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

Search documents
中欧合作是助力欧洲发展的积极力量(国际论坛)
Ren Min Ri Bao· 2025-07-05 22:02
秉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中欧关系就能实现发展,惠及双方,也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 中欧关系走过50年历程,尽管有过分歧摩擦,但整体保持发展,各领域交往合作密切。一段时间以来, 中欧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取得丰富成果,锚定了双方合作的战略方向。实践证明,秉 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中欧关系就能实现发展,惠及双方,也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欧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对欧洲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造成深远影响。面对挑战,欧洲内部对发展大方向的思考不断增多。其中,不少理性声音指出,中国高 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欧相向而行、加强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共赢,有助于欧洲因应挑战。 中欧经贸关系具有互补性和韧性,将为欧洲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重要助力。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达 7858亿美元,新能源领域的贸易合作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对欧盟绿地投资在2023年达53亿欧元,同比增 长48%,双方双向投资存量在2024年达2600亿美元。当前形势下,面对不断上升的全球化逆流,中欧经 贸合作有助于增强双方对外贸易韧性,提升抗风险能力。中国正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 高质量发展和高 ...
稀土首战告捷!王毅连访欧洲3国送出警告,中方反制已锁定30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19:17
好的,我将根据你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并增加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王毅外长欧洲之行:为欧盟敲响警钟,全球贸易格局迎风云变幻 7月9日的关税大限迫近,但中美之间的"休战期"仍将持续。然而,这段表面平静的"休战"背后,隐藏着美国通过全球供应链孤立中国的野心。美国不仅已放 宽了对中国的部分出口限制,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公开呼吁中国加速稀土的出口,尽可能恢复到4月前的流速。在这一系列表面上看似温和的动作背后,实则 掩藏着特朗普政府欲通过经济手段围堵中国的战略。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算盘并未止步于此。美国正试图将类似的条款引入与欧盟、日韩的谈判中,强迫其同步收紧对华高科技设备出口,特别是瞄准半导体制 造工具,进一步封锁中国产业升级的空间。此举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全方位对抗,同时也使得欧洲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 作为中国电动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已十分深厚,尤其是在汽车和高科技领域。然而,美国却通过关税施压,迫使欧洲在半导体设备 出口和关键行业投资审查方面对华采取强硬立场。中方深刻意识到欧盟在这一问题上的摇摆不定,于是在王毅与欧盟外长会晤时明确提出:中国不是美国, 欧盟不应重复美国走过 ...
中方呼吁欧盟合作而非对抗,王毅: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3 22:28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尚凯元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尹野平 裴茗】当地时间7月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第十三 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王毅说,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即将举行的新一次 中欧领导人会晤备受瞩目。"中欧不应该寻求对抗。"法新社3日引述王毅的话称,中欧"不能因为有差异 就视为对手,不能由于出现分歧就寻求对抗"。卡拉斯表示,欧中是伙伴,双方在支持联合国主导地 位、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等重大议题上有着共同责任和重要影响。德新社3日称,北京希望与布鲁塞 尔保持温和的对话基调和积极的氛围。与此同时,双方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国强化管控 稀土出口等议题方面存在分歧。《欧洲时报》2日引述法国前外长魏德林的话说,目前欧盟被与美国政 府之间的角力所震动,因此在面向中国时也开启"自我保护模式"。但就中欧之间的谈判与对话,他认为 双方总会找到共识,自己对此保持乐观态度。 " 中国不是美国,不应用美国走过的道路镜像中国 " 王毅2日同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时说,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双方关系的定 ...
【环球财经】第十一届欧洲论坛在巴黎举办 业内专家热议中欧合作机遇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1 19:08
论坛还组织了两场圆桌讨论,分别聚焦中法健康产业和消费产业合作趋势与机遇,多位中法知名企业负 责人从专业和行业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享。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栋指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50年来,双方逐步构建起深度融合、互利共 赢的命运共同体。他呼吁双方继续扩大相互开放、妥善处理经贸分歧,共同开创中欧合作共赢的下一个 50年。关于未来如何把握新机遇,创造中欧、中法合作新的增长点,陈栋分享了三点看法:一是正确看 待彼此发展,主动拥抱竞争合作新常态;二是激发创新合力,实现优势互补;三是深挖贸易潜力,便利 双向投资。 巴黎大区工商会会长Dominique Restino表示,中国市场对许多法国优势产业企业至关重要。当前价值链 重组加快、可持续发展挑战加剧、经济主权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中法关系正开启全新篇章。在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开放是一个战略抉择,它意味着深化对话、提升适应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优 化营商环境。巴黎大区工商会将秉持开放精神,持续深化与包括中国伙伴在内的全球伙伴的合作。 其他与会嘉宾也对中欧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法国前卫生部长Olivier Véran则认为, 中国近年在生物 ...
