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

Search documents
北斗导航绘制“丰收图景” 农机驰骋助力“三夏”颗粒尽归仓
Yang Guang Wang· 2025-06-14 11:37
央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 三夏时节,金黄麦浪席卷神州。沃野之上,北斗导航系统为播种画下厘米级精度的轨 迹;黄土高原,5G物联平台构建起全域感知的"农田数字大脑";江南水乡,无人化作业闭环贯通耕种管收全流 程……当这些硬核科技深度融入沃土,千年农耕文明在智能引擎的推动下焕发新生。为记录这场生产力跃迁,央 广网记者深入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湖南、黑龙江、安徽的粮食主产区,见证科技如何改变农耕图 景。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三夏"全国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跨区作业 超20万台。以智能为犁,以数据为种,科技赋能的规模化生产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精度,为筑牢"大国粮仓"注 入强劲动能。 精准调度,绘就丰收路线图 广袤田野之上,"三夏"生产的壮阔画卷在华夏大地铺陈开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农忙时节,高效精准的调度成为 保障丰收的关键引擎。 在焦作沁阳市柏香镇南王村,收割机在收割麦田(央广网发 张新雨 摄) 在河南省焦作沁阳市柏香镇南王村种粮大户万金虎的麦田里,1150亩小麦开镰收割,看着收割机在麦田里开展夏 收作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万金虎脸上:"我种了1150亩地,看这几天天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 一场展会里的开放共赢
Ren Min Ri Bao· 2025-06-13 21:44
随着中非"十大伙伴行动"的实施,双边合作不断向绿色产业、电子商务和支付、科技、人工智能等重点 领域延伸。比如,中国举办"云上大讲堂"非洲专场,600名非洲电商领域代表参加,"做电商,找中 国"成为业界共识。 Kilimall是中国第一家进入非洲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公司,已连续参加4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今年的中 非经贸博览会,我们推出了'品牌出海非洲一站式服务''中非创业者服务''销售代运营'等标准化服务产 品,希望解决中非目前的距离远、货币不同、语言不同等问题,帮助中国产品及品牌在推广、销售和售 后等方面实现全闭环运营,一站式解决中国品牌出海非洲的需求。"公司品牌总监廖峥嵘表示。 廖峥嵘介绍,公司也在运营进口平台"非洲心选",为中国消费者引进非洲各国好物,比如南非的芦荟 胶、红酒,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优质咖啡、手工艺品等。"我们不仅是中非电商的桥梁,同时也承担 着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希望将已经验证成功的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复制到更多非洲国家,共创中非美 好生活。" 展会还在继续,贸易融通、民心相通、开放共赢的故事正精彩上演。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三湘大地,万里为邻。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在湖南长沙举办。 ...
贵安新区 “三年大变样” 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加速形成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11:15
贵安新区 中新网贵阳6月13日电 (记者 张伟)2023年三季度以来,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7个季度保持 20%以上的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2024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 关。自2023年6月以来,聚焦"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统 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持续做强经济、开放、生态、城市 四大功能,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 贵安新区全面深化与RCEP成员国、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 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贸易网络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投运贵安高铁站,开通沪昆干线跨 市跨线列车。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开通经深圳至香港、经珠海至香港、经凭祥至越南等"2向3 线"公路物流卡班。围绕外贸、外资、外经,贵安新区加快企业招引培育。2024年底贵安新区累计在海 关备案贸易主体共计327家,其中10亿元以上贸易主体4家,亿元以上贸易主体25家。贵安新区大力发展 服务贸易,探索推进保税研发、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积极推动"港数黔算",促进港黔两地数 据要素高效 ...
云南移动:“云智农链”助咖啡精细化种植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3 07:32
中国移动(600941)云南公司联合保山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等,研发了高原特 色农业经济平台——云智农链,在潞山云数咖啡种植园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 准灌溉、智能防控、农事优化和产品溯源等功能技术应用,咖啡种植实现了精准化管理。据介绍,该系 统将100多亩种植区划分为17个地块,并部署智能物联网设备,连接土壤湿度传感器、小型气象站、电 磁阀等设施,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 潞山云数咖啡种植园负责人杨江春表示,咖啡生长的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餐"。根据采集的数据, 平台自动生成水肥供给方案,让咖啡树获得精准"营养配方";同时,系统利用AI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 析,更好了解咖啡树各个生长阶段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 作为我国最大的咖啡产区,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8%以上。保山市潞江镇是传统咖啡产 地,传统的咖啡种植大多依赖咖农的经验,如何提高精细化种植水平是一大难题。 数据显示,运用"云智农链"平台,咖啡树生长周期从3至5年缩短到1年,亩产提升约20%,精品率从不 足70%提升至85%。据悉,平台将结合区块链技术开发农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可通 ...
