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Search documents
专家看好北交所板块投资机遇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 本报记者 刘英杰 今年以来,北交所市场交投活跃,流动性改善。Wind数据显示,北证50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 36.79%。 投资者持续关注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资机遇。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新股发行 的稳步推进和更多并购重组项目落地,北交所的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交所 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展望后市,北交所板块中期逻辑并未改变。"西部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曹森元表示,首先,高质量供 给趋势或延续;其次,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产品推进,四季度或带动增量资金入市;最后,政策红利蓄 势,产业基金倾斜,专精特新、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 曹森元认为,短期需警惕高估值压力及其他市场虹吸效应的持续扰动,若中报业绩验证高增长或政策催 化落地,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建议聚焦创新药械国产化、AI硬件技术迭代、新质生产力领域的 景气赛道,静待量能回暖与基本面拐点共振。 方正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王玉认为,在中报业绩密集披露期,建议投资者自下而上选择强壁垒、估值 相对较低、业绩预期较强的标的;同时,建议关注产业趋势,重点把握固态电池、人工智能、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相关标的。 中国银河证券北交所分析 ...
从合规行稳到价值共鸣 ESG成文化出海“导航仪”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数字营销服务商蓝色光标6月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冲刺"A+H"上市。蓝色光标副总裁孔晶日前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港股市场融资将服务于蓝色光标的国际化业务,公司国际化业务主 要服务于游戏、电商平台等出海。 蓝色光标海外营销业务的发展,折射了我国文化产品出海热。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上市公司 表示,出海既为文化产业开辟新的增长曲线,也成为可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向。 专家认为,为推动文化产品出海能级提升,应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产品可持续标准。对于中小企 业,应提供针对性支持,优化出海服务供给,使其对内容创新更有耐心,为文化产品出海注入源源不断 的活力。 ● 本报记者 熊彦莎 文化出海成ESG重要议题 游戏、影视剧、动漫等数字文化产品是文化贸易的生力军,文化出海也成为相关公司ESG报告的重要议 题。文化产品出海正从内容输出转向以自建平台为桥梁、以新兴技术为骨架的新范式。 通过自建平台"造船出海",实现精准传播,是爱奇艺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内容。记者从爱奇艺获 悉,目前,爱奇艺国际版App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支持12种语言的用户界面和字幕,已上 线剧集、综艺、动漫内容超过1 ...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政府部门每年发放5亿元"训力券"、1亿元"模型券"、5000万元"语料券",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具身 机器人产业基金……深圳推出超高"含金量"的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聚焦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问题,科技部推动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职务科技成果资产 ● 新华社记者 周圆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坚定不移深 化改革"。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落实好会议部署,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必须以钉 钉子精神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见效,不断激活创新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 放发展新活力。 激励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浩瀚宇宙,银河航天正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打造太空新基建。卫星从实验室走向社会民生,银河航天 联合创始人高千峰认为,这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司与更多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起合作,推 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改革越向纵深,创新越是澎湃。 此次会议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推动新旧动 ...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56亿人次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为惠民生促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表示,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编制实行暑期临客运行图,全国铁路日均 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416列,同比增长9.3%。 动态分析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根据旅客出行需求灵活调整售票策略,及时增加热门方向、区间和时 段运力投放,安排主要城市间普速旅客列车特别是进京、进沪列车满轴或满编组运行。保持普速旅客列 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为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266列,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精心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为旅客暑期出游提 供了更多选择。增开哈尔滨东至抚远、昆明至西双版纳等旅游列车和南北疆方向主线旅游列车,优化旅 游列车开行时刻,压缩运行时间,有序衔接景区营业时段,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为旅客提供了 高品质的旅行体验。 另外,持续开好"熊猫专列""大河之南号"等特色旅游列车,打造"移动的星级酒店",探索更多"旅游列 车+"服务,满足了旅客多样化的旅行需求。 8月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铁路暑运自7月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0207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责任编辑:孙 涛 版式总监:毕莉雅 图片编辑:韩景丰 美 编:韩景丰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0207 邮发代号:1-175 国外代号:D1228 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北京 上海 武汉 成都 福州 深圳 济南 杭州 无锡 同时印刷 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邮编:100031 电子邮件:zzb@zzb.com.cn 发行部电话:63070324 传 真:63070321 本报监督电话:63072288 专用邮箱:ycjg@xinhua.cn ...
