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

Search documents
为什么我们总喜欢对着老外疯狂道歉?
Hu Xiu· 2025-05-22 03:3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秋日么么茶,作者:作者:秋日么么茶,原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总喜欢对着老 外疯狂道歉?》,题图来自:AI生成 4月底去车展,在一个展台上,刚好看到一个老外过来向工作人员问询,被问的小姑娘肉眼可见的紧 张,短短一分钟,说了3个sorry。 其实我能感觉到,她的英语并不差,只是面对老外,突然间气势就矮了一截,仿佛不sorry一下对方就 听不懂。 而老外呢,一脸微笑,眉眼间满是鼓励,好像潜台词是,别着急,慢慢说,你可以的! 坦白说,我并没有因为老外的"善意"而感动,反而觉得这个画面很荒诞:我们总在为自己的不够完美道 歉,却忘记了这里本是我们的主场。 这绝不是我在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看上去只是我们在用非母语表达时的小习惯,几个sorry也没什么 大不了,但实际上,我们内心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自己和对方地位不对等的事实。 臣服的一大表现就是,即便六级都过了,仍会产生"口语考试综合征":心跳加速、语法强迫症、完美主 义焦虑。 稍微说错一个词,赶紧说sorry,渴望得到原谅。 一 我当然不是在搞民粹。 我甚至不赞成现在英语课时的缩减,我只是发现了一个英语学习的副作用: 当我们学了太多年英语后,真正和老外 ...
美国十大富豪日赚约10亿美元,特朗普减税法案或催生首个万亿富翁!
Jin Shi Shu Ju· 2025-05-21 14:02
与此同时,特朗普正在推进一项高成本法案。 乐施会认为,该法案作为特朗普的立法优先事项,将进 一步打压普通人,偏袒最富人群。 乐施会美国经济与种族正义高级政策主管丽贝卡・里德尔(Rebecca Riddell)称:"我们看到的税法正 在为全球首位万亿富翁的诞生铺路。" 一些进步人士呼吁通过对超级富豪和亿万富翁征收财富税来对抗不平等。乐施会发现,对超过10亿美元 的财富征收3%的税,仅前10大富豪就能筹集500亿美元——足以向2250万人提供一年的食品援助。 当然,征收财富税极具挑战性,部分原因在于净资产估值困难。一些法律学者甚至质疑财富税是否符合 宪法。 全球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的最新分析显示,尽管市场经历了短暂恐慌,但美国最富有的10人在过 去一年财富增加3650亿美元。这意味着这些亿万富翁每天净赚约10亿美元。 相比之下,美国普通工人2023年收入略超5万美元。乐施会发现,10名收入处于中位数的美国工人需耗 时72.6万年才能挣到这么多钱(3650亿)。这为美国的财富不平等现象敲响了警钟。 全球首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占据了总财富增长的一半以上,在2024年4月底至 20 ...
全球掀起反美关税浪潮!韩国印度接连硬刚,中国打法成教科书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1:50
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试图"孤立中国"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席卷全球——韩国、印度、日本等昔日盟友竟纷纷效仿中国,对美国发起强硬反击。这 场由中美日内瓦谈判引爆的"反美关税运动",正在改写国际贸易规则,更暴露出美国霸权的致命弱点。 一、美国关税大棒失灵,盟友集体倒戈 特朗普曾自信满满地宣称"关税是万能武器",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 韩国: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公开喊话"绝不向美国低头",要求临时政府暂停对美贸易谈判,直言"韩国不能再当冤大头"; 彭博社犀利点评:"美国的关税牌越来越像'纸老虎',谁接招谁倒霉。" 二、中国打法引爆全球:以硬碰硬,以战止战 在中美日内瓦谈判中,中国用"同步反向加征关税"的雷霆手段,迫使美国同步撤回115%关税。这一战不仅挽救了两国贸易,更树立了"平等谈判"的标杆! • 印度:莫迪政府直接无视美国调停,放任印巴冲突升级,甚至拒绝美国军售请求,展现"不结盟"强硬姿态; • 日本:汽车产业命悬一线,谈判代表赤泽亮正拍桌怒吼:"不取消25%关税,协议免谈!" 从被动接招到主动亮剑,中国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让美国陷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 ...
