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平均收益率17.32% 上半年指数增强私募产品成绩单出炉
□本报记者 王辉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指数增强私募产品交出亮眼答卷。第三方机构最新数据 显示,截至6月30日,该机构监测到的指数增强私募产品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达17.32%,平均超额 收益率达14.17%;其中,实现正超额收益(跑赢对标指数)的产品占比为94.75%。业绩飘红背后,策 略差异与市场环境的深度博弈,共同勾勒出私募行业的新图景。 大型私募业绩领先 今年上半年,指数增强策略整体表现强势,但不同规模的机构之间仍有一定业绩差异。数据显示,管理 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大型私募展现出业绩优势,相关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18.30%,平均超额收益 率为14.51%,正超额产品占比高达99.25%,相当于每百只产品中仅有约1只未能跑赢基准指数。 上海蝶威私募总经理魏铭三表示:"上半年市场的超额收益机会呈现出明显的下沉特征。小市值板块如 同富矿带——越是向微小市值端深入,潜在机会密度越高,且因子挖掘难度相对较低。同时,红利股的 持续强势为量化模型贡献了稳定的收益来源。但是,市场波动率上升导致信号衰减加速,尤其对风控严 格、配置侧重中大市值股票的策略形成持续压制。这种环境差异使得不同机构 ...
港股创新药ETF继续扛旗
□本报记者 王鹤静 上周(7月14日至7月18日),创新药、AI算力等板块走强,相关主题ETF水涨船高,华泰柏瑞恒生创新 药ETF等5只港股创新药主题ETF涨超13%,多只人工智能以及通信、云计算等主题ETF涨超10%。与此 同时,游戏、地产、金融科技等主题ETF表现相对平淡。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以来,两个交易日大举"吸金",10只ETF合计净流入近600亿元,总规 模由最初不足290亿元大幅增至880亿元以上。此外,证券、红利低波以及半导体主题ETF也迎来了增量 配置资金。 港股创新药ETF水涨船高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上周净流入超24亿元,位居股票型ETF首位。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净流入额均在14亿元以上,居市场前列。 龙头宽基ETF的资金流出迹象较为明显,跟踪中证A500、沪深300、创业板指的ETF上周合计净流出近 200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分别净流出32.52亿元、22.69亿元。7月以来,跟踪 中证A500指数 ...
科技主题基金调仓思路生变
从国内算力切换到海外算力 □本报记者 魏昭宇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多只绩优科技主题基金最新披露的二季报发现,不少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在 二季度有所变化。有的基金经理将原本放在国内算力板块的仓位转换到了海外算力板块,有的基金经理 则选择系统性减持上半年讨论热度颇高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科技创新突破引发人工智能(AI)乃至整体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在外部扰动 因素频频发酵的背景下,国内AI产业链的重要性凸显,海外AI龙头超预期的财报也进一步验证了AI算 力的长期需求。 基金经理冯炉丹在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二季报中表示,当前阶段最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在于海外推理 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未来最核心的观察变量则是商业闭环的形成。冯炉丹将AI基础设施列为目前组 合的重点配置方向之一,她表示,将重点布局和海外需求相关的,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 7月19日,财通基金披露了基金经理金梓才在管产品的二季报。与一季度末相比,其管理的多只产品的 前十大重仓股均出现较大变动。 以财通成长优选混合为例,该产品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仕佳光子、生益电子、新易盛、中际 旭创、天孚通信、太辰光、工业富联、长芯博创、德科立 ...
逼近5000亿元 债券ETF规模再创新高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上市,连续两日成交额分别高达800亿元和1000亿元以上,交投火 热,持续吸金,展现出投资者对"债基+科创"创新品种的强烈追捧。在科创债ETF的强力助推下,境内 债券ETF总规模于7月18日达到4945.44亿元的历史峰值,距离5000亿元关口仅一步之遥。 科创债ETF交投火热 □本报记者 王宇露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上市。这10只ETF于7月2日获批,7月7日集体首发,7月10日宣告成 立,募集资金合计约290亿元。科创债ETF不到一个月完成了从申报、获批、发行、成立到上市的全流 程。 债券ETF发展提速 今年以来,债券类ETF产品类型持续丰富,出现明显提速势头。年初,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发 行成立,合计募资超过200亿元。近期,在首批科创债ETF上市吸金的助力下,境内债券ETF规模持续 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全部境内债券ETF规模达4945.4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即将突破5000亿 元。在2024年末,全部债券ETF规模仅1739.73亿元。 截至7月18日,短融ETF规模达543.45亿元,是规模最大的境内债券ETF。 ...