五十载情谊常新——中德共忆施特劳斯访华历史时刻
Xin Hua She· 2025-06-28 13:28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6月28日电 题:五十载情谊常新——中德共忆施特劳斯访华历史时刻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邰思聪 巴伐利亚州政府办公厅主任兼联邦事务与媒体部长弗洛里安·赫尔曼说,施特劳斯当年访华"是一个 充满挑战的决定,更是一种清晰坚定的战略判断……他当时就明白,与中国合作,是对未来的投资。" 如今,这一战略远见已转化为巴伐利亚企业对华合作的务实行动。宝马集团政府事务副总裁托马斯 ·贝克尔表示,中国如今不仅是宝马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更是其创新与数字战略的核心。他说:"我们在 沈阳的绿色工厂是全球标杆,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主导开发'新世代'电动车的中国版本。"宝马也明确表 示,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并已提起法律诉讼,以维护自由贸易。 此次纪念活动也展现了中德民间交往的温度与深度。曾长期从事中德乡村建设合作的德国汉斯·赛 德尔基金会前驻华首席代表维利·朗格分享道:"正是施特劳斯奠定的信任基础,使我们能在中国开展职 业教育与乡村建设等长期合作。"他说,上世纪80年代的合作试点村"南张楼",如今已成为中国美丽乡 村建设的典范。当年村里的孩子,如今已成为德中民间交往的新使者。 "我是南张楼出生的村民,如今在德国生活。 ...
波音被打入冷宫?中国拟购数百架空客飞机,或刷新历史记录
3 6 Ke· 2025-06-04 13:09
美国飞机巨头自2017年以来,未获中国重大订单。 彭博社报道,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多家航空公司正在商讨一项购买数百架空客飞机的巨额订单。 目前谈判仍在进行中,订单尚未最终确定。 一位知情人士称,该笔订单可能涵盖约 300 架飞机,包括窄体机和宽体机;另一位知情人士则表示,订单数量可能在 200 架到500架之间。 知情人士还透露,这一交易最早有望于下月达成,届时欧洲多国领导人将访华,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 目前谈判仍处于初步阶段,尚存变数,可能延期或最终破裂。空客方面拒绝就此置评,相关部门也未回应外界问询。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计划于7月访问北京,法德两国正是空客公司的最大股东。 如果此交易达成,将是一次高调的象征性成果,不仅彰显中欧长期友好关系,也可能成为中国向美国传递贸易立场的一个信号。 作为美国最大出口商,波音的飞机销售被纳入了今年5月美英双方签署的贸易协定内容。 但至今为止,波音在中国市场屡遭挫折。迫于贸易关税压力,今年4月,中国的航空公司一度暂停接收波音新机。 多年来,由于737 Max系列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中国市场的波音订单持续下滑,使得空客在本应平衡的市场中 ...
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立志要把美国赶下神坛?有些事情已不能再拖
Sou Hu Cai Jing· 2025-06-02 04:39
当中欧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包括重启中欧贸易救济对话机制等内容,那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对欧洲国家而言,还会是一个躲不掉的"灾难"吗?当然, 明显可以看到,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欧洲也并非是被动应对的。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在特朗普政府就关税问题威胁欧洲国家的背景下,这无疑为欧洲 企业带来了新商机。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近日开幕,本届博览会不仅仅是贸易展,在我看来,更是技术与伙伴关系的未来样 本。欧洲企业拥抱中国,除了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智慧之举,也是为双方经济互补、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所以,在剩下的一个月时间里,欧盟有些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要么继续对美国"摇尾巴",祈求特朗普政府的手下留情,要么趁此机会跟中国接触,做好最 坏的打算。甚至彻底将美国"拉下神坛",让欧元成为美元的可行替代品。众所周知,一旦美元被取代,美国霸权也就撑不了多久了。虽然说这个计划还是难 以实施的,但不难发现欧洲国家已经对美国极其失望,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保不齐,现下是欧盟破局的好机会。 虽然前几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亲自去找美国总统特朗普说情,希望他能够就关税问题手下留情,但遗憾的是,却依然没有换来"特赦令"。 ...
