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马仕

Search documents
9点1氪丨上海门店回应玛莎拉蒂售价38万元;黄仁勋跃居全球富豪榜第十,仅次于巴菲特;印航空难初步调查结果公布:或系飞行员操作失误
3 6 Ke· 2025-07-12 00:45
TOP 3大新闻 上海门店回应38.88万元购买玛莎拉蒂:2天卖了10多辆 近日,名为"上海浦东玛莎拉蒂"的账号发布海报称,玛莎拉蒂的SUV车型Grecale限时尊享价38.88万元 起,活动时间截止到9月30日。官方信息显示,玛莎拉蒂Grecale的指导价为65.08-103.88万元,相比之 下,"上海浦东玛莎拉蒂"的起售价低了26.2万元。 记者联系到上海浦东玛莎拉蒂门店,销售人员回应称,38.88万的活动是门店专属,经销商买断包销行 为,与玛莎拉蒂品牌无关。只有白色外观黑色内饰一款,车型为Grecale2023款,落地价预计43万元左 右。活动开始后非常火爆,2天已经卖出了10多辆,该售价此批车辆售完为止。(蓝鲸新闻) 黄仁勋闯进全球亿万富豪榜前10,距离巴菲特只差10亿美元 7月11日,据彭博亿万富豪榜数据显示,持有英伟达约3.5%股份的黄仁勋本周排名已跃居全球第十。截 至7月10日美股收盘,他的净资产升至约1430亿美元,今年以来身家累计增长超287亿美元。排在黄仁勋 前一位的是"股神"巴菲特,其身家约为1440亿美元,比黄仁勋仅高出10亿美元。考虑到华尔街分析师普 遍看好英伟达的上涨潜力,黄仁勋 ...
原版爱马仕柏金包拍出7200万元天价,成拍卖史上最昂贵包袋|贵圈
Xin Lang Ke Ji· 2025-07-11 03:12
7月11日,据苏富比拍卖行通报,在周四举行的巴黎拍卖会上,爱马仕原版柏金包以858.25万欧元(约 合1000万美元,7200万元人民币,包含佣金和手续费)成交。据悉,这款黑色皮革爱马仕手袋是1984年 由时任爱马仕首席执行官的让·路易·迪马(Jean-Louis Dumas)为已故英国歌手兼演员简·柏金(Jane Birkin)特别定制。 近日,据法国财经杂志Challenges最新公布的2025年度法国财富榜单,LVMH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ernard Arnault不再位列法国首富,其位置被爱马仕创始家族超越。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Bernard Arnault首次失去法国首富头衔。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爱马仕收入同比增长9%,在多数高端品牌增长停滞甚至下滑的背景 下,表现亮眼,反观LVMH同期有机收入则出现3%的下滑。(闫妍) 柏金包是由爱玛仕于1984年推出的一款手提包,这款包是以长期居住在法国的英国歌手珍·柏金(Jane Birkin)命名的。新闻报道对于这款包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柏金包起源于简·柏金 和让·路易·迪马在航班上的一次偶遇,简当时抱怨没有一款足够大 ...
7200万!原版爱马仕柏金包拍出天价
财联社· 2025-07-11 01:25
据苏富比拍卖行通报,在周四举行的巴黎拍卖会上,爱马仕为女演员简·柏金设计的原版柏金 包以惊人的 858.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200万元,包含佣金和手续费) 成交。 这个价格不仅使其成为拍卖史上最昂贵的包袋,也是历史第二贵的时尚单品。 作为参考,之前最昂贵的包袋是一只镶钻鳄鱼皮稀有喜马拉雅Kelly包,于2021年在佳士得拍 卖行以400万港元(约51万美元)成交。时尚单品的历史最高拍卖价格,是去年以3250万美 元成交的原版《绿野仙踪》红宝石拖鞋。 这款风靡全球的经典包袋,源自知名演员、歌手简·柏金与爱马仕集团掌门让-路易·杜马斯 1981年的偶遇。 两人当时在巴黎飞往伦敦的航班上,随着柏金不小心把物品洒落在机舱地板 后开始交谈。 据悉,由于觉得1980年代的手袋都太小了,柏金习惯用柳条篮子携带物品。在飞机偶遇后, 柏金询问杜马斯为什么爱马仕不做一个"手提箱一半大小的包",然后在飞机的呕吐袋上画出了 她想要的那种大容量包。随后,爱马仕在1984年为柏金定制了这款原型包,并于一年后交付 给她。感到惊喜的柏金随即同意时尚品牌以她的名字商业化这款产品。 随着这款包变得极度出名,柏金在2023年去世前曾笑言,她的 ...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7月11日
Ge Long Hui· 2025-07-11 00:35
| | | 全球主要股票指数 | | | | --- | --- | --- | --- | --- | | 市场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道琼斯工业平均 | 44650.64 | 192.34 | 0.43% | | | 纳斯达克 | 20630.66 | 19.32 | 0.09% | | | 标普500 | 6280.46 | 17.20 | 0.27% | | | 欧洲斯托克50 | 5438.27 | -7.38 | -0.14% | | 欧美 | 英国富时100 | 8975.66 | 108.64 | 1.23% | | | 法国CAC40 | 7902.25 | 23.79 | 0.30% | | | 德国DAX30 | 24456.81 | -92.75 | -0.38% | | | 俄罗斯RTS | 1104.94 | 18.32 | 1.69% | | | 上证指数 | 3509.68 | 16.63 | 0.48% | | | 深证成指 | 10631.13 | 49.33 | 0.47% | | | 创业板指 | | 2189.58W. 808nd 4 ...
