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IRON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泰海通 · 晨报1127|宏观、军工、汽车
【宏观】 弱就业、强增长——2026年美国经济展望 美国经济进入"弱就业 + 强增长"组合: 低就业与强经济的反差是当前美国经济的底色。 就业与增长脱节历史上十分罕见,主流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劳动力年均增长率仅为 0.3-0.5% ,远低于 近 5 年的 1.3% 。随着越来越少的行业有就业增长,低招聘与低裁员展现出"冻结"的劳动力市场,这一奇妙均衡的持续时间恐怕比预期要更长。 缘何"弱就业": 何以"增长": 低就业背景下,强经济的"奥秘"在于: 一是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下降,近年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两个行业(教育医疗 & 休闲娱乐)对 GDP 增长的贡献 极低,就业基本集中在生产率较低的服务业;二是资本扩张驱动型的经济下, AI 投资及其财富效应产生的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从同比贡献 来看,经济增长越发聚集在消费和 AI 投资两方面,市场质疑美国经济的增长来源过于狭窄,但我们认为该模式仍具有可持续性。 "弱就业 + 强增长"的资产定价启示: 风险提示: 美国劳动招聘需求加速放缓,股市波动损伤消费韧性 每周 一 景: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畔牧场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市场关于就业放缓的原因众说纷 ...
从造车到造“人”,这些车企发出人形机器人量产信号!
(原标题:从造车到造"人",这些车企发出人形机器人量产信号!) 当汽车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将核心部件装配进一具仿生躯干,一场由车企主导的人形机器人卡位战已悄然打响。 越来越多车企将它们在机械工程、动力系统和人工智能领域积累的经验倾注到人形机器人赛道。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上,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车企的新款机器人得以集中展示。此外,多家车企还给出了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时间表。 受访人士认为,汽车产业与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制造方面存在契合之处,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是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为了能在智能产 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总体而言,车企布局机器人是一场围绕技术、成本、合规的长期竞赛,距离真正的应用落地和规模化交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要走。 车企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 从实验室走向各大展会展台,人形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车企的未来蓝图。在广州车展,一辆辆新车旁,科技感十足的人形机器人已 成为展台上的"新主角"。在第八届进博会,特斯拉展台上,两台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与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ab同台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车企明确地发出了人形机器人量产信号。不久前,小鹏汽车宣布,计划在2 ...
从造车到造“人” 车企发出人形机器人量产信号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1-25 18:29
越来越多车企将它们在机械工程、动力系统和人工智能领域积累的经验倾注到人形机器人赛道。在近日 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车企的新款机器人得以集中展示。此 外,多家车企还给出了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时间表。 当汽车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将核心部件装配进一具仿生躯干,一场由车企主导的人形机器人卡位战已 悄然打响。 受访人士认为,汽车产业与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制造方面存在契合之处,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是为 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为了能在智能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总体而言,车企布局机器人是一场围绕技 术、成本、合规的长期竞赛,距离真正的应用落地和规模化交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车企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 从实验室走向各大展会展台,人形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车企的未来蓝图。在广州车展,一 辆辆新车旁,科技感十足的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展台上的"新主角"。在第八届进博会,特斯拉展台上,两 台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与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ab同台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车企明确地发出了人形机器人量产信号。不久前,小鹏汽车宣布,计划在2026年底 实现人形机器人IRON的规模化量产。今年以来, ...
国泰海通|汽车:广州国际车展召开,机器人成“新主角”
报告导读: 11 月 21 日, 2025 广州国际车展开幕,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最新成果。 2025 广州国际车展开幕。 11 月 21 日上午,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正式开幕。本届展会以 " 新科技 · 新生活 " 为主题,聚焦 电动化与智能化最新成果,共展出车辆 1085 台,其中新能源车 629 台,占比达 58% ,首发新车共 93 款,展现出行业转型的强劲势头。 机器人成车展"新主角",车企布局具身智能拓展新空间。 小鹏、长安、广汽等车企集中展示具身智能领域最新成果。小鹏展示人形机器人 IRON ,以"骨骼 — 肌肉 — 皮肤"的拟构设计为亮点,搭载算力达 2250TOPS 的 AI 芯片及全固态电池,计划于 2026 年底规模量产并同步开放 SDK ;长安汽车基于工厂、 门店、家庭和特种四大场景,按近、中、远期三步推进,计划于 2026 年发布首款车载组件机器人;广汽集团推出第四代 GoMate Mini 轮足人形机器人,预 计 2027 年量产。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HT RESEARCH )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 ...
