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

Search documents
223亿!财付通再增资,支付行业“资本竞赛”起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1 14:08
6月11日,从北京商报记者多方采访来看,除了财付通外,不少支付机构也在酝酿增资事项,支付行业"资本竞赛"起,头部不断加码资本投入,中小机构仍 在"生死线"上艰难博弈,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未来支付市场又将是何走向? 支付行业又现大手笔增资事件。从2024年4月注册资本从10亿元猛增至153亿元,到2025年6月获批再增至223亿元,腾讯旗下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财付通")增资一事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业内认为,这背后,既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愈发严格的监管要求, 也是头部机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巩固地位、抢占先机的战略考量。 头部机构大额增资背后 仅一年时间,财付通再现增资动作。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最新公布的信息,财付通注册资本已获批准增至223亿元,许可作出日期为2025年5月30日。 财付通距离上次增资仅一年时间,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该公司增资发生在2024年4月,注册资本从10亿元一举增加至153亿元,增幅超14倍,使其成为 注册资本最高的持牌支付机构。 而今再度大额增资,对此,6月10日,财付通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此次增资的批复,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于财 ...
ETF密集提示清盘风险 百余只场内成交不足百万元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1 12: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ETF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这背后,在ETF市场马太效应凸显的当下,公募基金公司争夺市场资金的"暗战"愈发激烈,一些ETF产 品开始增加流动性服务商的数量,以谋求突围。 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流动性是ETF的生命线,直接影响其交易效率、成本和市场吸引 力。新增流动性服务商有助于提升ETF产品的竞争力。 流动性欠佳背后 对于ETF投资而言,规模小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它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流动性风险、清盘风险以及较 大的跟踪误差。今年以来,资产净值长期低于5000万元的ETF数量继续增加。 6月10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9日,工银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的基金资产净值已连 续3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同时,5月以来,还有景顺长城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工银国证2000ETF、国泰中证智能汽车主题 ETF、银华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等多只ETF发布公告,分别提示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可 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这意味着,上述基金存在清盘的风险。 另一方面,从二级市场看,部分ETF ...
2025年第23周:酒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11 09:11
酒行业丨市场观察 本周看点: -精酿啤酒渠道热,白酒经销商为何冷淡? -白酒巨头抢夺香港市场; -淡季里的热战,酒业掀起"请进来"运动。 行业环境 1.精酿啤酒掀起渠道热,为何传统白酒经销商态度冷淡? 关键词 : 精酿啤酒,即时零售,渠道布局,消费热度,市场增长 概要 : 精酿啤酒市场热度上升,渠道态度分化。即时零售推动下,部分酒类零售商布局精酿 实现显著增长,如河南连锁品牌销量增20%-35%;但传统白酒经销商多持观望态度,因保质期 短、供应链经验不足等原因。尽管如此,精酿作为"流量+利润"产品吸引部分酒商尝试,但市 场同质化严重、品牌化不足。未来,头部品牌的出现及新零售入局或成行业关键看点。 2.精准卡位30-60元价格带、在江苏多地热销,"川味"巴适开启全国化布局 关键词 : 光瓶酒,巴适文化,白酒市场,渠道策略,品质追求 概要 : 光瓶酒市场预计2024年达1500亿,未来十年或突破2000亿。四川春泉集团推出的"巴 适"光瓶酒,以高性价比和品质化在江苏市场崭露头角,主力产品精准切入30-60元价格带。依 托邛崃优质酿酒资源与传统工艺,"巴适"融合国潮设计,满足怀旧与年轻化需求。厂家提供灵 活渠道政策 ...
