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制造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稀土管制震动西方美进口暴跌163%外媒:“卡脖子”轮到我们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11:03
Core Viewpoint - The recent export control on rare earths by China has triggered significant global repercussions, highlighting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rare earths in the tech and military sectors, and escalating the ongoi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for technological supremacy [1][6][18] Group 1: Impact of China's Export Control - China's export control on seven categories of medium and heavy rare earths has led to a dramatic price increase, with international prices soaring by 210%, and specific prices like dysprosium oxide exceeding $850 per kilogram [6][12] - The US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is heavily reliant on Chinese rare earths, with the F-35 fighter jet requiring 417 kilograms of rare earths, and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aving stockpiled 3,000 tons of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which still may not suffice [5][6] Group 2: US Response and Strategy - In response to the export controls, the US has attempted to mitigate the impact by approving exemptions for rare earth mining and planning investments in rare earth mines in Brazil and Mongolia, but remains dependent on China for processing, which accounts for 90% of global refining capacity [7][8] - The US has also imposed significant tariffs on Chinese goods, citing issues like fentanyl, while simultaneously seeking to secure rare earth supplies, reflecting a contradictory approach [6][8] Group 3: Global Reaction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 Major automotive companies, including Ford and General Motors, are facing severe operational challenges, with Ford resorting to layoffs and GM's stock price dropping by 12% due to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caused by rare earth shortages [9][12] - The European Union has reacted by introducing the "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 and German automakers have united to challenge US policies, indicating rising tensions among allies [9][12] Group 4: China's Strategic Position - China's domestic demand for rare earths is increasing, particularly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wind power sectors, with a reported 15% year-on-year growth in consumption in Q1 2025, which helps offset losses from exports [12][18] - Chinese companies are transitioning from merely selling raw materials to offering technology, as evidenced by a 727% increase in net profit for Northern Rare Earth and a 40% growth in orders for Ningbo Yunsheng [12][18] Group 5: Future Outlook - The demand for rare earths is expected to surge with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such as Tesla's Optimus robot potentially requiring an additional 400,000 tons of rare earths if mass production is achieved [13][18] - China's control over rare earth processing patents and its established supply chain create significant barriers for foreign companies attempting to bypass Chinese resources, with Japan's efforts to develop "no-rare-earth magnets" failing [17][18]
西方跨国企业抱团施压稀土管制,中方打出组合拳,稀土管控升级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06:19
最早感受到这一冲击的,是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其生产的F-35战斗机,因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供应中断而屡次停工。每一次的停工都意味着数千 万美元的损失,且直接影响了国防计划的推进。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也开始面临稀土供应链的问题。其电动机所需的稀土永磁材料库存告急,严重威胁到旗下Model系列车型的生产进度。 6月5日,我国商务部再次就稀土出口问题作出了回应,表明只要申请符合规定,中方将批准出口,并且这一政策并不针对特定国家。这一表态是在稀土出口 政策逐步收紧的背景下发布的。 实际上,当中国开始逐步加强稀土出口管控时,西方国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人将这一措施视作市场调整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深层影 响。然而,随着管控措施的逐渐深化,从设定出口配额到实施全面数据追踪系统,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开始紧张起来。这种日益严格的管理和对透明度的高要 求,远远超出了以往常见的贸易摩擦模式。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代表宝马、奔驰、大众等汽车厂商发出了警告:如果中国稀土供应中断持续超过三个月,依赖稀土永磁电机和催化转化器的欧洲汽车工业 将可能面临大规模瘫痪。此时,众多汽车厂商的高管开始紧急向特朗普政府求助,表 ...
中美通话一个半小时,特朗普请求中方,在稀土出口手下留情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23:34
昨夜,特朗普终于亲自打通了我们的电话,但这一通话并非偶然,而是他主动提出的邀请,双方才得以沟通。这背后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号:特朗普急了。 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美国的制造业可能会反向流回中国。 为何特朗普如此急迫?这通电话的内容揭示了问题的关键:通话持续了1.5小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明确向中国方面提出,急需 解决稀土出口限制问题。此外,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在推特上再次提到"稀土"一词,原话称:"稀土的复杂性没有问题",这无疑表明,稀土是此次通话的核 心话题,也成为了制约美国制造业的关键筹码。 美国经济的另一大挑战则是通胀问题。尽管4月的通胀数据未出现显著的飙升(具体数据可参见相关图表),但有消息透露,特朗普已对劳工统计局进行了 裁员,导致该局人手不足,许多数据未能及时收集。因此,4月的通胀数据可能存在"拼凑"的成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基于这些存疑的数据,美联储 无法确定是否应该降息。 特朗普的麻烦还不仅仅限于此。他推动的"大美丽法案"遭到前盟友马斯克的强烈批评,马斯克认为该法案会导致美国财政赤字再创新高,并可能让美国走向 破产。马斯克甚至公开转发了支持"弹劾特朗普、由副总统万斯接任"的推 ...
