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Search documents
2026年度展望:修复式增长下的再平衡与新动力|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25 10:42
边泉水经济研究 . 西部证券分析师边泉水(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S0800522070002),跟踪监测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的指标、趋势,分析经济周期、流动性、宏观政策 变化 文/西部证券宏观 边泉水团队 展望2026年,"革故鼎新"是关键。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短期名义经济 增长明显回升、行业去旧迎新、经济再平衡扩大内需、宏观政策框架更加 短长期并重等方面,而且随之权益市场风格也会发生变化。 以下文章来源于边泉水经济研究 ,作者西部宏观团队 根据上述经济预测,2025年市场表现与我们在2024年12月宏观年度报告中的预判较为一致。当时我们判断,由于我国增量政策保驾护航,风险偏好逐步企 稳,A股权益资产2025年下半年存在机会,美股维持弱震荡上行。但是,A股成长股上涨的幅度也超出了我们和市场的预期,我们低估了流动性的力度和 贡献。 2026年,我们强调变化。那么,这种变化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首先,从宏观基本面判断,虽然经济仍将继续延续修复增长的格局,但由于通胀回升,名义GDP增长将明显加快,我们预计名义经济增长将从2025年的 4%上升到2026年的5%。名义GDP增速明显回升,将对权益市场的配置风格产生较大影 ...
银河证券2026年A股市场投资展望:“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 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两条辅助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1-25 00:18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银河证券发布2026年A股市场投资展望。 "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政策红利与 产业机遇有望深度融合,结构性主线也将更加清晰,重点关注以下"两条主线+两条辅助线"。主线一, 全球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经济底层逻辑转向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新能源、 可控核聚变、量子科技、航空航天等"十五五"重点领域值得关注。主线二,反内卷政策温和推进,供需 结构优化叠加价格回升预期带动下,制造业、资源板块盈利修复路径清晰。此外,扩大内需政策导向下 消费板块迎来布局窗口,出海趋势将带动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打开。 银河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5年行情复盘:截至11月14日,全A指数上涨26.58%,创业板指、科创50涨幅领先,分别上涨 45.29%、37.65%。31个一级行业中,有30个行业收盘价较上年末上涨。其中有色金属、通信、电力设 备、综合行业领涨,涨幅超50%,食品饮料行业下跌3.40%。 2026年投资环境:(1)海外视角:中期选举压力下,2026年特朗普政府可能重新聚焦于经济增长。美国 劳动力市场明显降温,但美国通胀反复压力仍存。预计美联储2026年仍处于降息周期中,且下半年降 ...
中航重机涨2.18%,成交额1.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6.11万元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11-24 02:52
中航重机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空客概念、中字 头、风能、中盘、央企改革等。 截至9月30日,中航重机股东户数9.82万,较上期减少6.02%;人均流通股15816股,较上期增加 12.33%。2025年1月-9月,中航重机实现营业收入77.76亿元,同比增长3.35%;归母净利润6.16亿元,同 比减少39.21%。 分红方面,中航重机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6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33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中航重机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512710)位 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137.7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22.17万股。国投瑞银国家安全混合A(001838) 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017.1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41.72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 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374.7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7.31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 东之列。 11月24日,中航重机盘中上涨2.18%,截至10:44,报16.40元/股,成交1.13亿元,换手率0.45%,总市值 25 ...
股市谈谈谈∣全球市场巨震,保持慢牛信仰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23:42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国金证券第5小时) 全球市场巨震 保持慢牛信仰 上周五(11月21日)A股指数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下跌2.45%,沪深300指数下跌2.44%。从下跌原因来看,指数主要受到全球市场情绪扰动。隔夜美股高 开低走,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纳指跌幅超2%,恐慌情绪蔓延至全球。 市场走弱的核心原因来自两方面: 美联储释放紧缩信号:美联储官员库克在演讲中直言美股、公司债、房地产及杠杆贷款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虽未直接预警衰退,但通过三大信号强化紧缩 预期——核心资产高估风险、美债流动性脆弱性(对冲基金扩张加剧波动)、AI量化交易引发的羊群效应。这一"不谈经济谈风险"的表态,实质是对市场 过热的预警,导致投资者提前交易回调压力。 非农数据与降息预期逆转:美国9月非农就业新增11.9万人(远超预期5万人),失业率小幅升至4.4%。摩根士丹利据此调整美联储政策预期,认为12月降 息概率下降,利率"更高更久"预期升温,权益资产贴现率上行,进一步压制风险偏好。 图: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同花顺期货通 此外,国内方面,年末资管机构的"落袋为安"倾向加剧市场波动。11月末是多数机构的关键考核节点,为锁定 ...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Ren Min Ri Bao· 2025-11-23 22:20
中国制造呈现出三个新的发展特征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 黄奇帆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呈现出三个新 的发展特征。 一是在科技创新上实现了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产业链集群创新的全链条突破;二 是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转变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产业链集群,达到八成产品附加值在国内产 生;三是在内循环为主的格局下,中国制造形成了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更宽领域的开 放。 这些新特点,使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并在十大重点制造领域实现了"五个领跑、五个 并跑"。不过,我们仍需认识到三个不足:资源消耗量大,产值利润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低于 发达国家。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2025数字经济大会现场。 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针对以上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根本出路。"十五五"时期,我们要围绕三个环节推动新质生产力发 展。增量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预计将带动超百万亿元投资。存量上,用数字化、 智能化、绿色化赋能并推动传统产业发展。 ...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11-20 22: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 简称《建议》)深刻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 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 局。""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为谱写"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预计2025年国内生 产总值达到140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现行高收入国家水平。经济发 展质量持续提高,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在全 球价值链各行业上下游十大关键节点中,我国主导的关键节点数量约占一半。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 的主要动力源和重要引擎。 第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布局国 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实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 元,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达到6.88%,均 ...