LV「路易号」爆火出圈,品牌如何打造城市中的“巨型名片”?
3 6 Ke· 2025-07-07 11:37
最近,LV「路易号」彻底在社交媒体上火了,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 "LV 其实创造了一个出乎预料的体验。过去你没有见过,现在你看见了,你就会愿意去在社交媒体上去分享。把形式做到极致这件事情,我觉得机会都一 直是挺大的。"赞意CEO乌东面在谈及「路易号」时这样说。 在乌东面看来,这艘巨轮不只是一个夺人眼球的临时装置,而是一种把品牌理念、视觉冲击力、文化共鸣、社交传播和资源投入全部打磨到极致的综合表 达。它背后代表的是奢侈品牌对稀缺性、情感联结和符号价值的持续探索,也折射出当下营销的一种共识:当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品牌要用更极致的形 式和更深度的叙事去触动人心。 正因为此,LV「路易号」才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巨大的讨论度和影响力,归纳来看,它几乎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做到了极致: 走在兴业太古汇的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LV庞大的船体横亘在街区之间,围挡由大面积银色金属板拼接而成,板面均匀排布着LV经典的Monogram图 案,船体在日光下反射出周边建筑和天空的倒影,呈现出冷峻而工业化的质感。 LV、上海、巨型油轮、兴业太古汇这几个本身就极具话题性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流量效应更是成倍增长。在LV 「路易号」巨轮揭幕后的一 ...
强技术弱叙事 中国工美亟需补上“讲故事”这一课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7-04 02:37
本报记者 赵 曦 □ 唐 瑞 文/摄 在全球高端消费市场上,对于"奢侈品"的定义早已超越物质本身,形成涉及历史、身份、艺术与文化的一 整套叙事体系。而在这场以文化为内核的全球竞争中,西方奢侈品牌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国工艺美术品牌如何构建自己的"高端叙事"?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并以此建立相 应的市场地位? 谁在书写"奢侈"的文化话语? 奢侈不单在于价格,更是身份的语言。"奢侈"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早已与"精英""艺术""历史"牢牢绑定, 形成了完整的"意义系统"。以法国为例,LVMH集团掌控的Louis Vuitton、Dior、Guerlain等品牌,它们不 仅仅是奢侈品公司,更是文化象征的制造商。它们借由历史传承、贵族符号、工艺神话与艺术植入,将"稀 缺"与"传统"自然地嫁接为品牌价值核心,打造出一套极具文化渗透力的"奢侈品叙事体系"。 这套叙事体系中,奢侈品牌大多通过以下路径"讲故事":如爱马仕、LV等品牌的产品起源,往往被追溯至 一两个世纪之前,强调自身的"百年工艺",以此赋予品牌可信度。如Chanel挖掘"现代女性独立"作为卖 点,构建身份认同;又如Ralph Lauren通过销售 ...
中产滑落,奢侈品在中国卖不动了?
3 6 Ke· 2025-06-27 09:26
(原标题:中产滑落,奢侈品在中国卖不动了?) 此外,另一边的开云集团,也因"Gucci正不断被中国消费抛弃"而开局不利。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 度,开云集团的总营收下滑了14%至38.83亿欧元,亚太市场的营收更是同比下滑25%。 作者 | 陈思竹 编辑 | 谢芸子 "与三年前相比,北京SKP的顾客量少了三分之二,去年年底更是断崖式减少。" 2024年的最后一天,张瑶从某奢侈品牌离职,告别了自己十余年的"柜姐"生涯。在她的印象中,整个 2024年,百无聊赖等待客人们的到来成为店员们的常态,门店内原先争分夺秒服务客户、延迟闭店到半 夜的工作场景消失不见。 张瑶的感知也是奢侈品市场不振的一个缩影。 客观来看,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正深刻影响着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预期收入下 降,消费行为变得更保守。 4月17日,爱马仕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按固定汇率计算,其一季度实现营收41.3亿欧元,同比增 长7%,低于市场预期的41.6亿欧元。 分地区来看,日本市场表现最为强劲,增长17%,除日本外的亚太地区,却仅有1%的增长。 几乎同时,LVMH集团也发布财报,其在一季度的延续了过去一年的颓势,总营收 ...