保持战略定力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董雪 步入8月,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不足半年。 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干字当头、迎难而 上,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 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近期,"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厂房6台机组完成发电 机层混凝土浇筑,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我们通过严格的项目协调管理,着力提升施工效率,确保今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项目负责人 胡军说。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期以来,各方从完善投融资机制、强化工程运行管护等方面发力, 抓紧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建设,以实现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临近收官,各项发展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 好势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当前要狠抓政策落实,努力把各方面积极 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近期政策持续加力: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蓄势待发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近期将加快报批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 到,目前,多地已陆续就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召开相关会议,以期抢抓政策红利。同时,包括超长期特 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在内的政府债券发行也有望加快。业内人士预计,多因素支撑下,下半年基建投资 将回升,继续发挥托底经济作用。 地方提前筹备 近段时间,广州、邢台、湖州、宜宾等地召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宣讲座谈会、政策培训会或项目调度 会,部署相关工作。从各地召开的会议中可以管窥一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具体细节。 在规模方面,宜宾市国资委举办2025年第二期"国资大讲堂"透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为5000亿 元。 从运作主体看,在多地召开的会议中,可以看到国开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当地分行人士出席,并解 读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内容。专家预计,此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仍由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牵头, 参考2022年设立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三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分别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分两批 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400亿元。 在投向领域方面,从各地工作部署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向领域更加清晰,既 ...
熊猫债市场空间持续拓展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12
● 本报记者 连润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为1166.50亿元。截至目前,熊猫债 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专家表示,近年来,熊猫债发行主体不断丰富,发行人数量稳步攀升, 持续获得国际知名机构青睐,熊猫债市场深度广度不断拓展。 多重因素推动 7月以来,熊猫债市场呈密集发行态势。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则为熊猫债需求端注入动力。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郝云龙说,目前,人民 币跨境支付占比升至全球第四,人民币作为跨境支付及贸易结算货币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新兴市场主 权机构发行熊猫债,既是对人民币储备属性的认可,也是规避美元汇率风险的战略选择。 有望继续扩容 熊猫债作为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既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人民币 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载体,其发展脉络与未来前景备受市场关注。 熊猫债发行始于2005年,2023年开始快速扩容,当年发行规模达1544.50亿元;2024年发行量创下 1948.00亿元的年度纪录。 从熊猫债注册情况看,这一增长态势有望在2025年延续。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 上半年熊猫债注册规模达1535亿 ...
华富基金廖庆阳: 拥抱创新药浪潮 差异化挖掘黑马股机会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03 21:09
□本报记者王鹤静 从卖方研究员做到公募基金经理,华富基金的基金经理廖庆阳一路以来都在和创新药产业打交道。从医 保政策推动到大额BD(商务拓展)交易出海,廖庆阳见证了中国创新药产业"十年磨一剑"的跨越式发展。 在第一轮创新药贝塔行情迅速爆发后,廖庆阳敏锐地将目光转向那些具备高成长潜质的"黑马"创新药公 司。在他看来,很多"水下"的创新药企业近年来都在经历起死回生的巨大转折,大额BD交易的出现, 不仅意味着全球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对中国创新药产品的认可,更昭示着中国创新药资产估值重塑的道路 还将继续。 创新药迭代周期迎来爆发 回顾这一轮创新药板块的行情,廖庆阳将今年2月至5月划分为第一波主升浪,5月以来划分为第二波主 升浪。在他看来,当前第二波主升浪行情仍在持续。 "第一波行情主要源于医保政策的推动,创新药不仅可以由医保支付,商业保险也逐步覆盖。在此过程 中,一些医药企业逐步有大额的BD项目出现,创新药在AI及机器人之后承接了市场的热点切换。而支 撑起第二轮行情的因素,一是在以ASCO年会为代表的全球创新药学术会议上,中国大量优秀的创新药 产品凭借出色的临床验证成果,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二是全球大型跨国制药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