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俄和欧洲在战争中,犯下一个巨大错误,就是低估了中国的强大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5:22
这场世界级的博弈,没人想到结局会这么离谱。美、俄和欧洲各怀算盘:有人打仗、有人制裁、有人做道义的仲裁者。结果他们一通操作后发现——芯片、 电池、矿石、原油的命门,全在中国手里。曾经喊着"脱钩"的人,如今正排队买中国产材料。中国没在前线放一枪,却成了这场战争里的"隐形赢家"。 时间回到2023年,那时候美欧以为制裁俄罗斯能迅速扼住能源命脉,顺带切断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力。可没想到,刚一开局,现实就啪啪打脸。中国在 关键原材料上的主导地位,让世界的工业体系像离开Wi-Fi的手机——卡顿到崩溃。 镓、锗、石墨这三个词在那年成了国际新闻的高频词。中国宣布出口许可制度后,欧美芯片与新能源工厂一夜紧张。镓用在红外夜视与雷达,锗是光纤和太 阳能必备,石墨则是电动车电池的"灵魂"。有人讽刺说:全球都在谈能源转型,结果转来转去,又要看中国批不批货。 美国那边不服气。2024年5月,华盛顿加征对华关税,电动车税率翻到100%,还拉上半导体、关键矿产、太阳能板一起加码。官方说要"保产业安全",可业 内心里都明白,这更像是承认——靠自己造不出来。欧洲情况也不妙,德国汽车巨头发现,断了中国供应链,连新款电池测试都得延后。 更尴尬的是 ...
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5:16
你有没有发现,美国最近越来越喜欢"自己生气自己打气"了? 这两天刷到美国商会那份报告,我真是看笑了。说什么中国"系统性地颠覆"了当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还喊着要"对中国来硬的"。我查了 下,这份报告9月就出了,《华尔街日报》10月8日又拿出来大肆渲染。美国商会自己写的啊,说中国抛弃了市场改革,转头搞国家干预、强 制技术转让,还动不动就拿"国家安全"当挡箭牌。听上去像是他们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可问题是,这套说辞不是用了十几年了吗?每次美国经济不顺,甩锅中国永远是模板。上一次这么喊的时候,是2018年。那会儿特朗普对中 国商品加了关税,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后来自己打脸——到2020年,美国企业多付了超过900亿美元的关税成本,这钱没进中国口袋,全进了美 国财政部。那叫"硬"吗?那叫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美国商会现在又拿农产品说事,说中国要取消对美国大豆、玉米的报复性关税。我想问一句,当年是谁先打的?2023年,美国对中国半导 体、光伏、电动车接连限制出口。中国再反制一点农产品关税,这逻辑上有什么问题?贸易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恩赐。 我还专门看了下报告里的字眼,"激进的产业政策""不透明的国家安全法这两句几乎每年都出现。 ...
道指开盘涨0.1%,标普500涨0.01%,纳指涨0.1%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9 13:35
法拉利跌12.7%,公司下调电动车销量目标。达美航空涨7.3%,Q4及全年业绩指引强劲。配送机器人公 司Serve Robotics涨11.7%,与DoorDash达成合作。安博教育涨49.8%,推出实时翻译平台WeSpeak。哔 哩哔哩涨6.1%,《三国:百将牌》测试在即。 ...
银河证券:国庆出行数据延续稳定增长趋势,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变化
人民财讯10月9日电,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国庆出行数据延续稳定增长趋势,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变 化:1)据交通部数据,假期前六日(10.1—10.6),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18.3亿人次,同比 +5.0%。2)近些年,假期出行数据稳步提升,但消费观念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餐饮旅游客单价下降, 缺乏机会。消费费用更低的"奔县"旅游兴起。电动车车内空间舒适化,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驾电动 车户外露营。年轻消费者更多支出用于演唱会、自驾游、户外运动配套、Vlog配套等新消费。3)假期演 出市场火热。灯塔数据不完全统计,假期前六日国内演出市场票房同比+130%,其中音乐类票房同比 +125%。与之对应的是传统电影票房表现不佳。4)租赁经济继续蓬勃发展,00后年轻人旅游时大量租赁 运动相机、无人机、长焦镜头等。5)宠物相关服务也蓬勃发展,国庆期间宠物托管、上门喂养服务火 爆。部分年轻人选择带着宠物去旅游,很多旅游景点推出宠物友好型消费场景,宠物友好餐厅、酒店数 量明显增长。 ...
