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

Search documents
技术应用 | 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发展趋势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4:56
按照行业对落地区块链应用需求从低到高,以及区块链应用落地难度从低到高两个维度,可以将区块链应用分为存证溯源、多方协作、价值共享三个 大的类别(如图所示)。 图 区块链应用分类 1. 存证溯源类。存证溯源类区块链应用场景如司法存证和商品溯源,基于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时间戳、可追溯等特性,将需要存证溯源的信息记录 到区块链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可追溯性等。 文/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智研究院 何政 连理 胥康 葛思彤 区块链技术作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底层技术,被列为"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金融监管总局 也多次鼓励银行保险行业积极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创新。本文介绍了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中国太保在区块链上的应用进展,并就未来保 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提出建议和展望。 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情况来看,中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社会治理、金融科技、实体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截至2024年8月底,已 经公布了16批次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共4038个。社会治理领域占比最多约35%,1421个;金融科技领域占比约15%,601个,其中保 ...
山东千万资金助力文艺精品创作孵化
Qi Lu Wan Bao· 2025-07-04 21:09
Group 1: Policy Measures and Support - Shandong Province h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consisting of 23 measures across five areas inclu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rket entities, talent cultivation,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1][2] - Financial support for cultural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cludes R&D expense reimbursements and funding for original cultural technology projects, with awards for notable cultural metaverse products [1][2] Group 2: Action Plan and Goals - The "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on Plan (2025-2027)" aims to develop over 20 key technologie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stablish around 20 key enterprises in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by 2027 [2] - The plan emphasizes the creation of benchmark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enterprises with Shandong characteristics [2] Group 3: Digital Products and Innovations - Shandong has developed 1,659 high-end software products and 73 first-of-their-kind electronic products, including 16 innovative metaverse products and 18 application scenarios [3] - The province has implemented initiatives that have led to a 91%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overage among large-scal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3] Group 4: Cultural Gene Database and Resources - The province is advancing the "Cultural Gene Decoding and Utilization Project," creating a database to digitize and commercialize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plans for a comprehensive rollout across the province [6] - The initiative aims to develop immersive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and digital products, facilit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 value through copyright transactions and partnerships [6]
活态传承激发新活力(现场评论) ——写好人文经济学的大文章③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00:18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物理轴线,也是一条文化轴线、发展轴线。这条有着壮美秩序的轴线,正书写着经济 与文化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时代篇章 晴朗夏日,天坛公园祈年殿前,五彩月季绚丽绽放,以此景观开发的文创雪糕成为爆款。作为北京中轴 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天坛吸引了众多游客。游览名胜古迹,给人带来精神满足,也能促进文化消 费。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物理轴线,也是一条文化轴线、发展轴线。这条有着壮美秩序的轴线,正书写着经济 与文化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时代篇章,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活气息也有文化味道。胡同是中轴线上的重要元素,烟火气与文化味的"双生花"在这里绽放。文创店 橱窗摆出胡同主题盲盒手办,老茶馆的评书声与咖啡馆里的爵士乐在同一条胡同都能听到……中轴线上 的活力不只是柴米油盐,也是重新编码的时尚潮流。当然,还有在露台上看到的天际线:驻足王府井文 华东方酒店露台,望见落日余晖为故宫披上金色纱衣;驻足明城墙城台上的咖啡店露台,聆听北京站塔 钟奏响熟悉的《东方红》……北京东城区甄选的30余处露台,成为人们领略中轴线文化底蕴的"新窗 口"。让文化浸润生活,让生活充盈文化,有品位的文化供给、有品质的商业服务,为美好生活与城市 发展 ...
