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检测系统

Search documents
人工智能技术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钢铁产业正变得更“绿色”、更“聪明”
Yang Shi Wang· 2025-07-05 06:20
在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兴澄特钢智能车间内,记者看到天车有序穿梭,AI视觉检测系统如同"火眼金睛",能在0.1秒内识别 钢材表面0.02毫米的裂纹。 央视网消息:记者7月5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了解到,1—5月,在政策利好、原燃料价格下降和出口增加的支撑下,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 稳向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5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3.55亿吨、同比下降0.1%,生产生铁3.14亿吨、同比增长 0.3%,生产钢材3.52亿吨、同比增长2.1%。同时,钢铁出口大幅增长,1—5月粗钢净出口超过50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79万吨。 记者观察: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我国钢铁产业转型 记者走访发现,今年以来,随着AI技术不断赋能各个领域,钢铁产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变得更"聪明"、更"绿色"。 目前全球钢铁领域共6家企业获评"灯塔工厂",其中中国企业独占3席。记者在上海这家全国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平台看到,在应用AI技术 后,公司每天能处理1000万多条交易消息,解析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完成数亿级的智能交易匹配,自动更新2000万条商品信息。此外,AI 技术可以同时审查2万次车辆资 ...
研判2025!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爆发式增长,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共筑黄金发展期[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6-19 01:44
内容概况: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2024年,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市 场规模约为29亿元,同比增长34.72%。这一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爆发式增 长,带动电池模组检测、汽车白车身测量等工业级需求激增;清洁能源领域国家战略推动,使能源电力 设备三维检测需求持续释放;同时,AI+3D视觉技术融合催生新场景,如医疗正畸数字化、文物三维重 建等非工业领域应用也在蓬勃发展。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在不接触物体的情 况下,通过扫描获取其空间几何形状、纹理、颜色等属性,并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或 数据的技术设备及配套软件。根据应用场景、精度需求及技术原理,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可划分为工业 级产品、专业级产品和商业级产品。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80年至2000年的萌芽期,1980年代,三维扫 描技术诞生,通过激光或结构光实现物体表面数据采集,但精度与效率受限,主要应用于科研及高端制 造领域。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CMM)成为主流,精度达微米级,但依赖实验室环境且操作复杂 ...
39岁博士带队冲击IPO,服务小米、比亚迪
3 6 Ke· 2025-06-13 07:40
| | | 6月5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易思维")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 易思维创始人郭寅出生于1986年,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17年易思维设立以 来,郭寅一直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董事长、总经理。 招股书显示,易思维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各工艺环节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经过多年深 耕发展,公司已研发了十余款产品,实现面向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压铸六大工艺环节的大规模及系统化应用,成为国内绝大多数整车及零部 件企业的供应商。 报告期内,易思维营业收入分别为2.23亿元、3.55亿元和3.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8.69万元、5774.67万元和8433.17万元。公司产品根据实现的主要功能 分为视觉检测系统、视觉引导系统、视觉测量系统三大类。 其中,视觉检测系统用于替代人眼完成质量确认,通过检测识别产品自身缺陷或制造工艺异常来指导人工或机器人完成缺陷修复;视觉引导系统用于帮助 机器人实现各类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视觉测量系统用于获 ...
为汽车制造装上“智慧之眼” 杭企“隐形冠军”冲击科创板
Mei Ri Shang Bao· 2025-06-10 22:22
| | 2025年至今杭州新增上市企业名单 | | | | --- | --- | --- | --- | | 日期 | 公司名称 | 所在地区 | 所在股票交易市场 | | 6月5日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钱塘区 | 上交所 | | 5月27日 | 派格生物医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拱家区 | 港交所 | | 5月16日 | 绿茶集团有限公司 | 西湖区 | 港交所 | | 4月15日 | 浙江信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余杭区 | 深交所 | | 3月11日 | 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钱塘区 | 上交所 | | 2月27日 | 微巴国际有限公司 | 余杭区 | 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 | | | (境内经营实体为浙江优巴科技有限公司) | | | | 1月15日 | 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余杭区 | 上交所 | 注:2025年开年以来,杭州企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家企业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中余杭区以3家上市企业的亮眼成绩领跑各区县市,钱塘区紧随其后贡献2家,拱 墅区与西湖区则各有1家企业实现上市突破。 商报记者孟佳俊 从上汽通用、北京奔 ...
85后天大老师创业,净利润暴增295%,冲刺IPO
创业邦· 2025-06-09 02:58
「IPO全观察」 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和 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Midjourney 近日,机器视觉龙头企业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思维")提交科创板招股书,这 是今年受理的第四家科创板 IPO 企业。 易思维是一家深耕于交通领域的机器视觉设备提供商,产品包括了机器视觉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它涵盖上游视觉传感器、光源、控制电器等核心部件,中游测量系统、引导系统、检测系统和识别系 统的机器视觉系统,下游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和航空的应用集成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公司在 中国汽车制造 和汽车整车制造的机器视觉市场的市占率,分别 为 13.7% 和 22.5% ,均位居行业第一。 从天大讲师到自主创业,如今做到行业第一 现年 39 岁的郭寅在创立易思维之前,一直致力于精密仪器的学术研究。 郭寅(中间), 图源:官方公众号 易思维的业务覆盖范围, 图源:招股书 2010 年,郭寅进入天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此后,他进一步精进在精密仪器方 面的学术水平,便加入 ...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从平面到立体,商业级蓝海启航,工业级技术筑基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5-27 00:40
公司研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强推(首次) 从平面到立体,商业级蓝海启航,工业级技 术筑基 [ReportFinancialIndex] 主要财务指标 |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 | 333 | 421 | 534 | 677 | | 同比增速(%) | 22.4% | 26.5% | 26.9% | 26.8% | | 归母净利润(百万) | 121 | 144 | 173 | 209 | | 同比增速(%) | 5.5% | 19.6% | 19.8% | 20.8% | | 每股盈利(元) | 1.77 | 2.12 | 2.54 | 3.07 | | 市盈率(倍) | 60 | 50 | 42 | 35 | | 市净率(倍) | 11.5 | 9.6 | 5.3 | 4.8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创证券预测 注:股价为 2025 年 5 月 23 日收盘价 仪器仪表Ⅲ 2025 年 05 月 24 日 | 目标价:148.35 ...
