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博弈

Search documents
“大而美”法案,真的美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23:05
财经早察主播 董静怡 究竟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让美国走向衰败"? 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签署的"大而美"法案,这是一个可能改变美国未来十年经济格 局的重大法案。 此前,这个法案在国会通过得并不轻松,众议院只以218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参议院甚至要靠副 总统万斯的一票才打破僵局,足可见争议之大。那么,这部法案究竟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什么?是真正 的"伟大",还是加速社会撕裂的导火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部法案的核心其实就两点:税收减免、削减福利。这届美国政府和共和党议员们当然要借机吆喝,声 称减税可以加速经济增长,新关税政策和大幅削减社会事业支出,还会让国家财政更加稳健,诸如此 类。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法案其实就是一句话:给富人减税,给穷人减福利。 法案延续了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将企业所得税锁定在21%,同时提高了多 项个人免税额度,比如小费收入2.5万美元以下免税、加班工资1.25万美元免税、老年人额外6000美元免 税等。这些政策看似让民众赚便宜,但仔细看就会发现,真正的受益者是高收入群体。耶鲁大学的研究 就说了,收入前1%的家庭将获得45%的减税红利 ...
他信首次公开回应:洪森给佩通坦“下套”,“兄弟情”已破裂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10 12:32
【文/观察者网 邵昀】 据泰国《民族报》、泰国公共电视台7月9日报道,泰国前总理他信当天首度公开回应女儿佩通坦的"通 话录音门",为"错信"柬埔寨参议院主席、前总理洪森向公众道歉。他说,洪森对佩通坦的所作所为令 他深感震惊,自己与洪森的"兄弟情"已经破裂。 7月9日, 当被问到佩通坦被停职后是否有再与洪森联系,他信说,他只发过一条讯息给洪森,写的是"你的所作 所为伤害了我,也伤害了你",洪森没有回复。 "这不禁让人怀疑,洪森是真的在睡觉,还是早有计划,只等身边官员离开后再打电话,好方便录 音?"他信指责称,洪森的这种做法"令人痛心"。 他信补充称,佩通坦当时之所以试图妥协,是因为两个家族之间的"私人情谊",但鉴于情况本身,他仍 有责任向公众道歉。"我承认,我与他(洪森)这样的人打交道是一个错误。"泰国公共电视台指出,这 是自泰柬边境局势升级以及佩通坦被停职后,他信首次公开对此两件事作出回应。 他信(前排左三)出席泰国民族电视台活动现场,背景为洪森与他信的合照 《民族报》 "我曾经和他(洪森)亲如兄弟。但在他对我女儿的所作所为之后,我感到震惊。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至于这段关系……就让它结束吧。我不在乎了。"他信 ...
特朗普逼宫,美联储顶得住吗,经济数据成政治牺牲品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06:04
文︱陆弃 当前市场普遍预计7月不降息,9月可能是政策拐点。但讽刺的是,这种判断本身就基于"市场对政治博 弈的猜测",而非真正的经济数据解读。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当数据被稀释、政治介入愈深,市场预 期不再建立在基本面之上,而是围绕"特朗普说了什么"和"美联储还能顶多久"。 如今的美联储,正处在一个三重夹击之中。一方面,是特朗普对降息的咄咄逼人,他不惜在公开场合辱 骂鲍威尔为"白痴";另一方面,是两位联储高官的罕见"倒戈"——鲍曼与沃勒先后暗示,降息可能提前 至7月。这在过去属于罕见操作,透露出美联储内部已不再铁板一块。第三重夹击,更像一颗"慢性毒 药":特朗普政府对劳工统计局的系统性削弱,使通胀数据越来越基于估算,非但不能精准指导利率政 策,反而可能成为误导。 曾几何时,"美联储独立性"是美国金融体系不可撼动的圣坛。从格林斯潘到耶伦,哪一任主席不是一边 捧着经济学模型,一边死守着不被白宫染指的政策权杖?但2025年的现实是,白宫在"施压"美联储的同 时,也在"掏空"它赖以决策的基础。没有了真实准确的消费价格数据,再理性的央行也会变得目光模 糊、判断迟钝。如果说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胀和稳就业,那么没有可靠的数据,这一 ...
