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Search documents
干细胞移植实现无毒预处理
Ke Ji Ri Bao· 2025-07-23 01:01
未来,这一抗体疗法有望扩展至更多适应症,让更多患者受益于低毒高效的移植方案。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22日宣布,最新研发的抗体疗法在 Ⅰ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疗法不依赖传统有毒的白消安化疗或放疗,即可为患者干细胞移植 做好准备。研究团队虽以范可尼贫血患者为试验对象,但预期这一方案有望惠及更多遗传性疾病患者群 体。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医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或将为遗传性疾病治疗带来范式革 新。 范可尼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造血功能存在缺陷,导致标准干细胞移植风险极高。研究 团队创新性地采用靶向CD117抗体的治疗方案,成功为3名儿童患者完成移植。CD117是造血干细胞表 面的关键蛋白质,通过注射新型抗体"布利奎利单抗",可精准清除患者自身干细胞,且避免遗传毒性损 伤。目前,3名患儿均已度过两年随访期,健康状况稳定。 研究人员称,传统移植前的预处理常需使用放疗与白消安化疗,这对本就脆弱的患儿而言风险巨 大。范可尼贫血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移植,将因造血功能衰竭面临致命出血或感染风险。这项试验提供 了一种全新策略,即在不改变疾病机制的前提 ...
2024医药生物(A股)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研究报告
Sou Hu Cai Jing· 2025-07-23 00:38
今天分享的是:2024医药生物(A股)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58页 2024年医药生物A股上市公司市值战略全景:在调整中探寻价值新坐标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站在了周期调整与转型创新的十字路口。尽管整体呈现触底反弹态势,但截至2025年5月,行业指数较 2022年初仍下跌30%,修复进程缓慢。在政策收紧、创新加速、市场格局重塑的多重影响下,行业市值管理的逻辑与实践正经 历深刻变革。 从行业基本面看,政策监管的"指挥棒"效应显著。2024年医药领域政策聚焦六大核心方向: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深化医改 与综合监管、扩大独资医院开放、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推进集采提质扩面、完善药品价格机制。这些政策既为行业划定了规 范发展的边界,也为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行业自身的求新求变同样亮眼。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引擎,2024年国内获批创新药48个、创新医疗器械65个,均创历史新高,中 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恒瑞医药等头部企业将研发重心转向ADC、双抗、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推动行业从传统化药 向高端创新转型。市场格局上,国内需求向高端化、差异化升级,国际化则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出海品类覆盖化药 ...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3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7-23 00:32
证券研究报告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2025-07-23 宏观策略 [Table_MacroStrategy] 宏观深度报告 20250722:25Q2 固收+基金转债持仓十大亮点 透过 2025Q2 基金持仓数据,观察到如下 10 点特征: 特征 1:2025Q2, 固收+基金规模整体为净申购,其中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基金规模增幅 相对更明显,转债基金规模环比下降明显。 特征 2:观察大类资产配置 情况,固收+基金整体降低了含权仓位的比例,提高了债券和现金类资产 仓位,其中仅灵活配置型基金提高了股票和转债仓位,转债基金提高了转 债仓位。含权仓位的下降也使得各类型固收+基金跑输了万得可转债等权 指数,可转债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相对领先,跑赢中证转债加权指数。 特征 3:就转债资产仓位而言,公募基金整体略微下降 0.08pct,固收+基 金整体下降 0.54pct,只有可转债基金环比增加 0.77pct。转债指数在二季 度连创新高但整体仓位下降,原因或有:一是转债规模退出较多,但固收 +整体仍持续净申购,转债仓位被动下降;二是 6 月转债估值、小微盘指 数达到相对高位,参考 3 月前高后,泡沫破裂 ...
夜市招聘点亮求职新“夜”态
Zhen Jiang Ri Bao· 2025-07-23 00:09
Group 1 - The event "Su Super Town Night Market Recruitment Fair" was held on July 20, providing job opportunities while allowing fans to enjoy a football match [1][2] - A total of 32 key enterprises participated in the recruitment fair, covering sectors such a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biomedicin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ering thousands of quality job positions [1][2] - The event featured a live broadcast of the "Su Super" match, creating an engaging atmosphere for job seekers and football fans alike [1] Group 2 - The local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set up a policy consultation quick channel to provide job seekers with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dvice, social security policy interpretation, skills training consultation, and professional career guidance [2] - The initiative aims to leverage the influence of "Su Super" to create a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job seekers, expanding employment channels [2] -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plans to continue hosting "Just in Zhenjiang · Su Super Live" series night market recruitment events in major commercial areas to support high-quality employment for citizens [2]
中生制药“抄底”礼新,但弹冠相庆还太早
3 6 Ke· 2025-07-23 00:02
但以企业发展角度观测,资本的强力助推帮助礼新医药快速发展,短短3年,礼新医药便从初创公司成 长为估值数十亿的"独角兽",这背后反映出资本的强大力量。"资本主导"的结构在Biotech中并不罕见, 因为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单靠创始人或团队难以支撑,必须依赖资本。但这也埋下伏笔,当资 本需要退出时,Biotech的战略方向必须随之调整。 7月15日,中国生物制药(中生制药)发布公告,将以9.509亿美元总对价收购上海礼新医药95.09%股 权,叠加先前C轮融资已持有的4.91%股权,中国生物制药将全资控股礼新医药。 被收购时,礼新医药账面尚有4.5亿美元现金,如果剔除这部分现金资产,那么中国生物制药此次收购 的实际出价仅为5亿美元。对于礼新医药这样一家屡次通过BD交易证明自身的公司而言,5亿美元的对 价真的是"白菜价"。似乎礼新医药的管理层正在做一笔赔本的生意。 资本市场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同样的资产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价格。如果切换角度思考,礼新医药 这笔大多数人眼中"亏本"的生意,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糟。 01 资本催生出的新贵 礼新医药的故事,始于2019年的生物医药投资热潮。 彼时,中国创新 ...
