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

Search documents
【投融资动态】阿维塔科技C+轮融资,投资方为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杭州资本等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11:53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6月2日公布的信息整理,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C+轮融资,融资额未披露,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渝富高 质产业母基金,杭州资本,南方德茂资本,合肥高新集团,合肥建设投资,国投聚力,南方科创,南方工业产业基金,芯能创投,金浦投资,深 圳瑞业数金资产,芯联集成。 | 公布日 | 投资方 | 交易全额 | 融资轮次 | | --- | --- | --- | --- | | | 渝昌高质产业母基金 杭州资本 | | | | | 南方德茂资本 | | | | | 合肥高新集团 | | | | | 合肥建设投资 | | | | 2025-06-02 | 国投聚力 | 末披露 | C+轮 | | | 南方科创 | | | | | 南方工业产业基金 | | | | | 芯能创投 | | | | | 金浦投资 | | | | | 深圳瑞业数金资产 | | | | | 芯联集成 | | | | | 长安汽车 | | | | 2024-12-16 | 南方资产 | 111亿人民币 | C轮 | | | 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 | | | | | 交银投资 | | | | | 长安汽车 | | | | | ...
余承东“炮轰”小米,不只是大佬掐架这么简单
混沌学园· 2025-06-12 07:33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 ,但跨界造车,凭一款车就卖爆的新势力车企, 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小米 。小米 Su7 , 上个月刚 交付了 第 2.8 万辆 车 。 华为 余承东在台上那句 " 做得比他好,卖不过零头 " 点燃了会议的现场; 台下观众的手机 推送 正疯 狂闪烁着小米 S u 7 的交付捷报。一场没有点名却刀光剑影的隔空交锋,让华为的'技术信仰'与小米 的'爆品逻辑'再度碰撞——这次,战场从手机换到了汽车,但火药味依旧熟悉。 暗讽小米 ? 华为余承东 突然对小米 扔下一 枚 "舆论 炸弹 " 。 作为华为高层,余承东 以 直言不讳 在科技圈 闻名, 人送外号 " 余大嘴 " 。 5 月 31 日, 在今年的 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 上,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 从其他行业来的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了,我们产 品比他好还卖不过他的零头,虽然他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智驾能力都很弱。 " 当时现场就炸了锅。 小米 高管团队当天就下场反击,组队发微博回怼,并且引用了所谓的 "莫言名言"—— "诋毁,本身就 是一种仰望 " 。 有意思的是,第二天, 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小米 YU7 将于 7 月量产, 并且也引用了这句 "名言" ...
跟踪指数高配小米、阿里巴巴、腾讯合计超30%!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正在发售中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06:02
华泰证券指出,往前看,高层通话释放积极信号下关税摩擦影响或进一步减弱,出口链压力缓和下中国 增长预期或抬升,尤其是在此前并未跟随其他货币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均有补涨空间, 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提振下依然看好港股相对全球市场的收益表现。操作上,建议关注科技升级趋势性下 的港股硬科技,互联网及AI,以及存AI逻辑支撑的通信方向等。 指数成份股方面,恒生指数官网数据显示,该指数权重高配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合 计占比超30%。 图片来源:恒生指数官网 成份股消息面上,小米汽车业务发展态势良好,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SU7交付量达75,869辆,环比增 长8.9%。该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 元。第二款车型YU7计划7月正式上市。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四季度(2025自然年第一季度)营收为 236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未来三年计划 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腾讯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 13%,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4 ...
阿里离职员工发万字长文,马云回应;张朝阳回应错失百万Labubu;哪吒方运舟被讨薪员工围堵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6-12 00:02
完整早报音频,请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收听 【影石创新 6 月 11 日登陆科 创板, 首日大涨271.48% ,总市值超 7 00 亿元】 6 月 11 日, 影 石创新( 688775.SH )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其发行价为47.27元/股,收盘价为 177.00元/股,首日大涨271.48% ,总市值突破 700 亿元。此次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募资 19.38 亿元,为 2025 年以来科创板募资规模排名第一的企业。(新京报) 【于东来:胖东来今年净利润预估为 15 亿元,员工税后平均月收入可达 9000 元】 6 月 11 日,胖 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媒体宣布: 2025 年胖东来净利润估计 15 亿元左右, 8000 多名员工税后 平均月收入可达 9000 元,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平均每人分配 70 万元左右。谈及工作时长,于东来称 未来员工工作时间每周不会超过 36 小时,年休假不会低于 40 天。( 21 世纪经济报道) 【华为正式发布 Pura 80 系列:最高售价 10999 元】 6 月 11 日下午,华为 Pura 80 系列及全场 景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发布会现场宣布, Pura ...
“H+A”新路径开启在港挂牌大湾区企业迎新投资机遇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11 21:25
6月11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收涨。其中,金融行业上涨1.17%;香港证券ETF收涨3.11%,盘中一 度上涨4.48%。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首次明确"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意见》为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等220家在港挂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开辟"H+A"新 路径,将给这些企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同时,券商作为IPO承销的核心中介,板块业绩和估值有望迎 来双升。 ● 本报记者 刘英杰 葛瑶 打通"H+A"上市通道 "未来哪些企业能够回到A股上市,还要等具体的政策细则出台后,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只 有经过港股市场验证、具有真正价值的企业才可能获得A股上市资格。"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金牛资管 中心主任吴海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在《意见》的指导下,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质量 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投资者带来新的价值增长载体。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1日,在港上市但未在A股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共有220家,总市值 约为16万亿 ...