迷你基金起死回生赛道投资“好吃难消化”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surgence of small mutual funds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5, driven by structural market changes and thematic investments, leading to significant growth in fund sizes [1][2][3] - It highlights the trend of "mini funds" leveraging thematic and style-based investments to recover from previous struggles, with some funds experiencing dramatic increases in net asset values [2][3]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investors to carefully evaluate the risk-reward ratio when considering investments in these funds, despite their recent performance [1][4] Group 1 - Many small mutual funds have seen rapid growth in size and performance due to structural market conditions and thematic investment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2][3] - The article cites the example of Tongtai Fund's "Industrial Upgrade Mixed A" fund, which achieved a 20.38% retur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with net asset value increasing from approximately 9,887.46 yuan to about 14.5 million yuan [2][3] - Fund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adopting a strategy of focusing on thematic and style-based investment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scale, with some using "shell resources" from mini funds to capture short-term market opportunities [3][5] Group 2 - Despite the strong performance of thematic and style-based funds, there has not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vestors jumping on the bandwagon, indicating a cautious approach [4][5] - Investors are expressing concerns about the volat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matic investments, noting that while they can rise quickly, they can also decline sharply [4][5] - Fund companies are wary of heavily promoting these thematic funds due to potential customer complaints, opting instead to focus on repositioning smaller funds [5]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涨1.63%
□本报记者 王宇露 上周市场上涨,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上涨1.63%,报1706.67点。中际旭创、信立泰、科沃斯等 成分股上周表现强势;2025年以来,信立泰、药明康德、科沃斯等成分股涨幅居前。展望后市,机构认 为,基本可以确定上证指数已经站稳3500点,当前多头力量强劲,继续给予市场"积极"评价,结构上预 计资金高低切换特征延续,板块间或保持轮动。 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 展望后市,星石投资表示,短期看,基本可以确定上证指数已经站稳3500点,个股表现活跃,市场赚钱 效应增加,有望带动场外资金流入。在流动性较为充裕的背景下,资金交投情绪不弱,叠加市场可能会 提前博弈政策预期,当前多头力量强劲,继续给予股市"积极"评价。结构上看,当前个股估值表现仍存 在分化,预计资金高低切换特征或延续,板块间或保持轮动,各个板块均有机会。 中期视角下,参照历史经验,星石投资认为当前或处于新一轮牛市的开端。随着国内政策持续发力以稳 定经济增长,基本面的好转,尤其是内生动能的增强,将是后续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基本面推动的 股价上涨将更加扎实、更具有持续性。 高信百诺投资表示,目前已进入上市公司业绩发布时间窗口,业绩对于个股 ...
从田间到舌尖绿色总动员:农业链开启智慧跃迁
当光伏板为冷链物流供电,当传感器实时监测榴莲的温湿度,当区块链技术让每一批农产品都拥有可追 溯的"数字身份证"——农业企业正以全链条的智慧化与绿色化,重新定义食品产业的标准。 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多家链主企业发起了一场关于"绿色未来"的讨论, 而链上企业相互协同,以能源管理、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共同推动农业产业链全链条减碳、原 材料可追溯。这场正在发生的变革不仅关乎从田间到餐桌的低碳足迹,更是一场融合科技创新与生态责 任的产业跃迁。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科技让农业产业链变透明 链主企业启动供应链变绿按钮 7月17日,麦当劳中国与首农集团、宾堡、顺新晖、圣农、泰森、百麦、太阳谷、三元食品、麦肯、凯 爱瑞和九联集团11家供应商伙伴共同发布"麦链"倡议。具体包括:全面推进"一箱一码"项目,2026年完 成从供应商、物流到餐厅的100%覆盖,实现食材全链路可追溯;2027年建成麦当劳中国供应链浙江智 慧产业园,推动"麦链"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2028年前完成再生农业五年计划,培养2万名农民骨干推 广再生农业技术。 1985年,麦当劳邀请土豆种植者来华培育专用品种,为1990年内地首家 ...
1540家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 超四成预喜
● 本报记者 董添 金达威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70%至 100%。公司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显示,公司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包含营养保健食品原料 和营养保健食品终端产品)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 源于辅酶Q10、维生素A及国内保健品业务销售增长。 建投能源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亿元,同比增长153.39%。上半年, 煤炭市场供需整体较为宽松,价格中枢持续下移。公司深化"集约化管住两端,专业化管控中间"的经营 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组织生产经营,进一步加强电热营销,优化燃料采购管理,同时公 司采取多元化融资,合理调整融资结构,优化存量债务利率,降低资金成本,多措并举提升火电主业经 营效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17时,A股共有1540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674家预 喜,预喜比例约为43.77%。其中,略增57家,扭亏193家,续盈6家,预增418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 市公司业绩整体较为分化。 近期,A股上市公司密集 ...
人形机器人公司加快融资及上市步伐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平台7月18日信息显示,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设备 采购项目。据悉,这是优必选目前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与此同时,7月7日,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7月8日,云深处宣布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 资,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小雨智造完成约1亿元A++轮融资;7月9日,星海图宣布接 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7月15日,智元机器人透露于近日获得 正大集团旗下正大机器人的战略投资……仅7月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便发生多起投融资事件。 资本持续涌入,不少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获得大额订单,产业何时能够实现整体商业化爆发,值得关 注。 ● 本报记者 孟培嘉 资本热切涌入 据IT桔子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77起投融资事件,包括了宇树科技、智元机器 人、银河通用、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等一众知名公司,这超过了去年全年的67起。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6月份完成C轮融资的宇树科技。这笔2024年底启动交割的融资,吸引了中国移动 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蚂蚁、吉利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的入局,成为 ...
贝特瑞亮相链博会:展示新能源电池解决方案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需求,本届链博会,贝特瑞还展示了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贝特瑞总经理黄友 元表示,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飞行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新的应用场景兴 起,这些领域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提出了更严苛要求,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高端电池 需求也会增加,会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 近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全球电池材料领军企业贝特瑞在第三届链博会发布了首创的BTR S+i石墨长续 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为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升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项目负责人屈丽娟告诉记者:"硅基负极是突破锂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的关键,但材料协同问题一直制 约其现有应用。公司经过与客户密切沟通推出这一全新解决方案,可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20%,休眠情 况下容量保持率可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储性能提升可超25%。" 突破硅基负极应用瓶颈 作为业内首款专为硅基负极设计的石墨材料,i石墨通过创新的材料匹配技术,与硅基负极形成完美协 同。屈丽娟表示,"i石墨从石墨端创新入手,为硅基负极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实现了1+1>2的协同效 应。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三大痛点:锂串扰效应、材料分散不均和热稳定性问题。" 屈丽娟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