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Search documents
常熟农商银行金融赋能激活消费动能
Jiang Nan Shi Bao· 2025-06-23 14:51
为提振消费市场活力,该行通过信用卡多维让利,精准激发用户消费热情。一是紧扣高频消费场景,完 善权益体系,联合瑞幸、饿了么、肯德基等头部商超、餐饮品牌开展"5折风暴"活动,覆盖全国超10万 家门店;二是强化线上生态联动,针对家电换新、文体旅游等消费热点,联合京东、同程等平台,开展 消费满减和"笔笔抽"活动,多重让利有效降低消费门槛,拉动交易规模;三是大力支持汽车消费,在新 能源汽车原有置换补贴基础上,最高补贴15000元,且推行直客式分期模式,直接让利给客户。 何萍 探索创意服务,挖掘消费生态 一方面,聚焦细分客群需求,构建场景化权益体系。针对车主客群,推出"车主卡",整合加油、洗车、 充电等权益,搭建覆盖"购车—用车—养车"的全周期生态,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宠物经济,推出"飞 燕萌宠卡",涵盖购物满减、医疗免息分期等场景,精准触达养宠人群;紧跟家电补贴政策,叠加信用 卡满减优惠。截至5月末,本年累计发卡2.5万张。 另一方面,搭建银企协同链路,深化场景金融渗透。深入企业集团,制定员工专属消费授信政策,进行 团签活动,提高消费信贷宣传覆盖面。 优惠活动让利,激发消费热情 当下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之一, ...
“618”期间,广东人最爱分期免息?把“能赚会算”坐实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1:27
史上最长"618"今日(6月20日)落下帷幕。分期免息成为更多消费者的共同选择。来自花呗分期的数据显示,"618"期间,使用分期免息的用户同比增长 19%。从区域来看,"618"期间使用分期免息消费者最多的,都是以"能赚会算"出名,其中广东位居首位,浙江、江苏紧随其后。 国货品牌逐渐成为消费趋势的主导。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带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频频登上热搜的Labubu,带动了动漫潮玩行业;以上这些消费趋 势也体现在了"618"的分期免息订单里。 来自花呗分期的数据显示,以往,消费者更多用分期免息购买的是手机数码、家电家居等大件耐用品,今年"618"汽车零部件、文教用品、电动车、动漫 潮玩,也和3C数码一起,成为分期免息订单数增长最快的行业。此外,数据显示,提供高期次免息的商品,消费者使用分期免息购买的比例更高。截至 目前,电动车品类的交易金额已经实现了同比30%的增长,每五笔成交订单中就有一笔是用分期免息进行消费的。 值得留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爱用分期免息购买的商品,还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比如统计数据中,北京消费者的爱用品类里,出现了宠物用 品;洗护清洁类商品登上了上海消费者爱用分期免息购买的商品 ...
以旧换新“乘数效应”激发消费活力,多方共建消费增长新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6-20 01:01
今年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持续加力扩容,消费市场提振效果显著。商务部数据显 示,截至 5 月 31 日, 2025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 5 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发 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 1.75 亿份。 有市场分析认为,基于稳增长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叠加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市场主体的 深度协同,这一行动有望进一步撬动消费潜能,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根据商务部数据, 2024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超 1.3 万亿元。而今年仅 前 5 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 5 大品类已合计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 贴约 1.75 亿份。 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 412 万份; 4986.3 万名消费者购买 12 大类家电产品 7761.8 万台; 5352.9 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 5662.9 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 新 650 万辆;家装厨卫"焕新" 5762.6 万单。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加速破万亿的背后,核心在于政策加力与范围扩容双轮驱 动,消费者热情得以有效激发,乘数效应持续释放。 在财政支持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
科技+场景+资金:消费金融巨头如何筑起“护城河”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9 14:00
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市场格局加速分化,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近期,消费金融市场融资活跃度持续攀升,头部机构正在构建多元化融资矩阵。 6月18日,马上消费金融成功发行"安逸花2025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0亿 元。其中优先A档证券发行规模7.75亿元,票面利率1.85%,创年内同类型产品利率新低。同日,中银 消费金融公告拟发行2025年第二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 2014年至2017年,消费金融步入"发展期",迎来爆发式增长。2014年第二批七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此 后十余家机构相继成立,至2017年5月,全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达24家,其中银行系背景占据主导。 然而,快速扩张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自2017年至今,行业进入"规范期"。监管部门加强引导,出台一系 列政策,在业务资质、利率上限、催收规范、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促使各类机构重新评估市 场与风险,合规经营成为底线。 截至目前,全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稳定在31家。行业告别粗放增长,全面转向精细化运营。人工智能、 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正成为提升风控水平、优化服务体验、抢占市场先机 ...
