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芯片
icon
Search documents
赛道Hyper | 英特尔出售Mobileye股份:肌腠影响几何?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1 03:00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仍然深陷困境,处于艰难重整业务进程中的英特尔,终于再次出手,这次是出售旗下Mobileye股份。 7月8日美股收盘后,Mobileye宣布英特尔将出售价值9亿美元的公司股票,计划出售4500万股; Mobileye还将直接从英特尔回购价值1亿美元的股票,若交易顺利完成,英特尔的总收益可能达到10亿 美元;此后英特尔在Mobileye的持股比例将降至不足80%。 陈立武接替基辛格掌舵英特尔之后,迅速展开战略调整:摒弃基辛格过于激进的扩张计划,转而聚焦企 业财务健康与资源高效配置。 这一举措不仅关乎英特尔与Mobileye自身的发展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整个自动驾驶及半导体行 业的发展态势。 英特尔自火线换将之后,能不能走出像尼采说的那样——那些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的微笑曲 线? 目前还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 当英特尔宣布出售Mobileye股份时,市场看到的或许只是一笔普通的资本交易,但在自动驾驶与半导体 产业的深层肌理中,这一决策正悄然撬动着行业的底层逻辑。 这场交易的影响远不止于两家企业的股权变动,它像一柄手术刀,剖开了产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博弈 技术路线、重构商业模式、切 ...
中国技术成全球车企采购的“必选项”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30 16:37
6月20日,奥迪新车型A5L开启预售,海报上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赫然成为核心卖点。 "老牌车企+中国技术"的新组合,正悄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新常态。 今年以来,宝马、奔驰、斯特兰蒂斯等跨国车企加速与阿里、华为、蔚来、小米等中国企业合作,深度 采用中国技术,助力自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这一热潮,与十多年前中国汽车工业依赖外资技术的局面形成鲜明反差。如今,全球车企对中国技术的 需求更深、更广,将"中国方案"纳入其未来图景。 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盘",为何到了中国车企手中? 全球汽车技术主导权,正加速完成一场"自西向东"的迁移。 6月12日,小鹏汽车宣布自主研发出性能超越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大众集团等有望成为首批客户。 相比之下,老牌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构筑起的技术壁垒——如发动机、变速箱,在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中 迅速"贬值"。 "比如德国车企一直积极尝试用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但受制于现有体系,效果并不太好",复旦大 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丁纯向三里河表示,"这也是大型企业转型中的阵痛。"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依靠十余年的持续投入,在智能驾驶、数字座舱、动力电池等领域,逐步建立起新 技术护城河。 在动力电 ...
美银证券:汽车供应链首选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线控底盘 看好地平线(09660)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6-28 11:05
美银证券在报告中指出,特斯拉、Waymo 和小马智行正在让 Robotaxi 成为现实。6 月 25 日,特斯拉 (TSLA)在奥斯汀启动了 Robotaxi 服务,其基础是 "纯视觉"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Waymo 的 Robotaxi 车队规模已超过 1500 辆,预计到 2026 年底将达到 3500 辆。在中国,小马智行计划在 2025 年第三季度 推出第七代 Robotaxi,将车辆和自动驾驶套件(ADK)成本降低 60%,至每辆车 4 万美元。该公司预 计到 2026 年底将车队规模扩大到 2000 辆。 美银证券认为,在科技巨头的支持下,到 2030 年底,Robotaxi 将从概念验证阶段转向强劲扩张阶段。 在中国,预计 Robotaxi 销量将从 2025 年的 2500 辆到 2030 年达到 40 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 176%。 美银指出,智能汽车供应链主要由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组成。自动驾驶功能依赖于传感、处理 和控制的集成系统,而智能座舱系统包括座舱域控制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抬头显示器(HUD)、 流媒体后视镜等。 美银证券估计,入门级 / 高端车型每辆车的智能汽车零部件价 ...
