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SU7

Search documents
太夸张!雷军卖车15个月,小米汽车收入已超700亿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2:20
小米自从造车以来,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被友商"羡慕嫉妒恨"的不要不要的。 | Rank | 4 Name | | Market Cap | Price | Country Today Price (30 days) | | --- | --- | --- | --- | --- | --- | | 2 | B | Toyota TM | $221.89 B | $170.26 | = 0.08% · Japan | | 3 | ml | Xiaomi XUACE | $ 189.92 B | $7.35 | - 1.38% China | | 4 | בהם | BYD 002594.52 | $ 138.48 B | $45.19 | VV - 0.8396 China | | 5 | 1 | Ferrari DACC | $87,43 B | $490.66 | = 1:46% II Italy | | Al 6 | | Mercedes-Benz MBG.DE | $59.82 B | $62.13 | - 0.00% Germany | | 7 | (2) | BMW BMW DE | $ 56. ...
汽车人的35岁危机?
电动车公社· 2025-07-11 16:41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就在前几天,公社小伙伴聊着聊着,突然发现一个有些"恐怖"的事情: 即便是我们这样全员 90 后、 00 后的年轻团队,也有不少小伙伴 已经跨越了 30 岁的门槛 。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地也都听说过,过了 30 岁很快就要面临 35 岁危机。 再叠加即将到来的中年危机和瞬息万变的时代,说没有焦虑感和危机感是假的。 (好在现在我们还跟得上行业发展,还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汽车内容 ) 就在前两天,年满 35 岁的长城汽车也发布了一部态度短片《年方 35 》,直接面向全球 35 岁以上的汽车人才,开启专场招聘。 董事长魏建军也直言, " 35 岁是人生履历的新开始"。 那么, 35 岁的年龄,在汽车行业里真的是个坎吗?长城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 01. 职场35岁,为啥是个坎? 如果在生命结束之前,能够选择从一个年纪开始再活一次,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 18 岁。 哪怕有着不谙世事的懵懂,但在那个青春的年纪,每一个选择都是人生新的起点,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但我也相信, 几乎没有人想从 35 岁重启人生。 到了这个年纪 ...
苹果向下,小米向上
3 6 Ke· 2025-07-10 01:59
2025年北京的盛夏,小米第二款电动汽车发布会现场掌声雷动。雷军轻轻按下手中的遥控器,身后的屏幕上翻页出了iPhone与小米汽车的无缝互联功能, 他语气轻松却暗藏锋芒:"自从苹果停止造车后,我们就对苹果用户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这句看似平常的话,揭开了科技行业最戏剧性的跨界对决。当苹果的"泰坦计划"在十年百亿美元投入后黯然退场,小米却用短短四年时间,让SU7轿车与 新款SUV YU7斩获近30万辆订单,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成功跨界造车的消费电子巨头。 这场成败悬殊的较量,绝非偶然的运气使然。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在四个轮子上展开了激烈交锋,苹果想造重新定义出行的未来之车,却在技术迷宫 中迷失方向。小米选择做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务实者,反而在产业协同中找到突围路径。 透过这场隔空对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家公司的战略分野,更是科技思维与制造业规律的深度碰撞,是全球化时代不同产业生态的力量博弈。解开苹果 折戟与小米突围的密码,或许能为所有试图跨界的企业,提供一份关于创新与务实、颠覆与传承的深刻启示。 长期与短期的视野 苹果的战略失误在于混淆了可能性与可行性的边界,L5级自动驾驶至今仍是行业未竟的理想,即便特斯拉、Waymo ...
