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镜观·回响|海南:用文化激活发展深层动能
Xin Hua She· 2025-06-07 07:08
南海怀抱,碧波倒映文明印记 五指山麓,黎锦织就千年智慧 在祖国最南端的琼州大地上 海南执山海为卷轴,化文脉为丹青 将历史传承编织进时代经纬 在古今交融中探索发展之路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调研时指出: 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殷殷嘱托,一脉相承 让文化激活发展的深层动能 成为海南发展振兴的重要路径 黎锦斑斓织古韵 琼韵绕梁传新曲 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 从单一技艺到复合业态 古老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迸发新机 椰岛的非遗故事走向国际舞台 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品史上的"活化石",其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传承3000多年。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2023年4月30日,手工艺人在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现场 编织黎锦。 2024年9月27日,以海南黎锦元素为创作主题的服装,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场2025春夏时装新品发布会上亮相。 2024年4月24日,海南定安县琼剧团的演员指导定安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们练习琼剧。琼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 ...
千年茶香传古韵 汉茶化石启新章 2025梅州客家炒绿品牌推介会在京圆满举办
Sou Hu Wang· 2025-06-06 09:26
6月6日,2025梅州客家炒绿品牌推介会在北京隆重启幕。本次活动以"赏汉茶化石 品客家炒绿"为主题,通 过文化溯源、产业对话、标准发布、品牌推介等多元形式,向全国展现"客家炒绿"这一汉茶活化石的独 特魅力,奏响梅州农业高质量发展强音。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梅州市人民政府及各界嘉宾百余人齐聚一 堂,共同见证这一跨越古今的品牌盛会。 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发展高地之一,梅州客家茶文化承载着千余年的历史积淀。自秦汉时期茶叶传入 岭南,客家人以"药食同源"的智慧孕育出擂茶技艺,并在汉代茶饮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演化,形成独具特色 的"客家炒绿"工艺体系。这一传统制茶技艺历经岁月淬炼,既保留了汉唐茶文化的基因密码,又彰显着客 家人因地制宜的创造精神,堪称中国茶史演进的活态见证。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钦文在致辞中表 示:"梅州是广东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全市茶叶种植面积36.08万亩、总产量3.31万吨。遇见客家炒绿,就 是遇见千年历史、古韵悠长。品味客家炒绿,就是品味生态自然、健康纯粹。分享客家炒绿,就是分享广 阔前景、美好未来。梅州将坚定不移做大茶规模、提升茶品质,用心用情服务茶企业、创新茶科技,不遗 余力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Xin Hua Wang· 2025-06-06 03:16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 近平11月24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 攻坚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中小 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 施意见》、《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 施》。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 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加快建立 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要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 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 保证,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 ...
警惕文化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橡皮擦”现象
3 6 Ke· 2025-06-06 02:08
"数字橡皮擦"现象指的是,在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形态并进行利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应用选择、算法的内在偏见、人为的操作失误 或有意干预、商业逻辑的驱动、乃至数字化标准的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原始文化信息发生丢失,或篡改,或模糊,或过度简 化,或标准化,或在数字语境下被错误解读和替代,从而对文化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独特性造成损害的现象。"数字橡皮擦"就像一块无形的橡 皮擦,在不经意间擦去了文化的某些重要部分,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我们以为数字化是在"备份文明",实际上可能是在"格式化文 明"。 "数字橡皮擦"就像一块无形的橡皮擦,在不经意间擦去了文化的某些重要部分,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我们以为数字化是在"备份文明",实际上 可能是在"格式化文明"。 一、"数字橡皮擦"现象的表现形式与影响 文化数字化本应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与力量,但如果沦为"形式复刻",就会导致创新失去根基,变成一场失去"原力"的数字狂欢。 在文化数字化的进程中,一种被称为"数字橡皮擦"的现象正悄然浮现,给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数字橡皮擦"现象指的是,在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形态并进行利用、传播的 ...