英特尔关闭小型汽车业务部门 裁撤多数员工以推进成本削减战略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5 07:48
据《俄勒冈人报》/OregonLive报道,英特尔此次裁员主要针对汽车业务部门,涉及岗位涵盖研发、工 程及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受影响的员工将获得遣散费及职业过渡支持,但具体方 案尚未公开。此次裁员是英特尔自2024年启动的"IDM 2.0"战略转型的一部分,该公司此前已宣布全球 裁员1.5万人(占总员工数15%),并暂停或退出部分非核心业务。 路透社援引分析师观点指出,英特尔关闭汽车业务部门,反映出其在自动驾驶与车载芯片领域竞争失利 的现实。近年来,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面临英伟达、高通等对手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 持续下滑。与此同时,英特尔正将资源集中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及个人电脑芯片等核心业务,试图通 过剥离非核心资产改善财务表现。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英特尔(Intel)将逐步关闭其小型汽车业务部门 (Intel Architecture Automotive Group),并裁撤该领域"大多数"员工。这一举措是英特尔近期大规模裁 员与业务重组计划的最新动作,旨在加速成本削减并聚焦核心芯片业务。 英特尔近年业绩承压,2024年 ...
“为成为全球顶级芯片供应商,我们必须走出中国”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7 02:28
芯驰科技国际汽车业务总经理Eugene Wang表示,这些芯片将用于该汽车制造商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 区生产和销售的几款车型,包括轿车和SUV。他补充说,这些车辆预计将采用其X9系列智能座舱处理 器,该SoC集成了高性能CPU、GPU、人工智能(AI)加速器和专为先进驾驶舱应用而设计的视频处理 器。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为推动全球销售,中国汽车芯片公司芯驰科技(SemiDrive)将于明年年底开始 向一家未透露名称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供应其智能座舱系统级芯片(SoC),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欧洲大陆 开展合作。6月17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该公司一名高管的消息作出报道。 "这将是我们第一次为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在海外大规模生产的汽车提供芯片,"Eugene Wang 在为期四天于香港举办的2025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间隙说:"为了成为全球顶级芯片供应商,我们 需要从中国市场扩展到全球市场。"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去年全球汽车制造商共售出7460万辆汽车,其中中国占据了逾30%的 市场份额。然而,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SoC市场仍由美国科技巨头高通主导。 总部位于深圳的研究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GGI ...
组建AI自动驾驶“汽车联盟”,日本车企这一动作有何深意?
尽管两大车企的重组成为泡影,但在人工智能(AI)及自动驾驶方面,日本车企正在结成新的联盟。 "日本将组建汽车制造商联盟,研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近日,在日本政府补贴等方式支持下,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和其他一些日本汽车制造 商正在准备合作研发AI自动驾驶技术,共同构建AI基础设施并培养相关人才,强化本国相关供应链体系建设。 政策指向明确 近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推动"软件定义汽车"(SDV)的技术研发。也更加重视以AI为核心的汽车软件研发。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和国土交通省发布 了关于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移动性DX战略"修订案。目前,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竞争愈演愈烈,日本经济产业省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该"战略"。因 此,此次修订案也新增了"支持使用AI自动驾驶"的内容。同时,AI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相关安全标准制定等,都将是日本车企合作的重点。 行业内都知道,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耗资巨大且充满风险。从传感器、算法到硬件设备、软件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且,研发 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技术瓶颈、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接受度不确定等诸多风险。对于单一车企而言,独自承担这些成本和风险无疑压力巨大。 而通 ...
