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Search documents
湖北襄阳:农业抗旱正当时 水稻“喝上”保穗水
Xin Hua Wang· 2025-08-12 06:05
作者:潘志伟 石欢 罗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 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Ⅲ级应急响应。受连日高 温少雨天气影响,湖北襄阳65万亩水稻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干旱。当地多部门联动抗旱,保障水稻抽穗关 键期的用水需求。 ...
山乡巨变、产业红火 昔日敌后根据地焕发新生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8-12 05:54
0:00 桃花山位于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城东北方向约30公里,横跨湘、鄂两省,连绵20余公里。 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四十五团加强连,护送江南挺进支队、鄂豫边区文化工作团挺进桃花山,在这里建立了石公华抗日根据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 广大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943年3月,侵华日军发动鄂西战役,石首、公安、华容先后沦陷。按照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华中局的既定方针,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党委作出了"准 备由襄南向江南敌后发展,待机挺进洞庭湖畔"的指示。 1943年底,新四军第五师派遣江南挺进支队挺进湘鄂边区,开辟了以桃花山为中心,辐射石首、公安和华容3县的石公华抗日根据地,使鄂豫边区得到扩 大,为新四军进军湖南的敌后战场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点。至1945年春,江南挺进支队由原来的1个连扩建为5个主力连,从南面钳制了盘踞武汉的日军,牵 制了日军攻占常德的战略企图。 华容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 易文:石公华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战处于相持阶段后期创建的一块根据地,壮大了抗战队伍,牵制与歼灭了日伪军,支援了 鄂豫边区的建设。华容以近万人牺牲的代价,为湖南抗战留下了 ...
新华全媒+|“中原粮仓”抢收进行时
Xin Hua Wang· 2025-08-12 05:53
"三夏"时节,位于河南省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内麦浪滚滚,机声隆隆。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利用晴好天气抢收小麦,一派丰收繁 忙景象,这也标志着黄泛区农场正式迎来今年小麦大面积机收。 记者:姜亮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钱中兵】 今年黄泛区农场共种植小麦7.8万亩,均为优质小麦种子田。 为确保夏收夏种工作有序推进,当地准备大型收割机200余台,玉米播种机械400余台,准备灭茬车、犁地车近百台,防火队员300余人,为"三 夏"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
李博伦:AI为中印尼农业合作提供助力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8-11 22:40
来源:环球时报 而且,印尼智慧农业技术需求主要集中于具备规模经济的大型农场,精准农业试点多分布于大型农业运 营商,小农户面临较高准入门槛。资金约束与信贷获取困难,成为印尼小农户采用智慧农业硬件的主要 障碍,多数小农户拥有的土地规模有限、资金匮乏,难以承担AI硬件、物联网传感器及智能无人机等 产品的高昂成本,且因缺乏抵押物与稳定收入来源,这些小农户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人才短缺同样制约印尼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设备的操作需要从业者掌握物联网平台的软硬件及通 信组件知识,但印尼在农业与科技融合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相对滞后,具备技术应用能力的农业从业者 数量有限。据通信和数字部部长哈菲德透露,至2030年,印尼数字专业人员的缺口预计将达到900万。 这些发展痛点为中印尼在农业及AI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发力方向。通过AI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基 础民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在实践中探索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范式,亦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点课 题。总体而言,未来中印尼农业合作可着重评估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可行性,推动前沿科技与基础民生行 业在两国间实现深度融合,让更多民众从中受益。(作者是Diinsider联合创始人、北京大学 ...
广西花生新品种实现单产突破
Ren Min Ri Bao· 2025-08-11 21:38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华南花生单产长期低于500公斤,此次突破600公斤,关键在于良种与技术的高度集成。"国家花生产业 技术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唐荣华介绍,在选用两个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通过配套使用智能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等,可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花生的营养需求精准计算出施肥配方,控制化肥用量,实现花生高产。 本报南宁8月11日电 (记者张云河)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自治区农业技术 推广站等单位,对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花生单产提升新技术试验示范"进行现场测产。经确认, 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桂花39"每亩单产达612.67公斤,创下我国华南区域花生单产纪录。 ...