稀土,可能真的是美国的命门?不是我说的,是他们自己说的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06:23
这难道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吗?曾经,一直拿着全球领导者身份到处指手画脚的美国,居然被中国的一项稀土管制政策拿捏得死死的。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 么? 先来看看背景。稀土在现代工业中至关重要,不论是手机、汽车还是军事装备,都离不开它。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供应国,掌握了这一命 脉。近年来,随着美国制造业逐步下滑,尤其是汽车行业的不断向外转移,稀土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对美国来说,稀土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还是产业 链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而中国对稀土的管控,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产业链安全。美国汽车制造商甚至已经在警告,若没有足够的稀土供应,汽车产业可能崩 溃,进而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 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下,美国的心里没这么安稳。管制稀土的影响早就摆在眼前,数十家美国车企已经开始担忧原材料短缺,甚至有部分车企暗地里开始寻 求转移生产基地,以避开潜在的风险。美国在为自己制造的汽车中加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元素,而这些元素几乎都依赖稀土材料的支持。一旦稀土供应中 断,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将面临重创。 尊敬的审阅人员和品鉴读者:本文是经过严格查阅相关权威文献和资料。 全文数据有据可依,可供查证。 你有没有想过,稀土,可能真的是美国 ...
中美元首通话,特朗普终于服软啦,我们为何不理他的稀土要求?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10:13
2025年6月5日夜,北京与华盛顿的热线再度接通。特朗普在通话后热情洋溢地宣布"欢迎中国留学生赴 美学习",试图营造两国关系回暖的假象。然而,中方通稿中对特朗普提出的核心诉求——放宽稀土出 口管制——却只字未提。这一"热情的邀请"与"战略性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揭开了美国在贸易战中被 迫服软的底色:当中国握紧稀土这张"工业命脉"王牌时,强如特朗普也不得不低头示好。而中国的沉 默,恰是对美国"阴招使尽"后最犀利的回应:服软不够,诚意待验! 一、通话背后的美国困局:内忧外患下的"战略乞和" - 民生代价爆炸:牙膏巨头高露洁预警"关税致成本激增、盈利锐减";英特尔因"贸易政策不稳定"裁员2 万人;玩具商"教学资源"被迫支付1亿美元关税(暴涨44倍),最终起诉美国政府。美国药物进口成本 因关税年增510亿美元,药品价格或上涨12.9%。 残酷现实:当特朗普在通话中堆砌"善意"辞藻时,美国正深陷三重绝境——内政撕裂、外交孤立、民生 反噬。所谓"服软",不过是危机倒逼下的求生本能。 1. 内政崩盘:资本反噬与经济衰退倒计时 - "特马大战"重创市场信心:就在通话前48小时,特朗普与马斯克彻底决裂。马斯克公开支持弹劾特朗 ...