零跑汽车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智能仿生腿招募报名工作
Qi Lu Wan Bao· 2025-06-10 13:29
Group 1 -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Disabled Persons Welfare Foundation launched the third phase of the technology assistance project for limb-disabled individuals, aiming to recruit 100 beneficiaries for free installation of smart bionic legs [1][3] - Leap Motor, as a charitable donor for the project, encourages limb-disabled individuals in need to apply through official channels, aligning with its mission of providing high-quality, well-configured electric vehicles through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3] - The project addresses the dual challenges of limited functionality of traditional prosthetics and the high cost of smart prosthetics, promoting a collaborative model involving government, charitable enterprises, and technology companies [3] Group 2 - Leap Motor, founded in 2015, is a technology-driven smart electric vehicle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focusing on the design, research, and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3] - The company has a self-research and manufacturing ratio of 65% in its core components, having introduced several industry-lead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first eight-in-one electric drive and the first mass-produced CTC battery chassis integration technology [3] - In 2023, Stellantis Group invested in Leap Motor, and in May 2024, they established a joint venture to expand into international markets [3]
时报观察|明确行业标准 平息车企“骂战”
证券时报· 2025-06-10 00:28
这种监管思路,既是对快速变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迅捷反应、主动作为,也有效填平了产业细分领域的标 准"洼地",减少了企业打擦边球的空间。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细化,一些企业钻空子、互相拆台的论战自然也会减少。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逐渐催生了一种新形式的"较量",即车企高管纷纷入驻社交平台, 通过互联网隔空论战。时而围绕技术路线,时而聚焦产品定义,但有时候,这种论战也会演化为"口水 战",高管们时不时隔空"互怼",在舆论场上挑刺。 针对这种行业现象,监管部门频频出手,持续完善行业标准,平息纷争。例如,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公 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旨在规范智能电动汽车产品 设计。这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汽车产品安全的重视,也释放了另一种信号,即以规范行业标准引导车企从低水 平的"口水战"回归理性,专注于技术提升。 除了规范汽车门把手,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围绕汽车数据安全、自动驾驶分级、动力电池回收等多个细分领域 出台了相关标准。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当前,中国汽 ...
时报观察 明确行业标准 平息车企“骂战”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9 17:53
针对这种行业现象,监管部门频频出手,持续完善行业标准,平息纷争。例如,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 部曾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旨在规范智能 电动汽车产品设计。这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汽车产品安全的重视,也释放了另一种信号,即以规范行业 标准引导车企从低水平的"口水战"回归理性,专注于技术提升。 除了规范汽车门把手,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围绕汽车数据安全、自动驾驶分级、动力电池回收等多个细 分领域出台了相关标准。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逐渐催生了一种新形式的"较量",即车企高管纷纷入驻社交平台,通 过互联网隔空论战。时而围绕技术路线,时而聚焦产品定义,但有时候,这种论战也会演化为"口水 战",高管们时不时隔空"互怼",在舆论场上挑刺。 这种监管思路,既是对快速变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迅捷反应、主动作为,也有效填平了产业细分领 域的标准"洼地",减少了企业打擦边球的空间。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细化,一些企业钻空子、互相拆台的论战自然也会减少。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从"大"到"强"的关键跃升。监管部门以政策、法规引导车企良性竞争的同 时,车企自身也需要 ...
国补的最大受益者,小米还能接着赢吗?
雷峰网· 2025-06-05 07:43
16000家小米之家并不是终点。 作者丨 雪银 编辑丨 相辉 今年618还没落幕,国补却提前下线了。 近期多地国补陆续按下"暂停键"。以率先调整的江苏省为例,自6月1日起,其线上国补取消,线下国补以 每日限额的方式发放,消费者需提前在相关平台领补贴资格券,且补贴仅适用于家电及3C产品。同样取消 线上国补的还有河北、甘肃及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实行每日限量领券补贴,重庆国补已于6月4日零 点停止,成为全国第一个国补资金使用完毕下线的地区。 今年年初,本轮国补政策正式落地,个人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 时,若产品单价不超过6000元,则可享受产品销售价格1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限购1件,补贴 上限为500元。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1月20日至1月26日,国补落地仅一周,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约65%,出 货量超950万部,其中2000-5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尤为显著。 在国补政策推动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延续了自2024年以来的复苏态势,总出货量达 7090万部,同比增长5%。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凭借其越来越硬核的产品实力和政策红利 ...
蔚来首季收入超120亿研发费增11.1% 三品牌齐聚二季度交付量预增25.5%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04 23:21
随着交付量提升,蔚来的收入也随之上涨。 6月3日,蔚来(09866.HK、NIO.NYSE)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一季度收入总额达120.35亿元, 同比增长21.5%;经营亏损61.48亿元,同比增长19%。 公告显示,蔚来2025年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达4.21万辆,同比增长40.07%。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季度,蔚来的研发费用为31.81亿元,同比增长11.1%。 2025年4月,蔚来旗下的萤火虫正式上市并开始交付,与蔚来品牌、乐道品牌在汽车市场齐聚。 蔚来预计,2025年二季度,公司汽车交付量约为7.2万至7.5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25.5%至30.7%。 6月3日,蔚来管理层表示,2025年四季度NIO品牌(蔚来品牌)有望达到月销量25000辆的水平,比上年稳态2万台的 销量提高25%。同时,四季度要实现盈亏平衡。 业绩公告显示,蔚来2025年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达4.21万辆,同比增长40.07%,包括本公司旗下蔚来品牌的高端 智能电动汽车2.73万辆,以及本公司旗下乐道品牌的家庭智能电动汽车1.48万辆。 2025年一季度,蔚来的其他销售额为20.95亿元,同比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