数字消费融入生活 北京以数字技术重构消费|聚焦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10:45
张开双手,翩翩飞舞的蝴蝶可以落在双手上;用手指拖动八大星球,就能把它们依次放在闪闪发亮的银河系轨道 图中。小朋友们发出阵阵惊呼。走进位于北京坊地下一层和二层的数字体验空间,便沉浸在数字化虚拟空间中 了。现场共包含数字体验、AI互动空间、LBE院线、科技艺术中心和数字研学中心五大主题场景,综合运用人工 智能、数字科技等前沿技术,构建全新的沉浸式数字消费空间。在一条狭长的走廊里,头戴MR(增强现实)眼 镜的小朋友们正在虚拟的游戏场景中互动。在未来场域探索馆内,还可以走进1∶1还原的C919飞机模拟舱,过一把 飞行员的瘾。这正是LBE大空间定位技术与实物教具联动构建的"航空航天主题MR课堂"。数字艺术展厅则通过 3D影像和AI生成技术重构奥地利克里姆特基金会授权的19件艺术作品;AI非遗研学工坊则将传统手工艺与数字技 术结合,打造"新国潮"体验。 数字体验空间中的"全龄段数字科技艺术计划",为全年龄段人群都提供了合适的互动体验项目。少年儿童在AI科 学艺术馆完成"AI诗词、数字绘画、手工绘本"创作;老年人通过"数字文旅精灵"获取AR文物导览、参与AI打卡拍 照;听障人群借助AR翻译眼镜实现无障碍参观,便捷感受数字科 ...
圆牧绿芯峰会首发:区块链赋能能源数字藏品平台“智藏阁”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8:03
智藏阁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核心突破。在技术架构方面,平台采用了端到端加密和零知识证明技术,确保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并已通过了ISO 27001信息安全认证,为用户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在业务模式上,平台发行的"绿电数字藏品"与具体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实时发电量相关 联,持有者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碳积分交易,实现了能源数据的价值变现。在合规保障方面,智藏阁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建立了监管沙盒,交 易流程全程接受审计,确保了平台的合规运营。 在应用场景展示环节,智藏阁展示了"数字藏品+虚拟电厂"的创新模式。用户通过平台购买的绿电藏品,可以直接用于虚拟电厂的电力调度,实现 了能源消费的可视化和可追溯性。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透明的能源消费体验。据项目负责人透 露,智藏阁已与南方电网达成战略合作,首批10万份数字藏品将于7月正式上线。 智藏阁的推出,标志着能源数据资产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预计该平台将释放价值高达50亿元的数据资产,为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 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期,在一场备受瞩目的峰会上,圆牧绿芯智能项目惊艳亮相,正式推出了名为"智藏阁"的全球性区块链能源数 ...
陆晓芳:非遗保护传承要做好三个坚持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00:10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非遗保护传承理念。非遗是广大人民群众世代创造和传承的智慧结晶,其萌 生、发展、保护和传承始终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情 感认同、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只有充分重视人 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和实践作用,才能更好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在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广泛听取群众心声。搭建多元共建平台,坚持政府主 导、社会参与,通过明确职责、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形成发展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 与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健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加强各级各类非遗传承队伍建 设,开展非遗技艺培训。注重非遗与人民生活的融合,通过举办非遗节庆活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等方 式,让非遗融入日常、服务社会,提升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人民对非 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实现人 民创造、人民传承、人民共享。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绵延传承的活态展示,也是文化 多样性的鲜活样 ...
“何以中国”?今天,我们与它们共同回答→
Jing Ji Ri Bao· 2025-06-15 08:19
我们保护传承并守候它们的未来。 保护是传承的基石,也是创新的前提。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让保护的基石愈加坚实。广袤山林在大数据 和机器人守护下得到更好保障;脆弱文物通过数字孪生体获得永恒的生命;一部手机便足以跨越空间, 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同文化和自然遗产亲密接触。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 幅提升,我们已拥有了更强大的实力与底气保护它们。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历经漫长岁月 积淀,既是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盛景,是不可再生、难以替 代的无价之宝。 从天地造化的自然遗产,到凝聚智慧的文化遗产,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这些珍贵的遗 产数量大、种类多,根植于巍峨的名山,潜藏于奔涌的江海,也辉映在温馨的万家灯火中。 它们守望并滋养我们的当下。 千百年前的能工巧匠,难以想象自己的作品会成为数字藏品,在虚拟空间引领潮流;登山赋诗的古代文 人,怎能料到后人能用短视频与其隔空对话。遗产背后蕴藏的人文底蕴、艺术价值、情感共鸣,是生命 力与创造力的凝聚,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生机勃发,让经济文化生活更加趣味盎然。 老祖 ...
