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timus人形机器人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特供车搁置、FSD难落地,特斯拉在华走下坡路了
Feng Huang Wang· 2025-07-07 04:34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7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美国面临日益 严峻的商业和政治挑战,他在另一个最重要市场中国也遭遇了麻烦。 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受欢迎,特斯拉在华市场份额萎缩。中国消费者认为,特斯拉的车型越 来越乏味,与当地消费者的品味脱节。如今,中国设计的顶级电动汽车常常配备一些特斯拉不具备的功 能,比如多块可以观影和打游戏的大屏幕,可以冰镇饮料的车载冰箱以及可用于自拍的车内摄像头。 中国电池公司也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比亚迪(002594)和宁德时代(300750)最近表示,他们已开发 出五分钟快速充电技术。 目前,许多中国消费者依然把特斯拉视为电动汽车先锋。中国也将特斯拉视为外资投资成功的典范,以 及推动中国绿色经济建设的有力伙伴。绿色经济聚焦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电池等产业。 麻烦的是,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中国官网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仍未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全 面批准。这项技术是特斯拉未来主导交通领域雄心的核心功能,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竞相攻克的领域。 特斯拉反应迟缓 特斯拉中国员工表示,他们曾向总部表达过对公司车型日益老化的担忧,但他们的警告 ...
雷军:着急用车可考虑小鹏理想Model Y,拦截YU7大可不必;李想首次回应发飙事件,承认自己脾气大;正浩CTO离职,或将创业
雷峰网· 2025-07-03 00:40
要闻提示 NEWS REMIND 1.李想首次回应发飙事件:因当时有人弄虚作假,承认自己脾气大 2.蔚来李斌谈产业升级:以前做车能卖20万就感觉突破了天花板,现在ET9能卖80万 3.正浩CTO陈熙离职,或将创业 4 . 雷军:着急用车可考虑小鹏理想Model Y,拦截YU7大可不必 5 . 荣耀高管谈上市进展:IPO辅导目前很顺利,稳步推进中 6.哪吒汽车关联公司20亿股权遭二次冻结,母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7.曝iPhone 18系列升级2nm芯片:苹果迈入2nm时代 8.传Intel CEO陈立武考虑放弃推销18A工艺!全力发展Intel 14A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李想首次回应发飙事件:因当时有人弄虚作假,承认自己脾气大 7月2日,在最新一期《对话》栏目预告中,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称,描述他最准的一个词是"脾气大"。主 持人提到,李想曾在节目中发过一次"著名的脾气",李想回应称:"当时发飙是因为有人在弄虚作假,节 目把后面的话剪掉了。"李想还透露,自己发脾气总共有三种状况:第一种状况是表达一个东西毫无逻 辑;第二种是要求太低,大家得过且过;三是做的事情违背了公司的价值观。 据报道,李想 ...
晚点独家丨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生产,修改设计
晚点LatePost· 2025-07-02 13:14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马斯克今年量产目标基本落空。 两位供应商人士说,特斯拉并未明确表示会减少机器人零件订单,但要等到 Optimus 设计调整 完后才会确定新的量产计划并重启采购,调整可能需要 2 个月。马斯克近期曾在社交媒体上表 示,新版 Optimus 的性能比特斯拉 2023 年亮相的第二代 Optimus 大幅改进,且加入了 Grok 支持的语音交互功能。 据我们了解,截至今年 5 月底,特斯拉今年累计采购了足够生产 1200 台 Optimus 的零件,并 生产了接近 1000 台。此前马斯克承诺今年生产 5000 台。前述两位人士都认为,随着零部件采 购中断,该目标基本无法达成。 此次调整始于 6 月初特斯拉 Optimus 项目原负责人米兰·科瓦奇(Milan Kovac)离职。一位供应商人 士称,特斯拉 AI 软件副总裁阿肖克·埃卢斯瓦米(Ashok Elluswamy)接手 Optimus 项目,希望改善 完设计方案后再推动量产计划。阿肖克·埃卢斯瓦米此前领导特斯拉 FSD 的软件 ...
