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协同
icon
Search documents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小相机”打开“大视野” 深圳智造如何脱颖而出?
最近,一款产自深圳的全景相机,引发了抢购热潮。 您现在看到的画面,就是它在美国销售时的场景,这款来自中国,能拍摄360度全景影像、自拍杆可以"隐形"的相机,吸引了大批美国消费者,一大早,购 买的队伍就排到了百米开外。眼下,深圳正在打造消费级智能影像产业新赛道。 从跟跑到领跑 深圳智造火遍全球 当记者来到深圳,一走进各大电子产品卖场,随处可见前来选购的外国客商。 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拉萨夫告诉记者,自己是这款全景相机的忠实粉丝,全球旅行时一直用它来拍摄制作视频。逛了一圈,记者发现,全景相机、无人机等 国产智能影像设备格外受青睐。 眼下,深圳制造的全景相机、无人机等各种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上全球多个购物平台单品销售榜第一,打破了以往海外品牌 的垄断,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七成左右。 "小相机"打开"大视野" 拓展影像"新边界" 您是不是很好奇这些五花八门的国产电子产品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它们究竟能拍出怎样的画面?记者在采访中,就先替大家体验了下。 您看这个全景相机,记者拿着一甩,握杆就变成3米长,可以拍出这样的效果,瞬间"飞出地球"。这个拇指相机,只需把它戴在胸前,就能录制第一视角的 画面。这 ...
“设备+软件+内容”解锁新“视”界 中国智造脱颖而出“圈粉”海外消费者
Yang Shi Wang· 2025-07-03 05:41
央视网消息:最近,一款产自深圳的全景相机引发了抢购热潮。这个画面就是它在美国销售时的场景,这款来自中国,能拍摄360度全景影 像、自拍杆可以"隐形"的相机,吸引了大批美国消费者。一大早,购买的队伍就排到了百米开外。 从跟跑到领跑 深圳智造火遍全球 眼下,深圳正在打造消费级智能影像产业新赛道。当记者来到深圳,一走进各大电子产品卖场,随处可见前来选购的外国客商。 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拉萨夫表示,自己是这款全景相机的忠实粉丝,全球旅行时一直用它来拍摄制作视频。全景相机、无人机等国产智能影像 设备格外受青睐。 眼下,深圳制造的全景相机、无人机等各种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上全球多个购物平台单品销售榜第一,打破了 以往海外品牌的垄断,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七成左右。 "小相机"打开"大视野" 拓展影像"新边界" 这些五花八门的国产电子产品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它们究竟能拍出怎样的画面?这个全景相机,握杆可以变成3米长,可以拍出瞬间"飞出地 球"的效果。这个拇指相机只需把它戴在胸前,就能录制第一视角的画面。这个只有手掌大的小方块是个飞行相机,它能精准识别人脸,自动 跟随人物进行拍摄。 这些设备的使用场景非常 ...
牧原集团港股IPO开启国际化新局,全产业链布局筑牢发展根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9:12
此次港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三方面:拓展全球供应链与市场布局、加大育种及智能养殖研发投入、补 充营运资金。公司当前现金流充裕,发行港股的核心目标是为国际化战略储备资本,推动"技术装备+管 理体系"的整体输出。 记者:牧元安粮的业务进展及研发方向有哪些亮点?这一布局如何体现牧原的社会责任? 秦军(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牧元安粮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产能已达设计规模的80%,核心研 发方向聚焦合成生物技术,特别是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公司名称取自"猪粮安天下",其战略意义在于: 通过小品种氨基酸的开发,降低养猪业对大豆蛋白的依赖,抵御国际大豆价格波动风险,从源头上守护 国家粮食安全。 2025年6月22日,牧原第二十届养猪节在河南南阳举行。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兼首席战略官秦军、首席 法务官袁合宾等,就港股IPO进展、海外战略布局、全产业链协同及成本管控等核心议题接受专访,系 统披露了企业在规模化发展与高质量转型中的战略路径。 记者:牧原为何选择在此时启动港股IPO?这一举措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何战略意义? 秦军(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公司已于2025年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这是牧 原面向未来五年至十年 ...