从创新融资到场景引流——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多维提升消费金融服务质效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19 11:24
转自:新华财经 针对汽车消费,建行福建省分行积极落实政策支持,提供汽车"焕新"的分期信贷支持,服务覆盖新车、 二手车、摩托车,以及车险、装潢、税费、车牌等汽车相关附属消费,最高额度可达100万元,最长期 限可达5年;同时优化金融服务链条,通过与经销商合作,适配购车优惠券、置换补贴、团购有礼、搭 建试乘场景等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市民购车消费热情。 创新消费融资不止于此。围绕新能源汽车、家装、文旅、育儿、养老等重点消费场景,建行福建省分行 持续完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丰富消费融资场景,通过简化申请流程、优化产品结构,陆续推出个人快 贷、建易贷、房易贷、养易贷等产品。今年更是在原有"个人消费贷"基础上换新升级,推出适用教职员 工的"蒲公英"教师消费贷、医护人员的"白衣天使"医护消费贷、政法系统工作人员的"金盾优享贷"等专 属产品,并通过发放优惠券、给予利率优惠、提升贷款额度等方式,加大消费信贷力度,支持鼓励居民 消费。据数据统计,2024年以来,建行福建省分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494亿元。 创新消费融资,共建消费场景。为配合各地政府提振消费,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近三年运用建行生活 App和数字人民币等渠道,已在全省各地 ...
扩大消费金融服务高质量供给
Jing Ji Ri Bao· 2025-06-17 22:23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而金融可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影响消费。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 据显示,从需求端看,我国金融体系支持消费的力度较大,2024年末全部消费贷款余额58.7万亿元,是 2010年末的7.8倍,消费金融类产品也不断丰富创新,居民消费融资便利度明显上升。从供给端看,部 分普惠领域的优质服务消费供给明显不足,是未来金融政策支持促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为消费市场 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冰雪运动等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化消费信贷产品和 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与此同时,消 费领域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文体旅游、养老托育、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个性化、高品质供给存 在缺口,县域服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 从金融支持消费的总体情况看,传统信贷占比较高,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占比偏低,信贷产品适配性 不足,需要通过构建与消费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消费领域高质量金融供给,最终形 成消费与金融相互赋能、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发展 ...
规范汽车消费金融业务,河南多家银行发布声明
news flash· 2025-06-17 10:47
金十数据6月17日讯,6月17日,光大银行郑州分行发布关于规范汽车消费金融业务的声明,其中提到, 即日起,规范贷款产品定价,严格控制购车客户融资成本,从源头上遏制高佣金问题。同时,规范佣金 支付行为,杜绝经销商利用高佣金故意压低汽车销售价格并诱导消费者提前归还贷款或扭曲消费者真实 贷款意愿、真实贷款期限的需求的套利行为。近日河南农商行、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中信银行郑州分 行、中原银行等多家河南地区银行已发布类似声明。 (中证金牛座) 规范汽车消费金融业务,河南多家银行发布声明 ...
银行助力“6·18” 点燃年中消费热情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7 03:19
Group 1: Core Insights - The "6·18" shopping festival is a critical event for brands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requiring efficient financial, logistics, and after-sales services to enhance consumer experience and brand reputation [1]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focusing o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service upgrades to support consumer finance capabilities, aiming to unleash further consumption potential [1][2] Group 2: Financial Initiatives - Banks are leveraging credit cards to deepen partnerships with e-commerce platforms, offering various benefits to stimulate consumer spending [2] - China Bank is providing discounts for credit card users on platforms like Taobao and Tmall, along with zero-interest payment plans for new customers [3] - Financial products like "Fengrongtong"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suppor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managing inventory financing, with over 8.5 billion yuan in financing provided to more than 90 distributors [4] Group 3: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Support - The "National Subsidy Exclusive Loan" service launched by Webank aims to alleviate cash flow pressures for small businesses during the "6·18" period, offering loans up to 3 million yuan [5] - Postal Savings Bank has introduced "Express Loan" to assist logistics companies in upgrading equipment, enhancing delivery efficiency by over 30% [6] - Everbright Bank has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support model for logistics companies, significantly reducing operational costs and improving efficiency for truck drivers [7]
加速“储粮”,海尔消费金融再发10亿元金融债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6 13:23
这也是海尔消费金融年内融资"补血"的又一举措,此前,海尔消费金融已于2025年3月发行了15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ABS)。谈及年内融资规划, 海尔消费金融方回应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本年度匹配公司经营目标需要,将推动资产证券化产品及金融债的常态化发行。 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又一家消费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6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据中国货币网日前披露,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费金融")计 划发行2025年第一期金融债券,本期债券规模为10亿元,期限为三年期固定利率品种。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开证券 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 发行人: 注册地址: 邮政编码: 难尔 山东 尔路1号甲1号楼 266103 牵头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联席主承销商: 国泰阳圆址芬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光大证券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BOHAI BANK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海尔消费金融发行公告 融资动作频频 再发15亿元金融债 根据金融债发行公告,海尔消费金融本期债券由主承销商 ...
深度解读5月金融数据,谁是社融多增的最大“功臣”
Sou Hu Cai Jing· 2025-06-14 00:48
新一期金融数据发布,金融总量合理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6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 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分析人士指出,5月降息降准落地,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及信贷可获得性都有改善。主要受隐债置换等影响,5月新增贷款同比少增,但这不代表 银行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弱化;在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推动下,5月新增社融连续第6个月同比多增,表明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持 续加大,是今年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的具体体现。 发债对信贷的替代效应凸显 从贷款来看,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上月数据,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200亿元,环比多增3400亿元,同比少 增3300亿元。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8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5月作为季中月份,信贷投放情况同季初月份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在外部不确定性犹存情 况下,有效融资需求尚未实质性转暖。为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