天业节水荒地喜收“幸福菜”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06:40
近日,天业节水公司职工自主开垦的"绿色菜园"迎来首轮丰收,原本杂草丛生的闲置荒地经过数月精心 打理,现已结满黄瓜、小白菜、茼蒿等时令蔬菜,不仅成为展现团队协作与生态理念的示范窗口,更 以"降本增效"的实际成果为职工生活增添新活力。 目前菜园内生机盎然:黄瓜藤蔓缀满翠绿果实,小白菜叶片肥嫩青翠,茼蒿清香扑鼻。丰收期间,职工 们分批采摘新鲜蔬菜,部分用于食堂加工,部分由参与者共享,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零距离绿色 供给。通过自产蔬菜替代部分采购需求,每月可节省食堂成本约15%,同时减少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实 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劳动教育润人心 勤俭理念入日常 闲置荒地焕新颜 资源盘活显成效 年初,为响应绿色环保号召,单位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对院内闲置地块开展整治。大家分工协作,翻 土整地、播撒种子、搭建藤架,将300余平方米荒地打造成标准化菜园。职工们轮流参与浇水、除草等 日常维护,既减少人工支出,又增强团队凝聚力,让"劳动实践角"成为凝聚团队合力的新载体。 降本增效双丰收 绿色供给惠职工 "亲手播种到收获的过程,让我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职工代表张师傅捧着黄瓜感慨道。菜园建 设不仅丰富了业余 ...
中非农业合作提质升级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05:27
"我仍能记起第一台插秧机开进农场时的激动。"他说,中国的农业专家帮助冈比亚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改写了当地水稻种植的历史,使更多冈比亚青年拥有了从稻浪中寻找未来的可能。 6月12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图为非洲国家参展商向中国民众介绍非洲好 物。 张雪盈 摄 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蓬勃展开,肯尼亚鲜花、埃塞俄比亚咖啡、纳米比亚辣椒酱等越来越多非洲农产品 在中国走红。中非农业合作正从单纯的贸易往来,转向更深层次的产业链建设与技术合作拓展。 中新社长沙6月13日电 题:中非农业合作提质升级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作者 张雪盈 "过去,我们的年轻人对农业种植避之不及;但现在,他们抢着要学开农机、修农机,因为种田在非洲 正在变成一件'很酷'的事。"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在湖南长沙举行。来此参展的冈比亚农民 穆萨·达博如是说。 2019年,冈比亚还是一个农业传统种植模式的国家,国内大米八成依赖进口,粮食短缺。在中国援非农 业专家支持下,穆萨的农场完成了从手工脱粒到全程机械化的转变,其粮食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3公顷 扩大至100公顷核心区。 为使更多非洲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自2024年12月1日起, ...