2025赛迪中西部百强区榜单发布 多极联动格局加速成型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1-18 06:06
三大趋势显现四大路径破解发展瓶颈 面向"十五五",中西部城区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跨区域联动探索"产业承接-创新转化-要素流 动"三位一体模式;区域中心城市城区将涌现更多"黑马";中心城区借城市更新实现"空间重构-产业升 级-消费激活"良性循环。 为破解发展瓶颈,报告提出四大建议:一是"精准承接+特色培育"双轮驱动产业升级,深化与东部 地区产业链协作,培育新能源、算力等新增长点;二是打造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强化中心城区创新极作 用,共建"创新飞地";三是融入"一带一路",强化物流枢纽功能,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四是推进"产城 人"融合,通过城市更新补齐基建与公共服务短板,培育新消费场景。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 11月6日,赛迪顾问发布中国中西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全 景呈现中西部城区经济发展最新态势。该研究覆盖中部226个城区、西部237个城区(不含直辖市辖区和 国家级新区),通过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最终评选出2025赛迪中部百强区与西 部百强区。 区域特征鲜明中部西部各有侧重 中部城区经济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规模梯度分布"特征。省份分布上,湖北以29个入榜城区居中部 六省首位 ...
谋划 “十五五”| 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工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18 03:03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China to enhance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focusing on five key overall positions [1][2]. Group 1: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oals - Ensure that the industrial sector maintains a certain scale and proportion within the economy [1]. -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into one of China's most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industries [1]. - Utilize the industrial sector as a crucial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in new technologies, industries, and business models [1]. - Enhance the role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in dri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regions [1]. - Strengthen the industrial sector's contribution to increasing people's income [1]. Group 2: New Industrialization - Promote new industrialization by optimizing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o activate market vitality and enterprise motivation [2]. - Strengthen competition policies to ensure fair competition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rough innovation [2]. -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national system that coordinates the entire industrial chain and enhances communication among government departments [3]. Group 3: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 Focus on key core technologies and systematically layout critical area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4][5]. - Support the growth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clusters such as new energ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4]. - Foster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cosystem led by enterprises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5]. Group 4: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 Strengthen the integrity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by addressing weak links in key industrial chains and promoting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llaboration [6][7]. - Acceler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high-e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7]. - Enhance the safety and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supply chains to withstand external shocks [8]. Group 5: Core Competencies for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 Improve strategic capabilities to seize opportunities from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by focusing on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9]. -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moothly transition development dynamics and support domestic demand [10]. - Address critical self-sufficiency issues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sectors to enhance industrial security [11]. Group 6: High-Level Opening Up of Industry -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track and predict industrial and trade policies of major trading nations to navigate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effectively [13]. - Expand institutional openness to enhance China's global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14].
全球创业:中国和美国是仅存的两台发动机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7 14:44
我之前就有这种感觉,目前世界上 是不是仅有中国和美国才有大量活跃的创业创新活动? 自从川普提了G2这个概念后,这个想法似乎更加清晰了。未来大规模创业活动和竞争在中美之间展开,只有中美的创业公司才能有本土的巨大市场和资 金支持,而其他国家不仅资金不够,也没有足够前沿的技术储备或完整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支撑。 一、中美为何成为"创业双极"? 1. 唯二拥有真正超大规模的本土市场 中国:14亿人口、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极高、单一市场统一标准。 美国:3.4亿高消费本土市场,且全球品牌首发地和全球资金汇集地。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意味着:不需要出海就能支撑一个独角兽的增长逻辑。用户规模本身就能摊薄试错成本。本地市场即可验证产品模型,不必过早全球 化。 2. 唯二具备"持续自我刷新"的资金与资本结构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工程师密度全球最强。 其他地区也不是没有创业活动,但是要么市场比较小,要么没有大量资金支持,要么风投过于保守或者受限比较大,从而导致创业活动相对温和或者低 迷。 因此都他们都比较集中在服务业外包创业,不管是电商代运营或者Saas外包,或者做一些小型的商业尝试。 当然,欧洲和日本是有钱的,但因为监管严格、风险厌 ...
深圳能源(000027.SZ):目前在核电领域尚未有所布局
Ge Long Hui· 2025-11-17 09:44
格隆汇11月17日丨深圳能源(00002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各种常规能源和新 能源的开发、生产、购销,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废水处理和城市燃气供应等,目前在核电领域尚未 有所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