美政府“围剿哈佛”扯上中国,专家:这是美国典型利用中国议题进行国内政治操作的手法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0 22:49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自4月以来,联邦政府与哈佛大学之间的斗争一直在加剧。政府已冻结超过 20亿美元的拨款,这促使哈佛大学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称,特朗普政府一直在针对涉嫌违反美国《民权法》的重点大学。美政府已削减 对哥伦比亚大学的4亿美元联邦拨款,还冻结了康奈尔大学约10亿美元拨款和西北大学的约7.9亿美元拨 款。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20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政府和国会对哈佛大学的全方位综合"围剿"步 步升级。前期,特朗普团队因哈佛在办学中强调DEI(多元、平等、包容)价值观,认为其不符合联邦 政府确立的高校办学道德与规则,便反复削减其巨额联邦拨款。如今,美国会相关委员会又以哈佛大学 与中国的联系为由,将"围剿"再次升级。这反映出美国白宫和国会有意为美国高校办学理念以及高校与 中国联系设立边界,一方面整肃高校文化,另一方面妖魔化美国高校与中方的文化交流关系,这是美国 典型的利用中国议题进行国内政治操作的手法。(李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9日报道,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穆莱纳尔 等3名共和党议员当天致信哈佛大学,要求该校提供内部文件和通信记录, ...
人工智能的“歧视”:“她数据”在算法运行中隐形
3 6 Ke· 2025-05-20 10:55
图源:pexels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每一次科技进步都将对性别平等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当下,人们对于借助人工智 能技术快速发展来弥合性别不平等寄予厚望。 但很多人没想过,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客观中立、不存在"算法歧视""性别偏见的吗? 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在测试图像识别软件时曾发现,人脸识别系统会将厨房图片中的男性 识别为女性;在烹饪和体育活动方面,用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图片也存在明显的偏向性,如烹饪形象与 女性相关,而体育形象则多为男性…… 这些社会活动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折现出算法本身的"性别偏见"。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算法通 过解决问题的逻辑规则,将数据转化为决策或预测。而在从数据运行到结果呈现,算法过程的每个环节 都可能存在社会偏见,"性别偏见"往往被忽视却又真实存在。 如何消除算法中的"性别偏见"?如何平衡性别平等与个性化推荐?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伦 理问题。 女性的"隐形"与"缺失" 数据是算法运行的基础,更是人工智能学习成长的"养料"。但实际上,当前的数据更偏向男性,在数据 采集环节就可能埋下性别偏差的"种子"。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公 ...
是妻子更是名士,那些德才兼备的魏晋女性|520书摘
Di Yi Cai Jing· 2025-05-20 06:23
作者董铁柱以《世说新语》为蓝本,通过中西互鉴的开阔视野,将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知识融入对文本的 分析,深入剖析了魏晋名士在君臣、父子、长幼、朋友、同僚、兄弟、夫妻这七种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故事,为读 者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生启示。 在5月20日这个特别的日子,第一财经节选书中讲述亲密关系的篇章以飨读者。 那些化身为名士的妻子,不仅被丈夫宠爱着,还能成为丈夫的人生导师,为其指点迷津。 【编者按】何谓快乐?魏晋是一个充满战乱、杀戮与离别的乱世,也是名士风采尽显的时代。《未尽的快乐:魏 晋名士社交处方笺》从快乐这个特别的角度切入,剖析魏晋名士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快乐来源与追求方式,为读 者理解魏晋时期的文化和人物提供了全新视角。 这则故事中的夫妻关系和母(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夹杂在一起,角色也就更多元化,不过众多人物之间却没有 对话,阮氏成了唯一的主角,她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也由此不言自明。阮氏的神色不变让我们 想到了王徽之知道王献之死讯时的不悲。这当然是一份属于名士的淡定,不过和王徽之相比,阮氏更加没有时间 去显露自己的悲伤,她需要保全劫后余生的儿子们。阮氏对自己的儿子有着清楚的判断,对司马师的判 ...
