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上市

Search documents
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10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数十家筹备中
Jin Rong Jie· 2025-07-04 01:11
科技类企业在这波赴港热潮中表现尤为突出。截至6月30日,已有16家A股半导体及消费电子公司向港 交所提交招股书,数量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龙头企业已率先完成 港股上市。 政策环境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证监会此前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中,明确 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发布相关通知,完善境内企业境 外直接上市的跨境资金管理。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的"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了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申请。这项举 措允许相关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提升了审批效率。 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的动机主要围绕全球化发展需求展开。通过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企业能够更便捷 地对接全球产业链,吸引海外合作伙伴。A股上市地位使这些公司在港股市场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好发 现,实现合理定价。 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流持续升温,"A+H"双重上市模式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去年9月至今,已有 10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同时数十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相关事宜。 立讯精密、长春高新等行业龙头企业近期相继发布公告,宣布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一天16家,港股IPO爆了
投中网· 2025-07-01 06:27
以下文章来源于格隆汇新股 ,作者发哥说新股 格隆汇新股 . 格隆汇新股(ID:ipopress),为您提供全球IPO市场的专业解读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中国资产将在全球资本体系中迎来重新评估的重大机遇。 作者丨 发哥说新股 来源丨 格隆汇新股 最近几天,港股IPO公司多到头晕目眩! 就在今天(6月30日),一共有8家港股公司同时招股,包括极智嘉、首钢朗泽、BOSS直聘、富卫 集团、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蓝思科技,除BOSS直聘于30日上午招股结束外, 其余7 家公司的招股时间都还将持续2-4天。 这都不算啥,上周五更夸张——港交所直接被16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材料淹没了!这些公司涵盖机器 人、半导体、消费、生物医药、金融等多个行业,其中有5家是A+H双重上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的具体情况。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迎来43只新股IPO上市,较2024年上半年的30家增长了43.3%;新股首 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067.1亿港元,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876.5亿港元,这主要受宁德时代、恒 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大型IPO上市的拉动。 从2025年各 ...
一天16家,港股IPO爆了!
Ge Long Hui· 2025-06-30 10:16
最近几天,港股IPO公司多到头晕目眩!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迎来43只新股IPO上市,较2024年上半年的30家增长了43.3%;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 1067.1亿港元,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876.5亿港元,这主要受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大型IPO上市的拉 动。 数据来源: Wind ,格隆汇整理 从2025年各月的表现来看,5月是募资金额最多的月份,单月募资总额达572.9亿港元;6月是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月 份,一共有15家公司上市。 数据来源: Wind ,格隆汇整理 就在今天(6月30日),一共有8家港股公司同时招股,包括极智嘉、首钢朗泽、BOSS直聘、富卫集团、峰岹科技、 讯众通信、大众口腔、蓝思科技,除BOSS直聘于30日上午招股结束外,其余7家公司的招股时间都还将持续2-4天。 这都不算啥,上周五更夸张——港交所直接被16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材料淹没了!这些公司涵盖机器人、半导体、消 费、生物医药、金融等多个行业,其中有5家是A+H双重上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的具体情况。 除上市数量和募资金额大幅增加外,今年港股IPO的认购也非常火爆;其中,布鲁 ...
给两位创始人各发999万年薪后,这家公司要去港股再圈10亿美元?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25 10:59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通社 ,作者财通社 财通社 . 财通社专注于港美股IPO,深度研究港美股、中概股、美股明星股财报,为价值投资者服务。财通社团队成员来自国内一流 财经证券媒体记者编辑,拥有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作者 | 财通社 来源 | 财通社 导语: 澜起科技创始人杨崇和与戴光辉仅分别持有218万股,但2024年,他们均从公司各领取了999万元税前报 酬。 在半导体国产化热潮下,A股上市IC设计公司澜起科技(688008.SH)正筹划赴港上市。 6月20日晚间,澜起科技官宣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的计划。 不过,与其高调IPO计划形成对比的是,澜起科技账上仍躺着超过70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这一"有钱还融资"的操作,也在市场上引发疑问:澜起科技到底意欲何为? 根据澜起科技公告,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拟聘请安永作为本 次H股发行并上市的审计机构。 今天,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澜起科技已聘请投行负责筹备其计划中的香港IPO,规模或达1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澜起科技正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就潜在香港IPO进行合作。 一旦成功,这将成为又一个"A ...
纳斯达克(Nasdaq)上市|新三板上市企业可以去纳斯达克上市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1 07:40
答案是:可以 新三板上市公司可以赴纳斯达克上市,且无需先行摘牌。根据2024年修订的《证券法实施条例》,新三板被明确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企业可直接保留 新三板挂牌地位的同时申请境外上市。 新三板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的核心条件与路径 法律合规性。 中国证监会自2023年起实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简化备案流程,支持企业"双重上市"。2024年备案效率显著提升,全年超96家 企业获批(含赴美上市51家)。 新三板企业需完成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并符合纳斯达克财务标准(如年净利润75万美元或估值5000万美元等)。 纳斯达克的适配性。 分层机制灵活:纳斯达克全球市场(Global Market)和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对盈利要求较低,适合高成长性企业。 华谌科技(原新三板代码871560)在2024年获批备案后直接递交纳斯达克IPO申请,未摘牌新三板。 新三板企业纳斯达克上市的路径与价值 在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加速的背景下,中国新三板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已成为值得关注的资本现象。本文将从政策环境、操作路径和市场效应三个维度展 开分析。 一、政策环境的双向开放 2024年修 ...
