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eiGene(688235)
icon
Search documents
“沸了”!韩国股民狂买中国股票
凤凰网财经· 2025-07-20 10:57
韩国股民抢筹中国股票。 来自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数据显示,以成交额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7日,中国 位列韩国股民最喜爱的海外市场的第二名,仅次于美国。 来自SEIBro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8日,过去一年,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排名前10的港股分别为 小米集团-W、比亚迪股份、宁德时代、阿里巴巴-W、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百济神州、三花智控、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优必选。 其间,韩国股民净买入小米集团-W的金额为1.60亿美元,净买入比亚迪股份的金额为6243.77万美元, 净买入宁德时代的金额为6085.39万美元,净买入老铺黄金的金额为5769.15万美元,净买入泡泡玛特的 金额为2940.64万美元,净买入百济神州的金额为2476.77万美元,净买入三花智控的金额为2092.20万美 元,净买入Global X恒生科技ETF的金额为1880.34万美元,净买入优必选的金额为1704.85万美元。 02 过去一个月,老铺黄金位居净买入金额榜首 韩国股民尤其热衷港股。截至7月18日,韩国股民持有金额最多的港股为小米集团-W。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18日,韩国股民 ...
增配医药!傅鹏博、高楠……明星基金经理二季度调仓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7-20 07:11
2025年二季报逐步披露,多位明星 基金经理 最新调仓情况浮出水面。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持续亮眼,不仅众多医药基金经理纷纷投向创新药,多位有资深投资经验的市场老 将们也在二季度增配了医药板块,如睿远基金傅鹏博、永赢基金高楠等人。 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的行情有望延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药虽然是一个具有长期逻辑的 板块,但前期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涨幅,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调整与波动。 傅鹏博:增配医药、逆势加仓出口链 傅鹏博、朱璘共同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86.66亿元。 二季度,该基金继续保持高仓位运行,整体配置上,以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和医药板块为重点。截至 二季度末,该基金股票类资产配置超过9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胜宏科技、腾讯控股、宁德时代、中国移 动、立讯精密、新易盛、寒武纪、巨星科技、三诺生物、迈为股份。较一季度末,新易盛新进,广汇能源退 出。 关于调仓原因,傅鹏博在二季报中表示:"出口链短暂冲击背景下,我们逆势增加了相关公司的持仓。前十大 持仓中,传统能源公司的净值占比减少,一方面我们考虑了市场风格影响,另一方面公司面临较大的基本面压 力。一季度持仓 ...
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94.79万元 净值增长率17.76%
Sou Hu Cai Jing· 2025-07-18 11:11
AI基金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019345)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94.7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684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 增长率为17.76%,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187.06万元。 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537元。基金经理是徐嘉辰。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展望2025年三季度,我们认为创新药行情仍有望持续,原因是:目前尚未出现能够证伪产业趋势的利空;龙头公司并未出现明 显估值泡沫;下半年仍有WCLC(世界肺癌大会)、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等学术会议的关键数据催化值得期待。 因此,我们后续的组合策略将继续以创新药仓位为核心,兼顾配置下半年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细分行业和个股,继续保持较高组合锐度,争取为基金份额持 有人带来更好的业绩回报。 截至6月27日,基金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9484。 截至7月17日,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9.7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9/138;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1.76%,位于同 类可比基金27/138;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6 ...
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70.42万元 净值增长率3.25%
Sou Hu Cai Jing· 2025-07-18 08:53
AI基金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005237)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70.4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363元。报告期内,基金 净值增长率为3.25%,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277.19万元。 该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253元。基金经理是马君和杨腾。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我们看好创新药产业链的发展前景。从业绩表现来看,创新药企业 2025 年以来产品管线出海加速,授权价格也有逐步上涨的 态势,从首付款到里程碑付款增厚企业业绩,后续产品上市后在海外销售或有爆发式增长,创新药在整个医药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内部表现最为强劲的子 板块。 截至7月17日,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9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7/54;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8.70%,位 于同类可比基金47/54;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9.9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5/53;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1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9/46。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 ...
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53.96万元 净值增长率3.14%
Sou Hu Cai Jing· 2025-07-18 05:16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情况。图为坐标原点到区间内某时点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的分位数。 截至6月30日,基金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051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33/874。 AI基金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混合A(008861)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53.9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189元。报告期内,基金净 值增长率为3.14%,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764.93万元。 该基金属于灵活配置型基金。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0.658元。基金经理是陶星言和胡超。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我们二季度逐步兑现了涨幅较大估值相对合理的科技、新能源车和消费类公司,同时加仓了景气度较高、政策持续利好、且后 续有管线催化的创新药方向,同时提升了对本港稳定高分红资产的配置,在市场短期缺乏明确主线背景下策略采取哑铃配置。 截至7月17日,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混合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6.6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29/880;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1.25%,位 于同类可比基金22/880;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2.92%,位 ...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1.42亿元 净值增长率10.67%
Sou Hu Cai Jing· 2025-07-18 04:39
AI基金农银医疗保健股票(000913)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1.42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565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10.67%,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4.41亿元。 该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875元。基金经理是梦圆,目前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 中,截至7月17日,农银医疗保健股票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38.71%;农银创新医疗混合最低,为37.57%。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展望 2025 年,我们将投资关键词定义为创新+医疗 AI+自主可控+国企改革。 截至7月17日,农银医疗保健股票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6.7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8/54;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2.95%,位于同类可比基 金22/54;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8.71%,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53;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44%,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46。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情况。图为坐标原点到区间内某时点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 ...
