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日本政府考虑建设国有造船厂。(日经新闻)
news flash· 2025-06-20 00:55
日本政府考虑建设国有造船厂。(日经新闻) ...
中国制造业优势凸显稳楼市稳股市成政策焦点
● 葛瑶 谭丁豪 6月19日,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破局 谋变 共生——2025金牛财富管理论坛"上,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美国政府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背后是高赤字、高债务等深层挑战。同时,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已超过30%,在造船、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他认为,稳 楼市、稳股市成为中国重要的核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充分利用香港地区的特殊地位,加大国际协作, 积极参与国际新秩序的重构。 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上行 在陆挺看来,这一体系同时也带来成本。首先,美国的国防支出占GDP约3.5%,远高于其他发达国 家;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一直保持高贸易赤字;政府债务高达36万亿美元。其次,美国经济出现"脱实 向虚"趋势,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至不足10%,造成区域间的贫富差距扩大;美国国防制造能力下降 明显。此外,随着美国政府规模越来越庞大,出现政府效率降低、内部阶层固化等现象。 中国制造业优势持续提升 陆挺表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已超过30%,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去年中国造船业吨位 占全球54%,新订单全球占比达到75%。在机器人方面,实现国产化率超过50%,中国工业机器 ...
特朗普白忙了5个月,112家在华美企硬刚: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回美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07:45
美国总统特朗普 根据港媒《南华早报》近期报道,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开展了一项调查,面向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询问他们是否打算回流美国,总共收到了112家在华美企 的答复。 其中,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报告称将生产线转移回美国,并且大多数的在华美企,都坚持在中国继续开展业务。 这一项调查结果,对于特朗普来说无疑是相当打脸的,因为在过去5个月里,特朗普一直在想方设法,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为此,特朗普甚至倒行逆施,不惜对全球贸易伙伴挥动"关税大棒",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倒逼一些跨国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去。 中国美国商会 特朗普折腾了5个月,到头来白忙一场?哪怕刀架在脖子上,在华美企也拒绝回流美国。 就以电力为例,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直观的评价称,中国的发电量就像"坐火箭",而美国则干脆"躺平了"。中国现有的以及在建的发电装置,数量远远超 过美国,而充足且稳定的电力系统,恰恰是产业环节必备的要素。 特斯拉CEO马斯克 一位美国的小企业主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她过去8年来一直尝试在美国生产,然而付出的成本要比在中国生产高出3倍不止,她的同行们都劝她到中国经 营。 从这些小人物的切身经历上,就可以看到整个时代的缩影。特朗普口口声声说 ...
首艘风帆助推大型成品油轮在沪命名 外高桥造船已手握多艘同类船舶订单 为全球船东提供更经济更环保新选择
Jie Fang Ri Bao· 2025-06-12 01:59
记者 王力 拥有千年历史的风帆在上海"重出江湖",为海上"钢铁巨兽"插上"绿色翅膀"。昨天,由中船集团旗 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英国船东打造的全球首艘风帆助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布兰兹哈奇"轮 正式命名。这一创新不仅是古老帆船技术的重生,更传递出清晰信号,在全球航运业的绿色革命浪潮 中,上海正凭借突出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劈波斩浪、引领行业前行。 大型油轮添上智能风帆 "布兰兹哈奇"轮总长249.95米,型宽44米,可装载超过80万桶原油产品。与其他阿芙拉型成品油轮 所不同的是,该轮配备三个高度超过40米、重约200吨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的硬质翼型风帆。在驾驶 室内,船员只需在智能操作平台上"一键操作",就能实现从升起到收拢,收放自如。 不仅如此,依托数字控帆系统,"布兰兹哈奇"轮可根据气象数据实时智能动态调整帆角,比经验丰 富的老船长更懂追风,就像向日葵追光一样实时自动捕捉最佳风向。 外高桥造船设计研究院技术总监刘俊红介绍,阿芙拉型油轮是目前国际上的一种主流船型,主要在 印度洋和大西洋季风带航线上运行,那里风力充沛,是风能利用的"黄金走廊"。风帆助推,就是让海风 帮着"拉一把",让发动机少干活、少烧油。 ...
一只十几元的烤鸭,是美国无法翻越的高山
新消费智库· 2025-06-11 12:46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树乡谈 ,作者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这是新消费智库第 2 6 5 0 期文章 新消费导读 中国制造,是令一切对手窒息的"叹息之墙"。 作者 :镇长本人 编辑:竺天 审核: Single 来源:大树乡谈 今晚在外面吃饭,有一道北京烤鸭,这几乎是迎接来京亲朋好友必吃的菜,席间小镇就说要 拿这只烤鸭写今晚的文章。饭店的烤鸭价格不一,一般怎么也得百元左右,而很多街边、菜 市场的烤鸭店,一只烤鸭才 20 多元甚至十几元,还能给配一套鸭饼葱丝黄瓜丝蘸料。 这是挺有意思的现象,小小的烤鸭背后是强大的生态体系。 一般用作烤鸭的,白条鸭净重是 2 到 3 斤,就按照两斤半计算,高效的规模化养殖,鸭子 的料肉比大概是 1.6 到 3.5 不等,长得最快的小白条鸭料肉比是 1.6 ,也就是 1.6 斤饲 料能长一斤肉。除了饲料,养殖户还要承担场地、水电、疫苗、损耗等其他成本,做成烤鸭 不仅要计算鸭子的成本,还要计算物流储运、加工成本、正常利润等。 把这些都算进去,一套烤鸭才卖不到 20 元,这实在太奇怪了,就好像商家做慈善似的。 商家当然不会做 ...
