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融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何解?创新融资渠道与扶持政策全梳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13:2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 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存在,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融资困境。尤其是在当前经 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传统融资渠道的局限性愈发显现,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依然突出,成为制约 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主要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融资渠道单一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银行贷款无疑是最常见的融资方式,但由于中小企业自 身财务状况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很多银行对其贷款申请存在较高的拒绝率。与此银行对中小 企业的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周期长,且利率较高,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负担。 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这也是其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多数中小企业信用记录较为薄弱, 尤其是新兴企业或创业企业,往往难以在金融机构中建立起较为坚实的信用基础。没有信用担保,就意 味着无法获得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这让许多企业面临融资瓶颈。 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也在积极推动区域性金融创新。许多地方推出了地方政府主办的融资平台或担保机 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些创新的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更多的融资路径,降低了融资的 门 ...
大消息!四年,超2000亿!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6-30 06:55
Core Insights - The public REITs market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rowth since its inception, with total market size increasing from 31.4 billion to over 200 billion, and the number of products reaching 73 [2][4] - The cumulative dividend amount has surpassed 22 billion, indicating a strong return to investors [4][5] - The market has expanded its asset categories from traditional sectors to include ten categories such as affordable housing and data centers, reflecting a diverse asset matrix [2][5] Market Development - The REITs market is accele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aligning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ttracting global capital to reassess the value of Chinese infrastructure [3] - As of June 28, the tot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public REITs reached 206.07 billion, maintaining stability above the 200 billion mark despite slight fluctuations [4] - The market's evolu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deep transformation in capital structure, with a diverse range of investor types enhancing market stability and liquidity [5][6] Regulatory and Policy Framework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REITs market is a result of synchronized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market demand, with a clear policy evolution since the pilot launch in 2020 [5][6] - The introduction of regulatory guidelines in early 2024 has clarified the equity attributes of REITs, facilitating the entry of long-term capital such as insurance funds [6] Future Prospects - The Chinese REITs market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expanding, with potential for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fundraising strategies inspired by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7]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for the market to incorporate a wider range of quality assets, including cultural tourism facilities, to enhance liquidity and investor returns [7][8] - The domestic REITs market is positioned to become a "new blue ocean" for global capital seeking to invest in Chinese assets, supported by a vast array of infrastructure and real estate assets [8][9]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23期:科创债ETF加速推出,首批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正式落地-20250627
Zhong Cheng Xin Guo Ji· 2025-06-27 07:31
信用利差周报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2 年第 9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2025 年 6 月 1 6 日—6 月 20 日 总第 566 期 2025 年第 23 期 债券市场研究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院长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22期】民营房企 重启境外融资,债券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 2025-6-17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21期】债市"科 技板"落地首月迎爆发,关税冲突推升美 国滞胀预期 2025-6-10 【信用利差周报 2025 年第20期】首批9 只 信用债ETF获准纳入质押库,债券收益率走 势分化 2025-6-4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19期】上交所试 点公司债券续发行业务,信用债收益率全 面下行 2025-5-27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18期】货币政策 报告强调优化债市结构与制度安排,债券 收益率走势分化 2025-5-20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17期】新规落地 后科创债密集发行,中美关税大幅互降 2025-5-13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马子喻 zyma@ccxi.com ...
央行等六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news flash· 2025-06-24 09:15
Core Viewpoint -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six other departments have issued guidelines to support the expansion of consumption, focusing on innovative financing models in various service sectors [1] Group 1: Financial Support for Service Consumption - Emphasis on combining consumption promotion with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s, increasing credit support for key areas of service consumption [1] - Targeted credit investments in wholesale retail, catering, accommodation, domestic services, and elderly care, particularly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1] -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and differentiated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tailored to specific service consumption scenarios [1] Group 2: Innovative Financing Models - Encouragement to innovate financing models in cultural tourism, sports,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sidential services [1] - Proposals to extend loan terms in line with industry development cycles while ensuring compliance and risk control [1] - Promo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ledge financing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improved service consumption [1]
AIC高端访谈|“金融国家队+地方国资+社会资本”新局初显——AIC渐成投融资风向标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2 07:18
新华财经北京6月12日电在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较大的背景下,依托大型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 司(AIC)作为连通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桥梁,有望成为改变我国融资结构的"窍门"。 自2024年9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 通知》,将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以来,AIC股权投资试点政策稳步推进,逐渐开始全 国布局、带动地方。近期又有3家依托于银行体系的AIC获批,为科创领域带来新气象。 AIC跨领域跨市场的投资便利,使其无论是在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支持国内第一大钾肥企业盐湖 股份改革脱困,还是支持科创企业协同突破集成电路、算力困局,亦或是产业链投资、打造汽车强国助 力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甚至是推出科技金融股权投资指数,为行业建立起中国股权投资助力科技创新 发展的"数字标尺",AIC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资金基础、智囊顾问和沟通桥梁作用。AIC在近几年的火 热奔跑中,渐成格局,为科创企业的融资和发展蹚出了不同的范本。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军伏认为,相比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投资私募基金,AIC在银行 资本、信贷、风控及综合服务上优势显著 ...