国泰集团:军工控股拟减持不超0.266%公司股份
news flash· 2025-06-06 09:58
Core Viewpoint - Cathay Group (603977) announced that i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Military Industry Holdings, plans to reduce its stake by up to 1.652 million shares, accounting for 0.266% of the total share capital, due to internal funding arrangements [1] Summary by Relevant Sections - **Shareholder Reduction** - Military Industry Holdings currently holds 47.34% of the company's shares and will conduct the reduction through centralized bidding from June 30, 2025, to September 29, 2025 [1] - **Reason for Reduction** - The reduc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need for internal funding arrangements within Military Industry Holdings [1]
军工投资狂潮席卷欧洲! 不仅国防巨头股价大涨 化工、夜视仪与无人机等军工概念齐飙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08:38
来自SwissquoteBank的高级分析师伊派克·奥兹卡德斯卡娅表示:"我认为数千亿欧元的军事国防支出获批是 今年欧洲股市大幅跑赢美国的主要驱动因素;军事与防务类股票获得了重要的大规模资金流入。""特朗普关 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最近对市场情绪造成了影响,但加强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大幅推动当地经济 增长,而且在欧洲基本上不会出现以同样的速度助长通货膨胀率,从而给欧洲央行提供支持的余地。"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今年欧洲股票市场一些大市值国防股股价的大幅飙升势头,使得国防军工巨头们成为 欧股乃至全球股市今年以来显而易见的最大赢家,促使投资者们更深入挖掘那些可能从欧洲千亿欧元级别 的历史级国防军工预算中受益的其他中小型公司。从市场定价趋势来看,不仅德国莱茵金属等军工巨头股 价暴涨,从无人机、战场护目镜、夜视仪制造商到军工类化学品生产商,甚至是一些印刷公司,只要与国 防军工沾点边的欧洲股票在今年都被抢购一空,股价随之飙升。 虽然德国最大规模的坦克和国防弹药制造商莱茵金属公司的股价今年已实现翻三倍,但其走势仍被欧洲海 事无人机系统供应商 Exail Technologies SA 的翻四倍史无前例涨势所盖过。聚焦 ...
中美这场较量,终于迎来大结局?特朗普算盘全落空,美国自身难保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5:26
军工厂(资料图)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G20峰会问题上的"变脸"。此前美国宣称高级官员不参加南非G20峰会,可特朗 普却突然决定亲自出席,原因无他,就是想在峰会上与中方见面。美国当前的处境实在不妙,6万亿美 元国债即将到期,稀土进口受限导致军工制造业"存货"告急,一旦稀土储备耗尽,众多军工产业将陷入 减产停产,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军事计划也将面临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放下身段,试 图通过与中方接触来解决问题。 但美方真的有诚意改善中美关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边是特朗普迫切求和,另一边美国却依旧在 台海、南海不断拱火。联合菲律宾、日本、韩国在南海搞联合军演,副总统万斯还叫嚣要集中全力对付 中方。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彻底暴露了美国的傲慢与虚伪。中方早已明确表示,中美关系必须建立在 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可美方始终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依旧秉持着将中方视 为"最大敌人"的错误观念。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美国的失败远不止于关税战。在科技领域,美方对中国的围堵更是频繁出招,却收效甚微,反而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要求EDA软件巨头暂停向中国客户供货,这一招直 指中国 ...
闹掰了!马斯克、特朗普上演疯狂骂战!特斯拉暴跌14%,蒸发1500亿美元!白银价格大涨,白银概念股起飞...
雪球· 2025-06-06 04:15
市场早盘震荡调整 , 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 截至午间收盘 , 沪指跌0.06% , 深成指跌0.18% , 创业板指跌0.48%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 7467亿 ,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24亿 。 开启隔空骂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特斯拉CEO、前"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矛盾升级,上演隔空骂战。 板块方面,白银、军工、农化制品等 板块涨幅居前 , 足球概念 、 美容护理 、 IP经济 、 宠物经济等板块跌幅居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昨晚马斯克和特朗普彻底撕破脸,上演公开骂战,特斯拉股价暴跌。 01 特朗普与马斯克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5日,特朗普谈及马斯克,称不知道还能不能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特朗普当天表示,对马斯克"非常失望"。特朗普称,马斯 克对特朗普政府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感到很不高兴。 特朗普当天还表示,马斯克了解"宏大而美丽"法案的内部运作,且对此毫无异议,直到发现要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才意识到问题。 在特朗普发表上述评价后,马斯克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回应并反驳称,"大错特错,这项法案一次也没有给我看过,而且是在深夜迅速通过的!" 似乎是回应马斯克的批评,特朗普随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马斯克已开 ...
官宣!新汽车央企即将成立!东风、长安不合并了……
证券时报· 2025-06-05 01:36
东风与长安的重组事项迎来重大进展,不过重组的走向与此前业界盛传的模式并不一致。 6月5日,多家"东风系"和"兵装系"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其中,"东风系"上市公司公告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 重组。"兵装系"上市公司公告表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其 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 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 长安汽车(000625)公告称,6月4日,公司接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 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分立重组不会对长安汽车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同日,东安动力(600178)、长城军工(601606)、湖南天雁(600698)、华强科技(688151)等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