国泰海通:车企布局具身智能拓展新空间 多款新能源车型集中亮相
智通财经网· 2025-11-25 03:45
风险提示 新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11月21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开幕,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最 新成果。本届广州车展集中亮相的多款新能源车型,以及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成果,充分 反映出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方向的持续深耕。随着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竞争重心将更 多聚焦于产品定义、技术自研与体系化能力等硬实力维度。 小鹏、长安、广汽等车企集中展示具身智能领域最新成果。小鹏展示人形机器人IRON,以"骨骼—肌肉 —皮肤"的拟构设计为亮点,搭载算力达2250TOPS的AI芯片及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底规模量产并 同步开放SDK;长安汽车基于工厂、门店、家庭和特种四大场景,按近、中、远期三步推进,计划于 2026年发布首款车载组件机器人;广汽集团推出第四代GoMate Mini轮足人形机器人,预计2027年量产, 2030年实现机器人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零跑、长安、小鹏等车企多款新品亮相 零跑汽车携ABCD全系列车型参展,A10作为品牌补齐产品矩阵的关键车型首次亮相。新车以"科技自然 美学2.0"为设计理念,车身长度超4200mm, ...
时报观察丨人形机器人站上车展C位的冷思考
证券时报· 2025-11-24 23:15
在近日开幕的2025广州国际车展中,主角似乎不再是汽车:车企普遍没在汽车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新技术,反而 把人形机器人当做新卖点。广汽集团展示了第四代具身智能机器人GoMate Mini,小鹏汽车也把全新一代人形 机器人IRON搬上展台。 当智能汽车技术暂时进入"空窗期",人形机器人便站上了广州车展的"C位"。这背后是各大车企纷纷布局机器 人,掀起跨界热潮。除了广汽、小鹏之外,上汽、比亚迪、长安、奇瑞等车企均涌入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特斯 拉更是把机器人视作公司的"未来"。 这种跨界有其合理性,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在底层技术上具有共通性,汽车的智能感知、自主移动、路线规划、 人机对话等功能和解决方案都可以迁移到机器人身上。就像一些企业"以造手机的思路造车",许多车企也在 拿"造车的思路造机器人"。车企希望把自身在智能制造、运动控制、品牌和用户等方面的优势落地新赛道,转 化为业绩和估值增长的"第二曲线"。 在这场"跨界热"中,必须保持冷思考。人形机器人运行的商业逻辑、所处的商业阶段都和汽车有差异,需要高 强度投入,回报周期漫长,市场教育和生态构建尚需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如果车企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盲目 投入,可能导致现金流长 ...
时报观察 人形机器人站上车展C位的冷思考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1-24 19:31
更不必说,汽车行业目前仍未完全走出"价格战"等阴云,前9个月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仅4.5%,低 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三季度中国上市车企的利润之和不及丰田一家企业。 笔者认为,布局人形机器人应该是基于技术延展性和真实市场需求的长期战略,而非追逐热点的资本游 戏。更谨慎地做好创新投入和财务健康的平衡,车企们才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走得更远,直到"春暖花 开"那一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当智能汽车技术暂时进入"空窗期",人形机器人便站上了广州车展的"C位"。这背后是各大车企纷纷布 局机器人,掀起跨界热潮。除了广汽、小鹏之外,上汽、比亚迪、长安、奇瑞等车企均涌入了人形机器 人赛道,特斯拉更是把机器人视作公司的"未来"。 这种跨界有其合理性,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在底层技术上具有共通性,汽车的智能感知、自主移动、路线 规划、人机对话等功能和解决方案都可以迁移到机器人身上。就像一些企业"以造手机的思路造车",许 多车企也在拿"造车的思路造机器人"。车企希望把自身在智能制造、运动控制、品牌和用户等方面的优 势落地新赛道,转化为业绩和估值增长的"第二曲线"。 在这场"跨界热"中,必须保持冷思考。人形机器人运行的商业逻辑、所 ...