债券市场“科技板”规模迈向4000亿元 业内期待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参与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1 01:51
债市"科技板"规模会进一步扩容是业内共识。同时,各方期待包括民营科技型企业在内的更多中小发行 主体进入市场,进一步扩大债市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覆盖面。 自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以来,市场反响热烈,各方参与热情高涨。《金融时报》记者根据数据 统计,截至6月6日,包含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在内,全市场累计已有超过190只科技创新债券完成 发行,发行规模约3745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金额达2958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金额约787亿 元。 此外,有11只科技创新债券发布公告后实际未发行,原计划发行规模86亿元;还有32只科技创新债券正 在发行或已公告拟发行,均将于6月12日前完成发行,拟发行规模475.5亿元。 "要推动科技型企业和科创类基金发行中长期债券,需要在债券品种、条款设计以及风险分担机制上进 行创新和优化,平衡好发行成本、信用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吸引长期资金参与。"东方金诚在 研报中建议。 创新:不只是发行主体和产品类型 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在政策引导下,债市"科技板"应运而生。 "债市'科技板'具有鲜明特征。发行主体多元化,涵盖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 业投资机构 ...
科创债新政首月发行超4000亿,发行主体仍待拓宽
Di Yi Cai Jing· 2025-06-08 13:43
科创债是专为科技创新领域企业设计发行的公司债券,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债券。2022 年5月,沪深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推出科创债及科创票据。次年,证监会发布《推动科 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科创债发行加速。 2025年3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联合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 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5月,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 《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机制两方面推出多项举 措。 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和央国企。 自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最新政策以来,市场迎来了快速扩容。 Wind数据显示,5月7日~6月7日,市场发行了221只科创债,总规模超4000亿元。其中,银行发行的科 创债总额达2274亿元,占比过半。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险资等对科创债的配置热情也显著升温。 科创债新政满月,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目前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和央国企, 中小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参与度较低;存在融资期限错配的问题,难以与科技企业的研发周期相匹配 等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超3000亿元 形成“绿色通道”加速科技型企业融资
Jin Rong Shi Bao· 2025-05-30 01:46
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全市场已发行134只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达3013.06亿元,其中,银行间 市场发行金额达2512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金额为501.06亿元。此外,还有37只正在发行或已公告拟发 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将于6月初正式发行,拟发行规模约283亿元。 从发行主体类型看,科技型企业、券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以下简 称"股权投资机构")等均踊跃参与。"此次推出科技创新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 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并实现了规则统一。发行人在发行方式、融资期限、债券条款以及募集资金使用方 式方面也更为灵活丰富。同时,降低了科创债相关费用,增设了风险分担工具,均有利于降低融资成 本。"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作为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002230)在债券市场融资参与度相对偏低,期待通过这次发行能开一个 好头,为企业更好利用债券市场支持企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兼CFO段大为在接 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12日,25科大讯飞MTN001(科创债)在银行间市场顺利完成发 行,募资规模8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83%。 距离债券市场" ...
“科创债”发行热!多地抢“首发”,多措并举推落地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3:07
5月7日,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支持金融机 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 市场活力。5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已有多省份披露"科创债"发行新进展。 与此同时,各地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债券落地见效。展望未来,分析人士建议,要立足地方产业特色与科创需 求,强化"因地制宜"的精准施策,对科创债发行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接连落地 在5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介绍,目前市场各方响应积 极,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额超过2500亿元。 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不仅有效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 领域质效,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3类发行科创债券的主体来看,朱鹤新表示,最需要给予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特别 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但股 ...
债市“科技板”发力显效总规模逾2865亿元 一马当先银行已成发行主体主力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5 16:07
本报记者 毛艺融 随着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主体的扩容,科创债发行积极性持续提高,特别是5月9日银行间债券市 场"科技板"上线以来,市场反应积极,进展迅速,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启动科创债发行工作。 Wind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期计,自5月7日债市"科技板"一系列鼓励政策落地以来,截至5月25日,已有110家发行主体发行 了135只科创债,总规模超2865亿元。其中,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成为主力,14家银行合计发行1700亿元,发行规模占比约六 成;13家证券公司合计发行174亿元。此外,5月26日至27日,还将有13只科创债正式上市,合计规模174亿元。 金融机构表现活跃 银行成最大增量 从发行主体来看,科创债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企业和机构。其中,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在内的金 融机构表现尤为活跃,充分体现了当前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的趋势。 目前,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涉及14家发行主体,且银行类型多样。进一步看,银行发行的科创债单笔发行规模也高于其他类 型机构,募资后主要通过贷款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例如,5月20日,中国银行成功完成200亿元科创债发行定价,本期债券期限 3年,票面利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