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Search documents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理想i8将于7月29日正式发布 | 汽车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0 22:26
Group 1: Automotive Industry Performance -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3, China's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sales exceeded 15 million units, with year-on-year growth of 12.5% and 11.4% respectively [1] - In June, automotive production reached 2.794 million units and sales reached 2.904 million units, showing year-on-year increases of 11.4% and 13.8% [1] - The growth trend is observed in both passenger and commercial vehicle markets, with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sales concentrated in the price range of 150,000 to 200,000 yuan [1] Group 2: New Energy Vehicle Subsidy Adjustments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nounced a reduction of approximately 860 million yuan in new energy vehicle promotion subsidies over five years, affecting multiple car manufacturers [2] -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ubsidy applications and actual amounts received are attributed to non-compliance in application materials rather than fraudulent claims [2] - The adjustment in subsidy policies is expected to shift companies from being policy-driven to market-driven, enhancing their competitiveness [2] Group 3: New Product Launches - Li Auto announced the official release of the Li Xiang i8, a six-seat pure electric SUV, scheduled for July 29, 2023 [3] - The i8 aims to redefine the pure electric SUV market,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Tesla's Model X while maximizing space [3] - This launch indicates Li Auto's strategy to expand in the family market, enhancing brand appeal and addressing diverse consumer needs [3] Group 4: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by BYD - BYD achieved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intelligent parking technology, comparable to Level 4 automation [4] - The company guarantees safety and loss coverage for users of its "Tian Shen Zhi Yan" vehicles in intelligent parking scenarios, ensuring no impact on insurance rates for the following year [4] - BYD's advancements in intelligent driving technology are expected to attract consumer interest and enhance brand value, positively influencing the overall confidence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 sector [4]
财联社汽车早报【7月10日】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0 00:53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反映窗口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 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窗口主要受理4类问题:一 是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天;二是重点车企设定不合 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无正当理由拖延出具检验或验收合格证明等方式变相延长支付期限,以及以收 到第三方货款作为支付条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项;三是重点车企强制或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接 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四是重点车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不力的其他问题。 智通财经汽车:"反内卷",要落在实处。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智通财经汽车: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印证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体现 了 "十四五" 期间 ...
小米↑,保时捷↓
财联社· 2025-07-02 13:49
反观刚刚完成大热车型小米YU7上市的小米集团,已稳居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三位。 6月26日晚,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上市18小 时,小米 YU7便实现锁单24万辆。6月27日开盘后,资本市场对小米的新品发布反应强烈 ——小米集团开盘即跳涨8%,股价一度突破每股61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值攀升至1.55万 亿港元。 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一季度,小米集团营收同比增长47%至1113亿元,创下历史最佳财 报,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23.2%,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而 此次YU7的市场表现也远超预期,按每辆YU7平均定金5000元计算,24万锁单量即产生12亿 元现金流,直接推动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业务的价值重估。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小米汽 车产能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伴随YU7等车型矩阵进一步完善及生态链的协同效应,看好其跻 身全球前五车厂的目标。" 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的风云激荡,在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 中国 大陆车企以销量与技术双轮驱动市值增长,在全球车企市值五十强中占据17席,并正藉此重 塑着行业竞争版图 。 另 ...
华为、腾讯相继释放“扩招”信号 AI“iPhone时刻”撬动人才新机遇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9 09:53
"相信未来3至5年,人工智能时代的iPhone时刻会出现在深圳。" 日前举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上海站活动上,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如此表达对大湾区尤其深圳AI产业发 展的信心。 近两年,从ChatGPT到DeepSeek,AI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迭代升级。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2024年AI核 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全省AI核心企业超1500家,AI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传导至就业端,广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一方面官宣"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目标吸纳100 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来粤就业创业;另一方面,从腾讯、华为、比亚迪、荣耀等龙头企业,到众擎 机器人、智平方等新锐企业,都向高校毕业生抛出了"橄榄枝",扩招趋势明显,腾讯更是3年新增2.8万 个校招岗位。 数据显示,广东省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4.86万人,同比上升9.3%。深圳则连续四年居"全国最具人 才吸引力城市"榜单前三,就业登记人数达1271.95万人,在深就业非户籍人员超960万人。 All in AI撬动就业新机遇 "比亚迪每年招聘应届生规模都在万人以上。"比亚迪招聘总监许云龙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 ...
车企智能化:从自研到合作的嬗变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5-19 00:52
通过车企与智能化供应商的合作,双方可以互补优势,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这一模式得到了行业人士的肯定。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 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言:"这促进了整车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将有力推动智能化的演进。"合作模式将推动汽车向智能化终端转变的步伐, 促进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许多车企选择与"华大地魔"合作,无疑是看中了这些智能化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在行业中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与多家车企合作的问界、智 界、享界、尊界、尚界等品牌,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已先后搭载于东风岚图、东风猛士、长安深蓝、阿维塔、广汽传祺等多个乘用车品牌。同时,Momenta 除了与上汽智己、比亚迪深度合作,去年以来还相继与梅赛德斯-奔驰、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广汽埃安、通用等多家车企合作,也迈入了快速放量阶 段。地平线基于"芯片+工具链+算法参考设计"的三位一体方案,也与比亚迪、理想汽车等达成合作。卓驭科技则先后与上汽大众、宝骏等多家车企联合 开发了辅助驾驶系统,实现了一段式的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智能化已成为各大车企竞争的新领域。从车企智能化的自主研发到合作,被视为一种转变的标志。中国(深圳 ...
