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产品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圳华强(000062)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9 12:23
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代码:000062 证券简称:深圳华强 编号:2025-008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活动参与人员 盈怀基金韩洲枫 时间 2025年7月9日 地点 深圳华强会议室 形式 线下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王瑛 交流内容及具体 问答记录 首先董事会秘书介绍了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及核心竞争力等内容, 随后就调研人员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主要包括: 1、电子元器件是否有涨价趋势 电子元器件的价格在2023年和2024年经历了两年的下行,大部分电 子元器件的价格已经处于底部,而且这几年激烈的价格竞争,不断推动 上游芯片设计行业加速洗牌和过剩产能出清进程。在这种背景下,行业 内优质原厂有调涨价格的动因和可能性,但涨价时间、能否形成广泛趋 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2、公司与海思的合作情况 公司是海思的主要授权分销商之一,代理分销其各类IC产品。近年 来,海思陆续推出新产品,公司持续加大海思产品的应用方案研发与推 广力度,促进海思产品的市场拓展。2024年以及今年一季度 ...
小米、宁德、红杉都投了!芯迈半导体头顶200亿估值冲港股,三年累亏近14亿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9:48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刘相君 近日,芯迈半导体技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迈半导体")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主板上市。 这家成立仅六年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头顶多个行业光环:全球智能手机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市场第三、过去十年全球OLED显示PMIC总出货量第 一。 与耀眼市场地位形成刺眼对比的,是招股书披露的财务困境:三年累计亏损近14亿元,营收连年下滑,毛利率持续萎缩。在宁德时代、小米等明星资本加 持下,芯迈半导体带着巨额亏损和高度集中的客户风险,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毛利率走"下坡路",三年累亏近14亿 芯迈半导体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拥有从IC设计、制造、到销售为一体的半导体垂直整合型公司。芯迈提供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LCD / OLED平板显示高集成度模拟芯片解决方案,以及面向5G通信、服务器、汽车的高端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PMIC市场排名第3位,在全球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5位,按过去十年的总出货量 计算,公司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1位。 在光鲜市场地位背后,芯迈半导体的财务表现呈现令人忧 ...
恩智浦:从前端到后端布局中国本土市场
Core Insights - NXP Semiconductors, one of the largest automotive chip suppliers globally, has demonstrated its commitment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Chinese market during its 2025 Automotive Leadership Media Day event [2][3].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 NXP was originally part of Philips Semiconductor, established in 1953, and became an independent entity in 2006, going public in 2010 [1]. - The company is known for producing microcontroller (MCU) chips and various sensor chips, primarily used in automotive, industrial, and IoT applications [1]. Group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NXP's global revenue reached $12.614 billion, with the Chinese market contributing 36% of total sal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mericas (14%), 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22%), and other Asian regions (28%) [3]. Group 3: Local Operations and Workforce - NXP has been operating in China since 1986, employing over 6,000 people across 14 cities, with 6 R&D centers and more than 1,600 engineers [5].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 Division in January 2025 aims to integrate sales, R&D, operations,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port to better meet the evolving needs of Chinese customers [5]. Group 4: Product Development - NXP has launched new products tailored for the Chinese market, including the S32K5 series automotive MCUs and the S32R47 radar processor, which supports L2+ to L4 level autonomous driving [5]. - The company introduced the BMx7318/7518 series IC products designed for high-voltag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 electric vehicles and industri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local customer needs [6]. Group 5: Supply Chain and Partnerships - NXP is enhancing its local supply chain by strengthening partnerships with local manufacturers, including a significant packaging and testing facility in Tianjin and collaborations with TSMC and SMIC [9]. - The company announced new collaborations with Chinese automakers such as Geely, Leap Motor, Changan Deep Blue, and Great Wall, focusing on joint innovation labs and projects in areas like ADAS and 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 [9][10].