全球top21仪器巨头净利润“缩水”近30亿,2家降幅超7成
仪器信息网· 2025-06-11 07:48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仪器信息网汇总的2 0 2 4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财报数据显示, 2 1家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达1 9 8亿元,同比微降, 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从2 0 2 3年的1 5 . 7%下滑至11 . 6%。 这一数据背后,既折射出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趋势,更揭示了企 业间战略分化加剧的新格局。 导读: 2024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财报显示,21家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198亿元,同比下降,行业平均净利润率降至11.6%。头部企业 表现出色,而部分企业面临挑战。 | | | 2024年21家国外上市仪器企 | | | | | --- | --- | --- | --- | --- | --- | | | | 利润掉行榜 | | | | | 最新 | | | 2024年净利润 2023年净利润 | 净利润 | | | 扫名 | | 亿美元 | | 同比变化 | | | 1 | 手数 K | 63.4 | 59.6 | 6.4% | | | 2 | 丹纳赫 | 39.0 | 47.6 | -18.2% | | | ...
消费金融牌照审批收紧、小额信贷纠纷处置难,如何破局?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1 07:38
在提振消费大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迎来哪些新机遇?监管政策频出,消费金融机构又面临哪些新挑 战?当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中小机构该如何突围破局?南都湾财社推出《消费金融新知》栏目, 采访业界专家大咖,梳理行业发展脉络,聚焦合规运营与创新发展的平衡之道,同时为消费者传递前沿 消费金融新知,共同解锁消费金融生态的崭新图景。 近日,西南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岳彩申分享了其对消费金融发展法治 困境的看法及解决建议。在他看来,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面临市场准入开放度不够、监管标准不够精 准、利率限制弹性不够、债权实现机制不畅等四个方面的法治困境,未来需从适当降低消费金融经营主 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并出台适合金融消费公司的专门监管标准等多方面发力,共促消费金融行业高 质量发展。 第三个法治困境则是消费信贷利率限制弹性空间不够。岳彩申认为,现有规定将金融借贷的最高年利率 限制在24%以内,忽视了消费金融业务的风险定价机制和消费信贷利率与时间的匹配关系,出现排斥小 额及短期信贷交易的现象,不利于发展普惠金融。 此外,岳彩申认为,债权实现机制不畅也是当下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的一大法治困境。"司法资源有限 ...
消费金融新知|业绩分化市场重塑,万亿消费金融市场的新路径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1 07:12
2025年作为"促消费"关键之年,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列为重点任务之 首,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系列举措,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新契机。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合规政策,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贷 款催收行为等,进一步筑牢行业合规发展的根基。 在此环境下,当前的消费金融行业出现明显分化态势,部分机构凭借创新突围,部分则在强监管下探索 转型。值此行业变革之际,南都・湾财社推出《消费金融新知》栏目,通过对话行业专家学者、解读行 业动态,聚焦合规运营与创新发展的平衡之道,梳理行业发展脉络。同时为消费者传递前沿消费金融新 知,共同解锁消费金融生态的崭新图景。 净利润方面,在剔除未披露数据的中信消金、长银消金、捷信消金后,其余28家消金公司的利润总和约 为152.42亿元,消金"三巨头"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及马上消金净利润合计83.48亿元,占比达约55%。 不难发现,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头部机构业绩"遥遥领先",市场份额占比大,头部与中小消费金融公司的 差距逐渐拉大,"马太效应"仍然明显。 此外,资本补充压力也加剧了行业分化。联合资信分析认为,2024年以来,消费 ...
民商基金遭遇密集解约,公募代销渠道面临重塑
Di Yi Cai Jing· 2025-06-10 11:30
公募终止合作的基金代销机构,也不止民商基金一家。近一个月,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中原银行等机 构也终止了与部分基金公司的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管理人正在重构渠道合作策略,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成为关键考量 又有独立基金代销机构遭到密集解约。 6月10日,长城基金、富荣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多家公募公告称,终止与民商基金销售(上海)有限公 司为例(下称"民商基金")的销售合作。根据Wind数据,5月底以来,已有近40家机构与民商基金终止 合作。 "独立基金代销机构遭遇'解约潮'的现象,折射出当前公募代销行业深度转型期的渠道变革。" 排排网财 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分析,这一趋势背后存在双重驱动因素:在行业层面,伴随公募基金从规模扩张 转向质量提升的发展新阶段,公募管理人正在重构渠道合作策略,对代销机构的综合效能评估标准显著 提高,特别是在费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成为关键考量;在监管层面,日趋严格的合 规要求既提升了公募管理人的风险厌恶程度,也大幅推高了代销机构的合规运营成本。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独立基金代销机构遭遇解约,折射出当前公募代销行业深度转型期的渠道变革,公 募管理人正在重构渠道合作策略,渠道的投入 ...
