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6月IPO申报量“井喷”,受理企业数占上半年八成
Quan Jing Wang· 2025-07-04 08:55
IPO受理上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伴随6月30日晚间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企业的IPO申请,今年上半年获受理的IPO企业数量达到177家,已远超去年全年。其中6月获受理 IPO达150家,占比超八成。北交所是主阵地,115家企业冲击北交所,占比超六成。 其中,北交所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新股首日平均回报率达231.84%,天工股份以441.62%的涨幅领跑,开发科技最低回报率亦达150.36%。 下半年IPO会"放水"吗?专家划重点 尽管6月数据亮眼,但监管层强调"提质增效",专家认为下半年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节奏回归常态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热度减退,优质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依然是重点支持对象。可以预见,下半年IPO市场依旧会保持活 跃,尤其是科创板等新兴板块。随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正式重启,更多科技创新企业有望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与资 源。 财务数据"Deadline":IPO申报财报有效期为6个月,6月底是上半年最后"窗口期"。企业为确保财务数据的时效性,集体赶"6月末班车",形成 年度申报高峰。 政策回暖,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打开:2025年以来,监管层多次表态支持"硬科技"。6月18 ...
港股IPO强势回归!7倍增速背后的资本盛宴与投资机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07:50
2025年港股IPO市场正在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集资额同比暴增7倍至1400亿港 元,普华永道更预测全年规模将突破3000亿港元!这场资本盛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投资逻辑?中享证券 为您深度解读。 一、惊人数据:港股IPO市场的"V型反弹 2023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 集资总额达1400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飙升7倍 平均首日涨幅15.2%,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9.5% 生物科技板块占比超35%,成为最大赢家 普华永道中国区合伙人表示:我们观察到机构投资者的认购热情明显回升,多只新股获得超百倍超额认 购,这是市场复苏的最有力信号。 二、三大引擎驱动市场回暖 三、下半年投资机会全透视 重点行业: 1. 中概股回家潮持续升温: 已有28家在美上市中概股完成港股二次上市,市值超4.2万亿港元的准回归企业正在排队。 型案例:蔚来汽车港股上市首日开盘报每股160港元,港股市值达2670.41亿港元。 2. 港交所制度创新显成效: 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吸引18家企业递交申请,生物科技板块上市门槛优化,18A章公司新增16家,人 民币柜台交易提升流动性便利性。 3. 国际 ...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Hu Xiu· 2025-07-04 03:25
6月30日,摩尔线程与沐曦两家国产GPU公司在同一天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正式吹响冲刺上市的号角。 在这场国产GPU的冲刺中,摩尔线程与沐曦的创始团队皆堪称豪华。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并执掌中国 区业务,对GPU行业的全球格局和市场需求有着深刻的洞察;沐曦创始人陈维良来自AMD,曾主导AMD数代核心产品的研发工 作,对GPU架构设计和技术演进有着深厚的专业造诣。 身处国产GPU热潮之中,又有明星创始团队光环加持,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早早就已进入了"独角兽"行列。上市前,摩 尔线程Pre-IPO投前估值已经达到246.2亿元,沐曦也超过了210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关于谁是"中国英伟达"的争议也愈发甚嚣尘上,但就从两家公司披露的招股书信息来看,讨论这个问题实 在为时过早。 作为国内最具潜力的GPU公司,摩尔线程与沐曦的所反映出的也是这个赛道的现状——从"可用"到"好用",国产GPU还有相当长的 一段路要走。 亏损不是问题 在摩尔线程与沐曦的招股书发布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再次见识到了芯片行业的"烧钱"属性。 根据摩尔线程的招股书,从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营收分别为 ...
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贷”出多个行业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Hua Xia Shi Bao· 2025-07-03 14:20
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支持下,全国首家以硬科技命名的专业支行——浦发银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硬科技支行(下称"硬科技支行")应需而生。传统信贷慎贷于无抵押、无利润的初创企业,这家 支行却"反其道而行之",锚定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科技企业,成立三年以来,"贷"出了多个响当当 的领域前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见习记者 张萌 西安报道 万里丝路,能源动脉蜿蜒。 守护沿线油气管道安全,过去主要靠人工巡检,效率低、风险大。如今,只需部署几座智能无人值守机 库,无人机便能自主起降、昼夜巡护,单次飞行纵横数十公里,效率提升26倍,异常识别准确率超 95%。即便面对山区、沙漠等复杂地形,也能从容应对。 这套硬核的"空基方案",源自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团队创立的硬科技企业。实验室里的创新之火,如何跃 入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战前沿?推动硬科技落地,金融支持是关键一环。 合作至今,硬科技支行对因诺科技的授信额度已提升至5000万元,并配套离岸直贷、银承、信用证等业 务服务,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 从因诺出发,更多硬科技企业正破土生长。 科技企业成长,贵在金融支撑。 硬科技破茧成蝶 白色机 ...
项目报名倒计时!上市公司强势助阵,2025厦大火炬创业营项目征集即将收官
3 6 Ke· 2025-07-03 07:45
上市公司大博医疗、中仑新材、汇川技术成为创业营战略合作伙伴,将为入营项目提供深度产业辅导! 还有更多上市公司受邀加入…… 指导卓位 厦门大学 厦门火炬 厦门大学1 2025年5月, 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简称"厦大火炬创业营")招募通道正式开启。厦大火炬创业营由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 公司与厦门大学联合发起,面向全国广纳早中期硬科技项目,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传感智能、生物医药医疗、电子信息等六大硬科技领 域。为项目提供公益创业辅导,全面赋能企业成长。 本届厦大火炬创业营迎来新一轮的合作深化与资源整合:持续与厦门大学合作,加速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更快走向市场;引入六大行业领域上市公司担任赛 道导师,在技术交流外,帮助项目解决市场渠道、供应链协同等实际问题;资金支持方面,除延续 "1万元奖学金 + 500 - 1000万元直接投资" 机制外,新增 10亿元规模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覆盖从概念验证到规模量产的全周期需求。 目前,项目招募已接近尾声,期待更多硬科技创业者的加入!共擎科技创新之"火炬",点燃硬科技的未来。 寻找未来伟大企业,共赴科技创新之路 全球科技格局正经 ...
