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替代

Search documents
打工人存款50万,什么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7-11 05:2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nging savings behavior of young people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low interest rates and the search for better investment alternatives. It highlights a shift towards increased savings and a preference for low to medium-risk investments among younger generations [4][5][35]. Group 1: Savings Trends - In a recent survey, approximately 30% of respondents reported savings exceeding 500,000 yuan, with 12.3% of the post-2000 generation having savings over 300,000 yuan [6][8]. - The median savings amount reported in the survey is between 200,000 to 300,000 yuan, with the post-1985 generation showing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savings over 300,000 yuan [12][10]. - The survey indicates that 38.8% of respondents save more than half of their monthly salary, with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planning to increase their savings rate in the future [19][21]. Group 2: Investment Preferences - Respondents showed a preference for bank deposits, money market funds, and bonds, with younger individuals favoring more liquid options like money market funds due to their accessibility and slightly higher returns [14][27]. - Higher income individuals tend to diversify their investments more, with those earning over 500,000 yuan selecting an average of 3.6 investment options compared to 2.6 for those earning under 100,000 yuan [17][25]. - The article notes a trend where younger generations are more inclined to increase low to medium-risk investments, while older genera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reduce consumption, particularly in discretionary spending [25][35]. Group 3: Economic Context - The article references macroeconomic data showing that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 increased by 8.3 tr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e year, with a record high of 74.29% of household deposits being time deposits [22][27]. - The current interest rates for one-year fixed deposits have dropped to 0.95%, prompting individuals to seek higher returns through alternative savings and investment methods [30][27].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cautious approach to savings and investments among young people is influenced by their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shaped by economic conditions [36][37].
存款降息“遇冷” 理财火热“吃饱”
Mei Ri Shang Bao· 2025-06-08 22:23
商报讯(记者苗露)继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后,湖南、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河南等 地的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近期也加入了降息队伍。5月下旬以来,中小银行频频发 布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经历此番调整后,部分城商行的各期限定存利率均在1.5%以下。 低于1.5%甚至1%的存款利率与2%左右的理财预期收益率,让不少储户觉得需要改变打理"钱袋子"思路 了。理财公司趁势加大营销力度,助推银行理财规模攀升。 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5月下旬以来,不少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城商行中,北京银行(601169)、上海银行 (601229)、南京银行(601009)、长沙银行(601577)等多家银行于近期下调了存款利率。据记者不 完全统计,此番调整后,多家城商行的各期限定存利率均在1.5%以下。 例如,南京银行自5月26日起将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 调整为0.7%、0.95%、1.15%、1.25%、1.35%、1.35%。北京银行自5月27日起将三个月、半年期、一年 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调整为0.7%、0.95%、1.15%、1.20 ...
公募规模创新高33万亿,银行理财重回31万亿高位,低利率时代谁主沉浮?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06:07
其他开放式基金类型皆呈现份额、规模双增长,尤其是固收类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8日讯(记者 敖玉连)避险情绪叠加"存款搬家",资金加速流入银行理财、货币基金。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4月,公募货币基金单月增加6623亿元,以一己之力将公募总规模拉上33万亿元关口,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银行理财规模也已 经连涨两月:截至5月25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高达31.44万亿元,较3月底净增2.41万亿元,重回历史高位。 2023年年中,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晋升"资管一哥"。而随着活期存款逼近零利率,两者竞争又或进入胶着状态,如何做好"存款替代"将是资管 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募基金规模超33万亿,创下新高 5月27日晚间,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4月底的公募基金数据:总规模为33.12万亿元,较3月底的32.22万亿增加0.9万亿。这也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3万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分类来看,开放式基金中,月内仅混合基金规模小幅缩水,从3.582万亿缩水到3.581万亿元。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月内市场波动较大,但规模缩水或由股 市下挫影响,并非由赎回造成。相反,月内混合基金份额还净申购了2 ...