心智观察所|黑芝麻智能杨宇欣:辅助驾驶底层AI技术仍需解决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3 09:54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2025年,中国车市的硝烟,不仅弥漫在价格战的战场,更深藏于技术升级的暗涌。当"降本增效"成为全 行业的紧箍咒,电动化浪潮的喧嚣未歇,一场围绕智能化的下半场角逐已然鸣枪。 昔日动辄数十万的L2+乃至L3级高阶辅助驾驶,正悄然挣脱豪华与高价的桎梏,在芯片算力的跃升与电 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域控"乃至"中央计算"的革命性进化中,Tier2、Tier1以及整车厂这条生态链都 在寻找成本下探的坚实路径。高阶辅助驾驶这颗曾经遥不可及的明珠,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姿态,向 着更广阔、更亲民的消费腹地加速下沉。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芝麻智能")多年来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投入,突破重重挑战, 持续践行"智驾平权"的美好愿景。近日,企业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向心智观察所讲述了黑芝麻智能是 如何依托其核心产品矩阵——华山系列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与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深度参与并塑造 中国智能汽车未来图景的。 持续推动"智驾平权" 在终端价格战的压力下,主机厂的降本压力逐渐传导至产业链上游,而架构层面的创新能够带来质变级 降本。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 ...
地平线为何获得Baillie Gifford青睐?创始人余凯与劳伦斯·伯恩斯最新对话:希望成为“机器人的微软”
聪明投资者· 2025-06-03 05:56
"汽车正在从纯粹的机械设备,转变为某种像是'装上轮子的计算机'。" 点击阅读:《 巨头Baillie Gifford旗舰基金掌舵人的年度信:在不确定环境中,韧性并不是次要美德, 而是长期成功的核心…… 》 "没有哪个电动车市场像中国这样:极其拥挤,竞争激烈,但它也有望以良好的品质和极低的价格,引 领全球电动车行业。" 地平线是成立于 2015 年的中国 AI 芯片独角兽,专注于为自动驾驶、智能驾驶和通用机器人提供软硬 件一体化的计算平台。 2024 年 10 月 24 日,地平线登陆港股主板市场,成为港股当年最大科技 IPO 。今年 2 月底其股价 曾一度超 10 港元,目前最新市值近千亿港元。 2024 年公司收入 23.84 亿元,同比增长 53.6% ;授权及服务收入增长 70.9% ,毛利率高达 92% ,这意味着公司不仅在卖芯片,还在往更高附加值的软件授权、全栈解决方案转型。 Baillie Gifford 是地平线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早在私募融资阶段,该公司即已投资地平线,并在 IPO 中认购约 5.07 亿股,投资约 2.6 亿美元,成为最大基石投资者之一。截至 2025 年 4 月,贝利 · ...
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产出一批重大成果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30 00:48
不断夯实科创"底座" 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5月28日,我省首片量产的碳化硅晶圆在武汉下线,填补我省高端碳化硅器件制造空白。这一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正是武汉创新 活力提能升级的注解。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武汉正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 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4月7日,复杂生命体代谢与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举行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在会上介绍,武汉大学在生命健康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鲜明的特色。据了解,实验室依托武汉大学建设, 总体目标是建成国际领先的代谢与调控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高地,在代谢与调控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相关重大疾病的机制阐述 与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引领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武汉抢抓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实验室数量与质量"双突破"。在汉全国重 点实验室达到41家,其中牵头29家,牵头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负责人表示,这些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探月工程、卫星导航、新材料等领域突破多项"卡脖 ...
港股概念追踪|工信部持续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智驾头部公司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02 02:38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需要强化智能网联汽 车标准供给,具体包括: 速腾聚创(02498):国际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机构Yole Group发布《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 指出,RoboSense速腾聚创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摘得三项"全球第一":2024年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 市占率第一、ADAS激光雷达年度"销冠"、2018-2024年ADAS累计销量冠军。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4 年激光雷达的国内渗透率已提升至6%(同比+4.3pcts)。随着辅助驾驶的加速渗透,以及高性价比的激 光雷达逐步放量,机构预计2025年激光雷达的国内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12.5%以上。 知行科技(01274.HK):发布公告,首款搭载公司iDC 500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主流国产车型正式上市, 成为业内少数在中等算力平台上实现量产的高阶智驾域控制器,这也是全球首款在瑞萨V4H计算平台成 功部署量产BEV+OCC感知算法的高阶智驾解决方案,为"智驾平权"新添一员"战力"。 黑芝麻智能(02533.HK):2024年,公司自动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不断实现突破性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