爱马仕成了Labubu配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00:2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ise and volatility of Labubu, a collectible toy from Pop Mart, highlighting its impact on luxury brands and the broader consumer market,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er demographics [3][10]. Group 1: Labubu's Market Performance - Labubu achieved sales exceeding 100 million units in 2023, marking a growth of nearly 40%, making it the fastest-growing IP for Pop Mart [10]. - The stock price of Pop Mart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fluctuations, reaching a peak of 283.40 HKD per share on June 12, followed by a sharp decline of 6% on June 17, resulting in a market value loss of 22.3 billion HKD [3][10]. - Following a sudden restock of Labubu, the prices of popular series dropped by approximately 50%, with some hidden models losing nearly 40% of their value [3]. Group 2: Cultural and Social Impact - Labubu has become a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celebrities and influencers prominently featuring it, thus enhancing its status as a social currency among younger consumers [3][6]. - The concept of "bag charms" has gained traction, with predictions that it would be a significant trend in 2024, reflecting a shift in how luxury brands engage with consumers [5][6]. -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Labubu and luxury brands like LV and Hermès illustrates a new interactive model where brands and consumers co-create narratives, mov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one-way brand messaging [7][10]. Group 3: Emotional and Social Consumption - The rise of Labubu is linked to the "attention economy," where consumers seek identity and belonging through purchases, often driven by social media and celebrity endorsements [10]. - Labubu effectively taps into consumer psychology by leveraging mechanisms such as scarcity, collectibility, and emotional gratification, which stimulate dopamine release and enhance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10]. - However, there are concerns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s that rely heavily on emotional value and short-term trends, as they may lack long-term value and could lead to market volatility [11][12].
非常观察|都市探索者的衣橱:当精致与功能边界渐隐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3 10:49
"每一次打开衣橱的时刻,都是开启新一天生活的序幕。" 这是都市人每日的风格启幕仪式,也是服饰映照人生态度的真实注脚。 2025秋冬,爱马仕勾勒出兼具内敛力量、随性魅力与微妙复杂性的主角形象,为都市探索者构建专属衣橱;路易威登将实用计时功能与精湛工艺 碰撞,呈现 "精致与功能共生" 的设计哲学;迪奥则打破正式与非正式的界限,以松弛的廓形与严谨剪裁的创意碰撞,演绎极具辨识度的当代风 貌。 游走于都市肌理与自然场域之间,当代衣橱正模糊着精致与功能的固有边界。Donald Glover 与 Moncler Genius 的首个合作系列,从田野风情延伸 至都市美学,风格低调而内蕴张力;太平鸟则将经典 Polo 衫重新解构编码,使其适配多元都市生活场景。 经典设计的解构与重塑 近日,爱马仕于上海北外滩呈现由女装艺术总监 Nadège Vanhée 打造的 2025 秋冬女装系列第二篇章。 滨水之畔的秀场空间以组合式设计打造,自然与都市景观在此悄然对话:屏风旋转间,陆家嘴充满未来感的天际线若隐若现;霓虹交错中,璀璨 光影映照着摩天大楼的轮廓。承载着城市记忆的黄浦江,折射出这座活力都市的澎湃能量 —— 它在传承中孕育变革,于 ...
孩子王、欧莱雅布局细分赛道;开云找新CEO|二姨看时尚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5 23: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陈佳赫北京报道 这一周,全球消费与时尚领域变革浪潮迭起,政策监管、资本运作与企业战略调整等多维度动态交织。 法国参议院通过快时尚严厉法案,拟对服装征收生态税,直指跨境巨头以遏制过度消费与环境问题;孩 子王、欧莱雅等企业加速资本布局,收购养发企业、控股护肤品牌,向细分赛道聚焦。 企业战略层面,周大福交出品牌转型一周年成绩单;Pinko改变奢侈品定位,关店降本;H&M家族增持 股份引发私有化猜测。奢侈品行业则深化本土化与体验经济布局,宝格丽设综合售后中心;路易威登冠 名戏剧节,以文化营销渗透高端客群。 此外,爱马仕经典包拍卖引发收藏热,开云集团或拆分职权以应对业绩压力。这一系列动态折射出行业 共性:政策倒逼企业转型,资本向细分赛道聚集,奢侈品牌加速重构消费价值链,而可持续发展与本地 化服务正成为竞争新壁垒。 1.宝格丽海南售后启用 2025年6月14日,宝格丽海南综合售后服务中心首批近百件珠宝交付,维修周期从"海外修"缩短至"海南 修"。依托自贸港政策叠加海关"数字身份"监管,维修成本降低30%、时效提升40%。这是继上海后中国 第二家中心,目标辐射亚太市场——离岛免税的首饰终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