中美激烈博弈,欧洲感受恐慌,中国稀土优势为何能经久不衰?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22:51
三. 中国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控制,实现了稀土产业的集中化管理。2011年后,中国政府将100多家稀土企业整合为6家国有企业,2022年又进一 步合并为中国稀土集团,控制了全球30-40%的稀土供应。这些国企在国务院直接监管下,通过生产配额和出口限制有效控制全球稀土价格。 例如,中国通过慷慨的信贷支持稀土企业,提前投资导致供应过剩,从而压低全球价格,阻碍了其他国家的市场进入。2024年1月至7月,钕镨 (NdPr)价格下跌20%,正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尽管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投入巨资试图打破中国的稀土垄断,但成效有限。原因在于中国通过低价壁垒和技术优势,构筑了难以逾越的 竞争壁垒。例如,2011年,日立金属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稀土磁铁工厂,但因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最终于2020年关闭。澳大利亚的公司 虽在2025年5月实现重稀土生产,但受限于供应过剩和价格低迷,其盈利能力仍难以与中国竞争。 中国的稀土霸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十年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的结果。以下是其成功背后的三大支柱: 一. 稀土开采与加工的技术壁垒极高。尽管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并不稀缺,但其分离与提纯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中国自1980年代从法国引 ...
德国破产潮掀危机,美欧贸易战升级,经济趋势堪比火烧连环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5:43
文︱陆弃 近日,德国企业破产潮不断升级,已达到十年来最高水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有约1.19万家企 业宣告破产,涉及员工14.1万人。这组令人震惊的数字不仅揭示了德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严重衰退,更暴 露出其深层次的结构性危机和对外依赖的脆弱性。而这一切背后,美欧之间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贸易 博弈,正如烈焰一般,烧穿了这个"欧洲经济引擎"的肌理。 德国经济曾被誉为欧洲的支柱,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长期支撑着其稳定增长。然而,这个曾经 的经济奇迹如今却陷入了沉重的困境。数据显示,企业破产率比去年同期激增9.4%,而这背后的根 源,绝非偶然。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叠加,成为压垮这座经济大厦的最后一根稻 草。尤其是美国对德国商品出口的潜在关税威胁,更是给德国出口商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使得本就脆弱 的德国经济雪上加霜。 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季度虽然小幅增长0.2%,但这并不能掩盖经济深层次的病症。作为德国最大的 贸易伙伴,美国与欧盟之间悬而未决的贸易谈判,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对抗色彩。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指 出,关税威胁的阴云仍笼罩在谈判桌上,出口商的信心指数从5月的-5.0继续下滑至-7.4,明显表现出 ...
美国又找中国求援,伊朗掐住石油命脉,谁在暗地偷笑?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20:20
Group 1 - The U.S. is seeking China's assistance to persuade Iran not to block the Strait of Hormuz, highlighting a shift in roles where China is now being asked to intervene rather than being the proactive party in dealings with Iran [1][3] - A potential blockade of the Strait of Hormuz could lead to skyrocketing global oil price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countries like China and Japan that rely on this shipping route for oil imports [1][3] - China's dependence on Iranian oil has decreased, with Russia now being the primary supplier, as Iran accounts for less than 10% of China's energy imports [1][3] Group 2 - Iran faces a dilemma as it relies on oil exports for its economy, and blocking the Strait could lead to severe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itself [3][5] - Countries like India are under pressure from rising oil prices and must seek alternative oil sources, while shipping companies in Southeast Asia are anxious about potential disruptions [3][5] - China is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needing to balance its relationship with Iran while also managing U.S. expectations, having diversified its energy sources in recent years [3][5] Group 3 - Russia is benefiting from the situation, as U.S. sanctions on Iran have led to increased cooperation between Iran and Russia, allowing Russia to raise oil prices significantly [5][6] - The general public is feeling the impact of rising oil prices, leading to increased costs of living and potential job losses due to higher operational costs for businesses [5][6] - The U.S. government is caught in a dilemma, recognizing the limited effectiveness of sanctions on Iran while facing domestic opposition to military escalation in the region [5][6]
24小时换三帅!稀土巨头突发人事地震,一粒稀土芯,万里国土安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04:52
2025年6月26日,中国宣布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将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并为欧盟符合条件的申请建立绿色通道。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中欧在稀土贸易上的摩擦,也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稳定注入了强心剂。然而,就在几天前的6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经历了一 场令人震惊的人事地震:三位核心人物——董事长杨国安、董事董贤庭、以及郭惠浒——几乎同时递交辞呈,旋即引发了24小时内连换三帅的紧急调整。 中国稀土人事地震:一场关乎国家战略的权力交接? 这场人事变动,远非普通的人事更迭那么简单。它背后,是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稀土战略资源,以及中美、中欧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 公告显示,三位离职董事均为非独立董事,且均未持有公司股份。然而,他们的集体离职,如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稀土未来走向的 诸多猜测。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别有用心的人才流失?尤其是在近几年国家核心人才流失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此番事件更显得扑朔迷离,非同小可。 正是基于稀土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此次中国稀土集团的紧急人事调整,或许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举措。 我们期待在新的 领导班子带领下,中国稀 ...