“打新吃肉” 港股新股盛宴正酣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9 13:24
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港股IPO市场迎来热潮,打新赚钱效应也出现明显回升。 6月19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报告称,香港将会以40 只新股集资1021亿港元,为2025年上半 年画上句号。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位列全球证券交易所IPO融资额第一名。与去年同期的30只新股集资 132亿港元相比,今年上半年港交所新股上市数量增加33%,集资总额猛增673%。 IPO热潮之下,资金蜂拥而至,新股超额认购额大增,打新赚钱效应大增。不过,机构人士表示,投资 者在追捧概念个股的同时,也要注意破发风险。 IPO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接近四分之三的2025年上半年集资额,来自4只超大型A+H新股及1只H股上市, 分别为宁德时代410亿港元、恒瑞医药99亿港元、海天味业94亿港元、三花智控79亿港元、蜜雪冰城40 亿港元。 业内预计,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保持全面回暖态势。 展望未来,目前香港还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可 从80只新股集资 2000亿港元。其中,大部分港股上市项目来自科技、传媒和电讯,以及消费业。 值得关注的是,A+H 将成为今年靓丽风景 ...
政策推动港深“双重上市”:哪些港股大湾区企业将会率先“回A”?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3 09:46
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 副主任李春临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发行上市 存托凭证,允许符合条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且在境内注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此前的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 见》提出,允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就此,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强化深交所资本市场核心 地位,此次《意见》将完善深交所的制度供给,增强其全球竞争力,推动金融要素跨境流动,同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双重上市",也可吸引 更多以香港为枢纽的国际资本进入A股资本市场,并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产业金融中心"的加快形成。 哪些企业会"回A"? 此次《意见》出台,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哪些港股上市的大湾区企业,会回归A股上市。 目前 ...
“H+A”新政下,谁将抢到港股深市IPO“头啖汤”?
Di Yi Cai Jing· 2025-06-12 13:22
IPO项下的符合标的并不多。 这些企业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比如,金融板块包括广州农商银行 (1551.HK)、东莞农商银行(9889.HK)、阳光保险(6963.HK)、国银金租(1606.HK)、中盈盛达 融资担保(1543.HK);地产板块包括万物云(2602.HK)、保利物业(6049.HK)、雅生活服务 (3319.HK)、富力地产(2777.HK)等。 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深交所发行上市存托凭证,允许符合条件、在香港联合交 易所上市且在境内注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在6月1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对《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 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中,涉及"H+A"的政策条款作出了进一步阐述。 其中,在IPO方面,"H+A"的覆盖范围已较为确定。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发现,如果按照"境内注册"(即 不包括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双重限定,目前仅23家港股上市公司在此范畴之内,标的 数量远远小于存托凭证,但其中部分科技股依旧存在想象空间。 谁将率先登场?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港股市场共有 ...
21专访|广东省社科院刘佳宁:“H+A”双重上市机制,进一步打破跨境资本流动壁垒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1 13:57
南方财经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6月10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简称 《意见》)。 南方财经:《意见》提到"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 交易所上市",这条举措的提出背景是什么,为什么提出? 刘佳宁:此次政策允许在港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归深交所,是深化粤港澳金融协同、服务实 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其背景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战略驱动粤港澳深度融合。自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强化深交所资本市场核心地位以来,深港通过互联互通机制 实现资本要素初步流通。此次政策允许大湾区港股企业回归深交所,进一步打通"双重上市"路径,推动 金融要素跨境流动,构建"香港募资+内地产业化"的跨境资本循环生态。 另一方面是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使命性要求。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此次通过打造"双主场上市"模式, 能够吸引以香港为枢纽的国际资本投资内地科技企业,拓宽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同时完善深交所制 度供给,增强其全球竞争力,助力深圳成为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实现开放水平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双向 提升。 南方财经:目前, ...
经营业绩不振的锦江酒店,三年后想重返港股了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1 09:40
(文/朱道义 编辑/张广凯) 2025年以来,伴随着中国资产重估、港股流动性改善、企业出海等多重动力助推,"A+H"的双重上市模式正渐入佳境,如今首家向其发起冲刺的酒店巨头也 出现了。 6月4日晚间,锦江酒店(股票代码:600754.SH)公告透露,为深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拟于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 港联交所上市,拟聘请毕马威为审计机构。 锦江酒店表示,本次H股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权整体协调人行使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 权,但最终发行规模、发行比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且因此次上市计划尚处于早期阶段,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自股东大会关于本次H股上市相关议案审议通过之后的二十四 个月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H股上市。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锦江酒店表示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此番描述,一方面点明了锦江酒店剑指国际化,但另一方面也 透露了其业绩情况似乎不甚乐观。 事实上,此次锦江酒店冲击港交所,用"回归"二字或更为合适。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6月,锦江酒店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