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教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沈阳工学院成立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
Xin Hua Wang· 2025-06-17 01:17
在地域布局上,学院立足东北,辐射东北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共同开展"低空经济丝路学院"项目, 输出我国的寒区技术标准,打造具备国际视野的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规划三大发展路径: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联合国内头部企业打造东北地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拓展国际合作,构建东北亚低空 经济开放枢纽;搭建联合科研平台,建立执照 - 应用 - 管理三级培训体系,形成区域低空经济赋能引擎,有效缩短人才供给链周期。 此次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的成立,不仅是沈阳工学院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更是辽宁落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的关键举 措。随着学院建设推进,其 "教育链 - 产业链 - 创新链" 闭环生态将逐步完善,为低空经济提供人才与技术助力。 新华网沈阳6月16日电 6月15日,沈阳工学院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聚焦国际化低空经济技术人才培养,当 天沈阳工学院还举行了冯庸教学楼奠基仪式。 沈阳工学院冯庸国际低空经济技术学院的诞生,源于对冯庸将军 "航空救国" 精神的传承。学院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专业培养体 系,致力于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特色在于创新采用 ...
集群延链,产业、人才双向奔赴
Qi Lu Wan Bao· 2025-06-16 21:19
2025 夏季 高考 | 9 科成队 = 齐图面 f 1 t 4 C B 7 g 12 P 1 t 4 C B t Be y 6 PASS ST 745 4 e m 一 纸蝶变 只 为一城 0531-8519370013869196706 读者热线>>> 2025.6.17 星期二 六大专业 铺就技能成才之路 与企业可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利用学院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结合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实践经验,在智 能装备技术、焊接工艺优化、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 学院的建立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这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 方法,促进企业在技术、管理、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通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专用车生产的企业,近几年企业出口业务增长,已占总业务量的一半。 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化东表示,海外业务增长,令企业渴望招聘懂英语、懂电商的外贸业务员,开展业务。另 外,在一线焊接员招聘方面,希望有更多年轻的技能人才加入企业。而济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相关专业, 恰恰能满足企业所需,对于即将展开的校企合作,他满怀期待。 走进济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幢幢气派的 ...
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本报讯(记者 何蕊)"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参观学习后,我对行业发展前景、个人提升空间有了深 刻认识。"毕业季,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应届博士毕业生苏子麟选择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签约,坚 守强核报国初心。记者近日获悉,清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搭建校企 协同育人平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苏子麟与核动力院牵手,源于一次"应聘行"校企实践活动。清华介绍,"应聘行"每年组织近40支队伍、 600余人次毕业生前往重点行业领域用人单位参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就业意向、未来发展规划等 与用人单位交流,目的是消除就业"信息差"、提升人岗匹配度。校领导还多次带队前往国防科技工业领 域重点单位调研,不断深化人才合作。近5年里,共有2300余名毕业生赴制造业、能源业就业,数量逐 年增加。 近年来,人民大学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专业研究发展的同时,持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 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助力人文社会科学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今年春季学期以来,该校招生就业 处及各院系已走访410余家高质量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定向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该校还和近百家就 业实习实践基地对接,开展数十场 ...
深化校企合作 共筑实践育人新平台信阳潢川二中师生莅临河南锦绣农业开展产学研实践活动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15:58
6月14日下午,河南信阳潢川县第二中学师生二百余人莅临河南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锦绣农业),开启2025年度产学研实践活动。作为校企合作的 重要环节,本次活动以"探秘豆制品产业链,践行健康饮食理念"为主题,带领师生走进现代化食品生产场景,感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魅力。 展厅研学:解码健康饮食的科学密码 师生们首先来到锦绣农业一楼产品展厅。展厅以"一粒黄豆的蜕变"为脉络,通过高仿真食品模型展柜与主题布景,系统陈列着豆腐、豆浆、豆干、豆油 皮、千张等百余款核心产品的1:1仿真模型。从传统石磨工艺的豆浆模型到创新低糖豆饮的仿真包装模型,每款食模均严格还原产品形态、色泽与包装细 节,直观呈现黄豆从原粮到多元美食的转化路径。 此次活动的开展,既是锦绣农业以"豆制品+万物"理念践行"科技赋能食品"的缩影,也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注入了新动能。(李金 泉) 锦绣农业总经理邱锦飞结合"豆制品+万物"核心理念,通过图文展板与食模组合演示,阐释该理念如何通过食材融合与工艺创新,实现黄豆与谷物、香 料、蔬菜等跨界搭配--如早餐场景的豆浆+杂粮包,正餐场景的麻婆豆腐套餐、休闲场景的卤豆干零食,进而构建覆盖全餐段的饮食 ...