用AI打破信息壁垒,让每个残疾人的潜力都“被看见”
Hua Xia Shi Bao· 2025-05-19 05:47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消除信息差,全面整合招聘数据,打破信息壁垒,让每个残疾人求职者的潜力都 能"被看见"。 5月17日,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迎来了一场以"职达无忧,同心筑梦"为主题的全国残疾人专场公益招聘 会,旨以技术赋能打破就业壁垒,以服务创新温暖求职之路,助力更多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共同谱写 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活动当日,共汇集60余家企业,提供300余个适合残疾人的岗位。 政企协同搭建就业桥梁,多方合力传递平等理念 残疾人就业离不开多方合力,其中,政企协同在残疾人就业中扮演着"政策托底、市场驱动、社会融 合"的关键角色,通过整合政府公共资源与企业市场活力,系统性破解残疾人就业"岗位少、技能缺、融 入难"的结构性难题。 "借力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残疾人到岗就业、平台就业、线上就业、居家就业创造条件。只有让技术更 有温度,才能让就业更有广度,残疾人朋友也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环境。"北京宜生无 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金政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全面小康迈向 共同富裕,离不开广大残疾人朋友的参与和奉献 ...
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信息通信行业如何架起“数字桥梁”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11:35
畲族农家满心欢喜地与亲人通电话。 当光纤网络串联城乡、5G基站跨越山海、人工智能渗透社会肌理,信息通信技术不仅重构了全球经济格局,更成为打破性别壁垒、重塑平等生态的核心力 量,而数字赋能女性也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 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信息通信业正通过打造普惠基础设 施、培育包容数字生态、深化技术创新赋能,不断提高数字可及性、服务公平性、发展可能性。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她力量"的崛起,更决定着数字文明的高 度…… 普惠设施背后的性别红利提升数字可及性 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入川的艰险名震天下,但福建却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福建,这个多山的省份,尽管山峰不及蜀道那般高耸入云,但 80%的山地和丘陵却给交通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走出大山很难,对于久居深山的女性来说,走出大山更难。 198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通信就是'顺风耳'。看一个地方闭不闭塞,首先是看通不通电话""相比较还是邮电通信投资少、见效快、可行 性大,通信改善可以弥补交通不足。这就是所谓'脚不够长,要借助顺风耳'"。 ...
1.89亿缺口!谁被挡在数字世界之外?
3 6 Ke· 2025-05-18 01:2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T时报"(ID:vittimes),作者:钱立富 孙永会,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孙永会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编者按 5月17日,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以"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为主题,聚焦数字时代性别平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数字化转型席卷全球,信息通信技术(ICT)为女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从在线教育到直播带货,再到创业创新。然而,数字鸿沟 依然存在:全球仍有十几亿女性无法平等获取数字资源,技术领域的性别差距也亟待弥合。 《IT时报》将深入探讨科技如何助力女性在教育、经济和社会参与中获得平等机会,剖析数字化转型中的性别挑战,分享全球范围内推动性别 平等的创新实践与政策启示。 唯有打破偏见、释放"她力量",方能构建一个更平等、包容的数字新文明。 在坦桑尼亚的奔巴岛(Pemba Island)上,村落掩映在茂密的棕榈树群中,当地22岁女孩Juma的命运齿轮开始加速转动。 今年初,联合国相关组织在坦桑尼亚推进"非洲女孩能编码"倡议(African Girls Can Code Initiative),在桑给巴尔公立大学举办首次编码训练营,遴选17 ...
数字化时代:中国女性群星闪耀时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7 14:00
"女性有很强的技术洞察力、创新力,同时也有严谨和责任心,在合作和沟通中刚柔并进,在国际标准 制定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黄宇红在圆桌论坛上表示。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数字化时代:中国女性群星闪耀时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是"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在5月17日举行的纪念活动上, 特意举办"提升女性在数字化时代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圆桌论坛,见证中国女性在ICT(信息通信技术)领 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场对话汇聚了数字化转型中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的五位杰出女性代表。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是通信领域顶尖女性专家,从2G到6G全程参与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主 导研发TD-LTE技术,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标准成为国际主流;担任IMT-2030(6G)推进组专家, 主导制定全球5G关键技术指标,推动中国移动主导的"5G之花"9项技术指标中8项被国际电信联盟(ITU) 采纳。 2025年3月,中国移动研究院5G/6G国际标准制定团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该团队在5G阶段 勇闯技术"无人区",原创性提出5G服务化架构及协议、大规模天线、通算智融合、无源物联、新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