这一论坛凝聚行业共识,释放全球汽车产业合作新信号
Core Insights - The GNEV2025 forum in Shanghai focused on new paths for global cooperation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emphasizing the need to adapt to changing geo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landscapes [2][3][6] - Traditional globalization models are facing challenges, necessitating a rethinking of collaboration strategie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plex supply chains of electric vehicles [2][6] Group 1: Global Cooperation and Market Trends - The forum highlighted that the electric vehicle sector is a key driver for China's exports and a catalyst for ASE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ith various countries implementing policies to accelerate this transition [3] - China is positioned to leverage its advantages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market and deepen cooperation with ASEAN countries, which are offering incentives such as tax breaks and subsidies [3][4] -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service system for companies going abroad was emphasized, focusing 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deep integration of supply chains [3][4] Group 2: New Paths for Globalization - Zhang Yongwei proposed four actionable paths for global cooperation: linking Chinese models and supply chains to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exporting service systems, connecting overseas SMEs to the Chinese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and encouraging localiz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China [6][7] - The vision for a global super cooperation platform for the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chain was introduced, aiming to integrate resources from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and service institutions [7][10] Group 3: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of Companies - Companies like Xiaopeng Motors and Lantu are exploring various market models in Europe, focusing on local preferences and integrating local resources for service delivery [7][8] -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global electric vehicle market is projected, with an estimated 46 million electric vehicles to be delivered by 2030, half of which will come from China [8][9] -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supply chains and differentiated strategies for entering various international markets wa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in regions with high technical barriers [9][10] Group 4: Cross-National Enterprises in China -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plan to increase investments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R&D, as they adapt to the fast-pace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the country [11][12] - Companies like Mercedes-Benz and General Motors are committing substantial investments to enhance their local R&D capabilities and product offerings in China [12][13] -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quality local ecosystem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are critical for successful globalization [13][15] Group 5: Financial Empowerment and Challenges - The forum discussed the need for improved financial services to suppor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addressing gaps in consumer credit and financing for overseas investments [16][17] - Innovative financial tools and collaborative models are necessary to meet the complex demands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ecosystem, including battery technology and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16][17]
协同创新为海洋产业蓄能
Jing Ji Ri Bao· 2025-06-19 22:12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 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新进展。 所谓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主要包括海水利用业、海洋生 物工程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深海战略资源开发产业和海洋现 代服务业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和投入,促进产业 技术成果的加速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海洋生产总值1.3个 百分点。同时,一些部门和机构也采取多种举措,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中国船舶集团通过 强化海洋装备产业链,培育以风、光、氢、储和液化天然气(LNG)装备为核心的清洁能源装备产 业;上海依托邮轮游艇经济,发展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邮轮生产及配套服务产业;上海交通大学、中 国科学院、华大集团等联合构建了迄今最完整的深海原核微生物基因数据集,鉴定出7564个物种水平的 代表性基因组,其中89.4%为尚未报道的新物种。 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新业态 ...
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是什么?高铁先锋回应每经:是自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是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9 14:30
6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量"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在"高铁人"的印象 中,中国高铁又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高铁最大的变化就是路网 和速度。 "我所在的齐鲁大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铁通车里程已经超过3000公里,济南到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开行,最短发车时 间间隔15分钟,最快只需要1小时21分钟就可以到达。山东省内高铁成环,坐着高铁畅游山东更加便捷。"他说。 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每经记者张蕊摄 中国高铁更高速、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 谈及中国高铁最显著的变化和发展,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队长李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表示,深圳北站刚开通时,日均发送旅客还不超过2万人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铁网不断加密,开行的列车数量成倍增 长。现在单日旅客发送量已经突破35万人次,接近一座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工程师夏健是一名铁路设计者。 ...