产教融合新征程: 大视听专委会启航推进万亿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新征程:大视听专委会启航推进万亿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科教融合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峰论坛在苏州举行 为深入推进产科教融合发展,助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迈向新高度,2025年6月14-15日,中国现代产业学 院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的"产科教融合发展与现代产业学院院长论坛"在太湖之滨苏州成功举行。本次会议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和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指导,以"融合创新发 展,跨界合作育人"为主题,迎来全国多地的院校领导、行业专家、产业学院教师代表三百余人齐聚一 堂,围绕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业学院实践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思想 碰撞。 大视听专委会成立:推进万亿产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首先重磅进行了大视听专委会成立仪式,旨在依托浙江省在内容制作、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 的产业优势,深化跨界融合与产教协同,推进万亿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应用 研究院研究员、产业副院长,宁波钛芯科技副董事长潘俊杰担任首届专委会主任,并与协同创新平台常 务副理事长苏志刚共同为大视听专委会揭牌。 现场发布三大行动计划: 校园思政院线:丰富校园文化,打造思政教育新场景。 全国 ...
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 | 北京服装学院①:张家湾时尚缤纷节构建“产教城文”融合新范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 报道"(点击查看专题)。6月16日聚焦——北京服装学院。 作为一所极具特色的时尚高校,北京服装学院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散发着独特魅力。1987年,北京纺织 工学院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并于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型为艺术院 校。学校秉承"与美同行"的校训,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建立了面 向服装全产业链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承载地,兼具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与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双重定 位,在经济集聚与文旅融合领域迸发蓬勃活力。北京服装学院以鲜明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为底色,紧扣 服务国家战略、首都发展与行业需求主线,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新格局,为时尚 产业输送大批创新人才,贡献系列突破性成果。 公共艺术装置成为区域文旅新符号。巨型"纤维雕塑"以废旧布料编织而成,与运河水波纹样相映成趣; 动态灯光装置随行人脚步变换色彩,夜晚宛如流动的时尚星河。通州区文旅局负 ...
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
He Nan Ri Bao· 2025-06-16 00:38
(2025年5月29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 第54号 《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5月29日 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5年5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本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 育类型定位。 第四条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 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 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 实 ...
AI产业人才引育之思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15 22:21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州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 展,展现出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持 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筑更具活力的人才生态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人 才生态存在的优化空间,借鉴其他城市的有效做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以期集聚英才,为广州产业的 创新与突破提供澎湃动能。 优化生态 对策建议 编制专项人才目录,实施精准引才策略。建议研究编制聚焦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专项人才需 求清单",基于产业发展趋势和实际诉求,细化人才类别(如基础算法、硬件研发、系统集成、应用开 发等),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针对清单内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研究制定差异化、更具吸引力的综合支 持方案。例如,对顶尖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和平台提供必要保障;为青年骨干人才探索提供中期稳定 广州高校资源丰富,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持续输出高质 量毕业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更好地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特别是领军型高端人才,广州 在人才环境和激励机制上仍有持续提升的空间。这主要体现在:提 ...
以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促进产业创新(教育名家笔谈)
作者郑磊肖像画。 张武昌绘 5月21日至5月25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RoboMaster2025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中部赛 区)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图为合肥工业大学苍穹战队队 员在比赛间隙调试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摄 方 好摄(人民视觉) 夯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高质量科技供给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 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均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当前,面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 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能够打破国外垄断的核心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成果还不够 多。对此,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增强高质量科技 供给能力,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区域产业 发展动力引擎的作用,加快布局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共识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实现"从0到 1"的突破和"从1到100"的跨越。合肥工业大学聚焦"四个面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原创性、 引领性科技攻坚计划,以高水 ...
与行业“骨肉相连” 培育高质量航海人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 从广西钦州港一路行船北上直至大连鲅鱼圈港,间或几次停靠补给,一共62天的海上实习是胡佳杰第一 次登上集美大学的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有机会真正把本科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如今,胡佳杰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2024级的硕士研究生,回忆起本科那段实习时光,他仍为学校感到骄 傲。他说,"育德轮"吨位为6.4万吨,甲板长199.9米,最大可满足143位师生在船上学习和实习,是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之一。 如果学生希望本科毕业后尽早上船就业,可选择卓越班2.0。张锋介绍,卓越班1.0按照大学四年正常教 学安排,卓越班2.0采用"3+1"模式。卓越班2.0的学生在前三年要学完大学四年的所有理论课程,大一下 学期与校企合作企业双向选择,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大四进入相应企业,上船实习一年。 从三副晋升至船长,中间每个阶段都有硬性海上服务资历要求。张锋说,采用"3+1"模式的学生通常比 同期同专业的学生职业晋升更快。航海学院从2017级学生中选拔了第一批采用"3+1"模式培养。经追踪 对比发现,截至目前,已有2017级卓越班2.0的毕业生在和2015级的普通班毕业生一起参加大副培训, 成长速度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