公募基金4月规模增长9000亿至33.12万亿,货基规模单月飙升超6000亿
Ge Long Hui· 2025-05-28 02:59
具体来看公募基金各细分类型的4月规模情况: 股票基金:4月规模为4.58万亿元,较3月增加1120.44亿元,环比增长2.51%。 混合基金:4月规模为3.58万亿元,较3月减少12.73亿元,环比微降0.04%。 债券基金:4月规模为6.56万亿元,较3月增加1401.82亿元,环比增长2.18%。 货币基金:4月规模为13.99万亿元,较3月增加6648.39亿元,环比增长5.00%,是总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QDII基金:4月规模为6440.24亿元,较3月增加82.94亿元,环比增长1.31%。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中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12万亿元,相比3月的32.22万亿增长了8985.04亿。 | | | | 中国公募基金最新规模数据统计 | | | | --- | --- | --- | --- | --- | --- | | 日期 | 类别 | 封闭式 | | | 开放式 | | | | | 股票基金 | 混合基金 | 货币市场基金 | | 2025年4月 | 净值(亿元) | 37622.76 | 45781.84 | 35810.55 | 139916.63 | ...
寻找存款替代品:储户追捧投资“三件套”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5-26 21:45
工商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一些最看重资金安全的客户,会选择定期存款,平日里 也会抢着买些国债。有些客户在比较几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后,觉得不划算,会试着买些货币基金、债券 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想要收益稳定、长期投资的客户,我们会推荐储蓄型保险。"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存款利率调降后,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比价优势凸显,存款资 金或向资管产品转移。有投资者告诉记者,现在买到热门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要靠抢,"有时候上 午有额度,下午可能就抢没了。我们有个群,会分享那些收益率比较好的产品,一般来说新发产品收益 率不错。"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2022年,我在工商银行存了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3%。眼看着要到期了,问银行客户经理才知 道,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到1.25%了。我准备试试银行理财产品,先从短期限的产品买起。"辽宁居民 董大姐告诉记者。 在存款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储户开始寻找存款替代品。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银行网点调研 发现,短期限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成为部分储户的投资心头好。目前,有现金管理类理 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超3.4%、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 ...
Wind风控日报 | 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Wind万得· 2025-05-25 22:46
2、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股票停牌 海光信息公告称,公司与中科曙光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 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5月26日开市时 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翔港科技:实控人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翔港科技公告称,因个人资金需求,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董建军计划于2025年6月18日至 2025年9月17日减持不超648.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 // 今日关注 // // 中国股票预警 // 1、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公司,股票停牌 中科曙光公告称,公司与海光信息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公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 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5月26日开市时起开 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4、科源制药:股东问泽鸿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科源制药公告称,公司持股7.76%的股东问泽鸿计划以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324.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
周末,大消息不断!
证券时报· 2025-05-25 15:41
宏观•要闻 央行、外汇局:境外上市募集资金以外币调回的可自主结汇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境外上市募集 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等所得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调回,相关资金均可使用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以人民币调回的,还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参 与H股"全流通"的上市主体对境内股东的分红款在境内以人民币形式派发。境外上市募集资金以外币调回的可自主结汇使用。上市主体可自主选择外汇风险管理途 径,通过银行或券商办理即期结售汇及套期保值交易 存款利率跌破"1"时代 储户转战"新三金"配置 5月下旬,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利率,一年期定存首次跌破1%,活期利率仅0.05%。近一周以来,十余家中小银行紧随大行降息步伐,将最高定存利率压至1.7% 以下。曾经火爆的大额存单抢购潮偃旗息鼓。部分银行同步调低大额存单利率,并下架2年期以上产品。目前大行大额存单利率多未超过1.4%。部分民营银行调降 后,可购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也仅为1.65%。面对低利率时代,年轻人开始寻找"存款替代","货币基金+债基+黄金"的"新三金 ...