张小飞:固态电池要往实处走
高工锂电· 2025-06-13 10:59
告别喧嚣,迈入固态电池量产"最后一公里" 在固态电池产业从技术走向应用,迈入 " 最后一公里 " 的关键时刻, 高工锂电 董事长张小飞于 首届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 " 固态电池规模量产前奏 " 的主题演讲 。 他指出,在材料端取得显著进展、部分企业已将 60 安时半固态电池装车验证的背景下, 产业的 核心焦点已全面转向工程化难题。 他强调,行业 需要 回归理性,脚踏实地, " 往实处去走 " ,才能将巨大的潜力转化为市场价 值。 张小飞判断,未来 3-5 年将是产业实现全固态电池初步小规模量产装车的窗口期,至 2030 年则 有望迎来大规模验证,这将为全产业链带来巨大机遇。 演讲中,张小飞首先分析了驱动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力量:政策与资本。 在他看来,国家政策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前沿技术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安全底线。他表示, 工信部发 布的 " 史上最严苛的电池安全 "新国标( GB 38031-2025 ), " 是对固态电池一个极大的保 障 " 。 资本层面,尽管 2025 年 1-4 月固态电池领域的融资事件仅有 6 起,数量上有所放缓,但这并 不代表资本热情的消退。 张小飞分析认为, 这恰恰说明 ...
中科曙光复牌一字涨停!A500指数ETF(159351)成交额快速突破5亿元,暂居同标的产品首位
4月10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发稿,中证A500指数飘红涨0.05%,成分股中,今日复盘的两 大算力龙头中科曙光涨停,海光信息涨超5%,此外,璞泰来、康龙化成、乐普医疗等多股跟涨。 消息面上,6月9日晚间,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集体公告,两家公司将于6月10日开市起复牌,且经合并 双方协商最终确定,海光信息的换股价格为143.46元/股,中科曙光的换股价格为79.26元/股,每1股中 科曙光股票可以换得0.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 A500指数ETF(159351)紧密跟踪新一代标杆指数中证A500指数,该指数优选各行业市值代表性强、 表征行业龙头的500只股票,兼顾大市值的同时均衡覆盖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资产。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相关ETF中,A500指数ETF(159351)微跌0.1%,盘中成交额快速突破5亿元,在同标的产品中暂居首 位。 Wind数据显示,该ETF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超2900万元,近10个交易日中有7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 金"近2.5亿元。 华福证券指出,目前TMT成交额占比已回落至合理区间,成长风格 ...
中国建筑75亿逆势拿地 地产收入占14%贡献25%毛利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09 23:35
近几年,受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建筑的经营业绩也出现了一定幅度波动,但总体上韧性较 强。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间,公司年度盈利数均超过400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建筑的资产负债率为75.67%,较2024年末略有下降。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建筑巨头中国建筑(601668.SH)逆势拿地,是否为明智之举? 根据中国建筑公告,公司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投资北京城市副 中心0101街区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二局旗下子公司出资74.91亿元拿下了这一地块。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是中国建筑第三大业务,年收入在3000亿元左右,毛利率 17%左右,总体稳定。2024年,公司地产业务收入占比约14%,对毛利润的贡献率为25.4%。 中国建筑拥有全产业链优势,进行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对于中国建筑而言,具有成本优势。 地产开发年营收3000亿左右 逆势拿地,中国建筑表示,充分考虑了风险。 6月4日晚间,中国建筑公告,经董事会会议审议,同意下属子公司中建二局投资北京城市副中心0101街 区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近日,中建二局下属子企业中建玖合 ...
六大展区齐亮相,聚焦热管理“关键战场”!
DT新材料· 2025-05-25 14:58
iTherM2025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2025年12月03-05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2025年12月03-05日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2025,简称"热博会")将由 中国 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 本届活动将 高效 呈现和 着力打造热管理产业链 一站式 价值对接服务平台, 为中外企业深耕国内市场和进军国际舞台提 供强劲动力。 本届大会在往届基础上 全面升级展览结构 , 六大展区,覆盖热管理 材料-部件-系统-验证-装备 全路 径协同, 首设"四大应用端展示专区" ,聚焦当前最具热度与挑战的典型 应用场景,以 更直观的方式 呈 现热管理在不同终端的实际落地与突破进展。 01 四大热门应用专区,直击行业关键场景 (1)数据中心热管理展示区 随着AI与大模型驱动下的高算力服务器迅速普及,散热瓶颈成为制约数据中心效率的核心难题。本展区将 集中展示 单/双相浸没式液冷、冷板系统、泵阀管路设计、冷却液开发与兼容性验证 等前沿解决方案, 呈现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链条协同路径。 (2) 新能源 热 管理展示区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