流量顶流再次回归 小米YU7“爆单”雷军回应数据质疑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7-05 08:43
"当时发布了大定数据后,我们受到了大量的质疑。"近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开启返场直播,针对近 期围绕小米汽车YU7的大定数据争议、SU7用户转单率、行业竞争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回应。 据了解,自6月26日小米YU7发布后,市场反响极为热烈。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 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突破24万台,成为市场上最火爆的车 型。雷军也感慨道:"我其实是愣住了,看了好几遍,这个数字绝对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 实际上,小米汽车自上市以来就自带巨大流量,在经历了几个月的风波后,"流量顶流"小米带着新车再 次回归到大众视野。值得关注的是,新车YU7发布后远超SU7同期的市场热度与订单表现。 雷军明确表示:"行业惯例中定金都设有犹豫期,多数车企采用3天机制,我们延长至7天是考虑到试驾 接待能力。" 雷军还补充说:"在发布大定量后,我们索性就发布了锁单量的数据。结果还是有很多人质疑,说SU7 是可以转单的。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小米SU7、SU7 Ultra转单数不足YU7总订单数的15%。" 针对质量问题,雷军表示,YU7测试的规模很大。"因为我深知小米造车一 ...
小米汽车卖爆了,华为汽车可惜了
商业洞察· 2025-06-29 09:29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席品牌评论 ,作者首席品牌评论 首席品牌评论 . 热门品牌案例,专业深度评论。在这里,读懂品牌之道! 作者:首席品牌评论 报道: 首席品牌评论 3分钟,20万台订单,小米汽车卖爆了。 6月26日晚,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售。25.35万元的起售价,835公里的续航能力, 让这款中大型豪华SUV瞬间点燃市场。 仅仅3分钟,订单突破20万台;1小时后,数字飙升至28.9万台 。 ---------------------------------- 雷军在颠覆了手机行业之后,再一次用"小米模式"改写了汽车行业。 而同一时刻,华为终端BG办公室里,余承东或许正看着智界最新销售数据眉头紧锁——从去年 12月的1.59万辆跌至今年5月的5689辆。 华为的"不造车"战略,可能正在让出中国智能电动车的王座。 01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品牌销量呈现断崖式下滑,分别为 12510辆、9580辆、9482辆、5657辆、5689辆。 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光环似乎正在褪色 。 今年上半年,华为进行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渠道调整,将原本并网销售的门店分为三类:同时销售 问界、智界、享 ...
小米汽车狂奔,雷军连喊了三个“安全”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4:27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在"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雷军小米回应了此前特斯拉下战书,说道:"敢发战书我就敢比,我们小 米就是敢比。" 他直言,个别同行把小米的成功包装成"靠营销赢",其实绝大部分领域小米都领先。 毕竟,在上半年,从SU7爆燃事故、虚假宣传争议,到销量波动、市值缩水,小米集团(HK01810)曾 经历上市以来的最大危机,雷军一度情绪低落。 不过,小米并未因此而"刹车",这一次的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YU7汽车、AI眼镜等多款新品,被称为 小米史上阵容最强大的发布会。 拿地后发新品 一周前,北京亦庄经开区开发建设区发布公告,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竞得了亦庄新城的一宗地 块。 该地块成交价6.35亿,占地面积48.51万平方米,紧邻小米汽车工程二期项目。而且,此前北京规划部门 发布的规划明确,这一项目用地拟发展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据报道,这是建设小米汽车工厂三期所在地。 小米汽车自首款车型SU7交付以来,面临长期产能瓶颈。据统计,SU7标准版交付周期一度长达35-38 周,2024年全年交付量超13.6万辆,2025年前5个月累计交付14.29万辆。 雷军"15-20年跻身全球车企前五"的目 ...
小米集团20260626
2025-06-26 15:51
小米集团 20260626 摘要 小米集团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硬件生态圈建设到人车家全生 态闭环,业务涵盖智能手机、IoT 与生活消费用品以及智能汽车,并通 过互联网服务实现生态协同。 2024 年小米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3,659 亿元,利润约 237 亿元,同比增 长 35.4%。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 7%,中国大陆市场同 比增长约 4%,小米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均占据重要地位。 AI 技术是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的重要驱动因素,小米通过自研芯片玄武 O1 等,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实现自主研发,提升用户体验,并成功突破 高端机型市场,ASP 显著提升。 小米通过小米和红米品牌矩阵运营,成功推动高端化战略,小米数字系 列定位中高端,红米系列定位平价路线,有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巩固 了市场地位。 家电业务在小米收入和利润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要,预计 2025 年家电业 务整体规模将超过 500 亿元,其中白电业务增长迅速,在国内空调和冰 洗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Q&A 小米集团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是什么? 小米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 与生活消费用品以及智能汽车业务。 此外,还有基于智能手机和 Io ...