【环球财经】“沙漠之国”的粮食安全之路
Xin Hua She· 2025-08-11 13:53
新华财经多哈8月11日电(记者汪强)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一场 关于饮食文化的展览正在举行。展厅内,来自中东和其他地区、不同时代的饮食器具陈列其间,香料气 息萦绕。 但展览的主题并不止于对饮食历史的回顾,更展示了卡塔尔这个"沙漠之国"的粮食安全之路。正如策展 人塔拉·德雅尔丹所说,展览还聚焦卡塔尔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17年断交风波以来,卡塔 尔为发展本国农业所作的努力。 虽然这场断交风波在2021年1月以和解告终,但它带给卡塔尔人的心理冲击至今未完全消散。许多卡塔 尔人还清晰记得当年超市货架商品被抢购一空的情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卡塔尔社会更为强烈的粮 食安全意识。 危机之下,卡塔尔一方面迅速拓展新的进口来源,扩大粮食战略储备,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本土农业建 设,沙漠农场、奶牛养殖基地等原本看似难以实现的设想,逐步落地成为现实。本次展览中提及的埃纳 特·萨勒玛农场正是这一转型的体现。这处位于多哈郊区的综合农场如今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也已成 为教育、体验和社区参与的重要平台。 民以食为天,在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卡塔尔,"吃"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卡塔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 区, ...
倒计时5天!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即将开幕|ESG热搜榜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11 10:48
倒计时5天!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即将开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实习生房钲杰 北京报道 2025年8月16日,上海,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的第三届21世 纪"活力·ESG"创新论坛即将开幕。 在本届论坛上,政策核心参与者锚定"十五五",领军企业代表分享ESG实战经验,机构人士深耕数据驱 动力,高校专家研判全球ESG政策趋势。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2025)也将重磅揭晓! 诚邀业界同仁共赴盛会,以"智启新程,共筑未来"为旨,看传统能源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能 效,新能源企业如何应对技术路线不确定性,"链主"企业如何带动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中上协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从现金分红总额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 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占据前五。 过去一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再创历史新高,整体分红水平稳中有升。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 现金分红总额为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有9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 33家上市公司分红 ...
种植业板块8月11日跌0.14%,诺 普 信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899.73万元
Zheng Xing Xing Ye Ri Bao· 2025-08-11 08:33
证券之星消息,8月11日种植业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4%,诺 普 信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647.55,上涨0.34%。深证成指报收于11291.43,上涨1.46%。种植业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002215 | 诺普信 | 12.45 | -1.66% | 64.14万 | 7.97亿 | | 600598 | 北大荒 | 15.19 | -0.91% | 38.06万 | 5.75亿 | | 000713 | 丰乐种业 | 7.23 | -0.55% | 21.21万 | 1.53亿 | | 601952 | 苏垦农发 | 9.76 | -0.41% | 12.10万 | 1.18亿 | | 000998 | 隆平高科 | 10.01 | -0.40% | 19.89万 | 1.99 Z | | 600540 | 新畫股份 | 5.14 | -0.39% | 34.59万 | 1.78亿 | | 600313 | 农发种业 | 6.4 ...
南航新疆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玉米采收行动
Zhong Guo Min Hang Wang· 2025-08-11 07:07
近年来,南航驻村工作队创新采用"工作队+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糯玉米产业。 通过整合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对接市场销路等方式,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又可在产业基地务 工增收。这一模式有效激活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 能。(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 皮西那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土地盐碱化严重,传统玉米种植效益不高。工作队立足实际、不断 探索,精选优质品种"黄糯9号"进行推广。该品种籽粒饱满整齐,口感软糯香甜,其独特的甜糯双隐基 因,使其成为市场青睐的鲜食佳品。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通讯员王永贵、姜波、薛越 报道:8月8日,皮西那乡的糯玉 米高标准示范田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南航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组织开展"金穗助农促振兴"玉 米采收行动,金色的玉米地中,党员干部与村民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有的负责采收,有的负责搬运, 一穗穗饱满圆润的糯玉米在手中传递,丰收的喜悦在眉宇间绽放。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玉米,即将 奔赴全国各地市场。 ...
破解负反馈 粮食增产有新招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8-11 06:51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会议指 出,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保护,综合施策持续恢复和提升耕地生态功能,确保永续利用。 这个消息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团队很振奋。前不久,该团队刚刚在《科学》杂 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调控植物-土壤反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种地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 脚",要把目光转向土壤健康。 民以食为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张福锁在介绍课题研究背景时表示,团队曾对华北平原小 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定位试验的105个数据点进行了数据统计测算,由于土壤问题,当前每公顷耕地存 在约1.5吨的隐形粮食损失。 为何"丢了"这么多粮食?张福锁表示,是由于"作物-土壤负反馈"。当前集约化农业生产不合理管理造 成各种土壤健康问题,如压实引起土壤结构变差,土壤化学性状的变化包括土壤酸化、盐渍化,土壤生 物活力降低,生物群落失衡等,导致土壤内在效率下降,作物容易染病,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下降等。 他说:"一亩地100公斤的隐形产量损失,我们应该拿回来。"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光州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俊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