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韧性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制造价值链升级继续
Cai Jing Wang· 2025-07-10 14:50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is that despite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China's economy remains resilient, with GDP growth expected to exceed 5% year-on-year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1] -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export growth may face pressure as the "export grabbing" effect diminishes, but macro policies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domestic demand growth [1] - China's policy approach is shifting towards a long-term stability model, as evidenced by recent structural reforms such as the removal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strictions for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vate Economy Promotion Law [1] - The upcoming "14th Five-Year Plan" is a focal poi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structural reforms [1] Group 2 - In the short term, increased tariffs will negatively impact trade, but in the long term, it will lead to a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chain restructuring and changes in trade and investment flows [2] - China remains the largest exporter, with a projected global market share of 14.6% in 2024, while the U.S. continues to be the largest importer with a market share of 13.6% [2] - The largest export destination for China has shifted from the U.S. to ASEAN, while Mexico has become the largest source of imports for the U.S. [2] - Countries like Mexico and Vietnam, which have seen rapid export growth to the U.S., have absorbed significa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recent years, closely linked to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layou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2] -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undergoing a value chain upgrade, with a noticeabl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capital goods and intermediate goods in exports [2] - The added value of goods exported to the U.S. from countries like Mexico and Vietnam that originate from China ha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2] - The overarching trend indicates that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ntinues to extend towards both ends of the "smile curve," with Chinese companies actively seeking higher added value and deeply embedding themselves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2]
美食榜单上的烟火小店 折射中国经济韧劲底色
榜单上的"好好味面家"引起了记者注意。据老板陈深介绍,该店始创于1996年,位于深圳宝安,至今店面未迁,口味未改,始终坚持用新鲜食材和最佳口味 服务顾客。"我们的客群主要是老街坊,靠他们支持发展。上榜能让更多新客认识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份传统好味传递给更多人。"陈深说。 相比"好好味面家"的低调,"金稻园"则是深圳家喻户晓的品牌。公司运营总监李红娟表示,金稻园自2001年创立,扎根深圳已25年,"从最初三张台、一锅 好粥赢得街坊口碑起,对食材的严格把关、对传统工艺的坚持——生米现熬、现点现做——就深深烙印在品牌基因里"。"正是20多年坚守这份初心,我们才 从街边大排档发展成榜上有名。"李红娟强调。 事实上,"城市特色商户"在三省榜单中占比近55%。深圳好好味面家、厦门友生风味小吃等小店,凭借独特地域风味成为"城市美食名片"。美团高级副总裁 李树斌指出,当市井小店从"本地私藏"变为"全国共享",亿万食客的真实选择正转化为驱动消费扩容的强劲力量。 活动现场(陈霞昌摄) 7月4日,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盛典深圳站隆重举行,广东、海南、福建三省共278家上榜商户荣获奖牌。获奖名单中,既有知名连锁餐饮,也不乏低调的 街巷 ...
(年中经济观察)经济显韧性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1 08:10
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经济"半年报"即将发布之际,外资机构密集公布下半年经济展 望。"韧性"成为其评价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中国资产潜在机会。 政策效能持续释放,成为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来源。摩根士丹利认为,现行政策框架重视科技创新,正 稳健推进经济再平衡。 "中国政策制定者加大了政策刺激力度,扩大2025年财政预算并放宽货币政策。这些措施已推动经济增 长改善。"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在全球宏观背景不确定的环境下,政策可能会在未 来几个月里进一步为中国家庭需求及私营企业提供支持。 熊奕表示,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支出进度加快落地有望持续发力。一方面,随着中国央行近期推 出一揽子金融政策,预计未来数月信贷脉冲将提振内需。另一方面,今年3月至4月财政支出明显加快, 显示政府通过财政前置发力促内需的决心。 短期而言,熊奕判断,财政政策仍有充足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经济,央行结构 性政策工具也会支持信贷增长。 在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的背景下,中国资产受到市场关注。 赵耀庭认为,包括欧洲、日本及中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及新兴市场宏观环境正在向好。"尤其是中 ...
汇丰:2025年全球经济承压下行,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6:06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更多下行压力。汇丰环球投资研究7月1日发布预计称, 2025年的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可能下滑至同比 1.8%,同期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5%。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韧性依旧。 记者:潘福达 美国通胀将保持粘性,维持在明显高于美联储2%通胀目标的水平,美联储降息空间相对有限。在尚不明朗的关税前景下,亚洲地区的出口及投资将双双承 压,但区内众多经济体仍可采用扩张性宏观政策来对冲部分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价值链升级上移的过程,出口商品中的资本品以及中间品比例明显上升。尽管下一步的全球产业链重塑方向尚不明确,大趋 势却清晰可见:中国制造业继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出海、获取更高附加值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预计2025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速超过5%。 展望下半年,随着"抢出口" 效应的逐渐消退,出口增长或 将面临一些压力,但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将为内需增长提供有效支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经贸以及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的施策模式将更倾向于"行稳 致远"。下半年汇丰尤 ...
汇丰:全球经济承压下行,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news flash· 2025-07-01 02:58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近日发布《2025年中经济观察》称,预期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更多下行压力,2025年经 济增速或放缓至2.5%;亚洲地区的出口及投资亦双双承压,但可通过扩张性宏观政策来对冲影响;中 国经济韧性依旧,行稳致远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将为内需增长提供有效支持。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大中 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还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价值链升级上移的过程,出口商品中的资本品以及 中间品比例明显上升,而且墨西哥和越南等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中来自于中国的附加值亦明显增加。刘晶 表示,尽管下一步的全球产业链重塑方向尚不明确,大趋势却清晰可见:中国制造业继续向"微笑曲 线"两端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出海、获取更高附加值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国是直通车) ...
