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族主义

Search documents
债券投资者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问题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11 16:11
随着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对持续变化的经济增长和通胀动态作出反应,债券市场分化正在加剧。自 2021年—2022年的通胀冲击以来,市场曾多次预期利率会"长时间维持在高位",但每当出现任何宽松信 号,如2023年四季度和2023年夏季,市场便会出现反弹。这次会不同吗?同时,债券配置在更广泛的投 资组合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今年上半年外部冲击不断。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逐步升级,最终在4月初宣布"解放日"关税时达到顶 峰。随后,关税进一步升级,颠覆了数十年的贸易政策,直至宣布暂缓实施。在此背景下,长期债券而 非股票市场扮演了"约束者"的角色,迫使政府重新考虑其策略。这可能标志着"债券警示"作用的回归, 即固定收益市场将对财政前景日益恶化的政府施加一定程度的约束。即使部分关税通过贸易协议被取 消,经济民族主义和资本回流的可能性也在上升。资本或从美国金融资产流出,转向全球固定收益市 场,意味着美国的风险溢价与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而这可能是支撑非美国金融资产的一个强有力的技 术因素,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债券市场有望因美国资本外流而受益。 笔者预计,较长期利率市场的波动将持续加剧。虽然发达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已趋于正常化,但由于 持续的 ...
美国失业救济激增,招聘冷却无解,美联储按兵不动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8:22
文︱陆弃 美国经济的神经末梢正在发出警报。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持续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飙升至195.6万 人,创下三年半以来的新高。这不仅意味着更多人失业,更意味着他们正在花费更长时间寻找工作。与 之伴随的,还有首度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的飙升,达到24.8万人,同样是近十个月来从未见过的高位。在 经历了短暂的复苏幻象之后,美国就业市场再次沉入不确定与停滞的泥淖,而这一次,周期性因素之 外,更有政策人为操作的浓重阴影。 当前失业数据的异常恶化,很可能只是更广泛危机的先声。从制造业到运输业、从科技到零售,多项领 先指标均显示疲软甚至衰退信号。在这种背景下,继续高悬的关税政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无法短期 内真正改变贸易逆差,也持续对国内就业与消费信心造成内伤。特朗普政府选择以"经济民族主义"压制 外部挑战,却在无形中吞噬内部市场信心,若不及时回调政策方向,美企将面临"既要内战又要外战"的 生存压力。 与此同时,华盛顿政坛对这场正在成形的经济疲软反应迟缓。民主党忙于筹备选战,共和党则在围绕关 税与财政政策上保持沉默。这种制度性失能的表现,使得美国经济面对宏观不确定性几乎没有有效的缓 冲机制。市场无法依靠政策信号来进行预判, ...
无法终结的关税
Hu Xiu· 2025-06-10 02:01
每当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时,其国内容易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分歧: 一种是将危机归结为阶级压迫,要求政府介入掌控经济,重新分配财富,偏向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 另一种是将危机解释为国际或种族矛盾,是外国或国内某个特定群体导致了现状,进而激发(一部分人的)民族主义 情绪。 特朗普显然采取了后一种叙事。 你们为什么失业、收入下降?因为那些贸易顺差国和外来移民抢走了你们的工作。 谁导致了这一切?那群支持"不平等贸易"的民主党政客。 凭借这种简单粗暴且有煽动性的逻辑,特朗普在2016年和2024年大选中横扫了铁锈州,创造了一幕工人齐刷刷投票给 资本家的奇幻画面。 民主党精英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群铁锈区的落魄选民竟齐刷刷投票给一个高呼减少福利、停止向富人征 税、靠房地产和选美比赛发达的大资本家,难道他们都疯了吗?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进口国,约三成依赖进口,大部分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韩国。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曾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不过当时对一些"友好国家"做了豁免,因此效 果不明显。 第二任期回归以来,特朗普迅速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 正当加拿大和墨西哥思考如何消化这部分关 ...