经典动画《哪吒闹海》将登上首艘国产大邮轮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5 07:03
据了解,从6月28日至8月底,爱达·魔都号将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美影")的经典动画《哪吒闹海》为主题,推出沉浸式的中国动画互动体 验,让游客们感受海上国潮文化之旅。 爱达邮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与上影元合作推出"哪吒闹海"的主题活动,是将经典动画与邮轮场景相结合的一次尝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主题邮轮体 验。希望通过这一实践,将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带上邮轮,通过海上场景进行创新表达。 上影元方面表示,在此次合作中,将与爱达邮轮共同深化"IP+文旅商体展"的探索,实现内容消费和体验消费的优势互补,拓展IP与文旅业态融合边界,推 动文化传承,一起讲好中国故事,共同打造展示中国文化的"海上名片"。 目前,爱达邮轮旗下运营的两艘大型邮轮——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艺术之船"爱达·地中海号,总计服务超68万国内外宾客。第二艘国产大型邮 轮爱达·花城号现已实现全船贯通,计划于2026年完成交付并在广州南沙开启国际航线。 在夏季主题航季期间,爱达·魔都号将推出《哪吒闹海》亲子舞台剧,该剧改编自上美影经典动画,重现哪吒的传奇故事。爱达·魔都号还将开设海上国潮放 映厅,集中展映《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葫芦 ...
文化中国行丨海边博物馆琴韵悠扬
Guang Xi Ri Bao· 2025-06-05 03:07
"踩着高跷捞虾、协力拉起大网……"走进东兴京族博物馆,京族人临海踏浪、辛勤劳作的场景栩栩 如生地展现在眼前。6月3日,记者站在这座位于万尾金滩海边的博物馆前,海风携着略带咸味的气息扑 面而来,仿佛能听见大海与京族文化交织的澎湃心跳。 东兴京族博物馆坐落于东兴江平镇万尾岛上,万尾岛与巫头岛、山心岛并称"京族三岛",这里是京 族人世代栖息的家园。京族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独特的海洋性习俗孕育出众多珍贵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而这座占地面积26亩、融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京族独特园林设计的博物馆,成为承载京族 文化记忆与传承故事的重要载体。 踏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大海是故乡"为主题的展览。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能让人感受 到京族独特的审美;喃字风采展示,呈现出京族独有的文字魅力;虾灯、渔网等生产工具,讲述着京族 人往昔的勤奋耕耘;独弦琴静静陈列,仿佛在等待奏响动人乐章……这些静态的展示,全面反映了京族 生产生活历程,深入挖掘了京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而在博物馆里,还有充满活力的动态展示。来到后厅,只见博物馆负责人赵霞手指轻拨琴弦,摇杆 随节奏起伏,婉转动人的旋律便在空气中流淌。这看似寻常的一幕,是博 ...
青年归乡“炒”旺西湖茶村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5 02:05
近日,在2025年浙江省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上,西湖区转塘街道上城埭村的俞华平与陈亚荣,分别 获得"炒制能手"和"青年炒制能手"的称号,为茶香浸润的上城埭村再添一抹亮色。 俞华平的父亲俞子良是西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代表性传承人,俞 华平从小便跟着父辈炒茶,在龙井茶香的熏陶中一年年长大。2015年,他毅然辞去原有工作,全身心投 入茶园经营与炒茶技艺传承。 返乡后,俞华平注册茶企,潜心钻研炒茶。在一次次"推、扣、压、磨"的翻炒中,他逐步从父亲手 中接过了"炒茶"这份重担。此次获奖,既源于日常的勤学苦练,也受益于政府组织的免费炒茶培训班以 俞华平(左)和父亲俞子良在茶园。 参加青年组比赛的陈亚荣则是另一种路径的"逆袭者"。退伍后曾在外企工作的他,2023年偶然参加 了村内炒茶集训,仅学习两年便在西湖区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新锐赛中夺得第二名。针对本次比赛所 用茶叶的特性,他迅速调整炒制手法:"夏秋茶叶梗粗叶大,炒制时需更高的温度,操作需格外专注, 稍不留神就会烫伤。"他向记者展示手心长出的老茧和烫痕,笑称:"春茶蜕层皮,赛前再重生。" 俞华平与陈亚荣的成长成才,体现了青年归乡人与家乡的"双 ...
