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芯片
icon
Search documents
力芯微(688601)每日收评(07-08)
He Xun Cai Jing· 2025-07-08 09:44
力芯微688601 时间: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 53.85分综合得分 较强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40.36 元 当日主力成本 40.38 元 5日主力成本 39.48 元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元 20日主力成本 37.36 1次 跌停 0 次 北向资金数据 | 持股量188.23万股 | 占流通比1.4% | | --- | --- | | 昨日净买入6.21万股 | 昨日增仓比0.046% | | 5日增仓比0.071% | 20日增仓比-1.075% | 技术面分析 41.82 短期压力位 39.09 暂无特殊形态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7月08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短期支撑位 41.82 中期压力位 37.21 中期支撑位 目前短线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42.12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12% | | 超大单净流入540.33万元 | | 大单净流入1001.79万元 | | 散户资金净流出40.35万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半导体 1.50%、国产芯 ...
汽车芯片,遇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4 01:13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然而,这几年英特尔主业压力不断加大,代工巨亏、核心CPU市占被侵蚀,2020年至2024年,英特 尔市值暴跌1200亿美元。为此,英特尔必须收缩非核心资产,不得不在多个非核心领域"断臂求生"。 汽车业务不是英特尔的主营业务,其部门规模也并不大。不过主动剥离汽车平台类芯片业务,已反映 出大公司在资源再分配时对"回报周期长、竞争激烈"的车规市场的审慎态度。 当然汽车业务不过是英特尔大刀阔斧裁员的一小部分,今年4月,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宣布了裁员超过20%的重组计划,成为英特尔自1968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与重组行动。 安霸寻求出售 过去几年,伴随着汽车"新四化"浪潮的席卷,智能汽车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计算平 台",带动了大量对计算、感知、控制、通信等芯片的需求。这一趋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点燃了 汽车芯片的创业与投资热潮。无论是图像处理芯片、车规级MCU,还是域控制器SoC、毫米波 雷达芯片,都是热门方向。特别是在国内"缺芯潮"与产业政策双轮驱动下,汽车芯片更是一度成 为半导体圈最"性感"的赛道。 然而,风口过后,回归现实。 可以发 ...
汽车芯片: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Hu Xiu· 2025-06-26 00:2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世界 (ID:EEworldbbs),作者:付斌 在汽车芯片领域,一场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大戏正在上演。 曾经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汽车芯片市场,此刻有人黯然离场,又有人踌躇满志。可谓是"甲之蜜 糖,乙之砒霜"。 巨头纷纷退场 就在近期,国际上就发生了五起备受关注的巨头退出事件。 第一,英特尔即将关闭汽车业务,并裁减该部门大部分员工。6月25日消息称,该公司在给员工的一份 通知中表示:"英特尔计划逐步停止英特尔架构汽车业务。"该公司还提到,会继续履行对现有客户的承 诺,但会裁减英特尔汽车部门的"大多数"员工。 汽车并非英特尔核心业务,陈立武上任CEO后一直也在强调英特尔要回归核心业务,不过有数据显示目 前有5000万辆汽车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英特尔还掌握Mobileye多数股权,不过此 项决定似乎不会影响该公司运营;2024年初英特尔收购了电动汽车能源管理SoC公司Silicon Mobility。 第二,安霸(Ambarella)有意出售。6月25日消息称,安霸正在与银行家合作,并已接洽潜在买家。消息 传出后,该公司股价上涨21%,市值达到约26亿美元。该 ...