重磅发布 | 商祺管理咨询与读创客户端联合发布“2024年深圳上市企业费效比数据排行榜”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0:14
深圳市商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深圳报业集团读创客户端,独家发布《2024年深圳上市企业费效比数据排行榜》。 前 言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让人的价值最大化,将成本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本。 "费效比" 指标是衡量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含义是"每元人工成本带来的利润",即组织人工成本支付的有效性。这把标尺,也正是价值转化的核心仪表 盘。 本榜单精心选择了深圳549家上市公司,通过年报中发布的各项数据进行梳理,得出客观结论。 平安银行以2.33费效比证明:降本与增效可共存; 腾讯控股以102万高薪撬动近600万人均产出:证明顶尖人才是回报最高的资产; 比亚迪用96万员工筑起成本护城河:规模与效率并非悖论。 本榜单通过费效比等核心人效指标,为企业提供可对标的数据洞察,赋能高质量发展。 | | | | | | | | (单位: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数量 | 总营业额 | 平均 | 总净利润 | 平凉 | 人工 | 平均人工 | | | | | 营业额 | | 净利润 | 总成本 | 总成本 | | A股上市 रू ना | ...
公募ETF强者恒强 中小公司错位谋变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8 18:48
证券时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在年内超百亿元规模增长的背后,国内ETF市场"马太效应"仍在持续加 剧。一方面,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达1.86万亿元,构筑起难以逾越的规 模护城河。另一方面,海富通基金、鹏扬基金等中小公募凭借债券ETF、黄金ETF、港股通科技等高锐 度产品,实现年内超百亿规模的增长,规模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ETF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产品创新精度与成本管控能力,将成为 基金公司能否在持续洗牌中突围的关键变量。 14家公募ETF规模增超百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全市场1184只ETF合计总规模达到4.16万亿元,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 华泰柏瑞基金稳居ETF规模前三甲,前三家合计管理规模达1.86万亿元,头部效应显著。与此同时,14 家公募的ETF规模年内增长超百亿元,资金持续流入这些公司的产品中。 其中,华夏基金以7230.76亿元的ETF规模蝉联榜首,年内增长649.10亿元,领跑全行业;易方达基金紧 随其后,ETF规模达6495.37亿元,年内新增476.96亿元;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南方基金分别以年内 增长460.98 ...
资管一线 | 兴业基金徐成城:指数基金2.0时代,银行系公募如何破解“马太效应”?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06 06:26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6月6日电(记者 魏雨田)近年来,指数基金发展驶入快车道,截至今年4月底,股票型 ETF 资产净值环比增长 4.5%,呈现持续扩容态势。兴业基金指数投资团队负责人徐成城在接受新华财 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投资品种与策略日益丰富、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指数基金正迎来发展的 黄金时代。然而,其与主动管理基金并非此消彼长,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面对指数业务"头部效应"明显的竞争格局,作为兴业银行控股的银行系公募机构,兴业基金通过差异化 路径,围绕银行渠道投资者需求补全产品线、优化投资体验,同时也加紧布局自由现金流策略、股债恒 定比例策略以及科技类聪明贝塔(Smart Beta)等创新产品,积极探索指数基金发展的新方向。 指数基金是补充而非替代 指数基金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研报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股票型ETF资产净值合计29484亿元, 较3月环比增长4.5%,延续了近年来的增长态势。 在徐成城看来,这一趋势主要源于投资品种和策略的日益丰富以及经济结构转型进程的加速。在当前经 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背景下,单一细分行业或投资策略难以长期维持高收益,而指数基金凭借其交易成本 低、流动性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