艾为电子(688798):多款产品赋能AI眼镜
China Post Securities· 2025-07-09 09:12
Investment Rating - Th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company is "Buy" and is maintained [1]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offers a range of products that support various forms of AI devices, addressing customer demands in the AI product market. Key products include high-performance audio solutions, mature AI lighting products, comprehensive haptic feedback solutions, high-performance mixed-signal chips, power management, and signal chain IC products. Notably, the audio component of Xiaomi's latest AI smart glasses utilizes the company's high-performance DSP digital SmartK audio amplifier, which enhances sound quality significantly [4] - The company has launched a new piezoelectric micro-pump liquid cooling driver, which is expected to open new growth opportunities in industrial interconnection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This product boasts a cooling efficiency that is over three times better than passive solutions and is anticipated to enter mass production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this year [5] Financial Projections - The projected revenues for the company are as follows: 3.54 billion yuan in 2025, 4.27 billion yuan in 2026, and 5.12 billion yuan in 2027.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the parent company is expected to be 410 million yuan in 2025, 579 million yuan in 2026, and 748 million yuan in 2027, maintaining a "Buy" rating [6] - The company's revenue growth rates are projected at 15.88% for 2024, 20.77% for 2025, 20.53% for 2026, and 20.02% for 2027. The net profit growth rates are forecasted at 399.68% for 2024, 60.93% for 2025, 41.04% for 2026, and 29.34% for 2027 [8][10]
恩智浦成立中国事业部,跨国芯片大厂在华扩展业务已成“必选项”|硅基世界
Tai Mei Ti A P P· 2025-07-07 09:14
随着小米、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产量暴增,全球汽车芯片大厂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7月6日消息,即将在10月底正式卸任的芯片大厂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 CEO库尔特·西 弗斯(Kurt Sievers),近期在上海会见上海市市长龚正。 西弗斯表示,"中国市场已成为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重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我们相信如 果能在中国成功,就能在全球成功。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整个城市欣欣向荣,我们感谢上海营造了开 放的生态体系,让恩智浦得以融入其中,与中国伙伴合作共进。" 交接期间,西弗斯与下一任CEO Rafael Sotomayor一同来华交流,足以体现出恩智浦对中国市场的重 视。 事实上,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是,从全球汽车芯片 产业链来看,中国汽车芯片制造商目前只能满足约10%的国内需求,因此,这对恩智浦、英飞凌、意法 半导体等欧洲汽车芯片龙头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 恩智浦深根中国近40年,目前在华员工超过6000人、在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拥有6个研发中心、1600 多名工程师,以及在天津拥有一家装配和测试工厂。 7月2日,恩智浦半导体执行 ...
台积电终止GaN代工
半导体芯闻· 2025-07-02 10:2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来自 navitas 。 纳微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Gene Sheridan 表示:"我们很荣幸能与力晶科技合作,共同推进 200 毫米硅基氮化镓 (GaN-on-silicon) 的量产,并期待在未来共同推动持续创新。通过与力晶科 技的合作,我们已做好准备,在产品性能、技术革新和成本效率方面持续推进。" 力晶科技总经理Martin Chu表示:"力晶科技与纳微科技在硅基氮化镓 (GaN-on-Si) 技术方面合作 多年,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产品认证已接近完成,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基于这一稳固的合作伙伴关 系,力晶科技致力于拓展合作,并持续支持纳微科技探索和发展氮化镓市场。"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 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 | 推荐阅读 | | --- | --- | | 10万亿,投向半导体 | | | 芯片巨头,市值大跌 | | | 黄仁勋:HBM是个技术奇迹 Jim Keller:RISC-V一定会胜出 | | 全球 ...