APCO大中华区主席麦格雷戈:小米的故事正在中国各地发生
新浪财经· 2025-10-08 07:12
文|康路 2025年10月7日,在美国格林威治经济论坛上,APCO Worldwide创始人玛乔丽·克劳斯 (Marjorie Kraus)与公司大中华区主席詹姆斯·麦格雷戈(James McGregor)展开了一 场关于"投资中国"的深度对话。 在中国工作生活逾三十年的麦格雷戈表示,当前,跨国企业正以更加务实和深度的方式继续 扎根中国。 他总结道,中国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源自长期的结构性优势。首先,中国的市场体量巨大。 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具规模效应的消费与产业市场。对制造业、能源、消费品乃至金融机构 而言,这个庞大的市场仍是其全球布局中最核心的一环。 其次,中国的创新能力充满活力。麦格雷戈指出,中国的创新并不总是颠覆式的突破,而是 一种持续的"渐进式创新",在商业模式、产品迭代和产业链效率上的快速改进。华为正在 上海青浦建设一个超过百万平方米的创新园区,计划容纳三万多研发人员,这只是科研与产 业升级投入的一个缩影。他强调,中国企业擅长将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 第三个原因则更具战略意味。跨国公司意识到他们未来最强的竞争对手极有可能来自中国。 越来越多的外企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学习甚至结盟,以便提前布局,包括新能 ...
APCO大中华区主席麦格雷戈:建议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合资,以实现技术互换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8 01:56
Core Insights - The discussion at the 2025 Greenwich Economic Forum highlighted the increasing commi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invest in China, driven by structural advantages and market potential [1][2] Group 1: Market Size and Structural Advantages - China remains the world's largest market, offering significant scale effects for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manufacturing, energy, consumer good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1] - The market's size continues to be a core component of global strategies for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1] Group 2: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China's innovation landscape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mental innovation," focusing on rapid improvements in business models, product it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1] - Companies like Huawei are investing heavily in R&D, exemplified by their new innovation park in Shanghai, which will accommodate over 30,000 researchers [1] Group 3: Strategic Collaborations and Competitive Landscape -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recognize that their strongest future competitors may emerge from China, prompting collaborations and alliances with Chinese firms in sectors like new energy vehicles, AI, and biomedicine [2] - The suggestion was made for the U.S. to adopt a model similar to the 1990s, encouraging joint ventures and technology sharing with Chinese companies [2] Group 4: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undergoing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with a shift towards automation and smart manufacturing, reducing supply chain response times dramatically [2] - The return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o China is fueling advancements in deep technology sectors, reminiscent of the previous internet wave but focused on hard technology [2] Group 5: Case Studies in Manufacturing - Xiaomi's rapid transition from a smartphone company to establishing a fully automated electric vehicle factory within two years illustrates the dynamic changes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landscape [2] - The company achieved a production rate of one vehicle every 76 seconds, showcasing the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2]
APCO大中华区主席麦格雷戈:小米的故事正在中国各地发生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8 01:50
其次,中国的创新能力充满活力。麦格雷戈指出,中国的创新并不总是颠覆式的突破,而是一种持续 的"渐进式创新",在商业模式、产品迭代和产业链效率上的快速改进。华为正在上海青浦建设一个超过 百万平方米的创新园区,计划容纳三万多研发人员,这只是科研与产业升级投入的一个缩影。他强调, 中国企业擅长将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 第三个原因则更具战略意味。跨国公司意识到他们未来最强的竞争对手极有可能来自中国。越来越多的 外企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学习甚至结盟,以便提前布局,包括新能源车、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新兴 领域。麦格雷戈甚至建议,美国可以借鉴上世纪九十年代,外资进入中国时,与中国企业合资并技术共 享的模式,邀请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通过合资实现技术互换。 麦格雷戈同时提及,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再到工业机器人,中国的制造业正经历一场自下而上的 再工业化浪潮。越来越多的工厂实现"黑灯化"运行,生产线被智能机器人取代,数据实时驱动决策,供 应链响应速度从过去的几周压缩到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与此同时,大批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科学家与 工程师开始回流中国,他们加入AI、药物研发和芯片创业公司,推动中国在深科技领域的突破。麦格 雷戈 ...