海州区打造特色教育新范式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0:57
海州区各校立足地域特色,构建多元化特色课程体系。板浦高级中学依托"淮盐文化"资源,开发语文校 本课程,将地方特色的淮盐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诗词歌赋、文学经典的同时,深入了解淮 盐历史、生产工艺、文化价值等,拓宽文化视野,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语文"的融合 教学成效显著,学生们创作的多篇习作在省级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推动千年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 彩。 科技创新教育蓬勃发展。大庆路小学的数字科技实验室俨然成为学生们的创新乐园。3D打印、机器人 编程、无人机飞行等特色课程,培育出千余名科技小达人,他们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 绩。建宁小学另辟蹊径,打造"数字化生态校园",将环保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实践,学生自主参与数字 气象站、雨水回收系统的运维,学校开发的"生态教育"跨学科课程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 例。 海州区教育局还以特色活动为纽带,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每学期举办的校园艺术节实现全 员覆盖,绘画、书法、戏剧等多元艺术竞相绽放;"典耀海州赓续文脉"诗词大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热爱,经典诗词在校园焕发新生;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更是成为海州教育的闪亮名片。 ...
假期出游火 文化味更浓——2025年端午节假期盘点
Xin Hua She· 2025-06-04 06:28
端午节,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节俗多样,内涵丰富。假期中,群众赛龙舟、 吃粽子、唱山歌、赏古曲,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文化和旅游部6月3日公布2025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 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长5.9%。 旅行出游火 记者6月3日从中国交通运输部获悉,5月31日至6月2日(端午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65370 万人次,日均21790万人次,同比增长2.5%。 国家移民管理局6月3日通报,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590.7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 均196.9万人次,较去年端午节同期增长2.7%。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23.1万人次,较去年 同期增长59.4%。共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6.3万架(艘、列、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5%。 6月2日,旅客在南京火车站乘车出行。 重庆铜梁安居古城上演了一场水上的"速度与激情"。龙舟比赛、"抢江"比赛、"高杆船技"表演等,展示 了民间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底蕴。 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独木龙 ...
童心与粽香齐飞 广西北部湾航空开展双节主题活动
粽香飘云端,文化沁人心:双线叙事传递家国情怀 当粽叶的清香还在云端弥漫,童声诵读的诗韵又在万米高空回荡。在刚刚过去的端午佳节和六一国际儿 童节,广西北部湾航空以"文化+飞行"的创新模式,接连推出端午系列活动和儿童节主题航班,在云端 与地面铺展出一幅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新意、连接四海人心的温暖画卷。 诗词伴飞,童趣启航:云端课堂播种文化自信 端午的余温尚在,儿童节的浓情已然升腾。6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伴飞,童趣启航"主题航班活 动,让孩子们的飞行旅程化身移动的国学课堂。为厚植文化自信,广西北部湾航空精心策划"诗词朗 读"环节。小旅客们踊跃抽取诗签,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静夜思》《登鹳雀楼》 《春晓》《望庐山瀑布》等经典诗篇。一时间,机舱内书声琅琅,乘务员的耐心引导和热情鼓励,将传 统文化的种子播撒进童心。旅客王女士的感言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这次主题航班活动让我和孩子 都感到非常惊喜!孩子不仅积极参与,更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感谢广西北部湾航空,让这段飞行 旅程变得如此有趣又有意义。" 这场航班如同一段充满温度的亲子陪伴之旅,为无数家庭镌刻下珍贵的 云端记忆。 文化为翼,连接世界未来 从 ...