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金融活水浇灌科创 沃土AI赋能智造提质升级
Ren Min Wang· 2025-05-09 07:51
在合肥肥西桃花科创产业园内,安徽某科技公司新落成的研发中心里,工程师们正对自主研发的 AI视觉检测设备进行调试。随着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300万元"科创皖美贷"及时注入,这家掌握核心技 术的科创企业正加速推进半导体检测实验室建设,向着"国产替代"目标迈出重要步伐。 在这场银企合作中,企业拥有的AI算法专利、中国科大博导领衔的研发团队,以及其在肥西高端 制造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位置,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信用价值。 "我们正从'看过去'转向'看未来',重点评估企业的产业贡献和技术前瞻性。"交行科技金融中心负 责人表示,该企业发展模式与肥西县正全力打造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等两千亿级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战略 高度契合。 随着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该公司计划年内扩建百人研发团队,其建设的检测线预计将使新能源汽 车零部件检测效率提升300%。这种"金融+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正在安徽这片创新热土上持续发 酵。 数据显示,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已构建"人才贷""科创快贷"等产品矩阵,未来三年计划培育超万家 科技型企业,以金融创新引擎助推安徽科技创新"高原"筑"高峰"。(胡雨松) 该公司创始团队深耕工业质检领域二十载,其突破性研发的AI视觉检测 ...
“AI+人形机器人”双引擎发力科创板机器人企业共话产业新动能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5-06 18:40
"AI+人形机器人"双引擎发力 机器人技术如何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效融合,备受投资者关切。埃夫特董事长、总经理游玮表示,公司积 极布局机器人技术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推动具有感知、学习、决策 和执行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公司研发的大衍数据平台结合数据采集场景,形成采集、清洗、存 储、标注、训练一体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正推动机器人从"专用设备"向"通用智能体"转型。 兰剑智能董事长吴耀华介绍,公司在智能装卸机器人、拆码垛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等产品上已采用 AI算法进行识别和控制,同时公司也在布局接入开源模型的机器人产品研发及基于深度强化算法的调 度系统开发。未来,公司将持续探索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司工 业机器人和智慧仓储物流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智能物流管理和智能制造。 科创板机器人企业共话产业新动能 ◎记者 孙小程 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概念正当红,对于机器人行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应如何抓住新一 轮技术浪潮中的机遇? 在5月6日举行的科创板细分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上,多家企业"掌舵人"给出了答案。瑞松科技、步科股 份、埃夫 ...
稳中求胜、危中思变,逆境突围,锂电正极龙头王者归来
鑫椤锂电· 2025-04-30 08:32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一、锂电正极 龙头 , 盈利 能力 冠绝全球 提及当升科技,公众对于这家脱胎于央企科研院所的上市公司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和 历史上 傲视同行的业绩表现。伴随着全球新能源行 业的蓬勃发展, 20 19 年 , 新能源锂电行业迎来快速增长,作为行业龙头的当升科技也进入业绩爆发期。 2020 -2023 年 ,当升科技 连续 4 年 保持高 速 增长, 正极材料出货量增加 1.6 倍,营业收入增长 3.8 倍,归母净利润激增超 4 倍,正极出货量 复合增长率达 37.74% ,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 68.12%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70. 96 % ,企业成长速度领跑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纵观锂电正极材料行业企业, 当升科技 的 销量并非最高,但是其净利润却 远远 领先于同行水平,其中, 2023 年,当升科技净利润超过了 全球前五(当升科技除外)的同行企业的净利润之和,显示出当升科技极为强悍的盈利能力 。 不仅于此,无论是人效、产能利用率、研发投入、单吨净利, 当升科技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公司连 ...
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探索AI赋能制造业新路径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4-28 22:41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会议提 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前景可期。那么,就当 前情况而言,创新链和产业链如何无缝对接?政策支持与市场实践之间存在哪些协同与挑战,又该如何 克服这些困难?围绕这些问题,中信建投(601066)证券研究所高端制造研究负责人、机械行业首席分 析师吕娟,国联民生(601456)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国金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满在朋展开 对话。 ● 本报记者 林倩 周璐璐 葛瑶 AI应用逐渐深入 有望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 中国证券报:DeepSeek的创新带来成本极致优化,目前AI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如何? 吕娟:目前AI大模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各种类型文本处理的大语言模型,第二类是用于生 物医药、化学等领域的科研大模型,第三类是用于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具身大模型。第一和第三类大模型 在制造业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第一类大模型的落地较快,已经有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始部署,有利 于提高信息的处理速度;第三类大模型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包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