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购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前5个月北京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同比增长22.8%
news flash· 2025-06-12 08:00
6月12日,北京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新闻发言人王辉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首都 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游"的火爆带来"中国购"的热潮。今年前5个月,北京海 关监管进出境旅客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2.8%;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约4.7亿元,同比增长 91.6%。(人民财讯) ...
“中国游”“中国购”持续火热
Mei Ri Shang Bao· 2025-06-10 22:17
商报讯(记者汤佳烨通讯员周雨亮)昨天,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尔贝尼安先生乘坐JD386次航班抵达杭 州,快速完成了入境通关手续之后,开启了他的杭州之旅。"免签入境非常方便。我们可以来旅游,来 商贸,来向中国学习更多的东西。"他说。 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自今天起,我国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 策,我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又添4个新成员,至此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国家已扩展至47个。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和互免签证协定等出入境政策利好影响,叠加离境退税"即买即 退"便利化措施实施,杭州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目前,杭州空港已开通直达西班牙 马德里,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意大利罗马等国家(地区)的32条定期航线。截至目前,杭州空港今年 入境外籍旅客超19万人次,免签入境的超1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3%和115%。自杭入境的外籍旅客 主要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人数分别超3.4万、2.4万、1.8万人次,来杭目的多为商贸和旅游。 "中国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不断上升,游在中国、购在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游客的新选择。"一定要 带空箱子去中国!"这个实用小贴士在海外社 ...
43国加入免签“朋友圈”,“中国游”“中国购”再升温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今年端午节假期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23.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9.4%。多地文旅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入境游市 场持续升温,入境消费规模随之扩大。如何将"入境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成为摆在文旅业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南美入境游市场将迎新增量 6月1日起,中国的单方面免签"朋友圈"首次拓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目前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的国家 已达43个。 首批享受免签新政的旅客对入境体验赞不绝口。6月1日5时56分,乘坐马德里飞深圳航线的巴西籍旅客戈麦斯顺利入境,成为深圳机场口岸首位享受该新政 便利的外籍旅客。"免签节约了很多时间,我打算和中国朋友一起到深圳和广州游玩。"第一次来中国的他开心地表示,非常期待体验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和丰 富的美食。 当日,巴西籍旅客佩斯在杭州口岸入境,这是他第六次来中国,不过还是第一次免签入境。"入境体验很丝滑,我希望巴西的民众能充分利用新政策来中国 看看。"他说。另一位来自阿根廷的旅客同样为免签政策点赞:"免签政策能让人们更便捷地来到中国,我相信更多人会来中国做生意。"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为外国游客 ...
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激发“中国游”活力
Xin Hua Wang· 2025-06-05 00:31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杨淑君)登上长城,欣赏雄伟壮丽的景色;沿北京中轴线漫步,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徜徉于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领略夜间城市魅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近日齐聚北京,在48小时"发现北京之旅"中深度感受"中国游"的蓬勃活力。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一切都让人惊喜!"来自德国慕尼黑的安雅兴奋地一路用手机记录下看到的美景。她告诉记者,爬长城、听昆曲、 品尝北京烤鸭让她印象深刻。"很高兴来到这里,明年我希望带着家人一起来中国探索更多领域。"她说。 图为参会嘉宾在2025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现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 6月1日至2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聚焦"传统景点新体验"与"新兴景点新发现"两大主题,带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的旅行商们考 察体验北京旅游的新产品、新场景、新服务。 随着中国持续优化入境政策,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中国游"持续升温,"中国购"成为新风潮。今年以来,北京入境旅游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游客规模与消费能级双向跃升。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北京共接待入境游客146.0万人次,同比增长57.1%。 6月3日,《北京市优 ...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中国购”成为新名片 入境消费活力蓬勃
Yang Shi Wang· 2025-06-01 08:54
央视网消息:从"中国游"到"中国购","旅游+扫货"的体验让外国游客直呼"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中国消费新体验有多丝 滑?入境消费市场潜力有多大? 马来西亚《光华日报》: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 法国欧洲时报网:中国生活方式"圈粉"无数 便捷的消费服务体系、创新的本土产品和丰富的消费场景,是中国扩大入境消费的关键所在。深圳华强北、义乌小商品市场 等"中国制造"特色市场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从文创、服饰到高附加值科技产品,从"吃喝玩乐"到医疗、康养、汉服旅拍等生 活体验,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不断丰富,消费需求也日趋多元。分析称,境外旅客从需求端对消费市场提出要求,有助于推动中国 消费业态升级。 孟加拉国《闪电报》:"中国购"成为新名片 "中国购"已超越其经济意义,中国再一次以开放和创新向世界递出一张新名片。这原本只是旅游产业附属项目,如今随着入 境游客消费激增,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和软实力输出的关键代名词。中国产品的多样性、创造力与高质量正在俘获全球消费者的 心。中国通过简化、优化、包容的入境消费政策,进一步深化双向互动。"中国购"的规模与格局迈向新高度的同时,也让中国品 牌走向世界。 "中国游""中国购"正吸引越来越 ...