野村料百济神州有望达成全年销售及经营溢利指引 上调目标价至209.92港元
news flash· 2025-07-18 03:02
金十数据7月18日讯,野村发表报告,料百济神州(06160.HK)第二季收入按年升33%至12亿美元,与市 场预期一致。该行料公司季内毛利率按年升0.3%至85.4%,季度纯利5500万美元,对比去年同季1.2亿美 元亏损。该行料公司下半年收入按年升37%至29亿美元,受惠百悦泽全球销售持续增长,亦预期公司下 半年录得盈利1.19亿美元。该行相信公司全年收入49亿至53亿美元,有望达成全年销售及经营溢利指 引。该行维持对百济神州H股买入评级,目标价由206.6港元上调至209.92港元,并上调对公司今年收入 及盈利预测分别2.1%及2%。 野村料百济神州有望达成全年销售及经营溢利指引 上调目标价至209.92港元 ...
一款国产抗癌药,“少卖”570亿元
Chang Sha Wan Bao· 2025-07-17 16:31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middlemen profiting" in the innovative drug industry, highlighted by the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BMS and BNT, which involved a $9 billion deal for the drug BNT327, originally licensed from Chinese company Pumice Biotech [1][2] - The rapid increase in valuations and the perceived undervaluation of Chinese biotech firms are emphasized, with examples illustrating how companies like Pumice and Hengrui have faced challenges in capturing the full value of their innovations [1][2][3] Summary by Sections Strategic Collaborations - BMS and BNT's partnership to develop BNT327 is valued at $9 billion, with Pumice Biotech originally licensing the drug for $55 million [1] - Hengrui Pharmaceuticals licensed its asthma drug SHR-1905 to Aiolos Bio for $25 million upfront, which was later sold to GSK for $10 billion, showcasing the significant markup in valuations [2] Market Dynamics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mature valuation system for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in China and their limited international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leading to unfavorable deals [2][3] -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data and the lack of unique assets hinder Chinese companies' bargaining power in the global market [3] Evolution of BD Transactions - The evolution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BD) transactions in China is outlined, with three phases: exploration (pre-2014), development (2015-2019), and explosion (2020-present) [4][5] - The surge in BD transactions is at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numerous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post-2010 and regulatory changes that encouraged innovation [5][6] License-in and License-out Trends - License-in transactions dominated initially, allowing companies to mitigate risks and shorten development timelines, but led to inflated prices and market bubbles [6][7] - License-out transactions have recently surpassed License-in, indicating a shift in strategy as companies seek immediate cash flow amid financial pressures [8] New Business Models -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Co model allows companies to retain longer-term control over their product pipelines while attracting investment, marking a shift from traditional licensing agreements [13][14] - The NewCo model has gained traction among various biotech firms, enabling them to better manage their assets and secure funding [13][15] Future Outlook -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while "cheap sales" of assets may continue, Chinese biotech firms are increasingly integrating into the global ecosystem, necessitating a focus on maximizing value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value chain [15][16]
利好突袭!刚刚,集体异动!
券商中国· 2025-07-17 08:17
从消息面来看,近期,创新药板块的利好消息不断。接下来,这个板块的行情是否会持续下去呢? 创新药概念股集体爆发 自6月底以来,创新药板块一路上行,最近几天更是加速上涨。7月17日,创新药板块指数涨幅超过3%,成都 先导、迈威生物、维康药业、塞力医疗、力生制药、亚太药业、信立泰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 7月17日,创新药领域又传来一则好消息。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创 新药——齐瑞索韦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药物优化优先清单,有望为全球儿童带来可及、可负担的有效治疗。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儿童药物优化(PADO)项目通过凝聚监管机构、资助方与制造商共识,推动有紧迫需 求的儿童药物加速开发,工作内容包括确定研发的重点优先产品及其理想的产品特性。 创新药板块,再次掀起涨停潮! 今日(7月1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拉升,截至收盘,沪指涨0.37%,深证成指涨1.43%,创业板指涨1.76%。 盘面上,创新药、CPO、AI硬件等方向领涨。其中,创新药概念股集体大涨,成都先导、塞力医疗、力生制药 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 在港股市场上,创新药概念股也集体爆发,截至收盘 ...
深度:创新药的前世今生,热点题材全揭密
Sou Hu Cai Jing· 2025-07-17 03:59
创新药题材的崛起是政策、技术、资本三重驱动的结果,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而当前市场 热度则源于多重利好的集中释放。 一、创新药题材的 "前世":从仿制药主导到创新觉醒(2015 年前) 1. 政策桎梏与技术追赶 2015 年之前,中国医药产业以仿制药为主,药审周期长(平均需 3-5 年)、研发投入低(药企研 发费用率普遍不足 5%)。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有限,例如医保目录调整周期长达 4 年,创新药 上市后纳入医保的时间滞后,商业化进程缓慢。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率先布局创新药研发。例如,恒瑞医药 2014 年推出首个国产 PD-1 抑 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开启免疫治疗国产化先河;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于 2019 年获 FDA 批准,成 为首个 "出海" 的中国原研药。 2025 年拟推出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专门收录未纳入基本医保但临床价值突出的高价创新 药,通过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产品开发,拓展支付渠道。 2. 行业转型的催化剂 2015 年药审改革:国家药监局启动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将新药定义从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 药品" 调整为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推动药企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