晚点独家丨2 年半,字节造出千台机器人,长期目标是具身智能
晚点LatePost· 2025-07-02 13:14
目前量产形态为轮式物流机器人,客户有抖音电商、比亚迪、顺丰等。 文 丨 张家豪 编辑 丨 程曼祺 2023 年 7 月,《晚点 LatePost》 曾独家披露 ,字节 AI Lab 旗下机器人团队正推进机器人量 产。当时曾定下到 2023 年年底,量产 200 台的目标。 现在,据我们了解,字节开发的机器人已累计量产超千台。他们在 2023 年完成了 200 台量产 目标,之后年量产数超 100% 增长。该机器人研发团队,也从 2023 年夏天的约 50 人左右,扩 充至目前的约 150 人。 目前字节已量产的机器人形态是轮式物流机器人,或称自主移动机器人(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没有用于分拣的机械臂,主要用途是在仓库、产线上运输包裹与零件,能自 主学习、规划路线、移动到目的地。据我们了解,字节的物流机器人,目前主要服务于抖音电 商仓等字节自己的业务,同时也已拿下一些外部客户,如顺丰、比亚迪电子,在生产基地内运 输零件与加工好的商品。 这是非常成熟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亚马逊在 2012 年就收购 Kiva 机器人用于自己的物流中心。但早期 轮式物流机器人需要读取地面二维码,只能 ...
曝马斯克已放弃殖民火星计划 原计划于2028年登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8:49
然而,现实似乎并不如预期般顺利。2025年6月18日,SpaceX的"星舰"火箭遭遇故障并发生爆炸,这无 疑给其太空探索计划带来了重大挫折。尽管遇到了这样的困难,马斯克及其团队仍然努力推进着他们的 目标,直到最近有关放弃火星殖民政治愿景的消息传出。 马斯克曾多次强调火星殖民的重要性,认为这对于确保地球遭受严重灾难时文明能够延续至关重要。他 曾表示,希望能在2028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但是,随着技术挑战的增加和个人愿景的变化,马 斯克似乎调整了他的长期规划,将重点转向了其他可能更具实现可能性的目标。 作为马斯克朋友的硅谷知名投资人彼得·蒂尔在采访中透露,马斯克不再认为火星殖民是一个可行的方 案,可以帮助人类建立新的社会体系。蒂尔指出,"2024年是埃隆不再相信火星的一年"。尽管如此,马 斯克对人类星际扩张的兴趣并未完全消失,但这一兴趣如今更多地停留在科技层面。 回顾马斯克的火星探索历程,早在2001年,他就萌生了移民火星的想法。到了2011年至2017年间, SpaceX提出了"红舰"概念,随后在2017年被更为先进的星舰计划所取代。2025年5月30日,马斯克在一 个公开演讲中宣布,SpaceX计划于2 ...
又一名特斯拉核心高管被解雇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5:55
编译 / 路 行 设计 / 赵昊然 来源 / CNBC、路透社、electrek、福布斯等 作者 / Lora Kolodny、Alexandra Ulmer、Fred Lambert、Alan Ohnsman 等 自2022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正式收购推特(现更名为X)以来,特斯拉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似乎进入了一个风暴旋涡。随着品牌声誉下滑、全球 销量放缓、投资者信心动摇,公司核心高管的频繁更替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已解雇特斯拉负责北美和欧洲业务的运营副总裁奥米德·阿夫沙尔(Omead Afshar),此举发生在这两个关键市场销量持续下 滑、电动车品牌整体人气下降的背景下。 根据阿夫沙尔的领英个人资料,他曾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学习生物医学工程,并于2011年至2017年期间在医疗设备制造商圣犹达医疗公司工作。 在马斯克长期担任幕僚长(正式名称为首席执行官办公室主任)的萨姆·泰勒(Sam Teller)于2019年离职后,阿夫沙尔成为这一职位的继任者,并开始在 特斯拉领导一些项目。 他参与并主导了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的建设。该工厂成为特斯拉的核心运营基地,率先推出了结构性4680电 ...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行至何处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1 02:34
今年以来这一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正迎来标志性突破:特斯拉已宣布配备先进22自由度灵巧手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进入试产线 阶段,2025年将冲刺数千台量产目标,且其灵巧手正进一步与仿生前臂深度集成,核心供应商深度参与,这不仅是技术验证成功的 信号,更是大规模应用前奏的关键节点。 灵巧手的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正直接度量着人形机器人物理交互能力的进化能行至何处。 人形机器人跨越实验室迈向现实应用的征途中,灵巧手扮演着决定成败的"最后一厘米"角色。它不仅是抓取的末端执行器,更是机 器人从僵硬执行蜕变为拥有智能交互能力的关键载体。更值得关注的是,集成于指尖的多模态传感器阵列如同构建了一套"触觉神 经网络",使机器人能实时感知压力分布并动态调整——如同人类本能般轻柔握持鸡蛋或精确补偿装配公差。 最佳技术路径即将显现 当前灵巧手的发展正处于"技术实用化"向"规模化落地"过渡的关键阶段。 工业场景对精细操作的需求持续升级,推动灵巧手从简单的二指夹持器向拟人化的多指高自由度结构迭代。2024年全球灵巧手市场 规模已突破1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逼近20亿美元。 这一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需求——例如特斯拉 ...