存款利率跌破“1”时代,储户转战“新三金”配置
Di Yi Cai Jing· 2025-05-25 08:44
存款替代成为新趋势。 "三年前存100万,利息能买一辆车;现在存三年,利息只够加三年油。"福建储户黄元(化名)告诉记 者,三年前,她的存款利率还有3.5%,现在则降至1.3%,百万存款三年利息从10.5万元缩水至3.9万 元。 5月下旬,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利率,一年期定存首次跌破1%,活期利率仅0.05%。近一周以来,十 余家中小银行紧随大行降息步伐,将最高定存利率压至1.7%以下。 曾经火爆的大额存单抢购潮偃旗息鼓。部分银行同步调低大额存单利率,并下架2年期以上产品。目前 大行大额存单利率多未超过1.4%。部分民营银行调降后,可购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也仅为1.65%。 面对低利率时代,年轻人开始寻找"存款替代", "货币基金+债基+黄金"的"新三金"配置成为新宠。当 存款不再是"躺赚"的选择,一场全民理财意识觉醒的浪潮正在到来。 大额存单抢购潮消失 利率普降背景下,银行大额存单、通知存款等"高息"产品也黯然失色。以大额存单为例,融360数字科 技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3月,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1年期平均利率为1.719%,2年期平均利率为 1.867%,3年期平均利率为2.197%,5年期平均利率为2.03 ...
降息潮下储户寻“存款替代”,利率高地有何风险
Di Yi Cai Jing· 2025-05-22 13:03
对于这些储户而言,"保本""保收益""稳健"是他们对理财产品的理想追求。来自上海的陈梦也是如此。 她一直习惯将存款放在招商银行,然而5月20日银行的一波快速降息让她感到措手不及。"没想到LPR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还没公布,存款利率就先下调了,根本来不及赶在利率下调之前再存一笔。" 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外币存款还要考虑汇兑风险。 近日,人民币挂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储户收益空间被压缩,促使他们调整理财策略,寻找新的收益增 长点。与此同时,第一财经注意到,部分民营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达到 2%。此外,美元存款产品也受到关注,多家银行推出高利率优惠,但这些利率往往附带条件且存在汇 兑风险。 这一现象背后,是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央行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加速流向非银金融机构,4月单月居 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而非银存款大幅增加。业内人士认为,居民前期积累的超额存款正在流向 企业和非银机构。 在此背景下,储户的理财选择变得更加复杂。部分储户如李想(化名)已经开始寻找新的理财方向,而 像陈梦(化名)这样的储户仍在摸索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银行则通过调整利率策略应对存款流失压 力。但在分析人士看来, ...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盐财经· 2025-05-22 10:49
作者 | 姜苏仁 统筹 | 张鹏霞 视觉 | 顾芗 5月20日一觉醒来,存款人傻眼了。比烛光大餐先来的是降息套餐。 1年期定期存款跌破1%,活期存款更是降到0.05%。不止大行在下调存款利率,5月以来,就连以高利率 吸引储蓄的中小银行也陆续降低存款利率。 一降再降的数字不止跳跃在各类新闻头条上,还在加速带起连锁反应。曾经风靡一时的"存款特种兵"话 题在多个社交平台再次火热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被讨论的不再是跨省存款,而是利息可能还赚不回机票钱,不仅浪费金钱、时间和精 力,甚至可能还存在各种阻碍和潜在风险。 "存款特种兵"们正在退出江湖。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定期存款也不香了。 或被动或主动,这代人正在抛弃"存银行吃利息"这条路。钱还能放哪?一部分年轻人率先开始给自己攒 起了"新三金",把求稳的钱分散放进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 存款利息不香了,"新三金"成贵替 520那天,黎静"轻轻地碎了"。 工作第4年,主业与副业齐飞,她才攒下人生的第一个80万。本来想着存银行定期,每个月拿点利息, 多少都是赚了。然而,观摩一年多,利率一降再降,这意味着她可能什么都还没干,就要眼看着积蓄缩 水了。 她想到了前段时间,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