智驾宣传“降温” 车企智驾系统忙更名 上汽通用五菱林智桂:智驾不是为了替代用户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29 05:51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孙磊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车企和供应商的营销话术已从激进的"智能驾驶军备竞赛",转向更务实的"渐进式技术迭代"和"安全边际提升"。 本届上海车展开幕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 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原来(智驾)被捧得过高,不管是对研发人员,还是对这项技术的普及都不是很有意义。"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 官林智桂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这一表态直指行业痛点——过去两年,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自动驾驶"的过度营销,正引发监管和消费者的双重审视。"现在回归到理性,对整 个行业健康发展都是好事,我们很乐于见到这些变化。"林智桂称,短期内,智驾不是为了替代用户,而是帮助用户让驾驶过程更安全。 记者了解到,除上汽通用五菱外,比亚迪也把"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更名为了"驾驶辅助系统"。华为乾崑在发布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时,华 ...
Yole Group发布2025年行业报告:禾赛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IPO早知道· 2025-04-12 02:00
行业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获 "多项全球第一"殊荣的企业 。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Yole Group 日前 发布 的 《 2025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指出,禾 赛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摘得三项全球第一: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 ADAS 激光雷达市 占率第一、全球 L4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也成为了行业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获"多项全球第 一"殊荣的企业 。 同时, 禾赛 还 再次蝉联全球 ADAS 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的佳绩。 《报告》显示,作为全球激光雷达应用的核心增长引擎,中国正实现将激光雷达延伸至更亲民的 10 万元级车型。2024 年,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供应了全球乘用车市场 92% 的激光雷达,其中 ADAS 领域同比增长 68%。以比亚迪和理想汽车为代表的行业头部企业正持续引领这一浪潮——比亚 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已在主流车型实现规模化部署,理想汽车宣布将在 2025 年全系车型实现激 光雷达标配,标志着高阶智驾技术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 禾赛科技凭借革命性产品 ATX 在这一浪潮中实现了关键突 ...
特斯拉为什么又启用了4D毫米波雷达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0 15:44
撰 文 / 钱亚光 设 计 / 琚 佳 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将覆盖全系车型,并一口气推出21款智驾车型,甚至将 高速NOA功能覆盖到10万元车型。 2025年被认为是"智能驾驶元年",中国汽车行业正从"电动化上半场"快速转向"智能化下半场", 而"智驾平权"正在成为多数车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2月9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从2025年起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 品,全系标配开通智驾接口,未来3年长安汽车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产品。 同日,零跑汽车表示将推动智驾全民普及,即将上市的零跑B10车型是15万元级首款搭载激光雷达 并支持城区智能驾驶的车型。 3月3日,吉利汽车举办"吉利AI智能科技发布会",并发布了"千里浩瀚"安全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规 划了5级智驾方案,将覆盖吉利集团各品牌全系不同价位车型。 而智能驾驶的普及,离不开必不可少的"装备"——传感器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天神之眼C将是比亚迪应用最广泛的智驾系统,在硬件上搭载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 包括前视三目摄像头在内全车12个摄像头,在算力芯片方面选择了英伟达Orin N和地平线J6M。 轩 ...
灰犀牛,黑天鹅,都不及它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3 17:18
撰 文 / 路 行 设 计 / 赵昊然 20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国人狂喜,美股轰动——彼时周一开盘,纳斯达克市值前十 的科技公司总市值亏损近1万亿美元。2月6日,OpenAI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搜索,无需注 册。 此后,吉利、岚图、东风、智己、奇瑞、长城、比亚迪、长安等车企相继宣布与DeepSeek AI大模 型深度合作,这场围绕着智能驾驶算法、车载AI系统、用户生态构建的"技术联姻",将中国汽车产 业在智能化下半场的生态级竞争推向新的阶段。 而从年初就打响的智驾之战,正迅速蔓延到整个汽车市场。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 2.0"智能化战略,深蓝汽车将高阶智驾下探到10万元车型;次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 统,7.88万元的海鸥将搭载,号称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尽管业内对于高阶智驾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但无论如何,从辅助驾驶的普及到高阶自动驾驶 的突破,从单一技术迭代到全产业链协同革新,一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变革浪潮已势不可挡。 中国在这一领域正在实现领跑。L2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增速迅猛,城区NOA功能从高端车型下 沉至10万元级市场,端到端大模型的落地让"全 ...
智驾战开打,合资车企要完?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2 16:57
撰 文 / 周 洲 设 计 / 赵昊然 长安汽车和比亚迪蛇年放的第一个大招,就是全民智驾,即全系标配高阶智驾。 比亚迪霸屏的前一天,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深蓝汽车先掀桌子,将 高阶智驾铺到全系,下探到10万元车型。 结果比亚迪把桌子腿都卸了,直接打到7万元级别。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号称开启全民智驾时代,7.88万元的海鸥都将配备。 各供应商和车企或明或暗跟进,有不屑,有欢迎,反正蹭一波营销热潮。 有分析认为这是变相的价格战。舆论不提倡价格战,那就增配。3000-5000元的智驾硬件BOM(物 料)成本对于比亚迪来说,比直接降价1万元的做法高级不少。 比亚迪的做法,让高阶智驾进入开局即决战的局面。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如果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成了,这意味着"华卓 地魔"[华为、卓驭、地平线、魔门塔(momenta)]四大智驾供应商模式第一次落地开花,智驾主流 将由供应商模式主导。 比亚迪的智驾王炸,会将压力给到全栈自研的车企们和ADAS企业。 上海预致汽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豫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最破防的应是合资车企,其在燃油家 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