白宫摊牌,特朗普是真怕了,美国拨通北京电话,中方只答应一件事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10:28
根据海峡网援引美国Axios新闻网报道,近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一场活动上坦言,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国企业因关税受到的冲击 感到"害怕"。"我承认中国的关税在上个月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我对此感到恐惧,总统对此也感到恐惧,但我们必须打这场仗。"卢特尼克说,这种痛苦是有 必要的,并坚称,消费者不会面对价格的上涨。他认为,总统必须保持坚定立场,"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解决问题"。 不久前,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宣布达成贸易协议,并同意暂时大幅互降关税,令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大幅降温。实际上,这并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结 果,他们最期待的结果就是:中国能够像英国那样,为结束关税战而与美国签下"城下之盟"。只可惜,中国不是英国,而是一个有能力在几乎所有领域上与 美国展开对等博弈的大国。作为对美方贸易挑衅的回应,中方在关税问题上与美国进行一场罕见的"加税竞争",如美方所愿中美经贸处于"脱钩"状态,结果 是美国超市货架被清空。 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证明,美国经济自身才是这场"制裁秀"的第一批牺牲者。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创下2022年以来最差记录。而 拖 ...
40天,美国冷静了
盐财经· 2025-05-13 10:08
作者 | 雷墨 编辑 | 谢奕秋 值班编辑| 江江 视觉 | 顾芗 "希望美方以这次会谈为基础,与中方继续相向而行,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 瑞士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一出,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发表 谈话指出:"美高额关税严重损害双边正常经贸往来,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本次会谈达成了联合声 明……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 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 和世界共同利益。"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美方能"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吗?很难。对国际贸易的警惕,对经济全球化的敌意,可以说是 特朗普执政的突出特征。2017年开始的第一任期里这只是小试牛刀,2025年重返白宫后明显变本加厉。 无疑,美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正经历深刻的变化。持续成为舆论焦点的"特朗普关税",迫使人们思 考:变化是如何发生的?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贸易体系? 5月8日,美国率先与英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4天后又宣布与中国互相取消91% ...
苹果崩跌,库克紧急回应
Sou Hu Cai Jing· 2025-05-04 06:14
文︱陆弃 曾经不可一世的苹果公司,如今正被自己祖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反噬。5月2日,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 库克在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认,因美国关税政策,公司预计将在接下来的第三财季中损 失约9亿美元。这不是苹果第一次遭遇市场寒流,却是近年来最直接被"美国政策"击穿的一个季度。 更大的危险在于,苹果的模式代表着美国科技企业过去二十年主导全球的逻辑:以品牌主导、以中国制 造、以美股定价、以全球用户为利润来源。但当中美关系剧烈动荡、欧洲重建数字主权、美国本土政坛 鼓吹逆全球化时,苹果赖以生存的四根支柱正在同时动摇。 这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一整套全球化结构的崩塌。苹果不过是最先"被示范"的牺牲品。当投资者 不再相信增长,政府不再庇护平台,供应链不再稳定时,苹果还能是那个"万亿科技灯塔"吗?还是只是 一头尚未倒下的"利润恐龙"? 问题的根源在于,特朗普政府将"关税"不再当作谈判工具,而是当作国内政治消费的筹码。这套激进政 策在表面上对中国发难,实则正在系统性收割本国科技产业。从芯片到手机,从汽车到服务器,美国的 关税新政不再分敌我,只认得政绩和选票。 美国一边高调打压中国制造,另一边却忘了苹果的全球 ...
【环时深度】美国关税政策的背后推手都有谁?
Huan Qiu Shi Bao· 2025-04-27 22:47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洋】编者的话: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对世界贸易的负面影响不断显 现,世界多方都在探寻谁是这些政策的背后推手。欧洲《现代外交》杂志认为,华盛顿向其他国家加征关税不仅是一次短暂的经济民族主义行 为,也不仅是一次冲动的赌博。相反,它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愿景,这种愿景是由一个紧密联系的顾问圈子在幕后塑造的。根据美国 《国会山报》、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报道,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美国总统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美国财长贝森特等 人都属于这一圈子。有观点认为,纳瓦罗等人的主张被融入了所谓"MAGA经济学",而这一"学说大杂烩"的相关主张不仅相互矛盾,而且非常危 险。英国《卫报》称,其结局"可能不是呜咽,而是爆炸"。 米兰:美国为世界提供两种 " 服务 "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可以说是美国政府经济议程的思想设计师。"欧洲《现代外交》杂志这样形容米兰与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关系。法 新社表示,米兰是美国闪电关税战的策划人之一。美国CNBC网站称,他是美国加征关税政策背后的主要人物。 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介绍,现年41岁的米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