人民币升破7.16!现在换美元是亏还是赚?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22:59
人民币强势升值,美元持有者扼腕叹息 清晨的菜市场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却也笼罩着老王无奈的叹息。他拎着菜篮子,愁眉苦脸地跟我抱怨:"上个月听信传闻,美元要涨,急匆匆换了五万 元,这下可好,肠子都悔青了!" 我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突破7.16,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老王这次的汇率操作无疑是亏损惨 重。 这波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如同火箭般直冲云霄,那些年初囤积美元的投资者,此刻想必都在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人民币汇率的强势背后,离不开中国央行的精妙调控。6月20日至6月28日,人民币中间价持续上调,短短十天内累计调升68个基点,明确释放出稳定人民币 汇率的信号。6月28日,中间价报7.1627,尽管较前一日微调7个基点,但整体趋势依然向上。 这一政策信号迅速传导至市场,买盘迅速跟进,在岸人民币汇 率开盘报7.1711,最终收于7.1699,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也从7.1606涨至7.1665,境内外价差缩小至仅34个基点,市场反应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人民币升值 这波人民币升值浪潮,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接近尾声。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反复,市 ...
“中国经济韧性不断增强” ——访世界经济论坛国际贸易和投资部负责人肖恩·多尔蒂
Ren Min Ri Bao· 2025-06-27 21:48
"通过推动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经济韧性不断增强,持续促进全球供需平衡。"世界经济论坛国际贸易 和投资部负责人肖恩·多尔蒂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关键作 用,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一系列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在谈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时,多尔蒂认为,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中国正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同 时,中国通过高科技赋能服务业,其他经济体也将从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受益。 多尔蒂还特别赞赏中国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积极作为。他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推动《区 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在简化原产地规则、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取得 重要进展,促进了地区和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中国广泛应用跨境支付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新技 术,助力其与中东、非洲地区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全球南方"团结自强作出了表率。 "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对于全球贸易与投资来说至关重要。"多尔蒂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而且 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
特朗普上任不到6个月,美国对中国出现了3次重大误判?信号强烈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6:46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6月19日,特朗普第三次延长TikTok禁令期限。这一动作背后,暴露美对华战略深层误判。 特朗普团队认定,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5246.56亿美元,是进口额三倍多,打关税战中国必先撑不住。他们觉得,美国作为贸易逆差方,掌握 市场主导权,只要持续加税,就能让中国"惊慌失措"。 可现实给了美国一记耳光。中国没像特朗普说的"崩溃",反而用反制措施让美方尝到苦头。就说稀土管控吧,中国一出手,美国不少高科技 企业就慌了神。这说明啥?中国经济韧性强,不是光看贸易数字就能摸透的。美国光盯着顺差数据,却没看到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内 需市场,这种误判让他们在关税战里吃了大亏。 特朗普(资料图) 白宫(资料图) 美国本来能靠盟友在对华博弈中加分。日韩、欧盟在不少涉华议题上跟美国立场相似,这本是好牌。但特朗普倒好,搞"无差别关税",盟友 也被他当成了征税对象。 这下好了,盟友们觉得美国只顾自己利益,纷纷转向跟中国合作。欧盟跟中国谈贸易协定,日韩也在科技领域跟中国加强往来。特朗普本想 拉着盟友围堵中国,结果因为自私的关税政策,把盟友全推给了对手。这种外交短视,让美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对华战略也失去了重 ...
直击夏季达沃斯|黄益平:以中国经济韧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郑瑜/摄影) 中经记者 郑瑜 天津报道 6月24日上午,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 在财政政策讨论中,黄益平表示,需要区分短期和长期政策目标。长期来看,财政政策至关重要,否则 将引发债务可持续性问题,这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但当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的经济增长 放缓,建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有通过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才能为后续经济进一步企稳创造空 间。 "去年四季度中国财政政策转向更加积极,这正是当时经济快速企稳的重要原因。目前财政政策仍有扩 张空间,但长期仍需关注财政健康程度。"黄益平说道。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获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首席经济学家简报会议上分享 时表示,当前全球正面临日益上升的不确定性。"我们非常担忧全球化进程、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但 真正损害市场信心和经济前景的关键因素,其实是'不确定性'本身。虽然难以准确预判当前地缘冲突的 最终影响,但显然会波及油价走势,进而对全球通胀前景产生连锁反应。" 黄益平认为,就中国经济而言,目前表现依然稳健。研究 ...
6月20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21条
news flash· 2025-06-20 12:19
6月20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21条 智通财经6月20日电,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10、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魏栓师等人违规 吃喝 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1、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就业新空间; 3、李强举行仪式欢迎新西兰总理访华; 4、李强同新西兰总理会谈; 5、赵乐际会见新西兰总理; 6、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7、5月份消费增速创新高 凸显中国经济强劲韧性; 8、南方多地强降雨持续 各方积极应对; 9、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11、全国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大幅压缩; 12、《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4)》发布; 13、今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总数增至132座; 14、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40个重点项目签约; 15、雄安高新区七个平台项目揭牌; 16、2025年高考"云咨询周"活动6月22日至28日举行; 19、贸发会议报告称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 20、日本5月CPI涨幅达两年多来新高; 21、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架小飞机坠毁。 17、以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