雷军:小米汽车坚决反内卷、反对价格战,要往高端挺进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14:46
IT之家注意到,6 月 10 日起,广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赛力斯、吉利汽车等十几家车企发表声明,就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 60 天"作出承诺。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车企的承诺对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汽车企业主动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 60 天",对构 建"整车 — 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T之家 6 月 26 日消息,在今日的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后,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接受了媒体采访。 据新浪科技报道,雷军表示,小米汽车积极响应主管部门的号召,坚决执行反内卷。对供应商,积极响应了 60 天付款,在这一点上小米的表现也是有口皆 碑的。"在竞争形式上,我们也坚决反对价格战,要往高端挺进。我们用更高的标准执行,坚决落实主管部门的要求。" 雷军表示,还是得卷技术创新,还是得卷安全、品质、耐久度。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卷 24 小时的耐力测试,为什么要卷上千万公里的道路测试,这些都是 为了卷科技创新,卷品质。这里我还特别说一条,要卷高端化能力。 雷军提到,他觉得真正的难点怎么向高端挺进,怎么能够跟世界级的车企能够同场竞技, ...
小米250亿市场预算背后的权力迁徙
海豚投研· 2025-06-20 10:00
市场费用流向造车:小米内外权力再分配 以下文章来源于思辨财经 ,作者仝志斌 思辨财经 . 思辨不是杠精,魔鬼藏在细节,关注产业,独立思考 文章来源于:长桥社区@ 仝志斌;欢迎加入长桥社区(详询"dolphonR124")和投资大佬交流观点! 今年4月之后,围绕小米营销和公关方面产生了一些话题,主要聚焦于:小米傲慢了,雷军膨胀 了,小米不是媒体的好朋友了等等,一时雄霸各种热搜。 上述观感都颇有几分道理,造车过于顺利也确实给小米带来了不一样的气质,而我们所要考虑的 是,小米是怎样一步步"忘记"初心的? 本文核心观点: 其一, 今年春天小米的一系列舆论风波虽起于汽车业务,深层原因实则是内外利益的重新洗盘; 其二, 2025下半年年手机业务毛利率将继续承压,家电的蜜月期也将进入尾声,此两大业务将 以"守"为主,内部预算仍然将倾斜于汽车业务; 其三, 小米不如重新找回与粉丝打交道的初心。 小米发迹于手机业务,彼时管理层主要面临: 1)智能手机虽然已是如火如荼,但仍然是"中华酷联"靠合约机打天下的时代; 2)小米以高性价比闻名(也就是低价策略),毛利率非常之薄(手机毛利率多在3%上下)。 此时小米若要与行业寡头硬碰硬,首 ...
从口水仗到握手言和?内卷式竞争该到头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6-09 05:37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本以为上个周末,各家车企应该偃旗息鼓、积极备战。但谁承想, 火药味居然比平时还浓! 6 月 7 日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诸多车企高管齐聚一堂,针对"反内卷""技术安全""出海"等热议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场气氛也是 针锋相对、剑拔弩张。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更是直接炮轰: " 有些企业争当卷王,以卷为荣。 如果继续这样卷下去,汽车产业的良好生态很可能会被带向邪路。 同行们应当按照行业的规矩,按照自己签署的行业协议,相互 监督、互相尊重,真诚地一起 公平比赛。" 对此,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 "欢迎同行之间相互监督, 但针对恶意举报、拉帮结派、诋毁抹黑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也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那么,抛开大佬们的口水仗不谈,车圈恒大是否真的存在?当下的汽车行业,又该如何 反内卷、高质量发展? 那么, 比亚迪究竟是不是车圈恒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资产负债率74.54%,乍一看确实有些危险。 但其中, 却有几项关键数据完全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实事求是地好好聊一聊。 01. 车圈真有恒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