时报观察|审核提速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迎“尖子生”
证券时报· 2025-07-22 23:52
近日,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注册申请,这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适用该标准且完 整走过审核链条的IPO企业。从过会到注册生效仅用了十多个工作日,折射出监管方向正朝着更 具包容性、更高效率的审批机制演进。 除了禾元生物,在科创板IPO排队序列的企业还有北芯生命、思哲睿、恒润达生、必贝特,它们均采用科创板 第五套标准申请上市,同属医药行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自证监会宣布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 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来,那些带有"科创"基因的未盈利企业,融资需求迅速被激活。有 的在IPO排队序列中等待良久,重新调整募资金额后拿到过会"入场券";有的则加速递交申报材料,充分享受 政策红利,尤其是在审核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包容性机制安排更具吸引力。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第五套上市标准一直是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路径,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 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目前已有20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随着改革触角的延伸,人工智 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也适用该标准,为这些硬科技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融资渠道,推 动金融资源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聚,推 ...
落子”有力,机制创新“密钥”何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一周年观察(中)
Xin Hua Ri Bao· 2025-07-22 23:48
持续关注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的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高喆,也注意到这次比 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未来产业项目,将通过大赛脱颖而出,进入江苏省 战新基金集群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储备项目库',必将获得资本青睐。"高喆点赞道。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究竟是如何构成、如何运作的?记者跟随专业人士的指引抽丝剥茧—— 先看构成。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位列省战新基金架构的第二层,属于产业专项基金的重要组成。 作为"指挥中枢",省战新母基金联合设区市和省属企业设立不同类型专项基金——未来产业天使基 金专注前沿技术培育,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助力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围绕主业 强链补链。各层级基金协同配合,形成有机统一、高效运转的基金生态系统。 在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的当下,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旨在成为推动江苏新 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的有力支撑。那 么,到底怎样运转、有哪些机制创新、如何有效"落子",才能真正"撬动"产业升级新空间? 垒好制度基石,三层"金字塔"架构有效托举 6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出邀请的2025江苏未来产 ...
开市6年来支持589家公司上市 科创板,助资源向“硬科技”集聚(经济聚焦)
Ren Min Ri Bao· 2025-07-22 21:52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6周年。6年间,从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到如今已拥有589家上市公司,科创 板这块资本市场的"试验田"逐渐成长为科技发展的新高地。 资金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科创板为更多"硬科技"企业打开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从上海证券交 易所提供的两组数据,能够看出创新动能正被激发:上市公司通过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9257亿 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募集资金为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撑,科创板公司 2019年至2024年研发总投入709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领跑A股各板块。 创新要素的持续投入,让创新企业在这片沃土蓬勃发展。以2019年为基数,2020—2024年,科创板公司 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8.7%、9.1%,目前总市值超7万亿元。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科创板还推动创新企业集聚成林。上交所有关负责人介 绍,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以行业"链主"为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 展的矩阵式产业集群。以集成电路为例,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 测、设备 ...
“澳青初创·社区客厅”横琴揭牌
Ren Min Ri Bao· 2025-07-22 19:49
广东省政府横琴办副主任叶真表示,社区客厅的构思与落地成功填补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由"政府指 导、社团运营"的公益性创业平台的空白,精准服务了青年学生和初创业者这一关键群体。 "社区客厅不仅为澳门青年卸下了创业初期沉重的资金包袱,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快速融入大湾区市场、 对接丰富资源的宝贵通道,也让澳门青年对扎根横琴、成就梦想充满信心。"入驻社区客厅的澳门青年 创业者邱先生说。 启动仪式现场,青进协广东办与澳门城市大学、中西创新学院、圣若瑟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社 区客厅设立"双创研习服务基地",打通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为持续输送优质创 业项目和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青年进步协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现有会员超过2000人,累计服务超150万人次,成为推动澳门青 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 新华社广州7月22日电(记者陆浩)"澳青初创.社区客厅"22日在珠海横琴揭牌启用,旨在推动更多澳门青 年融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增强合作区对澳门青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琴澳两地青年的交流 与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华青年进步协会(中国澳门)广东办事处负责运营,是在广东省委横琴工委、省政府 横琴 ...
时报观察 审核提速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迎“尖子生”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22 19:07
近日,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注册申请,这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适用该标准且完整走过 审核链条的IPO企业。从过会到注册生效仅用了十多个工作日,折射出监管方向正朝着更具包容性、更 高效率的审批机制演进。 除了禾元生物,在科创板IPO排队序列的企业还有北芯生命、思哲睿、恒润达生、必贝特,它们均采用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请上市,同属医药行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自证监会宣布在科创板设置科创 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来,那些带有"科创"基因的未盈利企业,融资 需求迅速被激活。有的在IPO排队序列中等待良久,重新调整募资金额后拿到过会"入场券";有的则加 速递交申报材料,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尤其是在审核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包容性机 制安排更具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审核节奏的加快并非降低门槛,而是通过制度适配性改革,让那些真正有市场影响力、 有行业地位、有突出技术成果的"尖子生",不会因为尚未盈利被阻碍上市。制度设计在提升包容性与防 控风险间寻求平衡,最终推动科技与资本"双向奔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核心引擎。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第五套上市标准一直是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