是我们实践绿色增长的发力点。" 2024 年,巴斯夫发布全新"制胜有道"企业战略。一方面,公司将继续致力于 气候保护目标的达 成,推动自身运营的 碳减排 。另一方面,巴斯夫也将更加专注于具有可持续属性的产品,满足客户 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设定了相应 目标:到 2030 年,将"可持续未来解决方案"在全球销售额占比 从 2023 年的 41% 提高到 50% 以上;为客户提供的循环解决方案(" Loop "产品组 ...
首座绿色甲醇工厂、南极科考机器狗,这些前沿技术亮相上交会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2 10:05
智通财经记者 | 庄键 6月11日,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下称上交会)正式开幕。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 的展馆内,吸引了近千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不乏国内首座商业化绿色甲醇工厂、在南极执行科考任 务的机器狗等前沿科技。 在上海电气(601727.SH)展台的显眼位置,摆放着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微缩模型沙盘。去年3月, 由上海电气在吉林洮南建设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工程正式开工,预计今年7月初产出 第一桶绿色甲醇,将成为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色甲醇项目。 今年3月,上海电气、法国达飞集团和上港集团签署了绿色甲醇长期供应合作协议,上海电气将联合上 港集团,通过陆海联运方式将绿色甲醇从洮南运送至上海港,为达飞集团商用物流船加注绿色甲醇。 绿色甲醇采用绿氢、生物质等作为原料,是一种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相比常规甲醇,绿色甲醇全生命 周期中的碳排放强度降低超过65%。 绿色甲醇的成本高于常规甲醇,还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主要将应用在有着明确减排需求的国际航运领 域。根据国际海事组织2023年提出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碳排放量要比2008 年平均减少40%及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今日上市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6-09 16:14
多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有色金属衍生品体系,有 助于形成规范、透明、高效的铸造铝合金定价机制,及时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和预期变化。同时,其与氧 化铝期货及期权、电解铝期货及期权协同发挥功能作用,有助于提升铝产业"中国价格"的影响力。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中粮期货上海北外滩营业部副总监李伊瑶告诉记者,再生铝的能耗明显低于电解铝,碳排放极低,是铝 行业碳减排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部分再生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引导 再生资源向高效率、高附加值领域流动,推动回收体系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此外,期货合约对交割品 级的要求也将倒逼铝企业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李伊瑶表示,铸造铝合金价格受废铝供应、原铝价格及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铝产业链企业通 常依赖电解铝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但由于再生铝与原铝在成本、供需关系上存在差异,单一工具难以完 全覆盖风险。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后,产业链企业可以采取"电解铝+再生铝"的复合套保策略,增强自 身的对冲能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马广玉表示,从再生铝和原铝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来看,再生铝与电解 ...
“地沟油”正在成为飞机燃料,成本仍是传统燃油数倍
第一财经· 2025-06-07 15:36
2025.06. 08 本文字数:220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姗姗 "SAF(可持续航空燃料)2025年产量预计将增长到200万吨,但仅占航空燃料使用量的0.7%。SAF产量 虽比2024年的100万吨翻了一番,但要满足行业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承诺,SAF产量需呈指数级 增长。"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下称"国际航协")年会上,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 (Willie Walsh)对2025年的SAF产量进行了预测。 在各国设定的碳达峰和碳减排目标中,高耗能的航空业碳减排是重中之重,而使用SAF替代目前的航空煤 油,是航空脱碳的关键。 虽然SAF的产量在近年来有显著增长,但其生产成本仍高于航空煤油数倍,在近几年的国际航协年会上, 如何降低SAF的采购成本,建立各方共担的机制,是参会的各国航空公司讨论的重点。 SAF使用大势所趋 SAF是指满足可持续性标准,来源于生物质、餐饮废油等含合成烃原料加工后,达到民用航空喷气燃料标 准的燃料。相较于传统化石燃料,SAF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高可减少85%。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国对航空业碳减排的要求差异巨大,欧洲相对更加严 ...
“数”说绿色奇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图景处处可见
Yang Shi Wang· 2025-06-05 08:43
央视网消息:6月5日是六五环境日,2025年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 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骑上共享单车不仅方便出行,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用双脚踏出蓝天。骑行短短两公里下来,一锁车就有将近200克的碳减排量立马到账。 骑行一公里93.3克、乘公交一次212.5克、坐地铁一公里78.4克。在武汉,这样精确计算的减排量,还能换成实打实的激励。 武汉市民魏英介绍,两年前的六五环境日,她在"武碳江湖"小程序开通了碳账户。通过"骑行+地铁"出行等方式积攒减排量。5月,她成功用减 排量抵扣了银行贷款利息。 6月5日公布的《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30.2%, 我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0.4%,首次跨过90%的门槛。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 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处于优良档位。 今天的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从塞罕坝林海的苍翠欲滴到三江源 ...
武汉勇当“碳”路先锋,把“双碳”目标装进市民手机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05 02:35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武汉正积极担当起先行者的角色。近年来,武汉以国家级平台"中碳登"为支点,通过碳市场机制创新、 全民碳普惠实践、近零碳排放区试点探索,既精准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宏伟蓝图,又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市民 的日常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制度先行: 降低社会减排成本,全国碳市场"大数据中枢"落子武汉 中碳登登记结算大厅,六边形的"碳"元素装饰抬头可见。 在武昌沙湖畔的中碳登大厦内,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国碳市场最新交易数据:6月3日单日成交量31万余吨,成交均价68.24元/吨。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时代赋予的重任。 自2021年落户武汉以来,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已累计交易6.53亿吨碳配额,成交额突破448亿 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中枢神经"。 走进中碳登大厦,这里堪称全国碳市场的"大数据中枢"。每天2000余家重点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在此汇聚,每个碳排放单位的"碳 家底"都有一本明白账。今年,随着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集体入场,新增1000多家企业纳入交易体系,全国强制性碳市场 规模达到80多亿吨 ...
通勤族每月可“赚”80~100元,武汉“碳”路何以畅通
Di Yi Cai Jing· 2025-06-04 03:52
"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碳减排意义重大。"当日,在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局、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等举办的"武汉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上,武汉市生态 环境局局长张朝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武汉正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以碳金融为核心的气候投融资体系 有了碳普惠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武汉市民可以通过搭乘地铁或公交、新能源车出行、节 约用电等方式积累碳普惠减排量,兑换打车券、购物券等,甚至可以在银行兑换利息红包,直接抵扣按 揭贷款、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微型消费贷款等利息。 6月3日,"武碳江湖"正式上线两周年,开通总用户已达到160万户,武汉市民个人碳减排总量达51803 吨,覆盖11个公众生活场景。数据显示,通勤族每月可积累4万克至5万克减排量,相当于80元至100 元,虽然金额有限,但"日积跬步"的获得感远远超过了物质价值本身。 在推动企业精准减排方面,武汉也同样拿出了许多创新做法:"蓝天卫士"汇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控数 据和2000余个大气污染源单位信息,数据量达445万余条。通过建立污染源档案,汇总企业排污许可、 污染源在线监测、环境信访、环境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