雅创电子2.98亿吞下芯片新贵37%股权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25 22:58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邹平 财务数据显示,雅创电子自研芯片销售额从2019年的2445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3亿元,五年增长超12 倍。其马达驱动IC、LED驱动IC等产品已通过车规认证,打入比亚迪(002594)、吉利、长城、现代、 小鹏、蔚来等车企供应链。 交易完成后,雅创电子将扩充300余款芯片产品库,补足智能驱动芯片短板,与自有电源管理IC形成协 同效应。 对雅创电子而言,这是其在最近四年内第三次通过并购加码汽车芯片的豪赌。 雅创电子的转型堪称教科书级别。公司起步于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2019年收购Tamul电源管理IC业务 首次涉足芯片设计,此后公司自研IC业务实现惊人跨越。2022年,公司以2.4亿元收购深圳欧创芯60% 股权,补强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能力。2023-2024年,公司分阶段收购威雅利电子87.76%股权,强化 分销网络。 如今收购上海类比的股权,是其构建汽车芯片全版图的关键落子。 与此同时,雅创电子的并购战略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 当中国车企在智能化战场上贴身肉搏时,藏在每辆新车里的芯片战争正迎来关键棋手。 6月23日晚,雅创电子(301099)(301099.SZ)公告拟以2.9 ...
中国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提速,从“25%”到“100%”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07:02
来源:芝能汽车 根据日经报道,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全面加速车载芯片的国产化进程,目标在2027年实现100%本土化。 这是政策导向与市场自觉的叠加效应,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车企试图打破"卡脖子"困境的系统性努力。这件事情对于全球芯片格局影响是很大 的。 车载芯片是现代汽车"软硬融合"架构的核心支撑。一个整车通常需搭载数百颗芯片,覆盖感知、控制、通信、执行等多个维度。 从系统架构看,芯片大致可划分为五类:主控类(如MCU、SoC)、通信类(如CAN/LIN/以太网收发器)、功率类(如IGBT驱动、功率管理)、传感器 类(如毫米波雷达前端、摄像头ISP)及功能安全类芯片(如TPM、安全认证模块)。 国产车规芯片的系统角色 与当前替代技术路径 中国芯片厂商在上述几大类芯片中的起步阶段各不相同。当前取得突破的主要集中在主控与通信类产品。 | | | | | 芝能智芯 | | --- | --- | --- | --- | --- | | | | 汽车芯片分类 | | | | 芯片类别 | 定义 | 产品特征 | 应用领域 | 示例 | | 类芯片 (高成熟 度) | 已在整车量产的 成熟芯片 | 成熟制程中低性 ...
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加速
半导体芯闻· 2025-06-18 10:0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科技产业观察室 。 随着美中科技竞争加剧,中国正积极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预计到2027年完全采用自主研发与生 产的芯片。据日经新闻报导,至少有两家中国汽车品牌将于明年起开始量产搭载100%国产芯片的 车款。 中国政府透过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主导此项计画,要求各大车厂定期自评国产芯片采用率。 该政策目标大幅提升,从2024年的25%迅速调升到2027年完全使用自主芯片,这反映了中国推进 芯片自主化的强烈决心。 虽然官方未强制达成100%的目标,但各大汽车品牌如吉利、比亚迪等均表示愿意优先采用国产芯 片。某半导体开发商指出,即使外资芯片在中国设厂生产,车厂仍倾向选择完全自主的中国品牌。 然而,中国汽车芯片的自主化仍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系统领域,仍高度依赖Nvidia和 高通等美国供应商,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且中国芯片在性能与可靠性方面仍与国际一线品牌有明 显差距。 尽管存在上述瓶颈,中国汽车业界正积极与国内晶圆厂如中芯国际(SMIC)合作,重新审视整个 芯片供应链并验证国产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广汽集团(GAC)等企业更进一步强化了与晶圆厂的 ...
力芯微(688601)每日收评(06-18)
He Xun Cai Jing· 2025-06-18 10:09
力芯微688601 时间: 2025年6月18日星期三 62.98分综合得分 较强 当日主力成本 39.17 元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39.72 元 5日主力成本 36.52 元 20日主力成本 37.26 元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1次 跌停 0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次 北向资金数据 | 持股量188.23万股 | 占流通比1.4% | | --- | --- | | 昨日净买入6.21万股 | 昨日增仓比0.046% | | 5日增仓比0.071% | 20日增仓比-1.075% | 技术面分析 39.82 短期压力位 37.21 目前短线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长下影★ 短期支撑位 39.82 中期压力位 34.32 中期支撑位 持续下跌后出现,有可能止跌回升在升势末期出现,须多加留意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6月18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 主力资金净流出767.11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7% | | 超大单净流出81.61万元 | | 大单净流出685.50万元 | | 散户资金净流出17.41万 ...