推动乡村从“一域兴”到“全域兴”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2:10
"谁能想到,以前这里还是'春天白碱泛,夏天水汪汪'的盐碱滩。"蹲在田垄间,共富片区党委书记魏黎 明轻抚着麦穗说。 2017年,柳疃镇青阜村党支部筹建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青阜农业综合体,通过盐碱地综合改 良,粮食亩产量从不足700斤跃升至2000多斤。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村民收入低的问题,昌邑市以青阜农业综合体项目为支撑,推动周边17个 村庄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3家专业化农业服务企业、1家金融机构加入,打造青阜农业党建引领 共富片区。通过实施"村社企"共建模式,实现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提升了共富 片区的土地种植、经营管理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青阜农业综合体也跃升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粮油生产 综合体。 "目前,我们片区通过流转和托管,将盐碱地综合利用面积从3800余亩发展到10.2万亩。通过以点带 面、优势互补,实现由'一村美'向'村村美'拓展、'一域兴'向'全域兴'跃升。"青阜农业党建引领共富片 区党委副书记李伟伉说。 6月的渤海湾畔,在位于山东潍坊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党建引领共富片区的高标准农田里,微风吹 过,麦浪翻滚,数十台收割机正"轰隆隆"地收割小麦。 昌邑市委组织部副 ...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电力赋能茶香远 “点草成金”富路宽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6-12 09:40
2024年,岳剑在100亩核心种植区搭建智能滴灌与喷灌系统以提升种植效率,对此,国 网白银供电公司配套定制双回路供电方案,保障土壤监测、喷灌设备稳定运行,同步建立快 速响应机制,配备 "一对一电力管家",由台区经理提供24小时用电问题响应、每周安全巡 检及定期设备操作与节能培训,助力企业实现用电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蒲公英,这种山川间随处可见的野草,因其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追求健康饮食的人们作 为野菜端上餐桌。2022年,会宁县太平镇大山川村的岳剑敏锐地捕捉到产业发展的潜力,创 办了甘肃蒲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整合500亩土地,全力投入蒲公英种植 项目,将昔日作为野菜的蒲公英制成了养生茶,形成了从原材料种植、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 链条产业链。 自产业起步,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太平供电所便全程跟进供电服务,随着种植规模扩大、 制茶设备升级,电力需求大幅增长,太平供电所实施台区变压器增容并改造0.4公里低压线 路,保障揉捻机、烘干机等15台设备满负荷运行,昔日"小作坊"在电力支撑下蝶变为"大工 厂"。 六月的大山川村,正是蒲公英流金溢翠的时节,在甘肃蒲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制 茶标准化加工车间内,杀青机发出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Yang Guang Wang· 2025-06-12 07:55
央广网鹤岗6月12日消息(记者李雪陈显春)"这已经是我换的第五台无人植保机了!"在黑龙江垦区二九〇农场,种植户张宝金指着眼前的无人机骄傲地对 记者说。从2020年买入第一台无人植保机,成为一名"飞手"后,张宝金的无人机可谓是常换常新,尤其是最近两年,新出什么型号买什么,什么性能好买什 么。 张宝金(中)和"有机户"成立了飞防合作社(央广网记者李雪摄) "原本4万多块钱的无人机,用旧机器置换后,花了2万块钱就到手了。"除了张宝金外,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成了"有机户",并自发成立了合作社,"把成本都 刨除,一年能多挣10多万元。"张宝金说。 惠农政策的出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截至今年5月底,黑龙江全省累计申请报废老旧农业机械22157台,累计申请国债补贴资金10007.18万元。 肥料匀量、精准地被无人机撒入田间(央广网发 李晟 摄) 田间的智慧水利平台大屏(央广网发 李兴 摄) 除"以旧换新"政策外,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也为加快推进龙江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助 力。 水稻田里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央广网发 陈晓玉 摄) "第一台无人机一次就能作业5亩地 ...
东营|东营产业援疆绘出疏勒致富新图景
Da Zhong Ri Bao· 2025-06-12 01:22
新疆也能养出好龙虾?图木舒克市丰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孙为国揭开了谜底:"咱新疆的冰雪融水清冽 甘甜、矿物质丰富,养出来的水产品肉质那叫一个鲜美,一点土腥味都没有!"孙为国介绍,看似简单 的水产品养殖,可这里玩的是"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巧招:稻田给小龙虾管吃管住,虾的排泄物 又成了水稻的天然好肥料,一个小小天地就形成了绿色大循环。这模式不光环保,还给休闲农业添了新 乐子。 雪山水养出"甜"龙虾 盐碱地长出"金"菌菇 东营产业援疆绘出疏勒致富新图景 如何让乡村旅游更热闹,让生态农业和休闲产业"手拉手"发展?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最近放了个大招! 就在几天前,疏勒渔里宿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疏勒印象垂钓中心,一口气把30万尾活蹦乱跳的优质小 龙虾苗"请"进了家门,特色垂钓体验项目正式开场迎客。 工业园里同样生机勃勃,新动能正在集聚。依托南疆齐鲁工业园区,疏勒加快主导产业升级,积极拥 抱"新经济"。建成的疏勒齐鲁数据服务产业园已经开张纳客,北京科乐园、乌鲁木齐致远恒信等4家数 据服务企业进驻运营,直接带动了380多人家门口就业,一个"键盘敲响新未来"的产业集群初露锋芒。 东营援疆的支撑持续加力,他们利用援疆资金和人才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