苹果、Meta、谷歌...谁将打造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安卓”系统?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30 10:58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值爆发前夜,谁将打造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安卓"系统?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争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生态主导权,过去一个月内Apple、Meta、Google、华为等 巨头相继发布开源机器人模型和工具,意图将开发者吸引到各自的机器人生态系统中。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强,投资基金规模已达1870亿元人民币。大摩分析认为,制造能力和物理智能密不可分,数据获取 将决定AI驱动机器人技术的最终赢家。中国在制造业基础和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可能使其在这场"机器人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根据大摩报告,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年收入可达5万亿美元,累计采用量将达到10亿台。这一规模大约是2024年全球20大汽车制造商总收入的两 倍。 截止6月24日收盘,"人形机器人1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4.4%,跑赢标普500指数约11个百分点。其中双林股份涨幅高达148%居首,金力永磁上涨132%。中 国公司受到重要关注,体现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 科技巨头开源竞争白热化,未来"安卓系统"赢家尚未确定 过去一个月,科技巨头们在机 ...
具身智能入门必备的技术栈:从零基础到强化学习与Sim2Real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30 03:47
在近20年AI发展的路线上,我们正站在⼀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从早期的符号推理到深度学习的突破,再到 如今⼤语⾔模型的惊艳表现, AI 技术的每⼀次⻜跃都在重新定义着⼈类与机器的关系。⽽如今,具身智能正 在全面崛起。 想象⼀下这样的场景:⼀个机器⼈不仅能够理解你的语⾔指令,还能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灵活移动,精确操作 各种物体,甚⾄在⾯对突发情况时做出智能决策。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是正在快速成为现实的技术 ⾰命。从Tesla的Optimus⼈形机器⼈到Boston Dynamics的Atlas,从OpenAI的机械⼿到Google的RT-X项⽬,全 球顶尖的科技公司都在竞相布局这⼀颠覆性领域。具身智能的核⼼理念在于让AI系统不仅拥有"⼤脑",更要拥 有能够感知和改变物理世界的"身体"。这种AI不再局限于虚拟的数字空间,⽽是能够真正理解物理定律、掌握 运动技能、适应复杂环境。它们可以在⼯⼚中进⾏精密装配,在医院⾥协助⼿术操作,在家庭中提供贴⼼服 务,在危险环境中执⾏救援任务。这种技术的潜在影响⼒是⾰命性的:它将彻底改变制造业、服务业、医疗健 康、太空探索等⼏乎所有⾏业。 从顶级会议ICRA 、IROS到Neu ...
刚刚!又见证历史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16:01
【导读】特斯拉新车自动交付全程,从工厂出发,开了30多分钟到达车主家。 特斯拉AI与自动驾驶负责人Ashok Elluswamy称,这辆车的最高时速达到72英里(约116公里)。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马斯克,又完成了一项科技壮举! 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一辆特斯拉Model Y SUV从公司位于奥斯汀附近的工厂自行开到了客户家 中,这是公司展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最新进展的一部分。 马斯克在X(原推特)上发文宣布,公司已完成了一次从工厂到客户家的Model Y全自动交付,并提到此次交付"跨越了 整个城区",还行驶上了高速公路。马斯克表示,这辆车内全程没有人,也没有任何远程操作人员控制。 这次交付比马斯克此前定下的首次全自动交付日期(6月28日,即他54岁生日)还提前了一天。 随后,特斯拉官方账号发布相关视频: 世界首例汽车全自动交付!这辆特斯拉从德州超级工厂自行开到约30分钟车程 外的新车主家中——穿越停车场、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最终抵达车主手中。 收到这辆Model Y的车主是X上叫做"Jose"的客户。他在X上晒出了与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Ashok Elluswamy、 特斯拉高级软件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