IPO半年图谱:A股、港股“揽金”1350亿元,券商最新排位“放榜”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03 07:34
从年初的"松动"信号到年中节点,IPO(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节奏和主线的变化一直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回头来看,在政策优化和市场复苏的双向加持 下,2025年IPO市场的活跃度骤起,融资项目与规模显著回暖。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上半年A股共有51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家,IPO募集总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其中,9只新股募资金额超过10 亿元,中策橡胶(603049.SH)首发募资金额最高,达40.66亿元。 港股IPO市场更是火热"出圈",上半年共有43家企业成功上市,IPO融资规模达1067.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74.25亿元),同比激增688.56%。按交易所排 名,港交所的IPO融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居于其后的纳斯达克交易所在上半年有79宗IPO(剔除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筹资约90.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50.32亿元)。 | | | | | A股2025年上半年十大IP0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代码 | 名称 | 上市日期 | 上市板 | 发行价格(元) | 墓资总额(亿元) ...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比超40%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6:55
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专题论坛上,北京市 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建国用一组数据描绘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突破四成;在北京证券 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比已经超过了40%;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业务合作,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医疗 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合作项目……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论坛现场。(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优化创投政策环境,推动设立多个百亿级的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硬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唐建国表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动 能日益显现。 从具体实践案例来看,北京市朝阳区在去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启动"雨燕行动",旨在联合各国驻华使馆、国际科技组织、知名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 各类生态伙伴共建全场景科技出海服务矩阵。截至目前,朝阳区已建成12个国际科技服务站点,覆盖欧洲、亚太、中东等多个地区。其中,中国银行北京市 分行作为朝阳区金融服务团团长 ...
“1+6”政策红利释放,如何掘金硬科技赛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3:25
今日(7月3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走低翻绿,深证成指涨0.45%,创业板指涨超1%,创新药概念股活跃,聚焦"硬科技"、医药生物占比 高的科创100指数震荡走强,成分股多数上涨,神州细胞触及20CM涨停,莱斯信息涨超7%,道通科技、荣昌生物、百奥泰、泽璟制药-U等股票跟 涨。科创100指数ETF(588030)震荡飘红,成交额超9400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日,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累计涨幅超40%,今年以来累计涨幅 超11%。 其他科创系列ETF中,科创AIETF(588790)成交额超6800万元,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13%。 一、科创100指数:硬科技时代的成长风格代表 科创100指数作为科创板第二只宽基指数,与科创50形成显著互补,聚焦中小市值成长型科技企业,成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工具。该指数从科 创板中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剔除科创50成分股后市值前100)100只证券作为样本,市值分布具有鲜明特点:70%成分股市值低于200亿 元,中位数约154亿元,与科创50成分股普遍超过500亿元的市值形成差异化定位。这种中小盘定位赋予指数更强的业绩弹性,在反弹行情中表现尤 为突出 ...
★募、投、退全面回暖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展现新气象
据了解,未来,深圳将持续优化创投生态,引导资本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倾斜,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 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募: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场 2024年以来,随着中长期资金加大对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力度,行业募资端出现明显变化。 首先,机构投资者数量、规模实现"双提升"。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在管基金的 机构投资者合计17110个,出资规模达8358.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6%和0.41%,在全部投资者中的占 比分别达到22.93%和59.01%。 其次,中长期资金参与度有所增加。2024年,政府出资、引导基金、养老金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银 行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投资者数量较2023年相比增加16.74%,出资规模达2381.06亿元。 ◎记者唐燕飞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成效显著,"退出难"问题有所缓解……政策暖风吹拂 下,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募资、投资、退出等全面回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投早"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于种子期、起步期企业项目9462个,同比 增长4.28%。 "投小"力度加大。截 ...
★变革、出海与政策红利叠加 港股IPO好戏连台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港股IPO市场迎来爆发。5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H股股价开盘后迅速攀升并罕见地超 越A股股价。此次IPO募资规模达410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IPO。随后,恒瑞医药、吉宏股 份等龙头企业相继登陆港股,推动市场持续升温。 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总额已突破7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逾7倍,接近2024年全年 募资总额的90%,远超2023年水平。市场分析指出,本轮IPO热潮的驱动因素包括:政策红利持续释 放、中资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以及港交所持续深化市场改革。 补足硬科技短板 重塑港股生态 "我们今年的IPO业务远超预期,团队几乎每天都在连轴转,凌晨收工已成常态。"香港投行人士李杰 (化名)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新股上市后的亮眼表现进一步点燃了企业的上市热情。"现在接触的拟上 市企业数量激增,大家都在争抢这个上市的黄金窗口期。"他说。 "我一直忙于与企业会面,平均每天至少见一到两家公司,他们都表达了对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强烈兴 趣。同时,我们还有非常坚实的后续融资项目储备。"在近期举行的宁德时代上市仪式上,港交所行政 总裁陈翊庭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期港交所推出的"科企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