人形机器人站上车展C位的冷思考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1-24 18:51
证券时报记者 安宇飞 在这场"跨界热"中,必须保持冷思考。人形机器人运行的商业逻辑、所处的商业阶段都和汽车有差异,需要高强 度投入,回报周期漫长,市场教育和生态构建尚需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如果车企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盲目投 入,可能导致现金流长期紧绷,甚至触发流动性危机。 更不必说,汽车行业目前仍未完全走出"价格战"等阴云,前9个月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仅4.5%,低于下游工业 企业平均水平,三季度中国上市车企的利润之和不及丰田一家企业。 在近日开幕的2025广州国际车展中,主角似乎不再是汽车:车企普遍没在汽车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新技术,反而把 人形机器人当做新卖点。广汽集团展示了第四代具身智能机器人GoMate Mini,小鹏汽车也把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搬上展台。 当智能汽车技术暂时进入"空窗期",人形机器人便站上了广州车展的"C位"。这背后是各大车企纷纷布局机器人, 掀起跨界热潮。除了广汽、小鹏之外,上汽、比亚迪、长安、奇瑞等车企均涌入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特斯拉更是 把机器人视作公司的"未来"。 这种跨界有其合理性,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在底层技术上具有共通性,汽车的智能感知、自主移动、路线规划、人 机对话等功 ...
周末重点速递 | 增量资金要来了!首批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多只科创板芯片类ETF获批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23 09:43
1、市场趋势:踏浪逐牛,再攀高峰。2025年中国股市演绎"信心重估牛",市场重估科技G2与国际化背 景下的中国股市,估值有所修复,但并未过热。2025年A股盈利结束2022年-2024年的下行周期,盈利 不再低于市场预期,出现筑底回暖迹象,景气线索占比明显提升。2026年,东方财富证券对中国股市趋 势依然乐观,微观增量资金流入有望持续增强,可关注三个预期差:企业盈利有望超预期、中国AI进 展有望超预期、中美扩大"务实合作"有望超预期。同时,也要关注新的波动风险点,尤其是美国再通胀 与AI应用商业化的赛跑。总体来看,2026年牛市继续已是一致预期,但注意驾驭波动,把握好节奏与 结构变化是影响超额收益的胜负手。 (一)重磅消息 11月21日晚间,据证监会官网披露,多只科创板芯片类ETF以及首批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正式获批, 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根据监管披露的信息,这批产品中有4只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3 只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另外还有2只首批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另据报道,还有多只科创创业人工 智能ETF和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获批,传递出监管部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信号。这些精准 锚定硬 ...
机器人IRON“真人假扮”争议背后:何小鹏回应恐怖谷担忧
在高度仿生甚至趋近极度拟人化的人形机器人研发竞赛中,"恐怖谷效应"无疑是一道绕不开的议题。 在采访现场,何小鹏强调,小鹏研发团队在调研中尤其关注"儿童视角":"我们特别在意小朋友怎么 看,我觉得从小朋友的感知去判断机器人亲和力,会更准确。"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学界的另一种观点——一些研究显示,儿童对"恐怖谷效应"可能比成年人更敏感。 英国心理学家萨拉·伍兹曾让不同外形的机器人与儿童互动,结果显示:越接近人类外貌的形象越容易 让孩子产生攻击性或警惕感;而机械化风格明显的机器人反而更容易被视为友好。她的建议是:"给孩 子设计的机器人,最好别太像人。" 就在几天前的小鹏科技日上,小鹏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由于其高度拟人化的体态、动 作以及外形,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的热议对象。有网友直言:"这感觉不是机器人,而是一个真人在努力 扮演机器人。" 记者观察到,IRON最大的突破在于动作的自然流畅。研发团队通过增加脚尖的被动自由度,让其能以 轻柔、流畅的节奏走出类似"猫步"的姿态,步态甚至被比作"太空漫步"。更引人注意的是,IRON还呈 现出明确的"性别特征",这意味着小鹏在技术路线中选择了更接近真实人体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