国泰海通|国别研究:欧洲投资全景洞察:拨云见日,掘金多瑙(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29 13:16
—— 欧洲 国 别研究专 题 系列 (二、国际投资与营商环境) 国泰海通证券政策和产业研究院 国别研究负责人 陈熙淼 国泰海通证券政策和产业研究院 院长助理 汪立亭 拨云见日,掘金多瑙 全球地缘格局和大国博弈背景下,中欧关系与经贸投资往来同步面临深刻挑战与机遇。本篇报告作 为国别研究之欧洲研究系列专题一,期望从经济、地缘、投资、金融等视角深度剖析和解读,如何 在当下多边主义时代看待欧洲投资机会,并为中国企业赴欧洲出海投资提供更多维度的分析视角。 欧洲经济形势,或已迈过近年低点。 2025 年一季度至今,欧洲地区工业生产活动已从低位逐步回 升,但消费信心仍低迷。 一季度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德法国内政治局势变化、俄乌战争谈判再现 波折等影响,欧盟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一度触及 2021 年以来的最低点,但进入二季度,包括特朗普关 税政策等在内各项因素缓和,欧洲产能利用率好转, 4 月制造业 PMI 逆势回升。就业方面,欧元区 劳动力市场表现稳定, 4 月失业率维持在 2000 年以来历史低位。通胀方面, 2025 年欧洲通胀率整 体可控,全年通胀有望回归 2% 目标,并为后续欧洲央行降息提供空间。对外贸易方面,一季度欧 ...
专访|“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访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Xin Hua She· 2025-05-16 03:12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专访|"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访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新华社记者孙丁 缪晓娟 "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丹麦企业家、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外文名:西蒙·利希滕 贝格)日前收到习近平主席复信后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说。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希望我们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我们的任务就是向那些不了解中国的人介绍中国, 这是巨大的责任,也是习近平主席赋予我们的重任。"李曦萌说,"我的生活、家庭和事业都在中国,我 了解中国,我有责任向那些不了解中国的人介绍中国"。 李曦萌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超过30年,他的亲身感受是:中国政府深受人民信任,乐于倾听、善于学习, 同时欢迎外企和外籍人士建言献策;中国政府不仅想方设法为人民谋福祉,还希望中国的发展成果可以 惠及世界。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这充分说明,我这些感受是正确的。中国的治理体系非常开放,希望听取来 自广泛群体的声音和想法,这其中也包括境外投资者。"他说。 在李曦萌看来,中国与丹麦及整个欧洲并无根本性利益冲突,欧洲与中国理应携手前行。中国是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欧洲作为整体加强同中国合作,欧洲各国各自加强同中国合 ...
成就彼此,照亮世界:“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在沪成功举行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0 09:01
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发表了题为"中欧战略合作行稳致远"的演讲。他表示,50年来,中欧已成为内 生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双方相互尊重,坚持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为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 展注入新动力。然而,当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如全球化治理严重缺失,美国单边主义和关税政策重 挫全球经济秩序,愈演愈烈的地缘政治和局部战争等。他呼吁,中国与欧洲共同位于亚欧大陆之上,理 应团结携手,肩负起历史责任,决不能让人类文明和二战以来的成果倒退。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理事长丁奎岭教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欧国 际工商学院,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以化学反应来形象比喻中欧关系:两个原子保持稳定关系 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彼此的距离要短(键长短),第二是要能互补共享(电子配对),中欧的合作也 是如此。首先要常来常往,缩短人和人、国家和国家的物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第二要优势互补,成果共 享,深化在教育科技人才各要素间比较优势上的互惠共赢模式。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 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5月9日,时值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之际,"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