美媒提醒特朗普,关税战正削弱美国,中国超越的“分水岭”已到来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01:52
直到现在,特朗普还没有意识到中国正在超越美国。 看着特朗普第二任期统治下的美国,美国媒体已经开始着急,他们发出提醒,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够重视 起来,不要再继续错误行为了。 特朗普二次"入宫"的政策,真的错了吗? 从特朗普上台开始,他的核心只有一个:利益。他喊着"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做的全是 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的事情。 上任前两个月,特朗普践行自己在竞选时期的承诺:改善国内非法移民的情况、签署各种政令、与马斯 克一起,对各部门下手,做的是"节流"的事情、推动俄乌停火等等。 本以为特朗普此任期真的会就"MAGA"展开行动,然而,上任的第三个月,特朗普就暴露了自己的目 的。 就连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不赞同的声音。更别说这项政策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危机,许 多铁杆盟友因此开始考虑这段关系。 简而言之,关税能够给美国带来多少收入暂且不论,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遭受内外 夹击了。 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唯一超出其预料的就是中国。中国从推出"对等关税"开始就持强烈反对态度,但 特朗普也认为,中国虽然反对,但迟早会接受自己的政策。 他发动了关税战,称关税会让美国好起来,还喊话希望美国民众" ...
2025年5月造船订单总结:二手船价先于新船价企稳,301对中国造船业冲击逐步修复
证券研究报告 二手船价先于新船价企稳,301对中国造船业冲击逐步修复 ——2025年5月造船订单总结 证券分析师:闫海 A0230519010004 王晨鉴 A0230525030001 2025.6.10 ◼ 301具体落地政策较草案强度大幅减弱,造船利空压力释放:豁免条件显示在美订造船舶可取得豁免,美国民船建造能力差,产业链搭 建难且劳工招募成本高,同时豁免条件增加订单流向日韩压力减弱,叠加日韩船厂产能饱和,一阶段订单流向日韩带动船价提升,二阶 段高价单重新回流中国,当前老船替换主逻辑下,收费设置上限相当于增设附加费,可被造船业供需紧张带动的船价上行覆盖。301落地 后新签订单及船价有望修复。年初以来,受制于301扰动,船东观望情绪强,造船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船价阴跌,预期落地后,积压造 船需求有望释放,重新带动订单量及船价上行。 ◼ 关税谈判后看好造船进入预期修复阶段,新签订单及船价有望修复:需求端:中美贸易缓和带动航运市场贸易修复,运价上涨后船公司 资产负债表修复,老船替换主逻辑船公司下单意愿增强。供给端:船厂产能依旧紧缺。年初以来,受制于301扰动,船东观望情绪强,造 船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船价阴跌 ...
日本造船复活的条件(下)美国求援是最后良机
日经中文网· 2025-06-09 07:12
日本造船企业为对抗中韩企业而寻求合作的趋势加强(今治造船的今治工厂) 美国曾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二战后败于日本和欧洲的造船企业。据称目前美国的造船能力已降至中 国的200分之1。特朗普提出重振美国造船业,要求日本联合建造军民两用船,并投资美国西海岸的造船 厂…… 在日本对美顺差巨大、与美国谈判的筹码有限的情况下,造船业积累的技术作为日本政府的谈判筹码浮 出水面。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提出重振美国造船业。 美国曾作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而繁荣,但二战后败于日本和欧洲的造船企业,美国的造船行业规模萎 缩。规定国内航运的船舶必须在美国建造的法律反而使其丧失了国际竞争力。据称目前美国的造船能力 已降至中国的200分之1。 韩国开始行动 产生危机感的美国要重振造船业,能依靠的是同盟国日本和韩国。美国要求日本联合建造军民两用船, 并投资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 对美国的要求立即做出回应的是韩国。最大造船企业HD现代重工业(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4月宣布,将与美国最大的军工造船企业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II)在提高生产效 率和造船技术领域展开合作。 韩华海洋(Hanwha Ocean)于202 ...
“无视”美国港口费,航运巨头继续争购中国船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14:44
尽管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了高额的港口费用,这一措施并未能阻挡全球买家采 购中国船舶的势头。众所周知,包括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在内的众多大型航运企 业,依然选择与中国船厂合作。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造船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是其他国家难以 替代的。 然而,对于美国的造船业来说,想要实现复苏并非易事,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首先,美国的造 船成本简直是天文数字,不堪重负。经过多年的进口依赖,美国每年的造船产能大约只有1.5艘,而在 中国,造船的速度几乎是每五天就能交付一艘新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费用方面,美国的造船成本大 约接近亚洲造船成本的五倍,这让许多订单望而却步。 在本周于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航运论坛上,地中海航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洛朗发表了意见。他指 出:"港口费用并不会成为我们从中国订购更多船舶的障碍。"洛朗同时对美国在振兴本国造船行业方面 的努力表示赞赏,但他也毫不掩饰地指出:"中国造船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实力,因此我 们计划在未来仍然继续选择在中国建造船舶。"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希望全球航运业在未来25年内实现净零排放。为了落实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