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Xin Hua Ri Bao· 2025-05-29 20:56
□ 徐玉 实践平台重构,创造"产学研用"协同教育机制。实践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共 创、校社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创建劳动教育所需要的实训 基地,为学生打造实践平台,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高校也可以结合企 业实际需求,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开发"AI训练师培养计划""智能制造工匠班"等项目,设计人才培养方 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符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技能。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智慧养老、数字助农 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打造"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 链融合的协同育人格局。教育链为人才链提供人才培养支撑,人才链为创新链和产业链输送高素质人 才,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产业链又为教育链和人才链提供实践平台和需求导向。通过四链 融合,实现教育、人才、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 持续不竭的强大动力。 关于新质生产力视阈下高校劳动教育建构路径的结论 面对生产力变革所带来的深刻挑战,高校劳动教育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积极重构教育模式,并以文 化浸润滋养价值根基。 ...
未来消费赛道 金融预备跑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3:3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工作的首要重点 任务。在此背景下,金融如何精准发力支持消费,成为关注焦点。从老龄人口催生的超10万亿养老产业 蓝海,到新能源汽车换电、低碳菜单掀起的绿色消费革命;从盲盒经济、宠物咖啡馆的情绪价值突围, 到智能家居、虚拟偶像的智能场景革新,多元消费趋势正勾勒出经济全新增长曲线。在银发经济、绿色 健康、情绪价值、人工智能四大赛道上,金融机构如何精准卡位、实现创新突破,成为金融支持消费亟 待破解的关键课题。 银发经济 据行业数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将突破4亿,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3万亿元。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正成为消费金融的核心战场。 以"60后"为代表的银发群体,受益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浪潮,普遍呈现出高教育水平、高家庭净资产 和高互联网渗透率的特征,这使得他们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研究显示,健康管理服务是 银发人群的重点消费目标,一些专业机构为老年人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提供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疾 病预防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全方位守护老年群体的健康。在居住与康养领域,酒店式养老模 ...
第三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暨芜湖市“文旅+科技”消费新场景发布活动成功举办
Jiang Nan Shi Bao· 2025-05-21 12:06
第三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通过智能机器人引导登台,栖凤塔塔身3D Mapping技术投射,众多 领导手触大屏下正式启动。活动上,芜湖市"文旅+科技"消费新场景发布,鸠江区机器人未来社区、麦 卡出行、方特南极VR大空间、松鼠小镇天幕街、芜宣机场航空研学等一系列文旅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新 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亮相,芜湖 山水与未来科技的组合为来芜游客带来更多新奇的体验。 5月20日晚,第三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暨芜湖市"文旅+科技"消费新场景发布活动在芜湖市鸠江 区鸠兹夜游演艺小镇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芜湖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文旅+科技"为核心,特别打造五大场景, 三大特区,演绎一场兼具科技感、生活感、娱乐感的文旅盛宴。文旅惠民消费季"合伙人"代表,景区、 酒店、旅行社等行业头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参加活动。 多维发力,惠民礼包点燃消费热情 活动现场发布了第三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 具体内容,省政银企联动推出"徽动消费·惊喜盲 盒"活动,工行安徽省分行、中石化安徽公司分别发布安徽金融助力文旅消费优惠政策、"百城千站"计 划安徽行动,助力文旅消费"热力"攀升。 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