美国最大的CEO们正在敲响警钟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06 23:05
作者 / 温 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夏 萌 为了在美国继续发展,福特必须建造更多工厂,但在最近一次公开露面中,吉姆 ∙ 法利( Jim Farley )发出了灵魂拷问,"谁来建造呢?" 这位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是懂政治的,他就差把问题发到白宫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是特朗普提出的口号,为此,他举起了政策的大棒,将关 税用得变化多端,可现在的问题是,人呢? 他说,美国建筑、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数十万个岗位长期空缺。与此同时,过去 20 年间,这些行业的生产力持续下 降,与白领行业的发展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 PRT Staffing 的一项调查,美国 17.4% 的制造业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即使福特和其他公司正在投资扩大人才库,问题在得到改善之前还是会进 一步恶化。 PRT 预计未来十年,制造业岗位需求将达到 380 万个。 "美国在美国人赖以生存并支撑经济的关键行业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风险。"美国两党政策中心高级顾问特蕾莎·卡迪纳尔·布朗( Theresa Cardinal Brown )提醒道。 汽车业是其中的重灾区。根据 TechForce 基金会近期的《人才供需报 ...
打造战略大单品,你的第一步永远永远永远是深挖并引爆用户的需求
Sou Hu Cai Jing· 2025-10-06 20:3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何支涛) 无需求,不产品。 没有深刻需求洞察,更没有战略大单品! 打造战略大单品,你的第一步永远永远永远是深挖用户需求,原因很简单,货架上完全不缺产品,消费者常规的需求都已经满足,你如果不能做得更好, 消费者凭什么选你? 用户的需求分为冰山之上的需求及冰山以下的需求。 洞察需求,就是透过现象、行为看到的动机及欲望,找到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潜在需求。 不同的时代客户的动机与欲望都在发生变化。 谁能提前把握消费需求的变化,深挖出新时代下未被满足需求或者潜在需求,或者老需求可以满足得更好,顺着需求的发展研发产品,谁就能创造出优秀 的产品。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工具,分辨出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伪需求?并且判断需求的优先级。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到KANO模型,让TA来帮助你: 1. 确认需求是否存在 2. 明确需求的优先级 3. 确定研发的优先级 冰山之上是显性需求,冰山之下是隐形需求。 01 冰山之下藏着客户的动机与欲望。 2. 期望型需求(One-dimensional):明确表达的需求(如手机续航时间),满足程度与满意度线性相关。 KANO模型,又称为狩野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 ...
崔东树:电动车的国庆自驾游热潮充分体现了电动车的巨大社会价值
Ge Long Hui· 2025-10-06 07:22
格隆汇10月6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今年国庆假期感受到电动汽车出行数量占比明显提 升,电动车自驾成为热门选择,车主对"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的担忧大幅缓解。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更凸显了电动车在推动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中的巨大价值。从驾驶乐趣的革新到 露营生态的重构,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到AI技术的落地场景,电动车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连接 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的纽带。从电动车的国庆自驾游热潮,充分体现了电动车的巨大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