去年入境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77.8%—— 外国游客为何爱上“中国购”
Jing Ji Ri Bao· 2025-05-30 21:57
"China Travel(中国游)"走红海外社交平台后,"China Shopping(中国购)"也迅速升温。从传统的丝 绸、茶叶到现代的按摩仪、无人机,物超所值且新奇有趣的中国商品成为外国游客"心头好"。数据显 示,去年我国共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 77.8%。 商品供给升级 马来西亚游客Dila来中国前,从社交平台上知道了北京红桥市场。"红桥市场的丝绸化妆包和床上用品 不仅价格实惠,纹饰也很漂亮,带回国送给朋友是不错的选择。"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是旅游购物、体验文化的好去处。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货大楼顾客服务部会 员前台负责人陈莉介绍,过境免签政策调整后,去年下半年接待的外国游客更多了,购物后办理离境退 税的笔数较去年上半年增长67%,服装、儿童玩具、箱包、手机等品类销售情况都不错。 "如今,很多生活化、实用化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商品受到欢迎,释放出积极信号。"北京联合大 学旅游学院教授孙梦阳说。从丝绸、茶叶,到服装鞋帽、文创产品,再到小家电、无人机,"中国制 造"商品品类丰富、选择多元,产品质量、技术革新和设计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打 ...
“中国购”蔚然成风的启示
Jing Ji Ri Bao· 2025-05-27 22:40
不过也要看到,2024年我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为0.5%,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 目前,不少免税店仍以销售进口商品为主。在此背景下,广大经营主体需紧抓入境消费热潮乘势而上、 主动作为,敏锐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设计,吸引更多外 国游客常来常买。 "中国购"的火爆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未来,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开放 纵深推进、产品服务迭代升级,中国品牌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中国经济网供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这个实用小贴士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从"China Travel"(中国游) 到"China Shopping"(中国购),外国人来华"买买买"正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支付平台数据显示,外 国游客在华消费中,本土商超、潮流文创、特色美食等的占比显著提升。 "中国购"走红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一是退税政策全面升级,来华购物更划算。按退税 率11%计算,再扣除2%手续费,外国游客消费1万元人民币的商品可节省900元人民币,真金白银的实 惠让他们更愿意满载而归。二是便 ...
China Travel爆火背后:外国游客组团扫货义乌,中国购物潮如何征服全球钱包?
Sou Hu Cai Jing· 2025-05-22 05:17
当法国博主Jason在TikTok上发布"义乌一日扫货Vlog",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2000万时,一场静悄悄的消费革命正在中国上演。从北上广 的免税店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档口,从汉服体验馆到老字号药铺,外国游客的购物车里装满了"中国制造"的神奇密码。这波被戏称为"反 向代购"的潮流,正将中国从"世界工厂"重塑为"全球购物天堂"。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0%。这些游客的行李箱里,不再只有茅 台与中华烟,取而代之的是电动牙刷、汉服、珍珠膏,甚至还有"十元三件"的义乌小商品。 1. 义乌现象:小商品市场的"国际淘金热"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的砍价声此起彼伏。印度商人拉吉夫拖着行李箱穿梭于档口间,用计算器与店主讨价还 价:"这个LED灯串,2000件多少钱?"他的采购清单上,从万圣节装饰到太阳能充电器一应俱全。更夸张的是,一些游客直接在市场开 起直播,将砍价过程变成TikTok上的"真人秀",单场销售额堪比小型外贸公司。 2. 免税店新宠:国货美妆与智能家电 在海南免税店,外国游客排队试色花西子雕花口红,用翻译软件询问"微雕工 ...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市场漫步)
Ren Min Ri Bao· 2025-05-20 21:51
Group 1 - The "China Heat" phenomenon is emerging globally, focusing on cultural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rather than industrial investment [2][5] - International airlines are increasing flights to accommodate the surge in Chinese tourism, with 1.115 million foreign visitors entering and exiting China during the recent May Day holiday, a 43.1% increase year-on-year [1][3] -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passenger flights operat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airlines reached an average of 6,428 per week in the first four months of the year, a 25.4%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1][3] Group 2 - China's recent open policies, including visa exemptions for five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countries, have made it easier for foreign tourists to visit, boosting inbound tourism and shopping [3][4]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optimized tax refund policies for foreign tourists, lowering the minimum purchase amount for tax refunds from 500 yuan to 200 yuan and increasing the cash refund limit from 10,000 yuan to 20,000 yuan [3][4] - The appeal of "Made in China" products is growing, with foreign tourists increasingly purchasing a wide range of items, from clothing and food to electronics and home appliances, due to their quality and affordability [4][5] Group 3 -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manufacturing is enhancing the allure of shopping in China, with many tourists buying culturally significant items like traditional clothing and crafts [4][5] - The current trend of "travel in China" and "shopping in China" reflects China's confidence and commitment as an open nation, presenting opportunities for both China and the world amid global challenge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