芯迈半导体报考港股上市:收入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由盈转亏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15:02
撰稿|张君 来源|贝多财经 6月30日,芯迈半导体技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迈半导体"或"芯迈股份")递交招股书,报 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据招股书介绍,芯迈半导体于2019年成立,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半导体公司。天眼查App信息显示, 芯迈半导体成立于2019年9月,前称为杭州芯迈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任远程。 2025年6月,芯迈半导体进行了一系列工商变更,包括更名、增资等。其中,企业类型变更为"股份有限 公司(港澳台投资、未上市)"。同时,注册资本由2707.9992万元增至5000万元。 | | 在用的菌业管调工具 | 请输入公司名称、老板姓名、品牌名称等 天眼一下 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机构 | | --- | --- | --- | | 网龄美级 | 动态类型 | 动态内容 | | 撒示 | 股东变更 | 退出: SCC GROWTH VI HOLDCO B (HK) LIMITED、COSMIC WARRIOR (HK) LIMITED | | | | 新增:HSG Growth VI Holdco B (HK) Limited、Cosmic Warrior (HK) Lim ...
士兰微(600460):全球份额稳步提升,碳化硅上车加速推进
Guoxin Securities· 2025-06-27 08:51
士兰微(600460.SH) 优于大市 全球份额稳步提升,碳化硅上车加速推进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6月27日 2024 年公司功率半导体份额全球第六(占 3.3%),国内第一。公司为成熟 制程垂直一体化制造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主要业务包含分立器件、集成电路 及 LED 板块。2024 年公司产品出货量持续增加,营收 112.21 亿元 (YoY+20.14%),扣非归母净利润 2.52 亿元(YoY+327.34%)。进入 1Q25 公司 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收 30 亿元(YoY+21.7%,QoQ-1.89%),随着产品结构 优化与规模效应显现,1Q25 毛利率环比回升至 21.31%(YoY-0.79ct,QoQ +2.72pct),扣非归母净利润 1.45 亿元(YoY+8.96%,QoQ+29.99%)。 集成电路板块 24 年同比增长 29%,优势产品 IPM 模块加速渗透。集成电路 板块 24 年营收 41.05 亿元(YoY+31.21%),毛利率 30.70%(YoY+1.23pct)。 其中,优势产品 IPM 模块营收达 29.11 亿元(YoY+47%),在白电领域出货 量超 1 ...
宏微科技: 2023年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0 08:54
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 债券 2025 年跟踪评级报告 中鹏信评【2025】跟踪第【169】号 01 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本评级机构依据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工作程序对评级结果作出独立判断,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本评级报告观点仅为本评级机构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个体意见,不作为购买、出售、持有任何证券的 建议。本评级机构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评级报告及评级结果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次评级结果自本评级报告所注明日期起生效,有效期为被评证券的存续期。同时,本评级机构已对受 评对象的跟踪评级事项做出了明确安排,并有权在被评证券存续期间变更信用评级。本评级机构提醒报 告使用者应及时登陆本公司网站关注被评证券信用评级的变化情况。 本评级报告版权归本评级机构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转载和出售。除委托评级合同约定外, 未经本评级机构书面同意,本评级报告及评级结论不得用于其他债券的发行等证券业务活动或其他用途。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评级结果 评级观点 | | 本次评级 | 上次评级 | | | | | | | --- | --- | --- | --- | - ...
英飞凌潘大伟:有信心帮助客户破除市场的“内卷”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5 05:4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悦 6月11日,英飞凌发布"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战略。该发布恰逢英飞凌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1995 年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英飞凌在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半导体市场占有头部份额。 英飞凌的新战略明确提出了创新、运营、生产和生态的本土化:通过开发定制化产品,优化物流与客户 服务,扩大本地化制造,构建本土生态体系等方式,提升对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高价值领域的支 持能力。其中,无锡工厂将被打造为全球卓越运营标杆,"Easy产线"计划到2026年实现70%自动化率、 提升40%人员效率。 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科技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潘大伟 称,2024财年,英飞凌营收约为150亿欧元,大中华区市场约占公司全球营收的34%,是其全球最重要 且活力最旺的地区市场之一。 他首次披露,2025财年,英飞凌AI相关业务的营收预计将达6亿欧元;2026财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 10亿欧元。在AI和AI服务器领域,英飞凌与国际和国内的GPU或者OEM厂商有非常多的合作,尤其是 与英伟达的合作。 经济观察报:今年是英飞凌进入中国30周年,最大的变和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