日媒:大量中国车企正在推出完全自研自制芯片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7 11:20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17日报道,包括上汽、长安、长城、比亚 迪、理想和吉利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准备推出配备100%自制芯片的车型,且至少有两个品牌目标 最早在2026年开始量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首批大规模生产的车型将是少数品牌现有产品线的最新版本,还有更多车企将效仿。 日经新闻报道称,中国车企旨在与美国紧张局势加剧的环境下,提高中国在芯片方面的自力更生能力, 最新的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汽车芯片100%自主研发和制造。不过这一目标不具有强制性,更多是在激 励车企采用自主芯片。 知情人士称,目前尚不明确汽车芯片自给率的计算标准,一些人认为是根据车辆使用的芯片总数来计 算,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根据有多少种芯片是在本地开发或制造来计算。 车规级芯片 视觉中国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也在5月发布自研手机芯片玄戒O1后表示,小米将很快研制汽车芯片。 目前,中国车企芯片自主率大约在15%,比一年前有所提升,仍较依赖美国或其他外国制造的芯片。尤 其是在智能驾驶芯片领域和一些高端车型上,中国车企仍在使用英伟达或高通的芯片解决方案。不过在 面向主流市场的车型中,随着自研自制芯片的加入,中国车 ...
中国电科打造可信供应链 助力中国“芯”驱动中国车
中国电科在车身域控制器、智能保险丝盒、数字钥匙、泊车超声雷达等系统产品基础上优化设计,积极 应用与验证国产芯片;开展电子驻车、安全气囊等核心芯片的应用验证原型系统开发,支撑"卡脖子"芯 片迭代设计;整车控制器选用全电科自主车规芯片开发并上车应用;面向主流车企交付汽车电子产品超 900万件/套。创新打造T-BOX(智能网联终端)产线,应用电科自研控制芯片实现自动化生产。高端智 能驾驶摄像头在主机厂量产,行泊一体智驾产品融合视觉、超声波和毫米波雷达等感知技术,为行业提 供覆盖各层级需求的解决方案。中国电科坚持"系统思维、新域新质",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多样化、系 统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发展,促推产业发展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软件适配联通体系,拥抱行业"芯"生态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当前,我国作为全球 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加速领跑全球。伴随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趋势深入 演进,车内芯片数量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加快解决我国汽车芯片"卡脖 子"问题刻不容缓。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科")深入推进"一巩固三做 ...
中韩自贸区概念涨2.30%,主力资金净流入7股
截至6月10日收盘,中韩自贸区概念上涨2.3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板块内,8股上涨,连云港涨 停,华光源海、青岛金王、日照港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6.88%、3.41%、1.87%。跌幅居前的有新华 锦、海程邦达、好当家等,分别下跌9.34%、3.27%、0.85%。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 | 概念 | 今日涨跌幅(%) | 概念 | 今日涨跌幅(%) | | --- | --- | --- | --- | | 转基因 | 3.15 | EDR概念 | -2.63 | | 中韩自贸区 | 2.30 | MLOps概念 | -2.56 | | 毛发医疗 | 2.25 | 兵装重组概念 | -2.43 | | 玉米 | 2.18 | 华为盘古 | -2.40 | | 航运概念 | 2.00 | 华为昇腾 | -2.34 | | 高压氧舱 | 1.54 | 国家大基金持股 | -2.28 | | 减肥药 | 1.46 | 星闪概念 | -2.25 | | 重组蛋白 | 1.42 | 汽车芯片 | -2.14 | | 粮食概念 | 1.30 | 华为欧拉 | -2.07 | | 动物疫苗 | 1.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