以色列伊朗战火背后,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声东击西
声动活泼· 2025-06-27 09:11
6 月 13 日,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动了代号为「Operation Rising Lion」(狮子崛起)的袭击,导致伊朗军事 系统中的多名高层官员以及多位核科学家身亡。随后几日,以色列的攻击范围不断扩大,涵盖核设施、军 事基地、气田、外交部,甚至国家电视台。伊朗则迅速展开报复,对以色列多座城市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 击。 在双方交火的第四天 6 月 16 日, 「声东击西」邀请到清华大学青年学者文晶,她曾多次前往中东实地调 研,从「以色列为何突然对伊朗展开大规模袭击」的疑问出发,深入分析这场冲突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博 弈。 声东击西 以色列和伊朗的「正面硬刚」,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发生? 文晶 到 6 月 2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停火,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结束双方持续 12 天的空袭。然而仅数 小时后,以色列指控伊朗再次发动袭击,伊朗则予以否认,并表示将以外交手段回应。当前,全球仍在密 切关注这场脆弱停火能否持续。 这场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激烈的以伊冲突,为何会在此时突然爆发?中东各国以及以色列的长期盟友——美 国,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围绕这场战争背后的诸多关键问题,我们整理了本期节目的文字版内容,方 便大家 ...
以伊美三方均宣称“胜利” 核问题谈判走向成停火关键变量
Yang Shi Xin Wen· 2025-06-27 08:39
以色列和伊朗目前处于平静之中。两周前,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引发一场互袭,美国也一 度"下场"轰炸伊朗核设施。以伊停火后,以色列、伊朗、美国三方都宣布取得胜利,但实际得失又是怎 样?三方都表示胜利,背后原因又是什么?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停火后,伊朗、以色列和美国都宣称自己取得胜利。一方 面,三国需向国内交代过去12天战争成果,伊朗称停火是因取得全面胜利;另一方面,伊朗和美国以色 列之间的博弈从军事转向政治,首要问题是伊朗与美国是否恢复核谈判。美国总统称下周将谈判,但伊 朗表示暂无此计划。在后续政治博弈中,伊朗须树立战略信心,展示与美以政治博弈的能力,其坚持发 展核计划、不在核问题上让步、暂无与美核谈判打算等举措,都是在为博弈做准备。 停火能否维持取决于谈判进展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哈梅内伊在电视讲话中强调三点。一是伊朗在与以色列和 美国的"战争"中获胜;二是伊朗永不屈服、永不投降;三是未来若有必要,伊朗将继续打击以色列和美 国。 博弈从军事转向政治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当前停火是否脆弱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未来伊朗与美国 关于核问题的谈判能否 ...
美联储转向迷雾:谨慎与博弈中的货币政策抉择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7 01:20
新华财经北京6月27日电(崔凯)随着美国通胀压力边际缓和但尚未完全达标,叠加关税不确定性与政 治压力交织,美联储正站在政策转向的关键十字路口。近期多位官员密集发声,释放的信号看似矛盾, 实则折射出对经济数据的深度审视、对风险因素的警惕,以及内部共识构建的复杂过程。 政策立场分化:从"鹰鸽之争"到"数据皈依" 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紧迫性分歧显著。理事沃勒和鲍曼此前释放的"7月降息"信号,遭鲍威尔、威廉姆 斯等核心决策者集体否定。 多位美联储官员在周四发表讲话,明确表示需要再观察几个月的数据,才能确定由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 不会对通胀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他们认为,通胀具有黏性风险,4月通胀数据虽超预期降温,但服务业 价格仍具韧性;仍面临关税变量的扰动,需观察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对CPI的滞后影响;持续申请失 业救济人数升至两年高位,但初请数据波动加剧判断难度。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对商业活动造成了严重扰乱,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了三年来的首 次萎缩,GDP以0.5%的年化季率下降,这一数字较之前的预期大幅下调,逆转了2024年第四季度2.4% 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5月份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意外扩大至96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